怎麼開始修行?


佛言長者。

若有菩薩居家修道。當歸命佛 歸命法 歸命僧。以自歸之德。求於無上正真之道。

長者 居家菩薩。云何歸命佛

我當具足佛三十二大人之相。諸所作為善本功德。積無央數願常行精進。為三十二大人之相。

如是名為歸命於佛。

云何為歸命法

奉事法教。敬受於法。解法妙義。好法 樂法。歸法 志法。導御法 護持法 住於寂法。鼓法僧 住法行。在所行法。為法務 說法界。法力 為法住。行法施 求法寶。

我得無上正真之道最正覺時。當為諸天世間人民 開度說法。

是為歸命法。

云何歸命於僧

居家菩薩。若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若弟子若凡人。皆當敬侍。瞻待如禮。卑順遜言。不為狐疑。宗奉供養。承正行之眾。

每心念言。我得無上正真之道最正覺時。當為諸天人民一切成弟子眾。當為說法有恭敬意不為輕慢。

是為歸命於僧。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有四事法行歸命佛。何等為四。

一者 志習佛道。

二者 以等心施意無偏邪。

三者 不斷大悲。

四者 心不樂余乘。

是為四居家菩薩為歸命佛。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有四法行歸命法。何等為四。

一者 與正士法人相隨相習。稽首敬從受其教敕。

二者 一心聽法。

三者 如所聞法為人講說。

四者 以是所施功德。願求無上正真之道。

是為四居家菩薩為歸命法。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有四法行歸命僧。何等為四。

一者 已過聲聞緣覺之乘意樂一切智。

二者 其有以飯食布施者以法教喻。

三者 以賢聖解脫導不退轉眾。

四者 不以弟子之業功德解脫為解脫也。

是為四居家菩薩為歸命僧。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

見如來 心念求佛。為歸命佛

聞說法 心念法。為歸命法

見如來賢聖之眾 意念佛道。為歸命僧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

欲具足願布施。為歸命佛

用護法布施 為歸命法

施已願求一切智。為歸命僧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修行方法。在佛教來說,修行方法有以八正道為核心的三十七道品。首先要樹立正見,正見是通過思惟十二因緣法以及四聖諦來獲得的。

重點是認同身體是一個生老病死七苦八難的「大苦聚」,苦的成因是愛欲,愛欲是捨身受身的輪迴因,斷除愛欲就能滅苦,要滅苦就要修行滅苦之道,也就是八正道。

修行要循序漸進,譬如居士不要求一下子斷除淫慾,只要求不邪淫。可以循著年輕時節慾不縱慾,保惜精氣神。年老時斷欲,精勤苦修涅槃之道的路線,逐漸斷除淫慾。這是在家人的法次法向。

凡夫〖因六根被六塵所擺布,可意的便樂著,不可意的就憎惡,而造惡而煩惱而有生老病死……佛在祇園說過,有個…日常修持之方法,堅持此法不動搖,即可如實自知不受後有。是什麼方法呢?就是眼見美色不貪戀,眼見惡色不瞋厭,耳鼻舌身意對聲香味觸法也是同樣。遠離或捨棄因六塵而起的一切煩惱,如實覺知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時,可意的無貪戀,不可意的不憎惡,愛與恨,貪瞋痴全都輕輕放下,不是不看不聽不接觸不分別,而是因觸有受時,不見五陰身是我,雖視聽而心無貪著,不起苦樂覺乃至愛憎染著,最終斷盡一切受,是謂有正確知見者,即可自記不受後有。〖摘自《佛教演義》〗

這就是說,修行只能從六根接觸六塵時做起,時時提起覺照,看到美色動了貪心了,馬上察覺自己動了貪心了,貪心拉我入輪迴,馬上提起正念就是。耳聞聲乃至意思法,產生了邪念或者不正思維,都這樣覺而不迷,一直堅持到死,即使未能成就禪定,也能解脫生死,名為大智慧到彼岸。

這只是略說一說。佛法是一門非常科學的系統論,最好能夠全面把握。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佛門中戒定慧三無漏學裡面的戒,就是指五戒,八戒,十戒,菩薩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律,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條戒律。大乘佛經學懂聽明白了就會知道,戒和律有著不同的區別,各有各的作用,把戒和律混為一談,是不全面不圓滿的。佛門中所講的戒律的律,是指佛門裡面所制定的規矩、規章制度,是一定要遵守的。律是為了受持佛經(持戒)而制定的,違犯了佛門中的規章制度(律),就容易分別執著,四相具足,違背自性,產生混亂,修行就不能成功,不僅消不了業障,還很容易種惡因,結惡緣,造惡業。

  佛門之中所講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戒是我們眾生學佛修行的根本,定是正確的方法,慧就是利益廣大眾生,修真實功德的能力。依據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去學佛念佛修行,決定能回歸自性,修到真實功德,解冤釋結,化解災難,消除業障,增福增慧,了脫生死,走上成佛的菩提大道。

  大乘經典學懂了就會知道,戒定慧中的戒,就是佛在經中的教戒,指的就是佛經!《無量壽經》的第三十四品經文說得很清楚:「佛語教戒,甚深甚善。」本師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的時候,囑咐佛弟子要以戒為師,這個戒指的就是佛經!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所以說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佛經就是廣大眾生的根本老師,我們眾生的根本就是真如本性(自性),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廣大眾生的慈悲教戒全部都在佛經之中。世尊雖然入涅槃了,可是佛的真身法身(佛經)並沒有離開我們眾生,所以學佛一定要做到以戒為師!要把佛經當作自己的老師、皈依處,學佛念佛只有依據依靠佛經,受持佛經,才能與自性相應,決定不會心外求法走錯路,修行定能成功,得大自在。

https://mp.weixin.qq.com/s/BbPDhoYzrs2g-tAylKWOiA?

mp.weixin.qq.com


從改正自己的私心慾望開始,一點點改正自己看到的缺點就是在修行

其實不管修什麼學什麼也好,各教各派的修行開始基本都是從自身入手,開始注意到自己的私心慾望習氣,並且加以改正,在不斷改正缺點的同時不斷的去學習一些知識也就是所謂的法理,正知見吧,然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一個過程,修行,在不斷調整自己錯誤行為的同時不斷地打破著自己內心的一些固有思維,佛教中說,人人都是佛,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的,區別只是我們沾染了很多的私心慾望習氣,在生活中覺察並改正毛病,就是修行,沒那麼多形式,其餘都是表法的,表明決心等等的


信有了吧,願有嗎,脫六道輪迴嗎?還是其他?然後再講行

皈依三寶了嗎

《金剛經》念了嗎(我這邊是依據它的)

每天都念嗎,沒有的話先念個半年,每天念,合上書全篇15分鐘完結的那種,先背熟了,然後再去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五戒十善在做嗎,沒有的話做吧

五戒十善,先把身修起來,福報跟著會來

然後皈依啊,念經啊,都是升福報的,福報到了,有些智慧的門檻就能過去了

漸修見性啊,禪修頓悟啊,都可以,智慧打開,見緣起性空,不再無明。(無明是六道輪迴的根源)

最後放下戒,不執著於戒,因為這時候你會發現你所做的就是戒,它已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甚至就是你的人生,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戒,你會說我不知道啊,我只知道別人把我的行為稱為戒。放下正法,因為已經到達了彼岸,不再需要那艘叫做「佛法」的擺渡船了。


凡塵里我人都有各種身份,為子為父為女為母為友為民為師為生……凡此種種,若每一身份都做好了,行願無盡,普賢普現,正是修行,非燒香點燭,拜東拜西擊鼓鳴鐘才是修行。若說修行也大難,也大易!


清空杯子,再重新倒滿


推薦閱讀:

初修,我說:修行是一件極其喜悅的事。師兄們笑笑說:修行是一件超級痛苦的過程。師父笑而不語。為什麼呢?
有人見過真正的修行出大神通的世外高人嗎?
佛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道路千千萬,終點都是覺悟。那麼如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呢?
修行是為了什麼去修?

TAG:修行 | 修佛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