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中的無為真的可以無為嗎?


《道德經》第一章就提到: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和無是同出相生的,有了無就有有,有了有就有無,啥叫無為?

有為和無為都不重要,關鍵你得把事兒給搞成了,比如君王用無為之事,來與民休養生息,有的人理解為君王不管事兒,君王真不管事兒天下不早就大亂了嗎?

這裡的無為就是不要瞎管,你皇帝的作用就是把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好了就夠了,其他的事兒你別跟著瞎摻和,此時,皇帝的無為造成了百姓生活的快速發展,這種無為成就了最大的有為。

換作其他任何事物都是一樣,無為它不是你懶惰想當鹹魚的借口,比如我們道教有位陳摶老祖,他天天擱家睡覺,最後睡成仙兒了,你也天天擱家睡,睡發霉了。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要實現修道的目標,與求學的過程相反,不是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而是越來越減少主觀的思慮與妄動,最終達到無為的境地。

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幹,老子又言「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說明還是要有所作為的,但應當是一切順其自然的因勢而為。

舉例而言,一般情況下,別人和你說話,你會答覆他,如果你說我要無為,故意閉目塞聽不搭理,這反而是一種不自然,是一種有為了。

因此,無為就是一切順其自然,凡事遵循天道,不自作主張,不自以為是,不刻意造作,更不能恣意妄為,胡作非為。

人生在世幾十年,我們後天形成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對世事萬物的認知,無疑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甚至充滿了狹隘和偏見。所以,如果單純的依賴我們的頭腦,執著於既有的看法,非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常常會撞牆碰壁,遭遇到失敗挫折。

而老子認為,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只有謙卑的承認主觀思維的片面,不在乎世俗的一時得失,放棄那些自作聰明的做法,讓身心與道相合,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其實《道德經》的原意應該是:無為而無不為。如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1]

《道德經》第一章中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司馬遷評價道家時也說「其術以虛無為本,因循為用。」可見,道家的思想是「有」與「無」兼有的,這樣才能做到「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法之情」。若有所偏重,就會有所存在,而不能達到「虛者道之常」的境界,使「道法自然」有所滯礙。

道家學說被用於治國的最明顯的例證應該是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在連年的戰爭之後,漢孝文帝、孝景帝仿效道家,實行無為而治的寬鬆政策,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獲得了歷史上「內聖外王」的高度評價。

道家認為人就是一個國家,「神猶君,精猶臣,氣猶民」,所以,道家的學說是通用於治國和治身的。那麼人怎麼樣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呢?方法就是前面所引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要「損」什麼呢?損我們心裡的所好、所惡,不追逐外物,才能讓紛亂的心清靜下來,無為始於無心,無為則是無不為之根。

《道德經》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卻又給我們留下了洋洋五千言,估計這是老子干過的最讓他後悔的事了。

參考

  1. ^晉王弼注本


你每天都在呼吸,在走路,這就是無為。


道家說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不強求,所以叫無為而為。道家崇尚自然,認為一切自有其內在運行邏輯。不知其事不明其理,簡單粗暴的干涉容易適得其反。即使達到了目的,副作用也很大。


推薦閱讀:

關於老子不言而教和道德經偏差?
能跟我講講你讀道德經的讀後感嗎?
關於論語裡面的「仁」,與「德」,應該如何理解?與道德經的「道」跟「德」相通嗎?
老子說的道法自然,和糊裡糊塗的聽天由命有什麼區別?

TAG: | 道家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