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忍辱會縱容社會不公平嗎?

比如我是一個小商販,被城管打砸、侮辱,我忍了,但這樣不是縱容了他的行為嗎?


謝邀!

因為世間多苦難,所以學佛求出世間。你求出世間,別人來打你、罵你,其實就一個意思「你怎麼還沒走」?是不是?這是在督促你不要貪戀世間的一切,他的行為有錯嗎?什麼是「縱容」?你看他會去驅趕虛空嗎?當地上不再有人的時候,他還會有脾氣嗎?所以你當反省,別人之所以粗暴,都是自己駐留世間造成的。。。這樣思惟,就轉成了自己出世間入涅槃的動力了!


所謂忍辱,是名忍辱。佛教讓你學會的是戰略性忍辱,不是讓你碰到委屈才忍,而是讓你遠離是非,撲滅苗頭。


阻止別人做而惡,是在行善,看到惡人在殺人,你阻止了,第一,你幫了惡人,阻止他造更多惡業,第二,你幫了受害者,救了他一命

所以該忍辱時忍辱,該怒目時怒目,一切以行善積德為準,而不是一昧的忍辱,所以說,一昧的的忍辱,確實是在縱容社會的不公平,適當的忍辱,反而是社會不公的潤滑劑。


社會的公平與不公平,不是個人問題。是社會架構的問題,是法律與法律執行的問題。所以也不是個人忍辱可以縱容的。


忍,忍耐,忍辱,是為了去除嗔心,但是用修慈心來對質更好。

這是三種正思維之一。


依我之見:如虛空忍所有塵埃!

但虛空,需要忍所有生滅法嗎?

依法修行,便得清凈,離逼迫。


宗教是精神的鴉片


[0424b18]

善現答言:「舍利子!六波羅蜜多各有二種,一者、世間,二、出世間。」

[0424b20]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0424b21]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能施一切沙門、婆羅門、貧病、孤露、道行、乞者,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乘與乘,須衣與衣,須香與香,須華與華,須嚴飾與嚴飾,須舍宅與舍宅,須醫藥與醫藥,須照明與照明,須坐臥具與坐臥具,如是一切隨其所須資生什物悉皆施與。若復有來乞男與男,乞女與女,乞妻妾與妻妾,乞官位與官位,乞國土與國土,乞王位與王位,乞頭目與頭目,乞手足與手足,乞支節與支節,乞血肉與血肉,乞骨髓與骨髓,乞耳鼻與耳鼻,乞僮僕與僮僕,乞珍財與珍財,乞生類與生類,如是一切隨其所求內外之物並皆施與。雖作是施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施彼受,我為施主,我不慳貪,我隨佛教一切能捨,我行布施波羅蜜多。』彼行施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行布施,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施想。由著此三輪而行施故,名世間布施波羅蜜多。何緣此施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0424c1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0424c1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為施者,二者、不執彼為受者,三者、不著施及施果,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施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行施故,名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何緣此施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0424c2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淨戒波羅蜜多?」

[0424c2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受持戒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受持淨戒,我隨佛教於淨屍羅能無所犯,我行淨戒波羅蜜多。』彼持戒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受持戒,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戒想。由著此三輪受持戒故,名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淨戒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

[0425a10]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

[0425a10]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持戒,二者、不執所護有情,三者、不著戒及戒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持戒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受持戒故,名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淨戒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

[0425a22]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安忍波羅蜜多?」

[0425a2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安忍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安忍,我隨佛教於勝安忍能正修習,我行安忍波羅蜜多。』彼修忍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安忍,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忍想。由著此三輪修安忍故,名世間安忍波羅蜜多。何緣此安忍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

[0425b0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

[0425b0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安忍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忍,二者、不執所忍有情,三者、不著忍及忍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安忍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忍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安忍故,名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何緣此安忍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

[0425b1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精進波羅蜜多?」

[0425b1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勤精進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勤精進,我隨佛教策勵身心曾無懈怠,我行精進波羅蜜多。』彼精進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勤精進,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精進想。由著此三輪修精進故,名世間精進波羅蜜多。何緣此精進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

[0425b29]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

[0425c01]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勤精進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精進,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精進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勤精進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精進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勤精進故,名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何緣此精進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

[0425c12]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靜慮波羅蜜多?」

[0425c1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靜慮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靜慮,我隨佛教於勝等持能正修習,我行靜慮波羅蜜多。』彼修定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靜慮,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靜慮想。由著此三輪修靜慮故,名世間靜慮波羅蜜多。何緣此靜慮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

[0425c2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

[0425c2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靜慮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定,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靜慮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靜慮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靜慮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靜慮故,名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何緣此靜慮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

[0426a0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般若波羅蜜多?」

[0426a0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般若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般若,我隨佛教於勝般若能正修行,我能悔除自所作惡,我見他惡終不譏[1]凌,我能隨喜他所修福,我能請佛轉妙法輪,我隨所聞能正決擇,我行般若波羅蜜多。』彼修慧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般若,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般若想。由著此三輪修般若故,名世間般若波羅蜜多。何緣此般若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

[0426a21]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

[0426a2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慧,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般若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般若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般若故,名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何緣此般若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

[0426b03]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淨菩提道。」


這個忍了,並非忍辱。


只要你自己做, 不用管別人是否也這樣,如果人人都上清華是不是沒人去普通級985了呢 ,另外 忍辱不容易的,必須內心光明才行,忍辱不是憋氣,那樣反而不好啊


推薦閱讀:

回凈土宗韓某的來信(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佛教中是如何解釋這個世界乃至宇宙的,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世人心境的一種反映?
不是佛教徒寺廟裡拿回的經書如何處理?
闍夜多:我不求道,亦不顛倒(圖)—道德真源
特尼仁波切幫信眾解決非人(附體)病障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