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一種宗教而產生的優越感是從何而來的?並且由之成了一個教條主義者

比如一個基督徒說,你們這些可憐的渣;一個佛教徒說,你們這些可憐的渣


親,你因為長得丑、腦子笨、家裡窮而不受人待見嗎?別擔心,我給你個好建議,趕快給自己選擇一門信仰吧,隨便是宗教的還是文化的還是政治的。雖然這不能讓你變得帥氣聰明有錢,卻至少能讓你很快相信,自己不受人待見僅僅是因為信仰不為凡俗庸眾所理解,而不是因為丑、蠢、窮。這樣你的心裡會好受多的,不僅自卑感一掃而光,甚至還能產生小小的優越感呢。


一知半解反倒容易滋生優越感吧。覺得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其它人卻對此完全不了解,其實只是坐井觀天而已。宗教信仰在信徒眼裡就是一切,而對非信徒不過是可有可無以供談資的東西。但我覺得其實信與不信、信此還是信彼本來是無所謂的,信仰是個很私人的東西。一旦非要分個孰優孰劣,自然會產生矛盾、衝突、歷史上多少宗教戰爭,流血死人就是為了消滅「異端」

不值得。

如果現在有人因為有信仰而多多少少顯露出點優越感,不妨讓他繼續下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滿好。


因一部分教徒的自大而來的,他們覺得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殊不知大多數不信教的人 都信祖先,信老天爺,有最朴樹的信仰,這種信仰往往符合大道至簡的精神,思想比較積極。不用祈禱,背誦!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先聲明我對宗教信仰沒有偏見。

我認為教徒的優越感無非來源於幾個方面:

對其他宗教的排他性,大部分宗教都強調自己是正道正統,其他宗教都是歪門邪道,是邪惡的。這個的觀念本就是帶著唯我獨尊的優越感,出廠設定就攜帶問題。

其次是宗教信仰的非普遍性,當今馬教當道,真正對宗教花心思去學習理解的人少,以至於囫圇吞棗把弟子規當做「佛教經典」的人也可以毫不掩飾地鄙視無神論者和其他宗教教徒,越淺薄越無畏。

再次基督教天主教等「洋教」可以快速建立和西方世界的鏈接,這比苦學英語十幾載快速便捷,如果帶著崇洋媚外的心理,此舉立刻和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最後是把精力和時間大量投入在宗教的人群的共同性格特徵,除了學者和從事宗教相關職業人外,普通人群中,花時間精力在宗教上的中老年居多。他們的過往歷史生活經歷,本就成長於對異類容忍程度很低的時期,自發地追求大同,並且要求他人必須接受他們的觀念。宗教只是為佔領道德高地為管教約束其他人找依據罷了,並非真實目的。還有一些邊緣的年輕人也會以宗教來建築自己的優越感,是那些自我探索時期沒走進哲學或者社會學或者心理學等等這些分支,而走到宗教門前的這些群體。

容我吐槽一個「高人」,也是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剛在一個抑鬱症相關的回答下,有個莫名其妙的發言,讓我去多讀讀經書,他認為這樣會讓我醒悟自己的煩惱是多麼愚蠢和多餘。不知他是如何推理出抑鬱症和庸人自擾之間的因果關係,百思不得其解。這個「高人」連抑鬱症是一種病症,病因和治療手段複雜多樣這些常識都不甚了解就在各個回答下用他認為唯一的世界觀傲慢地指點,就像是宗教賦予了他站在制高點隨心所欲點評別人的特權。更讓人詫異的是,他淡化患者的痛苦,將之粗暴統一歸因於沒有宗教悟性導致的庸人自擾。這種「普度眾生」的方式真是偽善之極。


站在基督徒的立場上,他信奉上帝,他得救了,上天堂獲得永生,而不信的人都是將被審判的可憐人;站在佛教徒的角度,他修行,他將證得善果,他平安喜樂,那麼在可怖的輪迴中掙扎的芸芸眾生確實可悲。對於信徒而言,這不是優越感,這是「悲憫」。

當然在一個凡人身上,憐憫這種情感常常無法擺脫傲慢的相伴,所以神才教導世人「謙卑」。謙卑很難,比任何其他美好的品性都更困難,因為人很難跳脫自己的思路和立場,對自己保持旁觀。就像題主你一樣。


如果你遇到的所有有信仰的人士真的都會對你這麼說,那麼真相可能是你確實是個可憐的渣。


推薦閱讀:

不信仰任何教義但是內心是有某種信仰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迷信和信仰的區別是什麼?
超越宗教的信仰
——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文章分類匯總貼(持續更新)
投資的基礎信仰-20160526

TAG:信仰 | 社會 | 宗教 | 教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