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放下執念 那人們信佛的種種原因是執念 信佛本身也是執念 那又如何做到佛教中的放下執念?


知道什麼是執念嗎?就是執著五欲六塵的妄想心。眾生對五欲六塵起執著心,起貪嗔痴妄念,造殺盜淫惡業,後隨業受報,輪迴六道,苦苦相循。

眾生信佛本身,就是為令自己離苦,斷除一切煩惱,得大解脫。但要從煩惱痛苦中得到解脫,首先就要放下對五欲六塵的執著心,不再起貪嗔痴等妄念。如何去做到這一點,在佛法修行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持戒。然後修定、修慧。以戒定慧三無漏學,對治貪嗔痴煩惱,放下一切執著心,得獲解脫。

就是這個概念。


謝邀,放下執念和面子就是放下自我

佛法當中講一種禁取戒,就是外道設立的不如理不能解脫的戒,表明外道的不懂解脫的愚痴性。所以在佛法修證上要斷我見,必須取消外道的禁取戒,不能再守那個戒,才能正確如法的持佛戒,才能斷我見。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一直執取從前沒有意義的願力和誓言,耗費精力和心力。有執就有生死,就不解脫。當菩薩要有大智慧,菩薩的大智慧遠遠大於世間商人和各種投機分子以及種種政客等等,沒有利益的事,菩薩都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去做,要做有利益的事,或者是有大利益的事,做最重要的事。

放下人前不必要不重要的臉面,也就是放下了一種我,無所謂別人對自己無意義的評價和看法,因為沒有我,還在乎那些不合理的評價幹什麼?只要做正確的事,只要做利益人的事,只要沒有消耗時光,只要對得起佛菩薩和眾生,怎麼都行。堅持一種不合理的執念,不能圓融,就是愚痴。只要有執念,波旬就會利用這個心理,讓你做愚痴事。而無心就不會被人利用,沒人能鑽你空子,被人利用,也就沒有惡果。佛陀總是教導菩薩,不要在意虛假的名譽名聲,是毀是贊,心都不要動搖,只堅持真理。

調整好自己的修行目標,直接奔著目標而去,不要在意不必要的事,得不償失。要用智慧,而不是意氣,不怕成為別人眼中的失敗者,實際上怎麼樣只有自己知道。不要考慮自己在別人心中不必要的形象,那就是個我,滅除各種我,才是真正斷我見者。本沒有我,在乎個什麼?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有的朋友搞不清「執著」這件事,執著在你見性之前是必須的,好比你十分渴望見到你心愛的姑娘一樣,你的執著心是可以湊成這件事的。當你見性之後,你會自然而然的放下這個執念。就好比見到這個姑娘之後她又走了,你已經放下想見她的執念,因為你已經知道你是全然愛她的,她也是全然愛你的。無論你們彼此相隔多遠。你的愛是沒有佔有慾、沒有控制欲,沒有情慾的。你的愛是純粹的,是心滿意足的、是隨緣自在的。你已經不可能再是見性之前的你了,你經由見性升華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無執是通過強烈的執著達成的,全然的輕鬆是通過讓自己拼盡全力疲憊不堪達成的。


佛法讓我們放下執著,有的人很容易就做到了,好比傳說中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當下開悟放下執著了。

但是還有很多很多人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那樣沒有大師那樣的利根,我們的執著就像一根很粗的楔子卡在那裡出不來,佛陀的方法就是以一個小一點的楔子(佛法中的各種方便法門),去把那個卡的死死的大楔子先打出來。很多時候這是佛陀教學的基本手法。

當然我們找來小楔是為了把大楔頂出來的。我們頂出了大楔後不能把小楔還置留在那裡。


善法欲,是基於無漏法而產生的,能引導人們趣向解脫,從暫時來看是一種貪念,慾望,但究竟來講,大乘佛教會捨棄。但原始佛教認為無需捨棄,解脫時,善法欲不妨礙。

佛教板塊,成佛的,證果的,登地的,不知道有沒有,但開悟的很多,要頂墮的也很多,都守護好根門,於因果細緻取捨。


執念本身也是念,如果這樣思維,這不算學佛。

不管是哪種修習方法都要落於己心己身。

務實的方法是參加禪修班,密集有規律和約束的修行活動可以大概率開啟覺知覺照的智慧。

等那時,題主就知道是不是要繼續修行了。


以下摘自《圓覺經》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說得對啊 問題出在信上 自心清靜才能凈信佛法 好比我說明天給你兩塊錢 你第二天收到了 覺得我言而有信 佛說的內容已經很多了 關鍵你還沒收到那佛說的那兩塊錢 所以別想這樣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了 其實你有這個問題 也是執念啊


執念是一個名詞,有固執,偏執,執著,等等相同的概念,而佛教分別有佛法和修行兩大類,佛法是以理論為體系,修行主要是動詞去做去改變自己。所以佛說的放下執念,是要有前提條件已經拿起來(念),或者已經達到目的,但卻執著於迷戀,久久放不下導致的苦惱。但如果你都沒想過拿起就談不上要放下了。

修行佛學也是一種信念,一種過程。我們心中一旦起(念)之後,就會帶來各種執,就像佛要渡河過對岸(修行),就要必須要修筏(各種證悟),但過了岸後也要放下竹筏了,這樣才能體會到佛學裡的空,也才能放下


打個比方吧:

你想從此岸渡到彼岸(成佛),中間隔著一條大河。

怎麼過去呢?

你需要一艘船(佛法)

當你到了彼岸後

你還需要這艘船嗎?

可以參考MOOC課程:武漢大學的精品通識課:《佛教文化》。其中三法印一節講述了「空空」的內容。


推薦閱讀:

他來不喜,他走不悲
論辯 | 廣東佛學院嶺東學院論辯隊賽後分享
佛說,生死輪迴的那一瞬是什麼樣子?
佛陀是如何知道眾生居處,從而道出六道輪迴?
怨天尤人之時,想想因果

TAG:佛教 | 宗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