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融交易員的思考方式是獨特的?


一個人根器不錯的人, 只需要賭對幾個節點, 就可以有跨越數量級的資產。他不會意識到也許自己當年創業公司成功活下來,是因為比他強一線的競爭對手公司創始人剛好在鬧離婚。 也許是他決定轉行到新賽道的時候剛剛好。 也許是當年最絕望的時候,其他創始人找了個好價錢把公司賣了,而他找不到合適賣家,只好咬牙做下去了。最後他功成名就,那些平行世界裡可能替代他的偉大公司默默無聞。

所以當他吹牛逼的時候,他能看到自己的努力,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但除非開了上帝視角,很難看到自己運氣的成分。很難真切看到總有一些比他更努力也更有能力的人在他之前倒下了。 這樣的決定論視角下,他自然會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

但金融交易員沒有辦法這樣騙自己,因為交易決定是需要做很多次的,你3次交易的幸運不足以支撐你的職業生涯。所以必須把決定論上升到概率論的視角,再來指導實踐。


其實也說不上有太獨特,說獨特恐怕是外人的誤解。以前讀《股票作手回憶錄》的時候,曾思考過這個問題。

1

交易不是賭博,不是戰鬥,而是一種正常的理想生活方式。

正常人的理想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是「穩定的,可預期的,幾乎沒有風險」的一種生活狀態。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工作狀態,幾十年內都是穩定的、可預期的,幾乎毫無風險的。人們都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所以即便某些私營公司的收入很高,但公務員、事業編卻是人們的首選。

戰鬥,意味著「最大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你死我活」,如果不是到了最後關頭,到了矛盾無法調和的地步,沒有人願意處於這種生活狀態。

交易,尤其是短線交易,在普通人來看,實際上就是一場戰鬥。參與者高度緊張,拿著「不能輸」的錢去冒險,一有風吹草動就立馬如驚弓之鳥般行動,追漲殺跌。這樣子是絕對不行的。交易,也要成為一種「穩定的、可預期的、幾乎沒有風險」的活動才行。

2

那麼具體來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

①這種生活方式首先是一種無壓力的生活模式。不管是巴菲特,還是大操盤手利弗莫爾,都對債務深惡痛絕。在他們眼裡,債務不單單是債務,更是一種巨大心理壓力。有了這種心理壓力,交易者便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堅持自己正確判斷,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關於這種心理,利弗莫爾曾經這樣說:

「隨著我對問題的深入研究,我意識到這並非閱讀報價紙帶的情況,而是關係到如何觀察、控制我們自己。我相當冷靜地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我繼續處於擔憂不安的心理狀態,就絕不可能完成任何有益的事務。然而顯而易見的一個事實是,只要我欠債,就不可能不擔憂。

人處於債務壓力下,擔憂不安是一種自然反應。這種狀態下,即便是利弗莫爾也無法盈利,可見交易必須保持「無壓力」狀態的重要性。

②這種生活方式需要在正確的時候採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在利弗莫爾看來,交易者只要持續正確地行動,那麼利潤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關於這一點,他在書中反覆強調:

「要是交易者總是堅持自己的投機利器——也就是等待阻力最小的路線自行確立,一定等到大盤說上漲時,才開始買進,或者在大盤說下跌時,才開始放空,並且應該一路加碼,要賺錢並不困難。你在正確的時刻做正確的事情總是會有回報。」

「在投機市場中,讓一個人賺錢或虧錢的東西,是他看待事情的方法。交易者關心把事情做得正確,而不是關心賺錢,他知道如果其他事情他都做好了,利潤自然而然會出現。」

「你不必發誓永遠效忠多方或空方。你唯一關心的是要正確!」

「重要的是要正確無誤,知道自己正確,並且照這樣行動。」

持續正確地行動,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不簡單了。因為控制我們行動的是我們的心,因此「持續正確地行動」本質上是要求人能夠持續地控制自己的心。人或許在一段時間內,如失敗後,受到勉勵後能夠正確地行動,但一旦成功,恐怕就不容易繼續正確地行動。(人性如此)

③這種生活方式需要人去掉散亂無章和無窮幻想。股市每天充斥著大量各式各樣的消息,交易者在這些消息的包圍下,如果不能對這些消息做出有效處理,去掉因這些消息而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幻想,勢必人云亦云,陷入交易的災難。

對這一點,利弗莫爾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語重心長地說:

「一個人如果要在投機市場交易中有優異的表現,他必須徹底了解自己。自大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昂貴的疾病,但是在華爾街里,對投機客來說,尤其如此。」

「我從來不讓精神恍惚、或喝酒喝到手足酸麻妨礙我的遊戲。我不能忍受任何使我覺得身心不健全的東西。即是是現在,我還是經常十點前就上床。年輕時,我從來不熬夜,因為睡眠不足,我就不能正確地做生意。」

④這種生活方式需要安住孤獨,以大勢為友。經過多年的交易生涯,感覺比較可悲的是,這始終是「一個人的事業」。在這個事業上,沒有人跟交易者一起分擔決策,也沒有人跟他分享收益,他需要面對現實,獨立做出判斷,唯一的朋友就是大勢。這種生活狀態,許多人難以忍受,但這確實是交易的必然要求。

利弗莫爾曾經對這種生活方式進行了多次描述:

「不理基本大勢,持續不斷操作的意願,是華爾街上許多人虧損的原因,連專家也不能避免,他們認為每天必須帶一點錢回家,好像自己是為固定的薪水工作一樣。」

「一個人想賺錢,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只是評估大勢。」

⑤這種生活方式需要交易者有自己的勇氣。這種勇氣並非普通人的血氣之勇,而是「有信心根據自己的判斷行動。」本質上是一種強大的智慧力量。這種力量十分重要,但卻需要慢慢培養,過去許許多多成功的交易者都曾有類似的體驗。

利弗莫爾:

「一個人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在這個遊戲中走不了多遠。這些大概是我學到的一切——研究整體狀況,承接部位,並且堅持下去。我可以沒有半點不耐煩地等待,可以看出會下挫,卻毫不動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現象。」

「一個人要是想靠這個遊戲過活,必須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斷。」

3

毫無疑問,這種生活方式與一個普通人的理想生活方式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談不上什麼獨特的地方。

再看看這些人生信條:沒有壓力;智慧強大,足以勝過各種煩惱的力量;面對工作、生活中的難題總能做出正確判斷和決策;去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杜絕生活中的各種誘惑;順應大勢等,不管是普通人和交易者都需要。

差別在於,是否真能做得到,是否必須要做到?

普通人面對工作、生活,碰到「難題」的頻率太低,3年可能才會碰到一兩次大的挑戰,一輩子靠著工作、父母資助、退休金、社會救濟等,生活也能衣食無憂,即便做不到這些也不耽擱生活,渾渾噩噩地搬磚也能維持生存,他們對智慧的要求至少是不迫切的。但對交易者來說,尤其是使用大槓桿、24小時連續交易的人,1周碰到的挑戰可能就等於普通人3年遇到的挑戰,與普通人相比,其生活相當於點了「超級快進」按鈕,其情緒的起伏也被放大了很多倍。這對交易者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尤其是心理調節方面,挑戰更為激烈。這時候,如果做不到那些信條,他們是必然會失敗的,其慘狀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意會。如果他們想更進一步,必須徹底改變自己。

當一個人從一個普通的新手到成為一個能夠穩定獲利的高手,某種程度上就是將自己「穩定地安住」在那種智慧生活方式的過程。

這中間,方法千千萬,各人路不同,但最終的歸宿類似,那就是通過種種策略、技巧,讓交易不再是一種高風險的活動,而是一種穩定的、風險有限而收益較大的活動。這才是優秀交易者的「功夫」。

說到底,這種思維方式確實沒什麼獨特的,很多成功的非交易者也都是這麼做的。


1.這是在之前研讀《股票作手回憶錄》後的筆記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用了很多書中的內容。

2.迄今為止,已先後研究過多名歷史人物(主要有安祿山、司馬懿、張璁、楊永泰、郭嘉、楊宇霆等)的性情、思維與策略等情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觀:

履霜:履霜重點文章及課程集合(20181212)?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萬里挑一的行業,那個成功的交易員的思維,是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無法理解的。


二八原則,成功的人,思維或多或少都是獨特的

比如一個成熟的交易人員,必須具備虧損也要堅持去開單和堅持到預定虧損位或明確離場信號止損的特性。

這個在一般人想來不太能理解,首先大家都會認為虧損應該及時出來,或者死扛,總有出頭一天

然後大部分人從小到大接受的自然科學教育根深蒂固,非此即彼的價值觀潛移默化,所以很難真正心裡認可概率的觀點


這讓我想到了《大空頭》里的獨眼基金經理邁克爾·巴里。

巴里早就意識到自己是與眾不同的,雖然他並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一個獨眼孩子看到的世界與其他人看到的不一樣,但是,很快,邁克爾·巴里發現他的認知能力更加偏向於形象思維。

不久之後,當巴里發現自己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的時候,他已經不會再覺得吃驚了。到他快30歲的時候,他把自己歸為沒有朋友的那一類人。

偏執是巴里認為自己具有的另外一種特質。他的思想里沒有「溫帶」:他要麼痴迷於一件事情,要麼對它毫無興趣。它有好的一面,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巴里就具有令人驚異的專註和學習的能力,不管有沒有老師督促。當與他的興趣同步的時候,學習對他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容易得令人難以置信。

他只是孤僻而且疏離,並沒有真正的孤獨或者深層的不快感。他沒有把自己看成一個悲劇。他認為,與其他的事情一樣,他不尋常的個性使他能夠比其他人更好地集中精力。

金融怪傑:華爾街投資導師的交易哲學京東¥ 51.70去購買?


不是,老王,應該是成功人士的思考方式都是獨特的,至少成功人士有韭菜們不知道的信息 @Jack Wang


你覺得交易員是正常人還是普羅大眾是正常人?

你覺得這個市場上賺錢的人是正常人還是那些賠錢的是正常人?

你覺得創造佛的人是正常人還是燒香拜佛的人是正常人?

你為什麼會認為交易員的思維方式是獨特的?

實際上正相反。

一個新員工剛入職半年,就想當董事長你會覺得這就是一個神經病。

一個新員工剛入職半年,從基礎做起,熟悉工作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升任小組長,班長,部門主管,經理,等等用三五年的時間,完成這一個個目標,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方式。

這個市場上大多數人是偏向於神經病還是偏向於正常人?

今天市場跌了,然後按照這個「客觀事實」做決定,開倉,止損,止盈。

今天市場跌了,由此延伸出中美關係,世界風雲,發表慷慨激昂的分析。

你覺得誰更像神經病?

現價或者現K是交易中唯一的指標。沒有任何討論和分析的價值。

「實事求是」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嗎?

這屬於正常的思維方式。

普羅大眾才是獨特的思維方式。不光獨特還千奇百怪花樣百出。

你如果不信。

等那天來一個大暴跌,來一個跌停板。普羅大眾們馬上慷慨激昂的分析出一萬個理由來。

客觀事實只有一個,實事求是是唯一的路。哪有那麼多理由和分析。

一點都不獨特。


交易是個幾隻狼吃掉幾群羊的遊戲。你如果思維很大眾,那無疑你就是那群羊里的一隻了,那肯定就活不下去。


No,我不認為。

在市場中持續賺錢的人,他們的思考方式不一定就是獨特的,但他們一定是思考得很清楚的。

前兩天我和朋友談到了QCOM,他看多,而我卻看空。我們思考方式不同,但我們仔細分析,發現兩種策略都能賺錢。所以,思考方式或許並不是很重要。

歸根結底,我們大多數都不過是凡人。貪嗔痴慢,每個凡人都有。

人往往犯錯,都是自以為是不凡人。認識到自己的平凡,是思想進化的第一步。

認識到自己的不獨特,在交易中做正確的決定,就一定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這是市場洗禮和交易員思考的最終結果。思想本來就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東西


不一定是獨特的但一定是獨立的


因為別得行業即使做得差,也有口飯吃,但是交易員做得差,只能割自己身上的肉吃。


特別喜歡看交易員吹牛逼。

叭,接著叭叭,除了獨特之外看還有什麼譬如奉獻、人性的詞兒來往身上套光環。


隨口胡說:以前以為做交易應該什麼基本面經濟公司財報量化全都知道,現在感覺全TM是過擬合,全是概率。還是算清楚期望,搞明白損失,然後直接梭哈比較好,至少死得明白。


看著底下的回答,真是裝逼狗聚集地,trader就是個下單的,老老實實執行投資經理or基金經理的指令,有啥獨特的。。。。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思維上的懶惰?
為什麼晚上睡覺前的思考很真實,第二天睡醒又不那麼想了?
如何提高?場下思考,場上勤練
你在獨立思考,還是被人洗腦?
調度場演演算法(2018/09/10更)

TAG:思考 | 交易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