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出緣起三法則及第一因定義,您認可與否?理由如何?

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是前一陣代替一名叫法一的原知乎網友提問。以下的闡述和正覺同修會的導師和同修會的見解無關,是法一的個人認識。

———————————————————-

因果緣起三法則:

一、因果相依,不獨而存。離因無果,離果無因。果義必依相應因而生,因義必依相應果而立。

二、因不自生其果,必依相應緣而生相應果。此果不依他果之因,他因不依此因之果。

三、果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因亦不自立,不他立,不共立,不離果立。

第一因之定義:能依緣出生後有之法量名之為因。相應具體之後有,這個法量是根本的,不二的,無他無上的,則名之為第一因。

摘自論第一因https://zhuanlan.zhihu.com/p/36677734?utm_source=zhihu


其實是個小問題,單從法義上來說,很多經、論都宣說第一因。但是現在的佛教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很多人在剛剛接觸佛法的時候,就被灌輸進「佛教不承認第一因」的觀念,其實這是一種悲哀,佛經的文本比現代的白話文的講解要艱深得多,很多信佛幾十年的人,可能都沒有接觸過多少一手的經典,更何況其他人,所以遇到一些問題,就想當然的用表層認知來判斷。

這個答案可以說是普遍的認知,筆者兩年前在騰訊新聞佛教論壇中就見到某某知名法師如此講過,所謂因緣就是多個條件的結合,還舉例子說:有雨水,有土壤,陽光,加在一起,樹才能發芽。所以,水、陽光、種子、土壤,缺一不可。

實際上,因和緣,是兩個東西。

復言世尊,此因、緣、由三種別義,云何應知?

世尊告曰:諸能引發後生種子,是其因義。若興此生作依作持令得生起,是其緣義。既命終已,導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義。如是應知三義差別。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諸能引發後生種子,是其因義 」;「若興此生做依做持,是其緣義」。兩句不長的經文,但是信息量很大。這裡的種子不再是土壤中的種子,而是阿賴耶識中含藏的種子,這裡就涉及到阿賴耶識中種子的流注,當然在這部經典中,用的是「異熟識」來代替阿賴耶識。不過不影響理解,能引發後生的種子是「因」的意思。而緣呢?因能引發後生,但因能獨自生出果嗎?不能,否則就是外道的神我論。果的出生還需要緣的「作依作持」。再聯繫作者的原話「能依緣出生後有之法量名之為因」,還有什麼問題呢? @釋迦摩尼佛

太多人都不知道,「因緣」這個詞里包含兩個語素,因和緣的含義是不同的。

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鳥玄,皆了元由。-----《楞嚴經》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這句經文我曾經寫在我的文章里90後:緣起與第一因,這句話首先否定了「唯緣起,無本因」的觀點,又遮止了「一因獨大」的外道神我論的滲透,這句經文真的可以刷新很多人對佛法的認知。但即便如此,還是有的人還是會反對,比如 @法嘉宗智

這種人,你和他說經典,他不認,他認自己的實修。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佛學家」成了一個貶義詞。如果一個佛教徒說你是佛學家,多半他是在鄙視你,在瞧不起你,認為你low,不夠高級。我們不妨看看大藏經中的幾個大部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顯揚聖教論》二十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其言辭的艱深,語句的繁雜,篇幅的鋪排,絕對超乎想像,這都是開悟的菩薩寫的。這就表明,佛學、佛法、佛教,本來就應該三合一。看不起佛學的人,一定當不了一個好的佛教徒,因為他沒有知見,只能做做表面文章,或是佛里佛氣,態度謙遜有禮,或是瘋話不斷,言語伶俐生猛,這因各人的宿習而決定。講道理,看一個佛教徒有沒有智慧,不在於言辭,只看他對經文的把握和對經義的實證。

這個定義所面臨的最多詰難,就是時間的問題,認為第一是時間上的第一,違背了「無始」這個詞,那麼繼續審視這個定義,作者說第一因「根本的,不二的,無他無上的」,和時間的先後沒有半毛錢關係,誰規定了「第一」就非得是時間上第一?沒有。不要只會用習以為常的語義來理解所有話,加強思辨能力,對學佛來說,沒壞處。

最後貼出一位善友的回答,以及三個月前提的問題。

什麼是本因?請開示??

www.zhihu.com圖標

補充點東西,也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法師對第一因的見解:

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

解讀:世間一切法之集起與集滅皆離不開因和緣。因依緣聚則法生,因與緣散則法滅。否定了因緣就否定世間一切法,同時也就否定了世俗諦。失去世俗諦之基礎,就不可能成立勝義諦。沒有此二諦之無礙圓融 ,整個佛教大廈必然崩塌。

人天等諸趣,一切佛剎土。

如是染凈法,如來藏為因。

世間諸眾生,染凈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為因而得生。

-----《大乘密嚴經》

解讀: 六道眾生,三千國土,世間一切善、不善染凈萬法,皆以如來藏為根本因而才能得生。根本者,源頭也,本源也,無上無他也,第一位之因也!鑒此聖言量,決定成立如來藏為出生萬法第一因,何錯之有?


蕭平實和蕭平實的弟子的共同特點:

1.一個大扯蛋,一群扯大蛋。

2.一個有情領了一群有情。

3.一群有情認為一個有情是登地菩薩,一個有情認為某些有情開悟了,發個開悟證書。

4.某個有情拿一堆名相以為自己的證量,一群有情拿著一堆名相鑒定誰正誰邪。

5.一個有情想用他的理論鑒定古大德的開悟,一群有情拿著某有情的理論想鑒定所有學佛人。

6.一個有情無修無證,一群有情不修不證。

7.一個有情撕咬佛們大德,一群有情撕咬社會。


凡夫執迷世間之「時」法,給諸法先先後後排隊找第一因,當然找不到了,諸大拿不出其外,言語中卻作出一副大家作派,委實可憐可笑的很!

敢問諸位大拿,把「時間」去了,「無第一義因」之論有無立錐之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陀在楞嚴法會上講:「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難道有人還想將這個幻有的「第一第二」執著成究竟不成


無修無證的佛法解釋,不做評論,不做參考,遠離即可。

建議題主也盡量遠離這些套路,名相上知道再多,不如實際上好好修行。

未證言已證是妄語,我覺得最好是除了為了廣博見聞,明了修行次第以外的情況,對未證境界,連猜想都不要隨便猜想可能更好,因為一猜想就容易產生希求心,一有希求心,自己就開始騙自己玩兒了。

我自己就不止一回掉坑裡了,老實念佛 四個字簡直是血淚教訓啊,建議題主也不要隨便進坑。

說句不好聽的,習氣一來,你就是懂得名相道理再多,持得住戒否?如果戒都持不住,就先別考慮這類問題了,老老實實該持戒持戒吧。


邏輯上,大乘中觀派不同意,《中論》說的很清楚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論證過程 林先生的專欄文章 《試解〈中論·觀因緣品〉》

?如諸法自性 不在於緣中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

因緣次第緣 緣緣增上緣 四緣生諸法 更無第五緣

?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 是緣為有果 是緣為無果

因是法生果 是法名為緣 若是果未生 何不名非緣

果先於緣中 有無俱不可 先無為誰緣 先有何用緣

若果非有生 亦復非無生 亦非有無生 何得言有緣

?果若未生時 則不應有滅 滅法何能緣 故無次第如諸佛所說 真實微妙法 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諸法無自性 故無有有相 說有是事故 是事有不然

略廣因緣中 求果不可得 因緣中若無 云何從緣出

?若謂緣無果 而從緣中出 是果何不從 非緣中而出

若果從緣生 是緣無自性 從無自性生 何得從緣生

?果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 以果無有故 緣非緣亦無

在小乘和其他部派總結的規律應該是沒有問題

複次,佛教沒有第一因

《瑜伽師地論》中

無始樂著戲論


《駁法一比丘論疏表》之淺述

1、何謂正確的因果

眾緣和合,成為因,因生果。

2、第一因

一粒米,由種子,土壤,水以及眾多條件和合而成,缺少任何一種條件,都不能成為米,其中什麼才是最初的條件呢?這也正說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所謂的第一因。所以,佛法否認世界有開始,否認世界有名為始基的本原。

因和緣,本來就是兩個東西嘛。

因、緣的含義,本來就不同嘛。

不要扯這些沒用的,問題出在第一因的理解上。

如果硬要找第一因,那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是第一因,可是,不要忘了,如來藏是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才能成為因,也是空性的。

所以第一因不存在,是因為一切法空無自性,硬要找第一因,只能是幻中求幻。

「相應具體之後有,這個法量是根本的???,不二的???,無他無上的???,則名之為第一因。」

你說「能依緣出生後有之法量名之為因」

我說「眾緣和合,成為因,因生果」

變化為「能依緣(眾緣和合)出生後有之法量名之為因(成為因),因生果」

但這不叫第一因,這叫因果的關係,因的關係,概念。

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鳥玄,皆了元由。-----《楞嚴經》

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知其本因:往大里說,是般若的空性,往小里說,是唯識的如來藏性

隨所緣出:般若來講,是眾緣和合。唯識來講,是如來藏的種子流注

和你所說,天壤之別,扯的太遠了。也許是你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如果一個佛教徒說你是佛學家,多半他是在鄙視你,在瞧不起你,認為你low,不夠高級。」

這是你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不要來揣測,曲解別人的意思

作為一名實修實證者,恨不得天下所有學佛人,都能夠實修實證。

法嘉宗智,之所以說別人是「佛學家」,是想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處境,從而發憤圖強,努力精進,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只看菜譜,鑽研菜式,是成不了大廚的。

這個定義所面臨的最多詰難,就是時間的問題,認為第一是時間上的第一,違背了「無始」這個詞,那麼繼續審視這個定義,作者說第一因「根本的,不二的,無他無上的」,和時間的先後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個不是常識嗎?和時間當然沒關係了。

法嘉宗智的回答——翠縷道:「這麼說起來,從古至今,開天闢地,都是些陰陽了?」

這只是引用的紅樓夢而已。豈能拿出來當反駁的論點。

一起學習探討,這個本因前面出現過: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即世出世法的根本原因,用前面這個巾結的例子,是六根畢竟同中生畢竟異的原因,即根本心識,《楞嚴經》里稱為本覺妙明。

——hxdq

hxdq說的也沒錯啊。六根畢竟同中生畢竟異的原因,即根本心識,《楞嚴經》里稱為本覺妙明。

本來嘛,本覺與妙明是一體,相應的。但是你一念妄動,本覺(覺性)與妄心相應了,才會「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循顧本因,一巾所造

本因就是一巾,一巾是什麼?阿賴耶識

因為,阿賴耶識是染污的,但第八識和異熟識,既有染污的,又有清凈的。

染污的那部分,才叫做阿賴耶。

可以肯定,絕不是你所說的第一因。


推薦閱讀:

菩薩:一切眾生善惡諸業唯一心作(圖)—道德真源
每天專心念佛半小時;讓念佛成為習慣(轉載)
佛祖,打坐六年。說,跟成佛沒關係。為什麼我們還打坐呢!?
年輕法師自述在東林寺遇鬼經歷,有點恐怖
宏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請佛住世之三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