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三十章,如何解讀?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希望得到尊重字面的解讀,然後能走獨創性總結,也想聽聽大家的個人看法


這一章王弼版相對於楚簡版《老子》出現了大量改動,導致老子本意已難以辨識。

楚簡版《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差(chāi,差遣)人,宔(zhǔ,信條)者,不穀(欲)以兵強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弗發(廢),果而弗喬(矯),果而弗矝(lìng,威逼),是胃(謂)果而不強。

其事好長。

註:括弧內的字為前字通假或釋義。

楚簡《老子》本章的主旨是闡述方法與結果的辯證關係。老子指出,若要想得天下(結果),有效的方法不是以武力稱霸天下(方法)。這是道的法則,是蘊含在一切方法與結果中的規律。而王弼版本章的立意則從普遍規律退縮到了個別現象,將老子對一切方法與結果的辯證關係的闡述演繹成了戰爭與得天下這一特殊關係,將老子的思想狹隘化,偏離了老子的原旨。

此外,本章的傳統斷句及關鍵字的釋讀出現了一系列失誤,具體涉及「差、宔、強、發、喬」等多個字的確切含義,下面逐一加以說明。

「以道差人,宔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

王本此句的表述是:「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佐人主者」引進了臣子的概念,表達的是能臣不以兵強天下。而老子的本意是聖王不以兵強天下。不以武力稱霸天下是老子對君王的忠告,而不是老子給謀士的獻策,視角和立意完全不同。

差,是楚簡原字,意思是差遣。以道差人,即聖王以道駕御萬民。王本將「差」改成了「佐」,今人又強行將「差」解讀為「佐」,除了迎合王本,並無其他考據。

宔,指宗廟藏神主的石匣子,引申為信條,永遠不能違背。王本將「宔」改為「主」,將物變成了人,是對老子本義的誤讀,而今人沿襲此舉,也是未通老義。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善者,指得道之人,能按道的準則行事。王本將「者」改成了「有」,系誤。

這句有兩個關鍵字:「果」和「強」。果,動詞,表示結成果實,引申為達成目標。強,這裡不是指強大,而是表示強加於人。「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意思是,得道之人從不用強加於人的方法實現目標。取強,指採用強加於人的方法。

「強」在楚簡中有兩種寫法。本章的寫法是,左邊是「弓」,右邊是上「口「」下「二」,表示用弓箭面對兩種不同的說法,意思是強迫。另一種寫法是在這個字下加了個「力」,表示強大。兩種寫法本是兩個不同的字,但經後人簡化後卻成了一個字,含義也由此產生了混淆。

強迫之強

強大之強

果而弗發(廢),果而弗喬(矯),果而弗矝(逼),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長。

這句是對「強」的進一步說明,可以反過來確認「強」即「強迫」。具體表現在:1)弗廢,不將對方廢除,一舉取而代之;2)弗矯,不改變對方,迫使其按自己的意志行事;3)弗矝,不強迫威逼。矝,楚簡的寫法是左矛右命,古文命與令相通。矝象徵用矛指著對方發出命令,表示用武力脅迫對方屈從,執行自己的命令。

整句的意思就是,不輕易取而代之,不強行改變對方,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這便是求得結果而不強人所好。只有這樣得到的結果才能持續長久,不被改變。

王本此句是:「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是謂果而不強。」這裡,「弗」改成了「勿」,意思雖然相近,但因果關係則徹底顛倒了。「果而弗廢」,是說不廢才能長出自然的果實;不廢是原因,長出果實才是結果。

王本的「發」變成了「伐」,後人又將「伐」理解為誇耀,「果而勿伐」就成了達到目的而不誇耀,是先有果(達到目的)而後有勿伐(不誇耀)。如此,老子的邏輯就被偷換了。此外,王本還將「喬」解讀成「驕」,將「矝」解讀成「矜」,於是有了達到目的而不驕傲自滿,達到目的而不自矜自大,面目全非。「矝」與「矜」原本是兩個不同的字,讀音也不同,前者讀「令」,後者讀「今」。不知何時起,後人將兩者混為一談,當成了一個字,讀音也都從了「今」,訛傳至今。

「果而不強」就是不通過強行干預的方法去獲得結果,從而一切都能順應事物自身發展變化的規律。順其自然方能長久,所以是「其事好長」。反之,通過強行干預得到的結果,違背了事物自身的規律,縱使有了結果也難以保留下來。「果而不強」與「不爭而勝」、「守柔曰強」一樣,反映的是過程與結果的辯證關係,是「反者道之動」的必然結果。

附王本此章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儉武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拾:不可兵強天下,不可強然而為矣。當以道佐人,大道清靜無為矣。若強然之,有利有害矣。

在道得果,善果而已,不可取強,不可恃果,果而不得已,功成不居,若強然而有,物壯則老,不可長久。

在道柔弱,不可強然之。若有果,善得而已,莫恃莫居,居則壯,壯則老,不道已。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這一章是比較難懂的一章。因為要結合前面的幾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個人的理解,就是說的將兵之人,如何來看待手中的權力以及如何運用好國之利器。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計,不可不察。 掌握了國家命脈的人,如果是一個有道之人,就不會濫殺無辜,予取予奪。因為戰爭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慘重了,因此孫子才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最好的辦法 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否則凡是以戰爭獲取的勝利,必然自己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懂得這個道理,才能夠讓國家走得更長遠。

老百姓有句俗話,流傳甚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且最重要的一句: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或瘟疫,或天災,或內部爭鬥,各有不同, 但是必有凶年。

這個教訓,幾千年來似乎總是被一再驗證 。所以才有了後面那段,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最好的辦法, 是通過和平的手段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要輕易動刀動槍。

孫子兵法說: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又說: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孫子的思想,可以說完全和老子的思想一脈相承,那麼假如一個人做到了之後,應該如何自持呢?

老子在接下來的話里,也給出了答案: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年羹堯平定西北有功,雍正皇帝甚至稱他為恩人,但是年卻不懂得這段話的用意,驕橫跋扈,對皇帝極為不尊重,舉薦唯親,甚至被稱為「年選」,這樣的人,最終的結果,是一貶再貶,最終被賜自盡。

一直到自盡,仍不知悔改,偏要爭著一口氣和皇帝對著干。自己把自己端上了台,結果下不來了。所以老子又說: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不要強撐,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活受罪。

因為:物壯則老。中國人的俗話中,許多話都透露著這種智慧,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也便是物壯則老的意思。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那便是不道。不能夠順應天道而行事,那麼必然早盡。

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則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在給弟弟的信中寫下了這樣的話: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處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當時的國家兵權全在曾的手中,而且大勝之後,威望正降,此時許多人勸曾可以取而代之,曾國藩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而後便交出兵權,解散湘軍,因此 才留下了至今不衰的美名。

如果反之呢? 要麼如王莽篡位被後世唾棄, 要麼如年羹堯被賜死。沒有一個是好的結局。

諸葛亮受託孤之重,如有反心,可謂易如反掌,但是卻忠心不二,應該也是受此思想的影響吧。

老子有時用短短几句話,卻可以道盡幾千年的興亡成敗,真不得不嘆服老子的智慧,穿越幾千年而不衰。

孰能為此,道也。

以上。


與整個社會相處時,慎用暴力(不是絕對不用),暴力用得不好時,負面效果太大。不得已而用的時候,對使用的對象、使用程度、如何消除負面效果,要提前做好考慮。


這是講伯陽的戰爭觀。

1、戰爭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目的達成即可,不應故意施以威壓。

果:達到戰爭目的取得戰果

善於取得戰爭成果而已(善有果而已),不敢施以強力威壓(不敢以取強)

2、即便達到了戰爭目的,也不要因此洋洋得意,因為天道貴生且善處下

達到了戰爭目的也不要以為自己很有才能(果而勿矜)

達到了戰爭目的也不要自我誇耀(果而勿伐)

達到了戰爭目的也不要驕傲(果而勿驕)

3、就事物發展規律來說,壯大了之後下一個周期就是衰亡了,一味追求強大,是不懂道,不懂道死的快(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那尊重字面意思就是字面意思,抽象的概念具象形容出來的怎麼會能抽象?我怎麼說都對,我怎麼說也不對。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135104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道德經講義書籍 | 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 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