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四禪八定和丹道的異同?

之前一直覺得佛道修行很是不一樣。後來越來越覺得相同了。。。請問兩者異同。

另:佛教有修命的部分嗎?


其實在實修的層面上,丹道與佛家禪定功夫最大的區別是,丹道講究神氣合一功夫,禪定沒有這個功夫。這兩者並不兼容。

這個氣是先天氣,非後天氣。別看丹經上龍虎,鉛汞繞的人頭昏腦漲,其實說穿了,核心內容就是神氣合一這四個字。

所謂命功,其實是為神氣合一功夫打基礎的。沒有後天具足體,你不可能完成神氣合一功夫。第一先天氣很難顯現,第二你合不住。

而佛家的禪定,並不需要具足體作為基礎。

而在理論層面,丹道追求陽神長生久視,佛家追求涅槃寂滅。從字面上看,應該不是一回事。但實際上是否相同,那需要層次很高的人才能明白,知乎上只怕很難有達到這個層面的人。


佛法中認為一切現象皆為無常之顯現,從最初步的小乘四念處開始,就教導學人觀察身心的各種現象而證得無常,這個問題下所有涉及到「觀察」這個詞的修法,最多就是小乘的四念處,甚至都沒有到達大乘佛法的生圓二次第。四禪八定也不是佛法核心內容,甚至談不上接近核心,嚴格來說,四禪八定只是在靜坐過程中走入細微心理的一個過程,任何宗教都可以引發這種體驗。佛法中的核心內容是地上菩薩所獨有的「阿底上師瑜伽」亦或者說是「明覺」,該禪定直接安住於佛的正遍知,修習此法最快六個月內可以激發佛性中本有的潛能,從而成就妥嘎虹光身,禪宗里常說的「五八果上圓」就是基於此禪定的操作,此禪定可以在一座內具足且超越小乘的四念處及大乘顯密的生圓二次第,更是超越了一切世間禪定的範疇。當然,在修習四禪八定時也有可能有極小的概率氣入中脈而暫時體驗到明覺,但是若沒有名師指點你也無法體認無法安住了,也就和成佛失之交臂。


四禪八定其實是共法,當初釋迦摩尼曾和外道學習過,並證得了非想非非想定。但釋迦摩尼仍認為不是究竟解脫,於菩提樹下打坐49天,夜睹明星終於悟道。他起坐時感慨,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可見,對空性的了悟認知,是佛教所獨有的。如果執著於四禪八定,或者執著有一個陽神可得,終不究竟。如果認為有涅槃可得,有果可證,有入定出定,有凡夫與聖者的區別,就還是有所執著。從佛法角度來講,陽神接近意生身的一種(佛法的意生身還包括物質世界,包括西方極樂世界整個是阿彌陀佛的意生身),是第七識末那識包裹阿賴耶識中的少許見分形成的,要想成就必須打破第七識的包裹,與整個法界融為一體。如果執著於陽神,肯定不是最終成就。但到唐朝,從呂祖開始,丹道與禪宗合流,在鍊氣還神上增加了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粉碎虛空等修行步驟,所以到了最後兩者是一樣的。而在佛教中,密宗的一部分修法與丹道比較相似。根據雪漠老師考證,蓮花生大師的一位師父,叫吉祥獅子,是中國人,精通丹道。而在六成就法中的幻身成就法,與丹道非常相似。總之,我國的宗教不像西方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互相排斥,而是不斷交融。歷史上有很多佛道雙修的成就者。

1.雪漠老師:

道家很重視身體,所以有很多健身之法,追求長壽、強身健體。它源於老子惜身的理念。身體是精神的房屋,身體是神廟,肉體是神靈的宮殿,所以,對身體的熱愛是必要的。但佛家有另一種觀點。佛家追求破除對身體的執著,首先破的就是身執,也叫我執。佛家把我執和身執作為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最明顯的就是苦行僧。當然,佛教更提倡中道。

我看過很多關於苦行僧的資料,最早的時候,和尚頭上燙戒疤。後來出現了燃指供佛。所謂的燃指供佛,就是把手指頭放在火上燒,來供佛。這種行為很極端,一方面代表了行者的虔誠心,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身體的不在乎。有一個九指頭陀,他是個詩人,他對信仰非常虔誠,他之所以叫九指頭陀,就是因為他燃指供佛。還有個和尚,他用胸膛當燭台,點上酥油燈供佛,最後在胸膛上燒出了一個大洞,甚至能看見心臟。後來,此人被稱為高僧,很有名。

諸如此類的做法,都是在表達自己對身體的不在乎。

還有一個例子也很有名:二祖向達摩求法時,達摩說,除非天降紅雪,否則自己是不會傳法給他的。於是,二祖馬上就砍斷了自己的胳膊,鮮血染紅了雪地,也等於天降紅雪了。

我的《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中,有段偈頌,源於一個非常有名的傳承,它體現了佛道兩家在追求上的區別:

心極法依止,思維暇滿時。

無常若現前,除法無依止。

極致的心靈訓練要以正法為依託和依靠,要多想一想:如果這個身體毀壞了怎麼辦?我們還能依靠什麼?我們只能依靠正法——也就是真理,才能解脫。你可以想一下,那麼多人拼搏了一輩子,什麼都有了,家庭也很美滿,突然有一天,他猝死了,他的事業地位和財富也都不屬於他了,他生前的好名聲也會慢慢地消失,他什麼也留不下。怎麼辦?佛家知道人必然有這麼一天,所以不追求保全肉體,只是依靠正法。但道家卻注重修鍊身體、以求長生。

法極窮依止,淪為乞丐時。

亦不舍正法,永無退轉時。

窮極死依止,犧牲身命時。

一心系正法,富貴勿貪痴。

不管修道多麼困難,哪怕淪為乞丐,吃不飽、穿不暖、沒地方住、不被人尊重、甚至餓死,也沒關係,也不捨棄正法、一心一意追隨真理,永遠都不後悔退縮,永遠不貪戀富貴權位。在這裡,佛道兩家有相通之處,就是都不追求富貴權位。但佛道兩家的底線不一樣,正法也不一樣。道家是惜命的,道人希望能保全身體和性命,他們的正法是丹道等;佛家的正法是解脫的空性智慧,也就是真理,佛教信仰者為了追尋真理,可以捨棄一切,連命都不要。

死極依荒溝,棄屍荒野時。

如狗無尊嚴,正念無顧忌。

死了怎麼辦?大不了被棄屍荒野,狗見了叫狗吃掉,狼見了讓狼吃掉,沒關係,哪怕沒有絲毫尊嚴,我也不會捨棄正法、動搖正念。香巴噶舉的訓練是可以超越肉體的,因為它有一種中陰身修法,就是說,你到了中陰身,仍然有解脫的機會,就算沒有肉體也沒關係。但道家的修道必須依靠肉體或陽神。這是佛家和道家的另一個區別。

事前無牽累,事後無愧悔。

同行無執著,金剛無能摧。

在這一點上,佛道兩家是相通的,因為佛道兩家都追求寵辱不驚。做事前不會瞻前顧後,事後也不會一直牽掛,既不會後悔,也不去愧疚,做了就做了,坦然接受一切。只要沒有執著,就連金剛鑽也摧毀不了你的道心。雖然佛家和道家在這裡有相通之處,但他們的程度還是不一樣。道家的修依託於身體,但佛家只注重自性。

出於人群日,入於狗伍時。

捨棄諸塵累,聖位正晰晰。

不管是在人群之中,還是與狗為伍,都不要緊,能捨棄紅塵中的一切,那麼超凡入聖就指日可待了。

過去有個狗大師,叫古古如巴,香巴噶舉的瑪哈瑪雅法就源於古古如巴。古古如巴就是與狗為伍的人,人們稱之為狗大師。他老是跟狗在一起,吃飯在一起,睡覺也在一起。有人也說,這其實不是一群狗,而是化現為狗的空行母。《瑪爾巴傳》中記載,瑪爾巴曾經去毒龍島——也就是狗大師的所在——向古古如巴求法。當時,古古如巴像鳥一樣蹲在樹下禪修。古古如巴問他是誰的弟子,他說他是那諾巴的弟子,古古如巴就開玩笑說,那諾巴哪有資格教弟子,他能給弟子教什麼?然後就把教法傳給了瑪爾巴。瑪爾巴回去之後,把古古如巴的話跟那諾巴說了,那諾巴就反唇相譏道,古古如巴那麼丑,連個空行母都找不上,只能找一群母狗。其實,那諾巴也在開玩笑,他和古古如巴心裡都很尊重對方。這故事說明,佛教修鍊超越了一切外相,超越了所有的二元對立。

不過,道家也很了不起。道家煉丹多能長生。很多人先修命後修性,先修好身體,再提升智慧和境界,所以,道家有很多長壽者,上百歲的有很多。不過,全真七子不長壽,他們大多五六十、六七十就死了。他們的長生是靠陽神來實現的,他們全都修成了陽神。據說,這個身子一旦修成,他的肉體就算腐爛了也沒關係。如果他們接著往下修,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也能修成大羅金仙,也能解脫,只是有志於此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會執著身體。如果執著於身體,就容易變成守屍鬼,得不到終極解脫。

中國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內丹修鍊之法,這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了不起的發現,也是中國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之一。但有時,對身體的執著,也會障礙解脫,所以,到了清朝時期,道教開始學習禪宗,強調明心見性,強調心性訓練,強調長生後的破執,出現了許多非常了不起的人。這是中國道教的一次革命。

最有意思的是,我修密乘時,發現密乘和道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道家的武火,有點像密乘的寶瓶氣;道家的存想,很像密乘的觀修;道家的天尊,很像密乘的本尊。注意,實際上本尊和天身合在一起,就是天尊。

我還看過一個資料,公元4世紀前後,印度有個叫吉祥獅子的人,他是蓮花生大師的師父,他不是印度人,而是中國人,他精通道教的丹道。當時的印度有一種大支那功,被認為是來自中國的一種法門。我覺得,佛道兩家在那個時候,曾經在印度有過相遇。我說的「相遇」,就是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意思。

所以,到了後來,佛道兩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有對身的訓練。密乘中的動功,如大禮拜,還有香巴噶舉的奶格體操等,都是對身體的訓練,也都是非常樸素的瑜伽。它們的目的,都是打通中脈,有點像道家的導引術。佛家也有很多長壽的高僧,比如虛雲老和尚,他活了一百二十歲,瓊波浪覺活了一百五十歲,熱羅多吉扎活了一百八十歲,唐東喇嘛也活了一百二十歲。他們都是在破執境界中實現長生的。而且佛家也有長壽法,比如香巴噶舉就有長壽法的傳承,它跟道家有點相似,都強調身體。

在現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過分強調身體不好,不在乎身體也不對。比如,有些人過分愛惜身體,吃很多保健品,老是干預身體,結果把身體給吃壞了。相反,我年輕時很不在乎身體,每天睡得很少,更多的時間用於禪修。如果定力很好的話,禪修可以代替睡眠,那麼就沒關係;如果定力不夠,睡眠時間過少,會影響健康的。所以,我提倡中道是,過猶不及。

要適度地愛護身體,按時作息,科學飲食,每天鍛煉,像《黃帝內經》所說的那樣,遵循身體的規律養生。因為,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我們必須尊重它、愛它。同時,我們要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珍惜自己的事業,愛惜別人。老子說愛天下,我們就把家庭、事業、朋友和家人當成天下,像愛惜自己一樣愛惜他們,也像愛惜他們一樣愛惜自己。慢慢地,我們把對自身的愛放大、讓它遍及出去,也把對天下的愛收攝於心,讓兩者達成一味。

生命非常脆弱,每個人都必然慢慢老去,不要為一些未來不可能發生,或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擔憂,從容地活好每個當下。身心皆修,讓自己的生命成為道的載體,讓世界變成調心的道具。久而久之,我們就能寵辱不驚、物我兩忘、逍遙自在地度過一生。

2.◎專家(是否是陳全林老師?我不得而知。但兩位陳老師經常一起交流。):雪漠老師對老子、莊子一向是非常推崇的,我平時也喜歡研究道家的學問。《道德經》中講到的一些東西和雪漠老師所講的無修瑜伽很像,無為而無不為。其次,雪漠老師談到,一個人證得空性之後,他的罪業是能夠消除的,道經上也提到,一個人真正得道之後,他的罪都是可以免掉的。道經上的這些說法,和雪漠老師所說的證得空性有沒有一樣的地方?道家的修行,包括見解,與大手印有什麼相同之處?

前幾天,我和一個朋友去河南,他說道家修得不究竟。我說,是的,道家的修行有很多是不究竟的,但「道」是究竟的。在這裡,我想請雪漠老師就道教的修行與大手印之間的異同之處,為我們開示一下。

●雪漠:道家的許多修行都很接近大手印,我經常提到老子的一句話:「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其中的「為道日損」就很像大手印修行。就是說,它不是要讓你增加什麼東西,而是要讓你每天減去一些東西。比如說,你的心是一間房子,這間房子里充滿了垃圾,你每天掃出去一些,直到沒有垃圾可掃的時候,你便成就了;又比如,你的心是一面鏡子,它有很多污垢,你每天擦去一點,擦到最後,再也沒有可擦的東西,鏡子里明明朗朗,能映照出世間一切的時候,你就證得了大手印,也就能「無為而無不為」了。所以說,道家的修行,跟大手印的修行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道家有很多修鍊方法和密乘也非常相似,比如道家的「氣沉丹田」就相當於密乘的「中住氣」,甚至有很多呼吸的方法也非常相似。除此之外,在持咒、儀軌等方面,道家和密乘也很相似。因此,我甚至懷疑,歷史上的某一個時期,密乘和道家有過很好的融合,而不只是交流。關於這一點,我曾在一本流傳不廣的書中看到過這樣的一種說法:很久以前,印度有一種「大支那功」,據說是從漢地傳過去的。蓮花生大師的一位上師吉祥獅子就是漢人。那麼,道家和密乘在那個時期是否有過交融?很有可能。所以,我認為道家和密乘也許曾經相互影響、各取所需,有過交流和融合。我一直對道家充滿敬意。

莊子的《逍遙遊》和《齊物論》的境界非常高,一點也不遜於佛教智慧,只是表述略有差異而已。就是說,不管出於哪個話語體系,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都是同等的。除了老、庄之外,清朝黃元吉的丹法也很好,它是典型的心性學說,裡面的很多修法都和大手印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道也有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但是,道教的境界有高有低。注意,道家和道教不一樣,東漢時期才出現了道教,道家卻是先秦時期就有的。道教的有些東西境界很高,但有些東西的境界非常低,水平參差不齊。比如,我剛剛談到的黃元吉,他的境界就很高。

大手印和道教的區別首先在於入道方式不同:大手印的次第非常明顯,道家也是如此,但密乘修生起次第,道家卻不強調這一點。其次,道教和佛教的區別還在於破執,以及對無明的掃除——這也是道教與佛教最重要的區別。大手印修到最後,要連「大手印」都從心裡掃出去,要把證得的空性也打碎,把法執也破除。如果道教修到最高境界,能把這些東西都破除掉,它就進入了出世間法;如果不破執著,道教就只是有為之法。

道教的修出陽神和密乘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之後出現的幻身非常相似,但其中仍有區別:陽神是精、氣、神,在物質層面還有一種執著的東西存在,而證得幻身之後需要破執,需要光明心和幻身雙運。當光明心與幻身雙運時,雖然幻身是心氣構成的存在,但光明卻是破執後的無為。

《金剛經》中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它的意思是,我們看待任何宗教、任何教派的時候,不要只看有為法的部分,要看它有沒有破除一切執著,也就是要看無為法的層面。伊斯蘭教的近主修鍊達到很高境界時,其狀態的表述,跟大手印很相似,也有空樂,有人稱之為「陶醉」,達到那種境界後,那近主修鍊者就認為自己和真主一體了。但因為修鍊者執著於真主,認為真主是一個實體,所以這種修行仍屬於世間法的範疇,不能實現最後的超越。基督教中蘇菲派的修鍊,修到和上帝合二為一的時候,也有空樂,也有陶醉,也有相似於空性的某種狀態,但是它破除不了對上帝的執著。只要它破除不了最後一種執著,就屬於有為法,沒有超越世間法的範疇。道教也是一樣。如果修到最後,也不再執著「道」了,它就是無為法。有為法和無為法的區別就在於破執——破除我執和法執。破除了所有執著,就是出世間法;還有執著破除不了,無論你修到多高的境界,都仍然屬於世間法。一有執著,便難證法身,所以說「有執著,必無解脫」。

道家修到最後也會出現「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行者仍執著這個「道」,那麼就屬於有為法,修道者就難以實現終極解脫;如果不執著這個「道」,就能進入無為法,修道者就能得到究竟解脫。不過,雖然道教有人修成了陽神,但他們都沒法再往下修了,因為他們覺得陽神實在太好了,三山五嶽任你游,沒有肉身的束縛,非常自在,非常逍遙。這個時候,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壽同天地了,就不想打碎這個東西。所以,證得陽神之後的「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是很難完成的。有些人一輩子都完不成,就是因為執著於陽神。捨不得破除對這個身外之身的執著,他們就永遠得不到解脫;如果他們能把這個東西也放下,破除對它的執著,也就是打破了所有執著之後,就會真正地解脫。

因此,面對所有宗教的時候,都不要看它的名相,要看它是不是破除了最後的執著,破執之後就和大手印一樣。如果不能破除最後的執著,哪怕你修出驚天動地的神通,也仍在六道之中,至多達到天人境界。

選自《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雪漠著


就是一個東西,當然我指的是內丹。一心寂然不動這個道教的追求確實和四禪八定一模一樣,另外我的想法里有截圖,裡面那入了真定 後五氣朝元百脈聚通的真定,也很明顯 和四禪境界一模一樣。

道教內丹學說呢在後期本來就是建立在一群不好好讀書的祖師胡亂抄襲佛教的基礎上的,不要怪我看不起道教,從全真歷代祖師胡亂解釋佛教名諱的時候 我對道教的心理形象就一點點崩塌完了。 給你個教道教修行的截圖。 注意裡面的南無,我真的笑死了這個念Namo本意是膜拜,皈依。這幫子道教以前的人真的是自說自話,滿口胡話卻不會踏踏實實讀書做研究。 這個我能笑一年,堪比道教口中本體論的佛教和長生的阿羅漢。笑死了。


最近這位佛的人,只要求大家八正道,其他的都是捨近求遠

八正道最根本的就是,正見

但是修行方法遺失

道家,因為密碼系統,沒有被歷朝歷代統治者篡改

路有很多,沒有差別,也是正見的基礎

萬物如一

萬法如一

打破分別的心,停止解釋萬物所謂的意義,時刻處於觀察者的角度欣賞這個小千世界,以後可以練習小周天,然後採取自然的氣,為我所用,加速小周天,讓氣出去再進來,謂之約大周天,再後面,隨緣


禪定就是丹道,只是表述方式不同。佛家喜歡就主觀做法而言,所以偏向心境的描述多些。道家喜歡就色身這個客觀實在而言,所以偏向描述身體的效驗。其實兩者沒有區別,偏執任何一方都達不到它應有的效驗,必須兩者兼顧才行。比如初禪得喜樂,為何得喜樂,因為招感了先天一氣。為何得了喜樂不能沉浸在裡面,因為一旦沉浸在裡面,先天一氣就化作後天了。進入二禪,為什麼沒有喜樂了,因為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就四禪來說,境界差不多,不過也可能是抄了道教的東西改的,因為我沒見過四禪的具體修法,當然大家不用扯什麼初禪就要十幾年的那種東西,道門練丹法也不會在入門停那麼久,三個月入不了門,不能開始煉精直到化炁,那基本這輩子不用練了,好好做好事吧,所以關鍵的引真息煉精第二步是關鍵中的關鍵,既然是這樣,二禪的息住是怎麼修到的,方法有人懂的貼一下,息住自然長生久視,無常不拘。所以有誰懂得可以貼一下四禪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概念,如果是唐代開始的,那麼基本可以肯定是佛教抄的,修這個大概率修不到息住,除非有人把道門的煉精法訣泄露了


四禪八定更偏向於靜的境界,一門深入,但是智慧打不開定成石頭無知無覺也沒有用,而且一動就散,這也是佛陀最終還是靠機緣悟道的原因。丹道和禪宗前期重合度極高,強調不迷不亂不守,無心無妄,不取不舍,不一定要把打坐看的那麼重要,更強調見性起修,動靜知宗主,必須要找到那個不動的「我」才好入手。後期禪宗依然可以無所謂,不追求煉神練氣,生死隨緣。丹道則繼續修命,勇猛精進,直到能夠任意返老還童法天象地身外化身,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地步,某些關鍵時刻要進行躍遷還是要閉關防止外部干擾。禪宗和丹道除了需要見性起修以外,智慧不開,擔當不夠,糾結生死,不能當下直了,都很難完全成就。

補充一點:丹道還比較靠外緣,天時地利人和因緣具足,老天爺格外垂青,會源源不斷有「飛來一物」填充身體,伐骨洗髓,驚天動地………指望自己身體里那點,是遠遠不夠的,當然普通人得到一點點還是大有好處的。不太明白的,可以看看《超體》


除了 @馮宣 自稱同時經歷過四禪和丹道對身體的改造其他都是推測,可惜 @須深 大佬不來了,不然還能做個比對。我傾向於認為,丹道更接近於把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的體驗在欲界具象化


只能說最後追求的不一樣這倆東西是完全兩個體系。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去搞佛道雙修。用佛教的名詞來解釋道教。而且還解釋的不倫不類。唉,人家佛教本來就罵我們當守屍鬼。我們偏偏還要用人家的名詞,這不是去找不自在嗎?我就好奇了,難道我們自己的名詞用起來不舒服?就拿這個問題來講,他們走的原來就是兩條路。佛教把肉體當成臭皮囊,但是真正的道教這裡說的道教不是指三教合一的那群人。他們把肉體看得非常重要。所以這兩個東西他們要去的終極目標都不一樣。


丹道走的是身體,也就是物質。四禪八定走的是思維,是心,結果不同。物質最高境界是欲界。 佛法為什麼究竟在於真心本來具足一切,走心就行了。 但是你身體不好的時候走心也不順利,因為心物一體,你身體痛苦,心就亂。 同樣如果你心非常穩定,身體所有疾病統統都沒辦法干擾你,甚至會隨著心的高級狀態,變得非常好。 一個是走心,一個是走物質。區別在這。但是物質始終都會消亡,身體沒辦法永久存在的,條件沒了,就沒了,所以修行就是修心。


丹道是一種反應,四禪是一種經歷,在我眼中並不重要。


題主,建議你好好查資料,系統學習一下四禪八定,實在不行,也要看一些。

先明確一個概念。四禪八定是什麼。

四禪八定不是打坐,不是數吸,不是觀想。

四禪八定是一個世界觀。

題主,一定要明確知道,四禪八定是一個世界觀。

很容易查到,三界概念,欲界如何,色界幾層,個多少壽命,他們的壽命合當下人類是多少年,無色界如何;在這個世界觀下,眾生為什麼如此,才有禪定修行。


丹道先結丹,結丹身得止定,以這個為基礎的性命雙修,覺得丹道應有偏向於童身入道這個要求,以結丹為基礎的修鍊,相對佔個大平宜,四禪八定則重於心靈的升級,順帶完善自己的身體,


我覺的丹道中的氣,實際上就是四大,氣的暖流動推動就是四大的某些特性,不過修道者認為氣乃先天之本,所以覺得練氣可以長生,丹道就是修四大,還是屬於禪定。


清靜經講的內容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四禪和四禪之後的定,佛教有性命雙修的法門,道家也有,但四禪八定不等於丹道,丹道里有四禪八定,不修丹道也能做四禪八定,修丹道的想合道就必須要做到四禪和之後的楞嚴大定,修佛的想得如來真性也要做到四禪和之後的定,就是真清靜,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所物就是真清靜也,目的是為了進入虛空


就我所了解的,四禪八定和丹道其實是一個東西,都是屬於定的修法,但禪定以「舍」來入定,而丹道則是「自然」,這也造就了其中部分內容的不同。

(建議看看須深和馮宣的文章)


四禪八定是佛家禪定修法之一,四禪和八定是幾個階段。實話實說,就是一種心理遊戲,沒什麼實際用處。當然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承認的。

丹道是道家修仙方法,初證百病不侵,再證長生不死,終證白日飛升,都是師傅找弟子,與拙火定極像,始於遠古,終於唐宋。自唐宋之後,全真之流創偽法,旁門左道流行於天下,修行者多得奇疾,且多為精神病。我講的丹道是前一種,非後一種。

兩者什麼關係?毫無關係,風牛馬不相及。四禪八定是修心的。真正丹道與修心無關,要龍虎相啖,抽添鉛汞。

自宋以降,全真之流搞什麼仙佛合宗、三教合一、性命雙修,皆因未得真傳,企圖博採眾長開創新局面。殊不知丹道是真功夫,無須狗尾續貂。


曾經關注過這個問題,但僅是文字研究,沒有實修。參考依據為伍柳丹法及天台宗四禪八定。

伍柳丹法應該工夫次第描述比較清晰的著作應該是仙佛合宗,分最初還虛即煉己,築基,煉精化氣水源清濁,鍊氣成神,煉神還虛,破碎虛空

兩者有共通之處,在於以下幾個點。

煉己相當於九住心第五住心,智者大師所說的粗住,表現為粗昏沉掉舉的調伏。部分內丹學者不斷提高煉己的內涵,將其與明心見性相提並論,考慮存在止觀不分的問題。

陽子時與輕安,初禪未到地定。煉精化氣開始標誌是陽子時,道家描述側重身輕安,心輕安略少,其結束標誌為馬陰藏相或不思色,約等於初禪。

鍊氣成神與四禪八定無明顯相似處。

煉神還虛以陽神外出為主要內容,類似空處定。破碎虛空一靈獨存,類似識處定。

以上是部分粗淺的研究,僅是文字討論。


推薦閱讀:

修道的人,是怎麼樣的存在。道家修今生的思想如何理解?
打坐時散亂的特別厲害,我該怎麼做?求善知識教我。阿彌陀佛 ?
正法末法一念間(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改變世界的喬布斯和改變自我的禪修
打坐十論

TAG:佛教 | 修行 | 修鍊 | 打坐 | 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