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己什麼事總會選擇不好的方向什麼事都不想爭取只顧著拚命賺錢?

父母離異 校園暴力 後媽 性騷擾 抑鬱症 強迫症 心理年齡比較幼稚 長得也不差 學歷也行 但是什麼都不想爭取 ,沒有動力 。朋友也沒心情聯繫 工作也一般, 但是在事業單位有很多機會可以換更好的崗位但是並沒有什麼動力 ,只顧著像機器一樣賺錢, 雖然賺了很多錢但是誰也不敢說 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外部的優勢 ,人生就像不斷下沉的路骷髏,沒有血肉,沒有底部。曾經很信任媽媽 結果他小學就拋下我走了 信任後媽 結果他只是為了取得我的信任融入我家 當然我現在是什麼都想開了 並不怨恨誰 只是當時年紀小想不明白 ,因為太痛苦我已經想不來我為什麼痛苦,我具體還經歷過什麼,但是我就是很難受,每天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我說出來小時候的想法只是想知道我的人生為什麼是這樣的原因 父母肯定是愛我的 但是媽媽不在身邊沒辦法 父親忙於賺錢沒工夫管我心理 後媽對自己孩子更好天經地義 現在我對父母好 不求回報 對別人沒有期待 我把自己想做的做好就好 我只能對人期待值不要求 才能保護自己 別人喜歡我我都不敢確定 別人給我東西我都覺得是順便 父母介紹了一個男朋友總是擔心他不愛我 和他相處像和父親相處 不喜歡親熱 喜歡被抱抱 本來相處挺好的 自己也變得想改變 但是男朋友總被朋友洗腦 賠了好多錢還投 什麼都不順感覺更焦慮了 只有握男朋友手才不會焦慮 但是他又這樣 想分又分不開

從出生開始我就是奶奶帶,爸媽在外面做生意,帶到八歲接到父母身邊一年後父母分居,從小學父母就打架拿菜刀砍那種,打了五六年最後我爸又找了一個最後和我媽離婚了,初中開始我就和後媽爸爸姑姑生活在一起,媽媽去另外的城市打工,後媽剛來的時候對我特別好,當時小後來我就慢慢信賴她了,但是最後我發現她並不是真的愛我,我爸在的時候後媽給我夾菜,我爸不在時候他都給我弟弟,沒有弟弟前我爸對我非常好,但是有了弟弟後我爸特別喜歡我弟弟,總說我性格像我媽,我本來很愛爸爸的,但是我感覺很痛苦,沒有期待就不會傷心,但是我爸對我物質方面不缺,讓我學鋼琴,樣貌不錯,大學上的師範。小學時候就經常被男生欺負,初中高中也是,還會被男生揩油摸胸摸下體,被碰紙糰子,座位上洒水,燒頭髮,之類的。大學終於沒人欺負自己了,但是抑鬱越來越嚴重,每天不開心,畢業後到了公立單位上班,也不想找男朋友。


看你說了很多「事」,憋壞了吧,摸摸頭

請告訴自己你的感覺和感受

並且照顧好Ta們。


「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

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其實能夠做到拼了命地賺錢,已經是很不易了,現實中很多人連賺錢的動力也缺乏,比如現在的90後,選擇佛系道路的人並不在少數,這正說明了人的價值觀是會更改的,隨著物質條件的提升,原先追求的生活目標也會改變。但重要的是,你心裡要能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要自己所做的事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和初衷,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可是,由於你過去曾經歷過家庭暴力和校園欺凌的心理創傷,又缺乏恰當的心理疏導和完美傾訴對象,因此在你的心靈上形成了創傷後應激障礙[1],在這種消極的防禦機制的影響下,你對周遭事物一直採取逃避的心理策略。比如減少工作崗位的不確定性,選擇一份收入穩定而缺乏冒險精神的工作;縮小和封閉自己的社交圈子,使自己儘可能維持在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當中。這種逃避心理甚至發展到了逃避親密關係,不敢交男朋友,也不敢主動向異性示好。這些行為實際上都屬於弗洛伊德心理防禦機制中的「置換(displacement)[2]」和「升華(sublimation)[3]」。

總是做出違背個人願望的選擇,自己本來的目標也不是拚命賺錢,而是渴望獲得安全感和他人理解,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好男人,這些問題幾乎都可以得到解決。可是到現在卻把老本都賠了進去,而且負面情緒日益嚴重,自己就像失去剎車功能的汽車一樣向前賓士,根本不管裡面還有多少能量能夠維持。這其實就是超我過於壓抑本我,自我人格又尚未發展成熟,無法做到平衡心態的結果。

一個人的人格能否健康和完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生活環境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情感傾注以及積極關注[4]。很遺憾地,題主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都無法給予你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致使你的自我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得不到發展。為了獲得關注,你嘗試往人們都關注的方向發展,例如,十二分努力地工作賺錢,把自己打扮漂亮,參加各種技能和素質培訓,試圖通過不斷的自我升值來獲得他人的青睞。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你的社會競爭優勢,卻也增加了超我對本我和自我的剝削,使得你在人生的重大課題上無法做出符合自己內在需求的正確選擇。比如你其實內心很渴望獲得朋友的關注,也希望能卸下沉重的、與真實自我不相符的人格面具,去體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戀愛生活。

從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來看,你其實也已感覺到了自己想要改變的衝動,只是還缺乏一絲勇氣。也許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陌生人的肯定,因為你潛意識中壓抑已久的力量已迫不及待想要衝出世俗的牢籠,想要去實現它積蓄已久的計劃,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丁點希望的火星,好讓它能夠抓住機會燃燒起來。

別人的評價和意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如果你的願望總是被外在的喧囂所覆蓋,就會失去自身的動力和前進方向,變成偽佛系青年[5]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當事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真實處境,並不是無欲無求,反而是有很多需求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題主不妨放慢一下生活節奏,跟隨自己的愛好和心情去生活,結交有著相同興趣的夥伴,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充滿了可能,即便你性格內向不想說話,也能夠通過接觸新事物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去尋找新大陸,並且培養出冒險家一般的積極生活態度。


「心理寓言·自我的孕育與重生」

傳說凱爾特神話中的塞莉溫是掌管生育和變形的女神,她有兩個兒子,一個美麗而睿智,另一個則醜陋愚蠢。塞莉溫有一個專門的火爐,火爐里煉製的是能給人帶來靈感和變幻能力的魔葯。塞莉溫愛子心切,她希望那個愚蠢的兒子能夠變聰明些,以適應殘酷的生存環境,避免被壞人操控,於是給他釀製了智慧葯。

這種葯的煉製需要一年又一天才能夠完成,於是她派了仆童戈文去看守這葯。令人沒想到的是,爐子里的藥水不小心濺到了戈文的手背上,他灼熱難耐,忍不住用嘴去吮吸這些藥水,頓時,他變得睿智無比,通曉了世間所有事情,包括塞莉溫將要在置他於死地,於是連忙變形逃走。塞莉溫惱羞成怒,去追逐戈文,兩人不斷變幻各種形體進行角逐。

在最後時刻,戈文變成了一粒小麥,塞莉溫則變成了一隻黑母雞,一口吞下了變成穀粒的戈文。九個月後,塞莉溫又重新生下了日後成為偉大的吟遊詩人泰力森。

這則神話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各種人格之間的鬥爭和發展。其中,擁有至高權力的女神是超我意識的象徵,兩個兒子代表超我的力量延續,仆童戈文則是自我意識的象徵,而火爐里煉製的靈藥則代表了潛意識的正性力量。女神的兒子並不都是聰明的,愚蠢的兒子代表了超我人格所存在的缺陷,比如經常忽視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忽視直覺和內在感受等,因此超我會不斷給自我和本我灌輸價值觀,以維持超我對它們的控制。潛意識資源原本也是由超我控制,但一次意外讓自我品嘗到了潛意識的力量,獲得了覺醒,覺醒後的自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行為都不是發自內心的,於是希望重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

然而,自我人格的孕育和重生過程是艱難而漫長的,你會感覺內在的自己很渺小,根本無力戰勝超我。實際上,自我正是需要在超我的追逐之下不斷地自我變形,通過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意識形態來獲得最終的孕育和重生機會。換言之,題主可以一改以往對自我的認識,嘗試以新的面貌和身份去應對生活和工作,從中找到蛻變的機會(比如換個新的髮型和工作)。此外,利用好你的直覺,將你日常生活中頭腦里突然冒出來的稀奇古怪抑或天馬行空的幻想及時記錄下來,也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內在的小孩,促進自我的覺醒。

人格孕育和重塑的過程必然是十分艱難而漫長的,但只要你能夠踏出第一步,養成一種新的習慣,剩下九十九步就可以交給時間了。

祝你好運,加油。

參考

  1. ^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PTSD的發病率報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發展為PTSD。PTSD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聯,這些因素主要分為家庭、社會心理因素(如性別、年齡、種族、婚姻狀況、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工作狀況、受教育水平、應激性生活事件、個性特徵、防禦方式、童年期創傷、家庭暴力、戰爭、社會支持等)和生物學因素(如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其中重大創傷性事件是PTSD發病的基本條件,具有極大的不可預期性。
  2. ^如果一個能夠滿足本我衝動的對象無法獲得,個體就可能將這一衝動轉向另一個對象,這被稱為置換。例如,憎恨父母的孩子或憎恨老闆的成年人,由於害怕被懲罰而不敢表達他們的敵意,可能會將攻擊置換到其他對象身上。小孩子可能會打自己的弟弟或妹妹,成年人可能會踢貓或是對動物做出虐待行為。然而,替代者並不能像將衝動表達在原始對象上一樣令人滿意地減少心理壓力,如果多次使用置換,那麼大量未排解的壓力就會積累,而你將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方法來減少壓力。
  3. ^升華是對本我衝動的改變。本能衝動的能量被轉移到其他社會道德可接受的渠道來表達。例如,性能量可以被轉移或升華到藝術創作行為中。與置換一樣,升華也是一種妥協。因此,其本身不能帶來完全的滿足感,從而導致未卸下的壓力進行積累。
  4. ^隨著自我的形成,嬰兒發展了一種需要,羅傑斯稱之為積極關注(positive regard)。積極關注的需要是普遍的和穩定的,包括獲得他人的接受、愛和認可,在嬰兒期尤其是獲得來自母親的接受、愛和認可。如果不能給予積極關注,那麼嬰兒與生俱來的實現傾向和自我概念的發展將會遇到阻礙。如果這種不認可出現的頻率很高,嬰兒將會停止對自我實現和發展的追求,反過來,他們會按照能夠帶來他人積極關注的方式行事,即使這種行為方式與他們的自我概念並不一致。
  5. ^表面看起來無欲無求,內心卻渴望改變的一群人。


其實我覺得欣慰的是,你還有一樣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做的成功。

賺錢,錢本身,在你的認知裡面,是能夠給你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和社會認同的。這沒錯,但是錢帶來的是一部分而非全部。

我們的生活分為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精神資源引領物質資源。一個生物失去了精神屬性,也可以叫做死亡,在精神死亡的前提下,物質對這個人的意義無限趨於0。

物質資源能讓我們覺得生活可以繼續下去,可以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但是最終,統統要轉化為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認可。

你的問題就在這裡,你對生活,對家人,對親密的人缺乏信任,因為你的經歷告訴你,信任別人的下場就是背叛,就是痛苦,就是失望,所以在你想付出信任的時候,你的潛意識會強烈的反對這件事情,你自己不允許你自己信任別人。

不能信任別人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不信任。

你的經歷告訴你,你得不到別人的關懷和信任,你沒有,你不配,你再想也沒有用!別人總是充滿了自私的目的,哪怕是父母,哪怕是親人,誰也沒有最終對你付出真心,付出所有。他們離婚,他們打架,他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他們性騷擾你,他們看不起你嫉妒你。

甚至你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其實,你配得到的,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誤,錯誤的環境沒辦法容納那個對的你,而你是受害者罷了。

你的性格難免受到環境的影響,會出現種種令人不適的問題,但是你要站在這裡,看著鏡子裡面的自己,告訴她,你已經很棒了。你看著鏡子裡面渾身缺點的你,去接受她,接納她,愛她。


心疼你一路走來磕磕絆絆、荊棘密布,雖然已走過了那段路,可是滿身卻已遍布鱗傷。這樣的傷要靠肉身的自我癒合能力和時間的流逝來痊癒的話,是很困難的,我現在能給你的建議就是找一個專業的靠譜的諮詢師幫助你療愈傷口,不讓他發炎化膿。


不覺得這句話前後矛盾嗎?

前半句聽起來好像資格感不足的表徵


推薦閱讀:

遠離抑鬱,你需要處理好這5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抑鬱
寫給抑鬱好友的信
治好抑鬱症究竟有多難?玩過這個遊戲你就會明白
踏遍千山萬水,終得「站樁」真經,站樁分享之六

TAG:心理諮詢 | 戀愛 | 心理健康 | 抑鬱 | 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