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理解《道德經》第一章?


徹悟 道德經 第一章 所道非恆

先看看對道德經註解流行的版本,看看世人是如何誤解的。

  我隨便搜索了一下,從網上複製黏貼來的。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相對性真解:

  自然的法則是能夠被人歸納總結成規律的,但被人們歸納出來的規律是含有相對性的,所以不是常久不變的、全面適用的規律。

  世上的萬物萬類是能夠被人們分門別類的,但被人們劃分的類別是含有相對性的,所以不是常久不變的、全面適用的類別。

  宇宙最初的時候是混沌一體的,沒有類別,沒有相對性的。 當宇宙出現相對性後,萬物就因此而生。

  所以人要經常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自然法則的原理。 從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自然法則的展現。

  無相對性和有相對性,本來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在相對性變幻後而表現的不同形式。

  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又變幻,就是一切法則和事物的出處。

世人不能徹底理解道德經。

  是因為沒有認識到 「道」、「名」,和「玄」的本意。

  什麼本意?容我為大家細細講來。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個「道」,是名詞,字面的意思是途徑,這裡指的是衍伸出的更本質的意思,即法則/規律。

  第二個「道」是動詞,字面的意思是說出,這裡指的是衍伸出的更本質的意思,即歸納總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宇宙的法則/規律,是可以被人們歸納總結出來的,但是人們歸納出來的規律,是含有相對性的,並不是永遠適用的規律。

  為什麼?原因有兩點:

  1. 宇宙中的萬物萬象是無限的,也是在動態變幻的。

  2. 人因為接觸到的信息量有限,所能歸納出來的規律也是有局限性的。

  直觀一點,用數學來表示,自然法則就是全集,人類歸納總結出來的法則就是子集A。A裡面的法則,只在A裡面適用,到A外面就不適用了,就要換另外一個法則了。因為法則A不是全面的法則,所以不是永遠成立的。

  請大家用心體會這張圖的意義。 集合的概念,對理解道德經很重要。

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比如說生在北方的人,按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時間和天氣之間的規律,也就是日曆。在北方人的日曆中,12月是冬天,但是換到南半球,12月確是夏天,這條規律就不適用了。對這個規律來說, 北半球就是集合A,南半球就在集合A之外。

  再比如說,很早以前珠穆朗瑪峰還是一片海洋,那個時候適合在那裡捕魚,但現在哪裡確變成了雪山了,適合捕魚這個規律就不適用了。 對這個規律來說,古代某個時期,就是集合A,而現在的時刻,就是集合A之外。

  又比如牛頓歸納總結出的經典力學定律,只適用於宏觀世界中的低速運動體系,到了高速度或強引力場的系統中,卻不適用了,這時就要用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了。對這個規律來說,宏觀低速體系就是集合A,而高速或強引力場體系就是集合A之外。

  但相對論也有局限性,它不適用於微觀的量子級別。愛因斯坦後半生致力於搞出一套能適用於整個宇宙的理論,但沒成功。

老子說了道,接下了就說名。

  第二句: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個「名」,是名詞,字面的意思是名字,但這裡指的是名字所衍伸出的意思,即世上萬物的各式各樣的類別。

  第二個「名」,是動詞,字面的意思是命名,但這裡指的是命名所衍伸出的意思,可分類/可區分。事物怎麼樣才能被區分呢?區分的本質就是要有相對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世上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區分的。但是所有區分出來的類別,都是含有相對性的,不是永遠不變的/全面適用的類別。

  為什麼?原因有2點:

  1.宇宙中的萬物類別是無限的,類別也是可相對變幻的。

  2.人因為所獲取的信息有限,依據這些信息所總結出來的規律的適用性有限,依據這些規律所發現/發明的類別也是適用性有限的。

 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什麼叫名非常名:

  比如說,以前人們稱呼大戶人家的女兒叫小姐,是尊稱。但是現在社會環境變了,語言環境也變了,小姐這個類別,指的卻是另一類人了。 對小姐這個稱呼,古代社會環境,就是集合A,現代的環境,就是集合A之外。

  再比如說,古時候人們根據太陽處在軌道中的位置和日期,劃分成12個星座,每個星座對應的是不同的一段日期。但是隨著幾千年來的地軸變動,現在的日期對應的已經不是古時的星座了,比如白羊座以前是3月21到4月20,現在變成了4月19到5月13.

  對星座代表的日期來說,以前的地軸方向,就是集合A,而現在的地軸方向就在集合A之外。

 第三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以前是這麼讀這句話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把「名」簡單的理解為命名,這樣就把這句話翻譯成了:把無命名為天地開始的狀態,把有命名為萬物的起源。

  這樣的理解就相對淺顯而偏駁了,沒有理解到「名」的本質意思,沒有理解到「無」和「有」只是一種相對性的本質。

  這樣的理解,隱隱中讓我感覺不通暢。因為後面的章節談到道,都是說道是無影無形,不可區分,繩繩不可名的。宇宙初始也是不可區分的,既然不可區分,就沒有相對性,沒有相對性就不能分類,不能分類就沒有無和有的概念,那麼把宇宙初始命名為無,就說不通了。

  後來我頓悟了,名的本質就是能區分類別,是相對性。

  這句話里的「名」因該理解為「相對性」。無名,就是沒有相對性,有名,就是有相對性。

  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宇宙初始,是沒有相對性的;有了相對性後,就產生了萬物。

很多人理解這個「名」,僅僅是簡單的從「人」給事物命名的角度來理解,這樣是大大拉低了這句話的格局。

老子說的「名」,其實指的是宇宙萬物自身的性質,萬物因性質不同而得於在宇宙中區分彼此,才得於彰顯自己,否則萬物就渾然一體無法區分而不復存在了。

無相對性,則渾然 一體。有相對性,則萬物得以彰顯。這描述的是道的作用,和「人」毫無關係。

什麼是相對性?

  要想把一件事物區分成兩件,就需要有一個相對性。

  比如陰陽,黑白,雌雄,前後,左右,男女。

  比如把一群人站在那裡,在沒有相對性的時候,你只能說那是一群人,無法分門別類,無法區分。同理,沒有相對性的時候(無名),就是宇宙的初始狀態,這時的宇宙是混沌一體的,其中是沒有區別的。

  但是如果產生出一種相對性,比如男的,女的。你就能說那一群人中有一些男人,一些女人,你就把一類事物分成兩類事物了。

  人的姓名,其實也是一種分類(名)。一個族群和另一個族群,可以靠他們不同的祖先的姓,來區分。姓吳和姓王的人的區別在於祖上的父輩一個姓吳,一個姓王。而同一族群裡面也不只一個人啊,也要區分,就得再增添一種類別,所以就有了各種名字。再到後來人太多了,同名同姓的也有了,怎麼辦?再增添一種類別,比如生日,比如身份證號碼等等。

很多人可能還是不能去除「個人認知」的偏見。不能從根本上理解我說的「相對性」。

  為此我特地再解釋一下。

  1. 什麼是絕對性?

  宇宙初始是混沌一體,恍兮惚兮,繩繩不可名,不可區分。因為沒有任何相對性,所以不可區分,所以是「絕對性」。

  宇宙之中,只有「大道」 這個至高法則,可以稱為「絕對」。

  這個至高法則,是絕對的全集,絕對的公正,絕對的實行。

  2. 什麼是相對性?

  當一個事物可以被區分,它就含有相對性。

  比如「男人」,之所以能和 「女人」區分開,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性別】的相對性。

  比如說「高」, 之所以能和「下」區分開,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 【方位】的相對性。

  比如說「多」,之所以能和「少」區分開,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 【數量】的相對性。

  相對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因此千萬不要用各種表象詞語來理解我說的「相對性」。

  有的人簡單的認為「相對性」就是 對立/矛盾, 還勸我要能看到 統一性。他卻不知「對立/矛盾」的本質是(有,相對性),統一的本質是(無,相對性)。對立和統一,都只不過是相對性所變幻出的兩種表現形式。

  3. 什麼是 「無相對性」 和 「有相對性」?

  相對性,是可以不斷變幻的,可以一個相對性的基礎上再加入相對性,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減少相對性。因此事物可以擁有多種相對性,所以相對性是有上下層級之分的,所以」無相對性「 和 」有相對性「 也是相對而言的。

  比如說 「 男人」 這個事物。

  相對於 「 帥男人」來說, 「男人」就是 「無相對性」,「帥男人」就是「有相對性」。

  相當於「 人」來說,「男人」就是」有相對性「, 」人「就是」無相對性「。

  4. 什麼是「加相對性」 和「去相對性」?

  「加相對性」,就是給一個事物加入一個相對性。

  比如「男人」, 再加入【長相】的相對性,就可以分成 (帥,男人)和(不帥,男人)。再加入【財產】的相對性,就又可以分成(富有,帥,男人)、(富有,不帥,男人)、(不富有、帥、男人)、(不富有、不帥、男人)。

  「去相對性」,就是給一個事物減去一個相對性。

  如果在「男人」的基礎上,減去【性別】的相對性,那麼他就變成了「人」。再去掉【種類】的相對性,他就變成了「生物」。 再減去【生命】的相對性,他就變成了」物質「。

 第四句: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老子前面闡述了什麼是道,什麼是名,然後接下來教導人們如何去觀察道和名。

  道是宇宙的法則,法則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的,道在宇宙初始,還沒有相對性,還是混沌一體時就存在。宇宙通過法則的作用,展現/產生了相對性---「名」之後,就生成了萬物。

  我們也可以把萬物/或者「有」理解為「有相對性」,把宇宙初始或者「無」理解為「無相對性」或「統一性」。

  我以前把無欲理解為沒有/去除人心的慾望。後來我明白了,在這句話裡面,「欲」是一種主觀意識的相對性,「有」和「無」也是一種相對性。「相對性」才是一切的根本。

  宇宙法則無處不在,但是萬物紛雜,迷花了人的雙眼,如果剔除萬物的各種相對性的干擾,發掘萬物的統一性,就容易發現宇宙的法則和規律。

  所以老子說:人們要經常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從而去發現宇宙的法則原理。人們要經常從「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從而去發現宇宙法則的運用和展現。

什麼叫: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從而去發現宇宙的法則原理?

  「無」就是無相對性,去相對性。

  上面我們舉的空間的例子,加入一個相對性,就多了一個維度。那麼我們去掉一個相對性,就去掉了一個維度。時空還是同一個時空,只不過少了一個維度之後,事物的就可以被更簡單的描述,更容易被人類所理解。

  老子在幾千年前,就告訴了我們:這種通過把事物去相對性來觀察宇宙的方法,就是人類發現宇宙法則原理的方法。

  舉個例子,上過物理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畫力的作用圖,或畫物體運動的圖,的時候,我們通常要把物體簡化成一個質點。這就是一個去相對性的實際運用。通過去掉無關緊要的物體的長,寬,高等相對性的維度,只保留物體的位置,和物體的重量,這兩個維度,以方便我們理解力的作用。

  這就是去相對性,這就叫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物理學家就是通過這種「去相對性」的方法,從而發現了宇宙的萬有引力等物理經典力學定律的。

再舉個例子,在數學上對一個方程做微分處理,就是去掉一個相對性。

  比如說y=x2,這個方程的含義就是數值y含有2個相對性,這兩個相對性恰好都是x。如果你把一個相對性 x去掉,就能得到只含有一個相對性的導數方程y』=2x. 再去掉一個相對性x,就得到了常數,為什麼是常數?因為它已經沒有了任何相對性。而積分則相反,是為方程加入一個相對性,所以微分和積分是完全互逆的過程。微積分就是人們對相對性變幻的現實運用之一。

  再舉個例子,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相對論法則的?

  世人都被萬物紛雜的表象所迷惑,人們看到的加速度和引力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力作用於物體的結果,一個通過場來作用於物體,怎麼會是一樣的呢?但是愛因斯坦領悟到了加速度和引力是等效的,是統一的,它們只不過是同一樣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於是愛因斯坦去掉了加速度和引力之間的相對性,把它們當做同一樣事物,代入數學公式中去運算,從而發現了物理上的相對論。最終推導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E=mc2,發現了原來物質和能量是一個東西。

我們再發散思考一下,原來物質和能量只不過是有了 2個「光速」的相對性的。

  為什麼說是2個相對性,因為是C的2次方。所以說物質和能量,它們存在兩種相對性,只不過這兩個相對性恰好都和光速有關。

  我們想想那2個東西和光速有關?空間和時間!

  哦,這樣一分析,我們就發現,原來物質只不過是在「空間變化速度」和「時間變化速度」上不同的能量而已。我們所處的空間和時間這兩個容器,都在以光速變化。處在時空之中的事物,因其在空間和時間上變化的速度不同,而在這兩個變化的容器中展現為4中類別。

  以我淺薄的物理基礎知識來闡述一下:

  所謂的「物質」和「能量」本來是同一個東西。它們都是「時空」的不同表現形式。對「時空」來說,它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的,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定義的。當「時空」引入了「空間」vs「時間」、和「光速」vs「非光速」這兩種相對性後,「時空」就一定會被分成4種類別,分別是:

  1.(空間非光速,時間非光速):比如原子,分子等有固定空間,不能以光速傳播的

  2.(空間光速,時間非光速):比如機械波,等相對粒子來說是無固定空間的,不能以光速傳播的。

  3.(空間非光速,時間光速):比如輻射波,等相對於場來說是有固定空間的,能以光速傳播的。

  4.(空間光速,時間光速):比如電磁場,引力場等無視空間,以光速傳播的

其中第1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物質,第2,3,4類就是我們所說的「能量」。它們都是「時空」這個東西的不同表現形式。

  既然說到了物質和能量,就順便說說困惱了現代科學家幾十年的光。

  科學家們觀察光,一些實驗發現光是粒子,一些實驗發現光是波。兩派鬥了幾十年,最終大家發現,這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光原來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其實不只是光,自然界的萬物都是有波粒二象性的。

  波和粒,只不過是「物質」和「能量」在引入「程度」這個相對性變幻後而帶來的不同表現形式。事物越偏向(空間非光速,時間非光速),粒的性質就越明顯;事物越偏向(空間非光速,時間光速),輻射波的性質就越明顯。光就恰巧處在這麼一個中間狀態,所以人們既能發現光的波動性,又能發現光的粒子性。

什麼叫:從「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從而去發現宇宙法則的運用和展現?

  「有」就是有相對性,產生相對性,加入相對性。

  相對性,可以是客觀的,也可以是主觀的。古人習慣用陰陽來作為對相對性的一種語言表達,你也可以用有/無,生/死, 虛/實, 或數字 0/1,或任何符號,任何定義來表達。

  舉個例子:

  大家都知道,計算機的程序處理的其實是最根本的無數個電子元件的開和關。每一個電子元件的開和關,都代表著一種相對性。N個電子元件的開關,就代表著n種相對性的疊加變幻。通過編程員給程序設定的計演算法則,計算機中的所有電子元件各自展現它的相對性,開或關,然後再通過一套翻譯系統,將這些相對性的展現翻譯成人們能直觀理解的數字或圖像。計算機其實是一個只含有n個相對性的系統的,我們可以把它稱為」2n卦」。計算機中的電子元件越多,n就越大,這個「2n卦」的區分能力就越強。

智能生物實際上是一種「多維n卦」。

  生物學上來講,通常相對腦容量越大的生物,智能就越高。這也是因為腦容量大的生物,腦內含的神經細胞越多,智能就越高。

  如果說單個電子元件是一種一維的相對性判斷系統。單個神經細胞就是一種複雜的,多維的相對性判斷系統,因為神經細胞比電子元件所能接受和傳達的信息維度要多。要發展人工智慧,人們可以從提高單個電子元件的相對性維度,和增加電子元件的數量這兩方面著手。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每加一個相對性,宇宙法則就能展現更複雜一級的事物。所以要發現宇宙法則的運用和展現,人們就要從「有相對性」的角度著手。

 事實上,有和無,或「去相對性」和「有相對性」並不一定是獨立分開的。人們可以合併起來運用它們的。舉個例子:比如古人發明的八卦,就融合了「去相對性」和「有相對性」。

  雖然我從沒研究過八卦,甚至連八卦各種卦象和對應的卦名都讀不全。但是領悟了相對性,我就明白了:

  八卦是基於這樣一個理論:

  如果宇宙只有3種相對性,那麼這個宇宙的事物就只有8種類別。而我們現在的宇宙,卻有無限種事物。如果把我們的宇宙萬物不斷的去相對性,最終也變成只有3種相對性的宇宙,那麼宇宙中原來的無限種事物,就應該會被全都分到這8種類別中去。或者把某個事物再分成8類,那麼新分出的這8類也應該能都一一對應這8種卦象。

  怎麼分的?我們不知道,但是可以去摸索。如果我們能掌握這8種類別各自的屬性,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一一對應到這8種類別中去。

 八卦有3個爻, 每個爻就代表一個相對性。你可以稱這種相對性為正/反,有/無,或任何名詞/定義,但古人 習慣把這種相對性統稱為 陰/陽, 在畫八卦時,就用 一根長線條 和 一根中斷的線來標示這種相對性。大家都知道,3個維度的數學表達方式是(x, y, z), 八卦體系中就有2的3次方,也就是8類可區分的類別。古人把這8類可區分的類別(卦象)命名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不要被這些難寫難念的名字嚇到,我連它們的拼音都念不準,這幾個字都是複製黏貼自搜索網站的。你完全可以把它們命名為 1,2,3,4,5,6,7,8 或A,B,C,D,E, F, G, H, 這並沒有任何區別。

然後古人就嘗試著去找這8種類別各自的屬性。

  怎麼找?古人把它們觀察到的最常見的事物,比如:方向,各種自然現象,數字,身體器官,人生周期,等等都分為8類。再經過無數次類比/推論/驗證,最終古人歸納出了這8種性質。比如說古人認為 乾的性質是 最多,最高,能量最多,起始,等等。所以應該把天,一,起始,等事物分到乾卦這一類別。

  既然自然法則包含一切事物,那麼「吉凶」也可以被分成8類。把烏龜殼拿去燒之後,得出的裂紋樣式,也可以被分成8類。扔3枚銅錢,得出的結果,也可以被分為8類。把竹籤分成8種,讓人抽,得到的結果也可以被分成8類。時間日期也可以被分為8類。人的行為,也可以分為8類。。。我們可以模擬自然法則,把這些事物統統都一一按性質分配到8種卦像類別中去

原來八卦,就是古人發明的一種微型宇宙數學模型。

  有的人以為八卦或占撲是裝神弄鬼騙人的。其實這種模型是符合最基本的哲學的,也是科學的。通過這個模型,人們就能模擬出自然法則會如何把宇宙萬物分到這8種卦象中去。這不就是預測嗎?!理解了八卦的原理,我們就能發現,這個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取決於兩點:

  第一點: 人們歸納總結出的這8種性質到底有多符合 自然法則賦予它的性質。這就要考驗人們去相對性的 本領了。

  第二點:人們把事物分成8種類別後,是否把這8種類別 對應到了正確的8種性質中去。這就要考驗 人們 加/有相對性的運用 的本領了。

  人們要怎樣做,才能修鍊自己的這兩種本領呢?

  就要常常從 去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法則。常常從 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宇宙法則的展現/運用。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象形字。用來描述下端象單絞的絲,上端是絲絞上的系帶,表示作染絲用的絲結。其最早的本意,是用來形容絲條不斷交錯變化。

  老子在這裡用的正是「玄」的本意:變幻。

  變幻什麼?變幻「相對性」。

  因為最早染的絲都是青黑色,所以才衍生出了「黑」的意思。而「黑暗」又代表深而無光、不可識別、未知,所以它又衍生出了「高深莫測,深奧」等意思。有的人只從這些表面意思去理解這句話,只能得出它自己都不知道在說啥的解釋。

  大家且看「玄」的古代字形。

  這是甲骨文:

  這是小篆:

  再看看絲條是怎麼打結的。

第5句: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什麼叫: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又同謂之玄?

  「有相對性」的事物和「無相對性」的事物,本來都是一個事物,只不過是通過相對性變幻而把它們區別開來罷了。「無相對性」的事物,可以通過加入相對性變成「有相對」的事物。「有相對性」的事物,可以通過去掉相對性,變成「無相對性」的事物。

  所以說,它們都是「相對性變幻」的產物。這個事物到底是叫「有」還是叫「無」是取決於其參考對象的。

  所以說:只要法則含有相對性,它的法則就永遠是相對的法則,就不是永恆適用的法則,所以說:道,可道,所道非「常道」。只要事物含有相對性,它的類別就永遠是相對的類別,就不是永恆適用的類別,所以說:名,可名,所名非「常名」。

  世上唯有「道」這個最高自然法則,是絕對不含相對性的,所以「道」的法則是永恆不變的法則,「道」的屬性是永恆不變的屬性。「道」的法則和屬性是什麼樣的呢?老子在後面章節做了進一步論述。

什麼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就是:相對性的不斷變幻,產生了各種類別的法則規律。

  相對性可以是客觀的,也可以是主觀的。

  比如男性和女性,就是客觀上的相對性。好和壞,吉和凶,優和劣,美和丑,就是主觀上的相對性。

  相對性是可變幻的,可以從這種相對性變成另一種相對性。

  這種相對性之中再分相對性,分類之中再分類,就是宇宙萬物的來源。

  舉個例子;宇宙是如何通過這種「名」/相對性的變幻,而產生出我們生活的4維時空的?

  宇宙最開始是混沌一體的狀態,沒有相對性,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0維空間的點,沒有方向,沒有長度厚度高度等等。當有了「這」和「那」的相對性後,就有了一維空間的線。從「這」點連接到「那」點,可命名為「前」,反之,可命名為「後」。「這」點和「那」點是即對立又統一的:對立性表現在它們處在相對不同的點上,統一性表現在它們都同在這條連接它們的線上。

  這個統一,又可以衍生新的對立,比如在這條線上的點,相對不在這條線上的點,這個相對性就產生了2維空間的面(前後左右)的類別。

  同一個面,這個統一性,又能衍生出新的相對性:在這個面上,和不在這個面上。於是便有了3維空間的體(前後左右上下)的類別。

  若再加入時間(事物發展前,事物發展後)這個相對性,便有了4維的時空。4維時空可以看做就是某個3維物體從時間起始到時間終結的一段歷史影片。

  相對性變幻,可以增加相對性,也可以減少相對性,也可以從一種相對性變幻到有n種相對性。這種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是所有法則原理的出處。古人用圖像來形容這種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畫出了太極圖。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是所有法則原理的出處。

  古人用圖像來形容這種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畫出了太極圖。

  為什麼太極圖是圓形的?古人用圓環來比喻宇宙混沌狀態,或太極狀態的「無相對性」。你無法區分圓環上的一個點和另外一個點,因為它們沒有區別,沒有相對性。這個比喻老子在後面的章節還會提到。

  然後在這個「無相對性」的圓環中變幻出一種「相對性」,用圖像來表示就是白色和黑色。從絕對性中生出一種相對性,這就是無中生有,這就是道生一,這就是太極生兩儀。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變幻出一種相對性,再用圖像的黑和白來表示。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表示這種相對性,比如紅/綠,正方形/三角形, 等等,只要你知道這些類別的本質是一種相對性就好啦。只不過黑/白比較好畫一點,人們容易理解一點。這樣就有了白魚中的黑眼,和黑魚中的白眼。其實就是分成了4類,白白,白黑,黑白,黑黑。從一種相對性(兩個類別),生成了兩種相對性(4個類別)。這就是一生二,這就是兩儀生四象。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變幻出一種相對性,古人用圖像上的大和小來表示。畫出來就是魚尾巴小和魚頭大。太極圖畫出來有一種動態轉動的感覺,古人以此來表示,相對性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動態變幻的。

  從兩種相對性(4個類別)中,生出了三種相對性(8個類別)。這就是二生三,這就是四象生八卦。

 我們發現,原來太極圖不是用來描述「太極」這種狀態的。

  因為太極的狀態根本無法描述的,非要強加描述,就只好把太極比喻成一個環形。

  太極圖是古人用來描述太極是如何通過相對性的不斷變幻,而生出萬物萬象的無數種類別的。

  太極圖和八卦,描述的都是這種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只不過一個用圖像來表示,一個用符號來表示。

  那為什麼說相對性的變幻是世上一切法則原理和運用的來源呢?

  前面我們舉了八卦的例子。其實我們仔細想一下,世上所有的預測方法,都是運用了相對性變幻。比如說,什麼《周易》,《連山易》,《歸藏易》,什麼《梅花易》,《紫薇斗數》,什麼十二星座,塔羅牌等等,都是運用了和八卦一樣的原理:

  通過把事物表象去相對性,得到法則規律。再通過法則規律,變幻出相對性,來得到事物表象。

 雖然我沒讀過《周易》,但是明白了相對性變幻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

  《周易》只是周文王為他設立的64卦,或稱為擁有64種類別的,6種相對性的,微型宇宙數學模型而編寫的使用手冊。

  使用手冊里都會講什麼呢?

  一定會說明這64個種類的屬性,或許還會解釋一下這64種屬性是怎麼推導而來的,會說明如何根據這64種屬性,來把萬事萬物一一對應到這64種類別中去,從而達到預測事物的作用。

  什麼是「易」?

  很多人都把它理解為「事物發生變化」,這樣的理解就流於表面了,沒有講到本質。什麼是變化呢?就是事物變得不一樣了。那事物怎麼樣才能變得不一樣呢?那就要可以區分「事物變化之前」vs 「事物變化之後」。這就是一種相對性。

  只有通過變幻出相對性,事物才會有變化。

  所以「易」的本質指的就是「相對性的變幻」。懂得了這個原理,你也可以搗鼓出一個《張三易》,《李四易》等等。

 太極圖是古人用來描述太極是如何通過相對性的不斷變幻,從無相對性生出有相對性,從一種相對性變成2種相對性,從2種相對性變成3種相對性。

  這就是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二,三,描述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它們指的都是「相對性」的數量。

  可笑世人非要把一,二,三分出個所以然來。

 人們總覺得這些預測模型是高深莫測的東西,其實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其實人們平時的言行舉止,人們獲取的所有知識,都是這個原理的運用,只是人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舉個例子:人通過觀察歸納,發現太陽在過去的每天都升起。於是人就把每個不同的一天,這個相對性去掉,歸納出一個法則:太陽天天都會升起。於是人們就能預測,太陽明天也會升起。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你開車上班,經歷了過去很多天的堵車,然後你發現堵車和日期無關,然後你去掉「不同的天」這個相對性,從而歸納出:所有天都會堵車。然後你就可以預測出明天後天這個時間段也會堵車。

  所以說:相對性變幻,是世間一切法則的根源。掌握了道德經中所講的相對性變幻,你就可以參透世間一切事物。

  是謂:悟得大道無奇,御盡萬法根源。

第一章總結:

  道德經第一章是總綱,老子先告訴我們自然法則和自然法則的展現是可以被人類觸及的,但是人歸納總結出的法則和類別往往是有相對性的,有相對性的法則和類別不是永恆適用的。

  人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不要妄做非為。宇宙萬物則是由自然法則通過相對性變幻作用而展現出來的。所以,人們可以通過去掉萬物萬象的相對性,來發現自然法則的原理。人們也可以通過觀察自然法則通過某種相對性變幻所展現出來的形式,來發現自然法則是如何運用的。

  自然法則是通過相對性的變幻來運用的。無相對性和有相對性,它們都是用來描述同一個事物,只不過是相對性變幻後的不同表現形式。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是所有法則原理的來源。

 很多道友不能完全領會「相對性」的含義。我來再解釋一下。

  1. 「相對性」 不是簡單的 「矛盾/對立」。 矛盾/對立,只是表象。之所以有」矛盾對立」,是因為「有相對性」。

  2. 有人說你要從"統一」 的角度去看,不要只看對立。卻不知, 統一也只是表象。之所以有統一,是因為 「無相對性」。

  3. 人們理解的 「對立」 、「統一」 是靜態的描述。它們都只不過是 「相對性」 加入 「有" vs "無」 的相對性之後,表現出的兩種形式。而我說的「相對性」,是動態的,是可以變幻的,是有層級的。

  「相對性」原理的邏輯簡潔明了:

  絕對的「大道」 通過「變幻相對性」, 生出了宇宙萬物。

  用公式來表達就是:

  大道 + 相對性變幻 =》萬物萬象

  「無相對性」 《===相對性變幻 ===》「有相對性」《===相對性變幻 ===》「n個相對性」。

那有的人就要問了:

  既然人們歸納總結出的「道」和「名」都不是永恆適用的,那老子怎麼知道他所認識到的「自然之道」就是永恆適用的呢?

  因為,老子用的不是「歸納總結」的方式,而是用「邏輯逆推」的方式。這一點至關重要!

  什麼是「歸納總結」, 什麼是「邏輯逆推」?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法則想像成一棵無限大的大樹。世人用「歸納總結「的辦法發現的法則,就好比是抓了一片葉子,或一根樹枝。

  而老子用」邏輯逆推「的辦法,看到一片葉子,就去掉它的相對性,從而摸到連接這片葉子的樹枝。再去掉樹枝的相對性,從而摸到連接這個樹枝的樹榦。再去掉樹榦的相對性,從而摸到樹根。

  所以,宇宙自然之道,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是可以被描述的,其法則是永恆適用的,其屬性是永恆不變的。它的法則有什麼樣的作用,它的屬性是什麼樣的?老子在接下來的章節會為大家描述。

 其實道德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分章」,全部81章是一個完整的文章。如果我們只是斷字、斷句、斷章的去理解它,就永遠只能看到這篇論文的表面意思,越是強加解釋就越會偏離其論述的根本原理。

  它其實就是一篇古代論文,前面闡述原理,中間敘述論證,後面再推演其在現實社會中的運用。

  我給它起了個現代的論文名字:

  《論宇宙的相對性法則:其起源、展現、及運用》

  或英文版:

  《The Universal Law Of Relativity: its Origin、Expression、and Application》。

《道德經》因為流傳年代久遠,有很多版本,摘抄上可能會有錯字,漏字,重複等問題。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心中抓住相對性這個綱領去看它,它們講的都還是一個意思,不影響閱讀理解。若是不懂得相對性這個綱領,僅從字面的意思去解釋《道德經》,有時候就會得出淺薄牽強,甚至完全相反的解釋。

  所以很多人看到 竹簡版 有些字 和 帛書版 或通行版不一樣,就大呼小叫。什麼陰謀論就冒出來了,什麼險惡用心篡改道德經。

  拜託,自己看不穿本質,就不要怪人家改了幾個字。很多字表面意思不一樣,但本質 意思還是一樣的。

  我舉個例子:

  比如,竹簡版說「使民重死遠徙",而通行版是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只看表面意思的人,就會哇哇大叫。啊呀!你看通行版被顛倒篡改了。

  我說放狗屁。這兩句講的還是一個意思。只不是世人看不透「語言文字」的相對性。

  竹簡版的「遠」,是遠離、不去做,的意思。如:君子遠庖廚。

  通行版的「遠」。是遙遠的意思。

  這兩個版本,說的都是讓民眾重視生命的本質,不需遷徙。

  因為相對性變幻的道理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的,所以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經》會得出不同的感悟。有了不同感悟的人寫出來的道德經解釋就不同,所以我們看很多人寫的解釋道德經的書,都好像說的有點道理,但是又好像不能完全解釋的通。

  這就是沒抓住「相對性變幻」這個根本中心,而只能用各種外圍的表象事物去解釋,這樣只能越描越偏。

 《道德經》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明白了「相對性變幻」,人人都能讀懂道德經。

  在我頓悟了「相對性變幻」這個宇宙最基本的法則後,一切的事物都瞬間明了起來,都可以用「相對性」來解釋。雖然我寫到這裡的時候,還沒仔細研讀後面的章節,但我知道我已經抓住它們的根本中心,接下來只需要去慢慢把他們的詳細意思翻譯出來罷了。

只要抓住「相對性變幻」 這個根本中心,一切的外在表象你都能勘破。

  修鍊的人能體悟出修鍊的功法;

  修身養性的人能體悟到做人處事的道理,

  做數學的人能體悟出數學法則;

  做物理的人能體悟出物理法則;

  做計算機的人能研製出人工智慧;

  練武的人能體悟出武功心法;

  做醫生的人能體悟出醫學原理;

  做領導的人能體悟出管理的方式;

  做企業的人能領悟出經商的法門…。

大道常在,包含一切。如莊子說「道在屎溺」。何謂道?

老子說:動善,時。有尿就撒,有屎就拉,就是道。

百姓日用道而不自知。

點擊鏈接,繼續下一章。

無奇之道:徹悟 道德經 第二章 相對性?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生活中的《道德經》(一) - 知乎專欄


不請自來,slay全場!

https://zhuanlan.zhihu.com/p/92512330


這一章是道德經的綱領。關鍵是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可以說,整部道德經都是這句話的註解,是第一章的應用。

斷句不同導致不同的理解。我採取的是通常的斷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一章老子沒有講什麼是道,而是講道是否可認知,是否可道?怎麼道?

認識論就是實事求是,方法是一分為二,和二為一。對立統一的辯證法。

道可道,非常道,它的核心思想是實事求是。意思是:道是可以說的,但可說的道不是常道。道不神秘,可以說。人類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是道。這是實事求是。但是人類的認知不是永恆絕對的真理。這也是實事求是。所以,道玄妙不可道,是不對的。把道德經和某些理論當成絕對真理也不對。

這句話也是方法:把道一分為二,分為已知可道的道和未知的,不可道的,永恆絕對的常道或恆道。名分為名和常名,天地萬物分為無和有,認識方法分為常無和常有。

這句話道出了客觀世界和人類認知的真相。世界是有限和無限,人類認知是已知和未知,等等矛盾的,對立統一的混合體。

理解了道德經第一句,把握了認識的局限和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這一章的解讀就順理成章了:道是可以說的,但可說的道不是常道。事物的名是可以命名的,但事物的名不是常名。無,可命名為天地之始。有,可命名為萬物之母。常無,可以觀察道的奧妙。常有,可以觀察道的邊際。無和有,兩者都是道,同出於道,只是名稱不同。無和有都叫玄。無和有的循環就叫玄之又玄。這個玄之又玄的循環是認識天地萬物奧妙的大門。

道分為矛盾對立兩面。矛盾而和諧,對立而統一,這就是玄。自然之道是沒完沒了的玄,人的認知也是從常有到常無,從實踐到理論,理論再到實踐,認識真理之路沒有窮盡,總是玄之又玄。這就是第一章的基本意思。

舉例:我們可以用老子的方法對老子進行研究。老子可道,他有記載,有著作。但是我們所說的老子不是百分之百完整的老子。這個老子不可道。

老子這個名可名,可以給寫道德經的這個老頭取名老子,但是老子不是常名。還有老聃,李耳,老萊子,無名氏等等。人們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給老子取名。比如,聖人,哲學家,道家,陰謀家,道德家,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等等。

無,尚無此人,是老子的起點。無,是因,是產生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起因。有此人尚無道德經,是道德經的起點和起因。有人有著作無研究是研究的起點和起因。有,是在無的基礎上所有一切的來源。有是果,有此人才有道德經,有道德經才有人們的研究。

常無,是致虛極的理論抽象,可以觀老子哲學思想之妙。常有,是實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看到治國理政,戰略戰術,修身養性,道德倫理,美學等等應用之徼。

這些一分為二的分析,說的都是同一個人,同一個哲學思想,知和行的兩面。分開叫玄,合起來也叫玄。兩面看問題,常無和常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立而統一,才能對老子及其思想有比較正確的理解。

老子的研究沒有窮盡,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不斷的探索是玄之又玄,第一章的精神和方法是一個綱領,一扇門,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以下是我的理解,供參考!

《道德經》養生-第一章 - 一東的文章 - 知乎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