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逆商》這本書?

如題。


剛看完,評價不高。下面是我的點評和筆記:

2.5星|《逆商》:1997年出版的雞湯,強調積極樂觀面對逆境

英文原版是1997年出的。看書的護封上的介紹,20多年過去了,作者還在吃這本書,一直在做相關的培訓。

主要內容現在看基本可以算作雞湯,就是說人或者組織面對逆境,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也就是逆商要高。逆商高的人工作業績更好,身心更健康。逆商高的組織可以在不利的條件下成長。

書中給出了一套提高逆商的方法:LEAD:L=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E=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A=Analyze,分析證據;D=Do,做點事情。

書後介紹了作者的相關培訓的信息,兩位譯者也是相關培訓的從業者。

總體評價2.5星,價值不大。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

1:威瑟斯完全有理由放棄。他同珠穆朗瑪峰較量,然後輸了。他缺少補給,脫離隊伍,沒有避難之所,毫無生還的機會。但是,在死亡面前,威瑟斯下定決心去與這座巨峰對抗——這比他之前攀登過的山峰都要大。P4

2:本書的論述是基於眾多頂尖學者的重大研究調查以及全球範圍內超過500份的研究報告。本書不僅借鑒了認知心理學、心理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生理學三大學科知識,還包含了各種實踐觀的兩大基本組成部分——科學理論和實際應用。P7

3:結合上述,逆商的這三種呈現形式——新的知識框架、衡量方法、實踐工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通過此體系,人們可以去了解和改善日常的基本模式,培養自己的抗逆力(參見圖1-1)。P8

4:當前,財富大量轉移,人們普遍對未來感到不確定,而且犯罪率激增,人們對於經濟安全備感焦慮;此外,家庭的定義徹底被重塑,出現美國全國範圍內的道德危機,包括教育體系在內的組織機構失去公信力。這些變化加起來就是我所說的社會逆境。P39

5:&<新聞周刊》(Newsweek)的封面直接寫道:「工作就是地獄。」這篇文章指出,現在的工作者必須面對各種要求和不確定性的持續打擊。隨著我們向著新時代邁進,「這裡一直在變」成了職場中的口頭禪。對所有人而言,穩定薪水、長期僱用、社會保障和養老金帶來的安全感已經弱化了; P42

6:登頂過程中的困難越來越多,攀登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膽量和冒險精神。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向前走、向上攀,而是選擇了難度較小的道路(參見第1章中的圖1-2)。無論是在成長、事業、人際關係、貢獻方面,還是自我意識上,他們爬了一段就停下來,支起營帳,誤以為自己在山中的小營地會永遠安穩。P48

7:我們已經將自己對於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控制權移交給千篇一律配備「智能」晶元的機器。對很多人來說,權力不在他們自己的手中,而在科技手上。結果就是無助感加劇,行動力減退。P50

8:習得性無助是指失去了對不利事件的掌控感。或許維克多·弗蘭克爾(Vicktor Frankl)的經歷就是一個極為生動的例子。他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20世紀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中,弗蘭克爾描述了很多囚犯學會無助的那個時刻。P58

9:在某個集中營里,警衛在囚犯入獄時就對他們說他們永遠也無法離開這裡。據弗蘭克爾所說,那些相信這一說法的人很快就死了。在沒有被殺害的同獄犯人中,那些不相信警衛的不詳預言並堅信「這一切都會過去」的人則活了下來。然而,囚犯喪失希望的時刻就是他們起不來床的那天,而那一天就是他們的死期。P58

10:習得性無助和賦能是兩個互不相容的詞(見圖3-1)。它們顯然不能共存。患有習得性無助的人無法被賦能,而被賦能的人是不會遭受無助的。習得性無助是阻礙賦能的明顯障礙,因此也是阻礙向上攀登的障礙。這是一種可定義的思維模式,會破壞成功的所有方面。P59

11: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馬丁·塞利格曼把這些不同之處稱為悲觀與樂觀。若一個人認為逆境是永久的(「這永遠不會改變」),普遍的(「我會把所有的事搞砸」)和個人的(「這都是我的錯」),那這個人就會擁有悲觀的歸因風格;若一個人認為逆境是暫時的、外在的和有限的,那這個人則擁有樂觀的歸因風格(見圖3-2).P62

12:受害者還是掌控者?抗逆性與樂觀一樣,也是逆境條件下身心健康的重要預測指標。把逆境當作機遇並懷有使命感和掌控感,也就是我所說的「化危為機(Advertunity)」的能力,就會一直很強大,而慘遭逆境所害並以無助的態度回應的人就會變得軟弱。P65

13:逆商是由CORE四個維度構成的。CORE是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擔當力)Reach(影響度)Endurance(持續性)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詞,源自第3章所寫的研究過程(見表4-1)。P88

14:影響度維度的分數越低,你就越有可能把壞事看得過於嚴重,縱容這些事情蔓延開來,耗盡你的幸福感和平和心境。小題大做就像山火一樣,可能很危險,如果不加制約就會造成重大損害。P92

15:相反,還有人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只是東西沒了而已。我們買了些保險,總是能重建的。重要的是人沒事。」一位較為年長的婦女說道,同時望向身後的廢墟。這裡曾是她住了30年的房子。P95

16:L=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E=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A=Analyze,分析證據;D=Do,做點事情;LEAD工具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習慣來改變成功率。這種改變是通過質疑以前的模式並有意識地構建新的模式來實現的。P108

17:止念法又可分為分心法(Distracters)和重塑法(Reframers)兩種類型。這些技巧都能有效地干擾神經路徑,讓你在應對逆境時可以擺脫慌亂(見表6-1)。P139

全文完

相關鏈接:

3.5星|津巴多《時間的悖論》:未來導向的人更有可能取得個人的成功,但幫助他人的可能性更小

冥想讓工作積極性降低:4星|《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1期

4星|熊太行《掌控關係》:心理諮詢師給年輕人的人生忠告

3.5星|《是誰出的題這麼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麥肯錫的經歷,文藝媽媽的筆,溫馨的父母與丈夫


2019左其盛好書榜,沒見過更好的榜單(截至3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評榜,罕見的差書榜(截至3月31日)

2019年讀過評過的99本書(截至3月31日)

本號909篇書評的索引與書單

想跟小編討論請移步知識星球

搜索本號的最優方法

?更多毒舌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開始讀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 -- 序言好長……經過漫長的序一、序二、序三、前言……終於讀到正文。

1. 什麼是逆境

一開始看到逆境這個詞,心裡想的是重大的問題,比如說,意外事故或者災難,少年喪父/母,中年喪妻/夫,晚年喪子……既然能稱為「境」,那必定是一個很高的層次,諸如考試成績不理想,面試沒通過,追求男神/女神被拒之類的小事,是不夠資格被稱為「境」的。

再往後看,作者列出的大多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時,早上被領導說了幾句,這種連困難都談不上,居然也算是「逆境」?

原本我的理解是,對於這些小小的不順,是不需要特殊的方法來克服的,在心中連淡淡的漣漪都不會激起;只有那些重大的災難或者是打擊,才需要一些方法來克服。

2. 習得性無助與賦能

作者認為,習得性無助是指失去了對不利事件的掌控感,它和賦能正好相反。患有習得性無助的人無法被賦能,而被賦能的人不會遭受無助。習得性無助是賦能的障礙,也是向上攀登的障礙。這是一種思維模式,會破壞成功的所有方面。

同意習得性無助是一種思維方式,但這種思維方式往往是長期經受打擊之後才會形成的。如果是在成年時期已經有比較穩定的三觀,即使有不斷的打擊,也不大會變成習得性無助;但如果是從幼兒時期開始飽受打擊,那時候並沒有形成三觀,一旦對打擊習以為常,放棄自我,再想糾正就特別困難,這大概算是真正的逆境了。然而這種逆境卻無法用賦能解決,這算不算是一種悖論?

作者希望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增強克服逆境的能力,但這並不容易。真正改變自己對困難的看法的途徑是,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不斷的成功帶給自己信心,隨著信心的不斷增強,對外界的掌控和解決問題的才智也在增加,最終建立起面對逆境時的信心和能力。這是最有效的提高逆商之路,但這太難了,因為很難控制環境創造出這樣的條件。

靠讀一本書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還是有些挑戰的,不排除有些天賦異稟的人能做到,但大多數人是讀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但是讀完之後該幹嘛還是去幹嘛了。

3. 什麼是逆商

作者認為,逆商由CORE四個維度構成,CORE是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擔當力)、Reach(影響度)、Endurance(持續性)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詞。

作為一個理科生,不太認同作者的這種定義,第一它不能被證明,第二沒有數據支持。在我看來,這個定義更像是作者為了闡明自己觀點而生造出來的一個概念。

某些概念如果不定義,我們無法描述這個世界,比如說「時間」;但「逆商」這個概念,並非是缺少了它就無法描述客觀世界或者主觀感受。事實上,我覺得逆商可以看作情商和智商的混合物,如果要描述人類克服困難的能力,智商和情商也就夠了。智商是基礎,智商高的人可以看透萬事萬物之間的規則,容易找到解決的方向;而情商高的人,心理彈性大,可以進行自我調節,找到自己能改變的部分,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部分,抗壓也不是個事。

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逆商也不會低的。

4. 逆商的形成

對於逆商的形成,作者認為「困難孕育出偉大。艱難困苦是一位嚴厲的養育者,大力搖晃自己撫育的孩子,從而讓他們變得強壯。」這一點難以認同。

「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貧窮是最好的老師」,「不幸是人生的財富」……我們從小到大或許聽了無數多這樣的名言,甚至在東方,也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輝煌人生是否來自於逆境和磨難?我覺得並非如此。苦難就是苦難,貧窮就是貧窮,它們的本身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價值,並不是一種高貴的經歷,它帶來恐懼、壓力、有時還有絕望,它意味著許許多多的羞辱和艱辛。靠自己的努力擺脫苦難,確實可以引以自豪,但苦難的本身沒有價值。

真正給人生帶來價值的是你在克服苦難、擺脫貧窮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堅定的心志和意念,這才是不可或缺的財富。

然而,並非苦難才能讓你具備這些品質,也並非艱難困苦才能形成逆商。相反,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不斷的成功帶給自己信心,隨著信心的不斷增強,對外界的掌控和解決問題的才智也在增加,最終建立起面對逆境時的信心和能力。某種意義上來說,成功比苦難更能造就逆商。

5. 逆商的重要性

首先,作者用神經心理免疫學的知識來闡述對生活的掌控感,即我們應對生活中挫折的方式,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通過這一點,作者證明逆商很重要。對於這個論證,我不能認同。疾病與健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涉及到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因素,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保持樂觀的態度、有較高的逆商、積極應對挫折就能減少疾病的。

- 基因決定論: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一輩子生什麼病、什麼時候生病,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說,當出生的那一剎那,甚至在出生之前,你的健康狀況就已經確定了。

支持這個觀點的,比如說遺傳病,同一個家族或者親屬之間,往往會得同一種病,就像糖尿病、胃癌等。又比如說生活中常常見到的一些特殊的個例,吸煙幾十年還能活到100歲,大吃大喝卻不得心血管疾病……這種往往跟個人基因有關,我們還是要看樣本量和大數據。

顯然,基因決定論是不支持作者的觀點的。

- 生活方式: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往往是決定健康的重要因素。比如說暴飲暴食,比如說熬夜,或許在年輕的時候這些看不出什麼,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就是終究會顯露在健康上面。

近些年來隨著流行病學的調查,不斷的完善,關於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越越來越多,喝咖啡吃朋友都不也好吃,水果進來最希望有一個對人體的影響的,人家一天吃一天的,發表,這也對於我們指導我們的有了指導性的作用。

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也不支持作者的論點。

- 個人應對: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每個人的心態和應對方式都各不相有,有些豁達,可以淡然置之;有些卻很糾結,總是鑽牛角尖,而不同的心態和應對方式,對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這是本章作者想表達的觀點。

- 未知因素:人體健康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受內環境和外環境的影響,同時還受各種物理、化學、生物、免疫、心理等各方面的干擾,對此,人們所知的依然還是很少。

因此,雖然作者提出的逆商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逆商對於健康而言,既不是必要條件,更不是充分條件,作者的觀點有其局限性,我們需要全面和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

其次,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闡述了習慣的形成,運用了事例以及科學研究結果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讀下來的感覺是,大腦形成習慣的機制固然重要,但對於讀者來說,更重要的是怎麼運用這個機制來改變我們的習慣,放棄壞習慣而形成好習慣,從而更好的完善自己;但是這些內容作者並沒有闡述,只是介紹了習慣形成的機制便結束了。

21天形成新習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最早這個觀點來自於外科醫生,他觀察發現截肢的病人需要21天才能適應自己的斷肢的變化。之後這一點就不知道怎麼以訛傳訛,不斷流傳開,然後變成了21天形成一個新習慣。

事實上,不同的習慣形成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些小習慣如果正好順應自己的具體情況,可能幾天就能形成;而某些是需要跟自己本性有所抗爭的,那21天是遠遠不夠的。拿我自己來說,作為一個極度厭惡運動的人,養成一個堅持運動的習慣,我用了兩年都不止的時間,而直到現在我也不敢說運動已經真正形成了習慣,穩固下來。

6. 如何提高逆商

作者提出了LEAD,意思是:L= 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E= 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A= Analyze,分析證據;D= Do,做點事情。 LEAD工具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習慣來改變成功率。這種改變是通過質疑以前的模式並有意識地構建新的模式來實現的。

此外,作者提到止念法,停止災難化的想法,比如說從停電想到破產……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論事,不要盲目擴大負面影響的想法,一旦發覺自己有這樣的傾向,立刻停止。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本書寫作年代太久,這些作者推崇的工具,在今天看來稀疏平常,太多類似的理論或者方法,並且講得比作者更深入透徹:

- 本質在於切斷現實與結論之間的幻象:看過《控制憤怒》等幾本書,理論類似,也就是在事實(A)和結論(C)之間,有一個關鍵的觀念(B),指的是你怎麼看待事實(A)。B不同,哪怕A是一樣的,導致的C也會完全不一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A跳到C之前,冷靜一下,看看B是否客觀準確。控制了B,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思維。

- 堅定的三觀是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基礎:我始終覺得,穩固的三觀是應對困難的基石。心志堅定、對自身和外界有清晰準確的認識的人,是很難被困難嚇倒的。只要有穩固三觀基礎上的強大內心,談不談逆商都無所謂。

7. 對全書的評價

認同作者的部分包括:

- 努力攀登的感覺:作者從登山說起,把生活比作登山,認為只有不懈地努力攀登才能獲取登頂時的那種滿足感,即使攀登的過程時而緩慢,時而痛苦。「登山是一種無法形容的體驗,只有同行者才能理解和共享。安心、滿足和疲憊之中還夾雜著一種愉悅和平靜的感覺,如山頂的空氣那般稀薄。只有登山者才能嘗到那種美妙的成功滋味。」

每一個奮鬥過的人都能感受到作者所描繪的這種感覺吧,痛並快樂著。當時覺得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絲希望,憑藉著本能艱難的一步步前進,只覺得再多一步也走不動了……當一切雨過天晴之後,最值得回味的時刻往往是最艱難的時刻。沒有當時的艱辛,也不會有後來的記憶和回味。

- 對於成功的定義:作者認為成功是不畏艱難險阻或其他逆境而努力前進和攀登,去履行一生的使命;如果不繼續攀登就無法保持既有的成功。攀登的意義在於終生的自我成長和進步。

看多了老莊的「和光同塵」「心齋」「坐忘」之後,我非常不願意認同上述觀點,更欣賞的是「真正的成功就只有一種,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但在心底里,不得不承認作者的觀點是對的。攀登並不一定要爭權奪利,但還是要不斷成長和進步,不斷的自我完善,這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不認同作者的部分在於以下:

- 「我們身處逆境時代」:作者在第二章引用老人的話說,「現在的生活艱難多了」。完全不同意這個說法,現在的生活比原來好得太多。縱向和30-40年前的中國比,沒有人會否則生活在改善,這並不是一小群人的改善,而是整體的提高;橫向和我們周邊的鄰居們比,亞太的其它國家,可以說除了日本,亞洲幾乎沒有能比得上中國的國家,即使是放眼全球,除了美國(的某些州)和歐洲(的某些國家),也少有比中國更出色的。

誠然,我們還存在很多問題,空氣污染、食品安全……但若說現在的生活比原來更差,我是無論如何不能同意的。考慮到作者是外國人,我就原諒他的說法吧,也許他們國家是真的越來越差。

最近在看《事實》這本書,書中有太多例子支持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此外,《人性中的善良天使》這本書也以翔實的數據和事例證明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越來越明顯,世界是往好的方向在前進。這兩本書的評價不錯,推薦。

- 慘淡一生的放棄者:作者認為「放棄者過的是妥協讓步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選擇了他們眼中更為平坦和輕鬆的道路。說來諷刺,隨著生命慢慢流逝,放棄者遭受的痛苦會比當初試圖通過停止攀登來迴避的痛苦要深刻得多。無疑,他們回首慘淡一生的時候會極其痛苦。這就是放棄者的命運。」

嚴重不同意這種鄙視放棄者的說法。這個世界有多元的價值觀,有無限的可能,為什麼所有人要把生活過成一個樣子(攀登者)?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攀登,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意願去攀登,只要做好自己,不妨礙到他人,又有什麼讓人指責的地方呢?再說了,一個完全由攀登者組成的世界,是多麼的單調、乏味和無趣啊。

吐完一遍槽,我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對這本書的抗拒心理,以至於無法公正的看待作者的觀點?導致抗拒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觀點和資料陳舊:寫作於20多年前,當時觀點也許算新穎,但現在看來稀疏平常,缺乏新意;引用的心理學、免疫學和腦科學的資料,與當今世界前沿的進展相差太大。

- 缺乏數據和事實的支持:書中提到做過各種試驗,卻不能列舉出試驗內容和結果,而是倉促的跳到他自己的觀點 - 「逆商很重要」、「逆商可以改變」……由於缺乏論證的過程以及論證的過程不嚴謹(如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等),讀起來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難讓人信服。

- 行文啰嗦、冗餘:全書可以精簡掉1/2-1/3的篇幅而不影響讀閱讀,不少的廢話和不必要的例子,讀起來感受較差。

選書需要慎重,文史哲類的圖書,可以讀經典,因為這麼多年以來,人性其實沒多大改變;除此以外的圖書,還是要讀新書,科技進展太快了,日新月異,三五年就更新換代。讀幾十年前的老書,就會有讀本書的感受,要麼書中的觀點不再新穎,要麼事例和研究太過陳舊,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如果真的一定要讀年代久遠的書,努力保持思維的開放,看看作者有沒有一些有趣的觀點+嚴謹的論證來說服自己。當然,偏倚是很難真正消除的,既往的學習和經歷,必定會對我們的立場和觀點形成影響,只能儘力而為,保持開放的心態,樂觀的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


導語: 在我們所能學會的美德中,沒有一個品質比它更有用、更必要,也沒有比它更能提高生活質量,這個品質就是把逆境轉變為令人愉快的挑戰的能力。——米哈里·西卡森特米哈伊

你是否詢問過一些年長的人:「您覺得現在的生活比年輕的時候輕鬆嗎?」超過200位75歲至95歲的老人,他們給出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本以為他們會訴說在大蕭條時期是如何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而奮鬥打拚的經歷;或者如何從兩次世界大戰中僥倖存活下來,所有人都做出巨大犧牲的悲慘遭遇;或者是關於往返學校途中需要艱難地翻山越嶺、跋涉四英尺厚的積雪的故事。那個時代,只有最基本的食物和藥品,沒有空調,道路坑坑窪窪,通信系統落後,娛樂項目少之又少,這些故事肯定會讓我們感恩現代生活的便利。

「啊,現在的生活艱難多了!」老人們不停感慨:「現在我可不願意當父母,父母都要工作,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年過的艱難!競爭、信息……節奏簡直越來越快。當年還有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現在,人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大多數老年人認為:生活艱難,而且越來越難。

我們在人生險途中需要面對來自社會、職場和個人三個層次的逆境,積極變化是從個體開始,然後往上影響工作,最終影響整個社會。這個過程就像是在攀爬一座山峰,我們可以把登山者分為三類:

1.放棄者:

他們拒絕山峰給予的機遇,無視隨之而來的生命饋贈。放棄夢想。

2.紮營者:

找到一個平穩舒適的高地,決定在那裡度過餘生,放棄繼續攀爬。用盡精力把營地變得舒適,放棄合理運用這些精力和資源可能帶來的進步。他們成功實現自己的基本需求——食物、水、安全、住所甚至是歸屬感。他們邁過了山腳,犧牲自我實現需求,堅守他們所擁有的,很大程度上被舒適和恐懼所驅動,擔心周邊持續不斷的變化會對營地產生威脅。

3.攀登者:

無論背景如何,不管優勢劣勢,厄運或者好運,他們一直在攀登。他們認為凡事皆有可能,追求真正活過的人生。

登頂途中的四條危險岔道:

1.攀登者變成紮營者。

紮營者在做一個看似合理的決定,想要抵禦不斷衝擊帳篷的變革強風,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風暴永不止歇。

2.科技萬能。

人們開始寄希望於科技而不是人類自己來解決問題。

3.打雞血。

生活艱難,我們在尋找某樣東西,可以帶我們挺過去。大師的激動可能更像是早晨喝的一杯咖啡,能暫時提提神。你得到了一點迫切需要的某樣東西,於是在一段時間內心情變好。然而,一旦這樣的東西耗盡,你又迫切的想要一點。

4.無助-無望。

無望是心靈癌症,會吸干一個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全社會的人大都覺得現在還不如他們小時候,就更別說超越了。他們懷疑干出一番事業沒什麼用,而自己又在碌碌無為的海洋中浮浮沉沉。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未來以及孩子的未來感到越來越絕望。

與其選擇這些岔道,不如找一條更為保險的路——學習擁有更高的逆商。

塞利格曼設計兩個階段的實驗:

第一階段:ABC三條小狗,A可以按控制桿停止電擊,B無法停止電擊,C沒有受到電擊。

第二階段:將ABC放進穿梭箱的裝置里,狗狗只需要跨越低矮擋板跳到另一側就可以停止電擊。A和C很快就明白怎樣跨越擋板,擺脫不適,B則躺下來啜泣,沒有嘗試逃脫。

B的這種行為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假如我們對挫折產生了麻木習慣的感覺,那我們就成為了放棄者。我們需要提高逆商,抵禦習得性無助,成為攀登者。

樂觀的人會認為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完全可以克服它。悲觀的人會覺得這是一道自己永遠無法跨過去的檻,責備自己沒有能力,命中注定過這樣的生活。

我從不相信逆境預示著失敗。相反,逆境可以成為力量的源泉。——戴安·范斯坦(美國參議員)

那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應對挫折呢?

1.傾聽。

朋友突然登門拜訪,從外表就可以看出朋友的狀態非常糟糕。進屋坐下,朋友開始訴說遭遇:「我的生活全毀了,婚姻毀了,孩子墮落,工作也沒有了。……」

2.擔當力——探究誰應該擔責。

我大聲拍了桌子,朋友嚇住了,閉上了嘴。

我開始詢問:「讓我們停下來想想這件事的後果,你提到了幾個後果,其中包括離婚、孩子問題、工作和家庭,你還能想到別的嗎?」

朋友接著說:「除了睡不著、一直頭疼、消化系統出問題,沒了。」

我:「那好,讓我們從一些具體的事情開始。誰負責幫你找工作?」

朋友:「是我,不會是別人。」

我:「誰負責修復你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並幫助他們回到正軌上來?」

朋友:「我想還是我。我有責任幫他們逃出噩夢般的生活。」

我:「那麼誰為你的長期健康負責,讓你擺脫頭痛失眠的困擾?」

朋友:「啊,好吧!那當然是我!」

我:「你既要對自己的就業和健康負責,也要負責修復與孩子們的關係?」

朋友:「沒錯!」他因自己無意間一語中的而微笑起來。

3.運用理性思維:分析證據。

我:「回顧一下,你說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意味著你對此毫無掌控力,有什麼證據表明你真的沒有掌控力?」

朋友又開始抱怨起來。

我:「是的,顯然你覺得很無助,現在你正在走出來,那麼,我再問一次,到底有什麼證據證明你現在沒有掌控力?」

朋友一時語塞:「呃……沒……有……至少現在沒有,就是覺得過得很艱難……」

我:「確實很難!但艱難等同於不可能吧?」

朋友微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我:「那麼你也認同,沒有證據表明你沒有掌控力?」

朋友堅定的說:「沒有,我覺得沒有證據。」

幾次重複詢問肯定後,我高興地說:「聽起來事情好像有了好轉!」

4.採取行動:做點什麼。

我:「那麼你能做些什麼來找回一點掌控力呢?」

朋友:「噢,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可以去跟孩子們談談。」

我:「可以,那這麼做有什麼用呢?」

朋友:「可能會讓我明白,我仍然可以用愛來讓她們的生活改變。這讓我覺得開心。」

我:「很好!那你還可以做些什麼來找回掌控力呢?」

我快速記下朋友說的12個行為,變成一張行動清單,來到最後一步。

5.毅然投身行動。

朋友回顧了自己的想法,迫不及待的決定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這個流程可以適用於我們面臨的所有挫折,不管來自工作還是生活。

注意:大多數人都討厭被告知做什麼,直接告訴朋友該如何生活並不能提高他的學習能力,也沒有讓他有能力去對付將來出現的逆境。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提問而不是說教。引導他人自己思考如何走出逆境。

事實上,挫折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程。我們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學習挫折教育。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提高我們的逆商,而不是沒事找事,自己給自己添堵,自己給孩子添堵,辱罵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這不是挫折教育,這是心理疾病的表現方式。

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每一件小事:

  1. 感到生活迷茫,我們可以和年長的智者聊天,看更多的書和電影,嘗試能否從別人的人生中找到啟發;認真做好眼前的小事,或許會拓展出另外的機會;學習新的技能,開闢新的機會區域……
  2. 孩子不聽話,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言傳身教,而不是單純的嚴於利人,寬於待己。
  3. 遇到挫折,可以理智分析,關注於自己還能做什麼,一步一步慢慢引導自己,或是與他人討論,一起想出方法解決,列出能做事項的清單,確定哪一件可以立刻著手去做,擺脫習得性無助,將眼前的逆境轉變為自己的順境。

歡迎關注公眾號:姚先生快樂進步營。


西方的教育理論:父母應該這樣教育孩子,對提高孩子的能力有好處;

中國父母的教育實踐:聽到美國專家的話了沒?你們應該這樣被我教育,要是你們的能力沒有提高說明你們不配合。

《逆商》裡面的理論拿出來,也是這樣的。

《逆商》的意思是:如果你使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逆境,你就能獲得成長,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中國人對《逆商》的解讀:如果你總是沒有成長,肯定是因為你態度不夠積極,你這個人根本不努力。


最近在一場學習發展論壇里聽到了一個培訓機構的一段關於逆商的分享,之前沒有關注過這個概念,因為這個宣講人很有激情,把這個概念捧的特別有開創性的意義和價值,就勾起了我小小的好奇心去了解一下。

聽了之後發現這基本上等同於以往所講的性格特徵中的韌性,提出這個概念的專家雖然小有名氣,還專門出了一本《逆商》的書,我也下載了一本電子書粗略的看了一下,看了1/3實在看不下去了,上結論吧:(個人觀點)

推薦指數:1顆星 (是留給作者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原因:

1.這個概念是個延展概念,其實講的就是不同人在面對逆境時不同的思維模式以及模式下帶來的行動與結果,不理解為什麼專門搞出來一個概念和好多種概念,還要硬生生做出一套理論體系,看起來更加專業有說服力?

2.文章誇大生活和社會中的逆境,不停在傳遞一種生活很艱辛、社會很黑暗、人生處處是逆境的黑雞湯,要有逆商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3. 從個人逆商拓展到組織逆商和家庭逆商,好像最近還在開發親子逆商的課程,活生生的感到就是為了推廣一個並不是那麼有含金量的培訓呀

以上


推薦閱讀:

TAG:逆境生存 | 習得性無助 | 積極心理學 | 逆商 | 樂觀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