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說的「不言之教」?

《道德經》在第二章講了「(聖人)行不言之教。」

在第四十三章又說「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

那麼老子所說的「不言之教」具體指什麼?又如何能做到呢?


「言」,「言」什麼?無非人造的名相而已。

「言」事物?誰能「言」事物本身?人只能「言」出對事物的描述。

用什麼描述?

還不是人造的各種名相?!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感恩先生整理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如此種種的「名」,顯然都是人根據各種主觀的觀察角度——「相」:生、成、形、盈、和、隨、恆——所假造出來的。

那麼,什麼是「不言」?

不說話?

不說話還寫什麼《道德經》?!

「不言」的意思是說,既然各種名相都是人造的,那麼人就當做名相的主人,而不是名相的奴隸。

換言之,「不言」就是不要被名相牽著鼻子走,要始終關注名相所描述的事物、事實本身。

(關於「不言」的含義,《道德經》里有很多佐證,比如「道恆無名」的「無名」,「絕學無憂」的「絕學」。)

也只有這樣,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收穫想要的效果。

那麼,所謂「不言之教」,其實就是「不言之效」。「教」通「效」。

何出此言?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教」「益」對舉,「益」是益處,「教」就是效益、效果。

如何達到「不言之效」呢?

「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每天堅持去省察、化解、減損源自名相的困縛(不是廢棄名相這種工具本身)就行了。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這句話是承接此章上一段論據和論點來的。

《老子》這部書的寫作手法有點像議論文,先提出一個論據,然後推導出論點,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

第二章很明顯是這個構成。

先提出一個大家公認的例子:

美之為美就是惡;

善之為善就是不善。

這個例子其實是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道理,屬於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高中哲學基礎知識),用古人的話講叫作「物極必反」。

接著老子進一步論述物極必反。

有無相生。說的是有、無兩對矛盾可以相互轉化的道理,後面那幾句排比大致也都是這個意思。

最後老子將這個道理類比到現實社會中,他提倡要行「無言之教」。

他的意思是想說有無相生嘛,有言則無言,無言則有言。越是想使勁發聲的反而最終效果並不理想,大音希聲。

大言若希,其用不教;無言若彰,其民自化。

基本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老子之所以提出這種看起來略另類的觀點是有原因的。

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那個大佬們爭王爭霸的時代,諸侯權貴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徵發徭役、兵役,百姓苦不堪言。政策朝令夕改,人民生活沒有安定感。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人很多。這種情況老子在書里也提到過,並且十分悲憤。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那些自認為有學問的人,還甘願到諸侯權貴們的手下當一名出謀劃策的賓客。出的主意也多半是激進的領土擴張主張等等。你說人民還有好日子去過嗎?

所以為了救國救民,哪怕給這幫激進派潑潑冷水呢,老子提出「強則弱,弱則強」的主張。他說柔弱勝剛強,無言勝有言。

國家想要強大很簡單,閉嘴!別折騰!給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間,讓遠徙的人們都回來安頓生產,這樣國家才會強大。

無言之教針對的就是國家頻繁頒發的政策,以及那些自認為有學問的「聖賢」們的推波助瀾。老子認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就說這些


法天地者,法天之常,法地之德,故常德不膩。其信而長育,其德而不德,其功而不居,…此即不言之教。不言者,天地也,故行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

應該全躺了吧,若還有掙扎的必是最劣類的。


一個人自恃聖人,與別人認為他是不是聖人是兩回事的。

他說他行不言之教就是不言之教了?他說他是聖人就是聖人了?他算老幾?

所以,所謂不言之教,就是廢話少說,要用行動來讓別人感受感動感觸。

這就很像愛情了。

啥也別說,吻我。這就是不言之教了。


謝邀

和禪宗的 不立文字相似

就是言語道斷,心形寂滅,靠自身去體察道,感悟道。

因為道是不可說,不能說的,說了就不是道了。


推薦閱讀:

TAG:道家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 帛書老子校注書籍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