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怎樣面對心魔?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

世尊。菩薩云何而能降伏一切魔怨。

佛言海意。

若菩薩以無所為心。能於一切普攝受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又若菩薩以無所為心。於彼一切所緣相中。能發起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

海意當知。魔有四種。何等為四。

一者 蘊魔。

二者 煩惱魔。

三者 死魔。

四者 天魔。

若或伺察幻法 即能降蘊魔。

安住空法 能降煩惱魔。

伺察無生無起之法 能降死魔。

俱時依止一切意法趣向滅道 能降天魔。

又復知苦 能降蘊魔。

斷集 能降煩惱之魔。

證滅 能降死魔。

修道 能降天魔。

又復伺察諸行是苦 能降蘊魔。

伺察諸行無常 能降煩惱魔。

伺察諸法無我 能降死魔。

伺察涅槃寂靜 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內斷煩惱垢而不忘失大菩提心。行於布施。 即能攝伏蘊魔。

若菩薩不惜其身亦不系著。行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 即能攝伏煩惱之魔。

若菩薩能念財富無常。我當與彼一切共用。真實施與。如是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 即能攝伏死魔。

若菩薩於一切眾生所。而不越失大悲之心。以解脫慧普攝眾生。行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 如是即能攝伏天魔。

複次海意。若菩薩雖生諸趣。無所希望。善護戒行。 即能降蘊魔。

若我見無依止 善護戒行。 能降煩惱魔。

若以凈戒。令諸眾生出離老死。自護戒行 能降死魔。

若起是念。我令一切毀禁眾生皆悉安住聖凈戒中。自護戒行 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 於我無所得 修行忍辱 能降蘊魔。

於眾生無所得 修行忍辱 能降煩惱魔。

於生死無所得 修行忍辱 能降死魔。

於涅槃無所得 修行忍辱 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 身寂靜故發起精進。 能越蘊魔。

心寂靜故發起精進。 能越煩惱魔。

了達無生無起故發起精進。 能越死魔。

於生死中未嘗懈倦。成熟眾生攝受正法。發起精進 能越天魔。

又復菩薩 蘊無依止而修於定。 能越蘊魔。

界無依止而修於定。 能越煩惱魔。

處無依止而修於定。 能越死魔。

於余禪支。亦悉一一迴向菩提。 能越天魔。

又復菩薩。能以正慧善知諸蘊。 能降蘊魔。

善知諸界 能降煩惱魔。

善知諸入 能降死魔。

雖善知緣生。而於實際亦不取證。 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 解諸法空。 即彼蘊魔伺不得便。

意能信順諸法無相。 即煩惱魔伺不得便。

知一切法無求無願。 即彼死魔伺不得便。

知一切法無所造作。亦無疑惑。然於善行心不厭足。 即彼天魔伺不得便。

又復菩薩 隨觀身中身念處而修。亦不與身俱起於尋求。 能破蘊魔。

隨觀受中受念處而修。亦不與受俱起於尋求。 能破煩惱魔。

隨觀心中心念處而修。亦不與心俱起於尋求。 能破死魔。

隨觀法中法念處而修。亦不與法俱起於尋求。於菩提意亦無所動。 能破天魔。


兩個要點:一要心死,死心。兩要多讀書。

由來富貴原如夢,未有神仙不讀書。

修行之人,不管你修佛還是修道,不肯下功夫讀丹經,苦頭有的你受。因為很多丹經都是證道的過來人寫的,如鍾呂等仙人,住世無量,數百年後尚在人間活動,就是實打實的真修實驗的證據。佛祖出家不就是因為解結生老病死的問題出家的嗎?歷史記載鍾呂等仙人百歲而有童顏,數百年後尚在人間活動,這算不算對解脫生老病死的修證有成效?

我前幾年曆過很多魔障,回頭一看,很多丹經都曾說過,所以後悔從前沒有下功夫讀丹經。我為什麼從前不肯下功夫讀丹經?因為佛門中人都是丹法是外道,佛法才是正法。人都有好高騖遠的習慣,既然大家都認為道法低人家一等,那自然不想去讀了,試問誰喜歡讀?人家一頭的書?

但後來我才明白二八定律,世上永遠是愚人多而智人少,窮人多而富人少,沉迷生死者多而長生者少,世上百分之八十人認可的東西,往往是錯誤的。世上宗教之中,丹法仙法,歷史以來,被認可者少,其實這正是他的可貴,因為千萬億石頭中才有一顆寶石。

修行之路,魔障極多,「金剛經」與「楞嚴經」都是純正的佛法,絕非證古者說的偽經,多讀為益。但是,很多丹經上寫的經歷更多實際,因為丹經不用去考證,如呂洞賓、張紫陽、張三丰等人的實證經驗更多有血有肉。

如清代丹家柳華陽真人寫的「大成捷要」裡面寫載的魔境極多,都是很真實的實證經驗。柳真人對禪法是不通的,佛經解法很不靠譜。但他的實證功夫是真的,很值得借鑒。

柳華陽真人所歷的魔境,很多我都歷過,所多佛道大德都歷過。其實歷代丹經都有很多魔境記載,你們不知,那是因為你孤陋寡聞,閉門造車。「楞嚴經」中記載的五十種陰魔很真實,但丹家親歷的魔境更多有血有肉。為什麼這麼多得道真人都不厭其煩的說魔境?因為他們入進,經歷過。未能入魔出魔者,縱是滿腹經論,出口成章,都不外是口頭禪,紙上談兵,不足為人師,因為你不知修證的真實境界,你所有的見解都是從書上看來的,故未得真解。

還有,如世上絕大多數所謂的證得神通者,都是存疑的。南懷瑾老師說得好:"神通與神經是二兄弟!"

作者:晁嘗道人


只有多聽經明理,解行並用,把心定在佛經之中,就是用上自性裡面度眾生的能力,住正定之聚,就不怕心魔!

每個人的緣不同,遇到的法門不同,依據的佛經不同,我遇到的是念佛法門,依據的是《無量壽經》,所以用《無量壽經》來說。

佛性是什麼?

佛性就是佛經,佛在經中把自性全部給你展現了,簡稱佛性。那你呢,你盡全部的力量,去受持護持弘揚《無量壽經》,你把佛性,你的佛性,這不都也展現出來了嗎?就是這樣巧妙的把自己的凡夫心,轉成和阿彌陀佛一樣相同,太殊勝了!所有的佛菩薩都來救你了,你就不信,你就聽不明白,你就懷疑,究其原因,都是自己業障太重,善根福德因緣不足,所以才會不信,聽不明白,會有疑惑。一定要生大慚愧心,怎麼就不信?怎麼就聽不懂經教?有疑惑呢?所以,更要比別人狠下功夫聽經明理,否則等待自己的,還是苦不堪言的六道輪迴,此生又白來一趟。

何為正定聚?

住正定聚的人,是指他想的說的做的,那個心依據依靠的理論和方法都是正確的,是有眞實覺悟智慧的人。憑什麼這麼說?憑他學佛修行依據自性,依據佛經,不違背自性,佛承認這是有眞實智慧的人,住正定聚的人。

何為不定聚,邪定聚,正定聚??

mp.weixin.qq.com圖標


《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

1. 以外緣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2. 以內念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3. 以對方不快而分別,產生罣礙煩惱,即是我執魔。

4. 以對方惡語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5. 以分別對方語不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6. 以分別對方語誤解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7. 以觀對方臉不快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

8. 以聞對方聲不純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

9. 以見對方口不語,疑對己有失,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0. 以見對方喜,疑對己有失,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1. 以聞對方語差,而自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2. 以見對方行分別,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3. 以見對方色欠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4. 以見對方色麗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5. 以敗業缺福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6. 以增福報而生狂喜,由狂喜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7. 以受對方辱,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18. 以受對方害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19. 以受對方是非心隨轉而煩惱,即是我執魔。

20. 以友人之間,他者矛盾,執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21. 以見物喜不得,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2. 以見物不喜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3. 以失戀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4. 以親亡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5. 以聞人聲、獸聲、鳥蟲聲、風聲、雷聲、雨聲、物件聲,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6. 以內弊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7. 以自色不佳麗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8. 以自語不暢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29. 以自胃口不開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0. 以少食亦肥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1. 以身材不展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2. 以五官有缺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3. 以皮膚長斑點、疤口,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4. 以五臟破損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5. 以四肢不全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36. 以子女不爭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37. 以獨身孑處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38. 以夫妻抗言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39. 以夫妻逆情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40. 以鄰里刁擾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41. 以官差行施而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42. 以公堂不正而生罣礙煩惱,即是我執魔。

43. 以親人病苦為煩惱,即是我執魔。

44. 以老寂無寄而罣礙煩惱,即是我執魔。

45. 以前程無著為罣礙,即是我執魔。

46. 以見他情為己憂,而生罣礙,即是我執魔。

47. 以見他情為自賞,形成罣礙,即是我執魔。

48. 以見他願未圓己而為罣礙,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49. 以內外緣起而分別,形成罣礙,即是我執魔。

50. 以心隨境遷,即是魔。


魔分為兩種,一種為外魔,一種為內魔。

有時外魔感染內魔,有時內魔招感外魔。

修行境界越高,越要學會驅魔。

魔的力量和道的力量永遠是對立衝突的。

外魔易驅但心魔難除。

修行者修行到境界都會擁有神職護法,擁有部屬兵將,對於外界的邪魔,只要是能力小於你的,派兵打就完事了。這也是處理法事最常用的方式。

但是心魔則是根深蒂固的,難以祛除的。

魔就是執著,就是執念,就是過度的有為及追求。

在修鍊功法中,常有「意守」之法,最為講究。必須「文火」溫煮,似煮非煮,如果刻意修行,必然引起身體五行不均,甚至患病。

用過於執著的心去修道,道也是魔。用過於執著的心去行善,善也是魔。因為凡事過度,都必然引起相反的結果。執著於報恩,恩也會成魔。只有隨緣,才是正道。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魔念,這就是心魔。修道到境界,就是修自己的心中的道念。道念越強境界越高,魔念越多困擾越多。

對於外界也要謹慎接觸那些具有魔性的人事物,包括閱讀的資料,新聞,和他人交談的話題,邪僻之地等等。都要非常的小心。儒家有言:君子慎獨。意思就是君子應該謹慎的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以免遭受外界的污染。


仁清法師: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非常容易中邪。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理念,是這個含義。這是一個題目。「當以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以期一心不亂,為決定主宰。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可萌見佛及求感通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

  那個意思是假如說我們通過念佛,還沒達到一心不亂,在沒達到一心不亂之前,不能萌生那種要見佛像的那種念頭。那意思是不是佛來了,或者做夢夢到佛,或者親眼看見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

  這是沒得一心之前,如果得到一心了,那麼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所以說想見的話馬上就能見,不見的話也沒什麼妨礙,就是看不到佛像也無所謂,為什麼呢,你達到一心不亂了,心就是佛,佛也就是你的心,就是這個含義。在這裡「欲見即頓見」。想見的話馬上就能見的到,這個要正確理解,處於一種高功夫的境界當中。你比方念佛三昧吧,假如你真達到念佛三昧了,根據經上說,你達到念佛三昧的話,諸佛菩薩就跟你在一塊,你就能看得到,就是這個含義,這是相當高的功夫了,我們不能祈求參與。

  ——摘自仁清法師弘法視頻《印光法師文鈔 凈土法要》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修行中的心魔,不是用「關你屁事」可以解決的,就是用「關我屁事」可以解決的


正面應對,其餘別無它法。

修行第一步,「借假修真」

簡單來說就是用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去改變一個人。當中要有一位正確的領路人,

或者自身有相對應的覺悟。

方法也很簡單,一切向好處發展。

列如舉止言談、品德素養,生活的各種點點滴滴都可以藉助。發現並且改變身上的惡習就算在修行的道上了,

入門者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對許多學習上的事情都會多出一些好奇感,想要學會掌握它。發自內心,

而在師門裡,見過同屆的師兄弟,類似卡在了心魔或瓶頸上。

表現為

知錯不改,即便師父跟他講道理,他爭辯失敗,自知理虧,同樣還是不改。

看我說的簡單,但是他跟我說

「道理其實他都懂,但就是難以接受,自己覺得不用萬事萬物細緻入微,想要保持自我個性獨立。」

大概是這個意思,其中我也明白。想要邁過自己,比登天還難。

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師父前輩們,怎麼說是為了你好,甚至有時間談心論道去扳正。但終究心中還有一個坎,就是不想邁過去。

這或許就是大家說的「心魔」

ps:心魔,

面對另一個自己。


坦然面對。


總是想改變自己而又做不到,假借心魔。心魔的概念因何產生?是否準確?如果可以,用更具體的問題和語言概論,這也是修行人的精確性要求。如果是指某種不可逾越的障礙,先看看自己是否足夠清凈,心裡是否絕底乾淨,身心行為是否正態。並且,是否能長時間甚至時時刻刻處於這種正態中。以上都達到了,再談修行法門的問題。


推薦閱讀:

現在地球上已明心見性的修行人多嗎,他們平時都在做什麼?
請問術對於修行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放下難 不見別人的過失難上加難
《東方陽熹偈語集》之十四何人有道偈語
道教修行問題,住觀修行的人都是如何盡孝道的?

TAG:修行 | 修佛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