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教/道教想修鍊到最高境界需要學習什麼知識、書籍?要怎樣修鍊?

請問如果佛教想修鍊成佛,或者想修鍊成大德高僧一樣的境界,道教如果想修鍊成仙,或者想修鍊成得道高人一樣的境界,都需要學習什麼知識?需要怎樣修鍊?

希望能得到各位大神的指點,不勝感激!!

回答問題的大神們,我祝你們:

明年一整年好運連連,心想事成,步步高升,升職發財,沒對象的一定可以找到對象,有對象的白頭到老,家庭和睦,全家人平安健康,闔家歡樂,財源滾滾,萬事勝意!修行之路越來越順利!道行越來越高深,境界越來越高!

只要回答問題,一定會實現!!


復云何業獲人間惡報。有十種業。云何十種。

一 恣縱我慢。

二 輕慢父母。

三 輕慢沙門。

四 輕慢婆羅門。

五 輕毀賢善。

六 輕慢親族。

七 不信因果。

八 輕厭自身。

九 憎嫌他人。

十 不信三寶。

如是十種獲人間惡報。

復云何業獲人中勝報。有十種業。云何十種。

一 謙卑離慢。

二 尊重父母。

三 尊重沙門。

四 信崇婆羅門。

五 愛護親族。

六 尊重賢聖。

七 修行十善。

八 不輕慢補特伽羅。

九 尊重師法。

十 諦信三寶。

如是十種獲人中勝報。


護法居士:佛教正法索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兩家說的有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從「心」修行。不需要知道太多,個人心性不同,要求也不同。不過,千經萬論皆是從戒律開始,從善起。


推薦一部篇幅簡潔但義理深刻的經典——《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經文主要就講了三個問題,然而這三個問題卻融攝了三乘菩提的精要,既有五戒十善的基礎,也有內涵深廣的「空如來藏」教義。而且篇幅十分短小,非常適合日常修持讀誦。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www.zhihu.com圖標


混亂的現代社會中,假的很多。如何區分?沒有辦法。只能靠個人的因果了。

無論佛道儒基督穆斯林,其實,地球上的所有宗教,修行,都是如何提高人體功能,獲得超凡能力的解讀。大多數都是自己都不懂,只是抄襲古人的隻言片語來邏輯推理,沒有任何用處。

如何訓練?

唯有靜坐。靜坐中,唯獨放鬆全身,達到深度松,才會打開人體升級的鑰匙 。

只有松到點,就會出現身體清涼,溫熱,酥麻等身體反應。沒有這些反應,就是方法不對。

做對了方法,需要加深,熟練,擴大反應的範圍。於是,整個身體全面清涼,舒爽就會出現。沒有這個反應,說明已經走錯路了。

身體清爽透徹後,意識會逐漸自動清醒,與身體形成兩個體系的存在。沒有這個的,就是偏向身體盯緊的錯誤。也是放鬆沒有做到深度。

意識獨立清醒,就會逐漸全天清醒,念頭出現,瞬間知道。知道的瞬間,念頭自動消失。不費勁的做到。做不到的,就會卡住幾十年或一輩子也就升級不了。

到了這個階段,就是瑜伽師地論中的九心住的第五層:全自動循環形成。

這個階段,身心舒爽,念念分明,清醒持續,干擾自動融化。每天都是過年一樣,身心健康,喜樂受常伴。

不僅沒有心理疾病,還會看到別人的糾結和各種業力的糾纏。會感嘆,世人深陷其中,不知自救。奈何!

這個階段開始,可以看各種經典。楞嚴經,圓覺經,金剛經,雜啊含,道德經,傳習錄,壇經。看任何東西,都可以找到跟自己的體驗共鳴的過程。好像一切古文內容,都是自己經歷過一樣。

後面略。接著就是意識修。一步步提高


末學愚鈍,曲折三十餘年才略略找到些許方向。路,必然是對的。至於高不高,或者最高境界,只能說是盡形壽乃至生生世世無窮劫,努力證道就好。

如果有走捷徑,一蹴而就的想法,不妨自問:世間安身立命之學尚需小學中學乃至博士博士後數十年功夫下下去,何況修生了死斷煩惱斷盡煩惱的出世法,憑什麼?長得乖么?

做,就對了。

下面是末學逐日學修的筆記之一,應該能對提問有點點參考,與之相關的還有5、6、7和13。

———————————————————

瑜伽師地論學記(3)

百卷《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記,玄奘菩薩譯。

佛法之修證其實是件很個別的事,蓋因緣起無盡,眾生無盡,煩惱無盡。眾生各有所緣,所以眾生亦各有各自的煩惱。

佛陀住世時,以大神通大智慧大雄大力透觀眾生去來煩惱,故有緣眾(利根弟子們)凡有所惱,分別對治。即弟子即問,世尊即答,而弟子即修即證,是一種立竿見影的現場教學方式。

(嘆己身根劣、福薄、緣少、慧淺、障深、業重。如此,更應起而行,精進不懈。既今生緣起,深惜之!)

佛陀入滅後一至五百年間,經三度結集,匯為佛法通途,因應濁世煩惱,而各有其興。

佛滅度後七百年,大乘八宗共祖龍樹菩薩興,從大龍菩薩入龍宮取經,依《般若經》造論,創大乘空宗(法性、中觀)。

佛滅度後九百年,無著、世親菩薩興,依《解深密經》,弘傳一生補處當來下生之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以降所教——即《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論》、《分別瑜伽論》五種,其中並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依。

二菩薩由此闡揚,進而造《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大乘五蘊論》、《百法明門論》等,創大乘有宗(法相、唯識)。

傳二菩薩本為兄弟,弟世親初習小乘,造《阿毗達摩俱舍論》,無人能駁,時謂「聰明論」,讀之令人聰明。後為兄長無著接引入大乘,廣造諸論,共享「千部論主」之稱,二人相長,大成唯識之學。

其實佛法本無所謂空、有,祖師菩薩們對治當世流弊所立故,恰如佛陀觀機分講八萬四千無量法門。以破一切情見執著,顯諸法性為的,治有見故立空宗。分別諸法相狀以見性,矯惡取空而施設有宗。所謂性相佛法與僧伽,二諦圓通三昧印,本質上都是圓融與圓滿的,皆是趣向解脫之正法。

由此廣觀,無論是五師傳承、法水一味的原始佛教,以及後來的上座部、大眾部,還是更形分立的說一切有部、說出世部等等等等,乃至「密富禪貧凈方便,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的大乘八宗,或者教派中某支某師,只要自己秉持「如理思惟,如實觀照,如是生心」的原則,隨所緣處,思考、觀察、踐行,踏實修證,真實行履,皆是入道正途。

此謂:圓人受法,無法不圓。

須知,無論大、小二乘,乃至於天人乘,所謂「乘」,終不過載具也,皆為度生正因,而能夠由生死此岸及於解脫彼岸,終歸還是看自身是否成就能度之根器。

此謂: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

亦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行人,但持本心,不見世間過。

來自專欄

瑜伽師地論學記

剎那公子 · 26 篇內容

瑜伽師地論學記(25)

文章 · 2 贊同 · 2 評論

編輯於 11-21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禪師說,「中國傳統藝術中,真理也是存在的」
六 禪宗的五家七派
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五)——禪師與禪門規式
盧理湘:張三丰《參禪歌》新注
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一)——禪宗與禪定

TAG:佛教 | 道教 | 禪宗 | 藏傳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