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句子,直譯 還是 意譯?

我是個被別人稱為杠精的人,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杠(本人2020屆江蘇中考生)

英語翻譯句子要字字落實(老師說的)。所以我就理解為要直譯,可是為什麼有些要意譯呢,導致一直會扣分,我很不明白,一直去分不清楚。求解。我個人認為應該直譯,這樣可以保留句子的原有含義,翻譯不容易出錯。


看在你是江蘇中考生的份上 回答得比較超綱一點

首先講一點 字字對應的翻譯有別於直譯

直譯這個概念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理解

我舉幾個例子

茅盾:「我以為所謂『直譯』也者,倒並非一定是『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

《翻譯通訊》編輯部: 「直譯的意義就是不要歪曲了原作的面目,要能表達原作的精神。」

朱光潛:「所謂『直譯』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譯,有一字一句就譯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動。」

巴金:「我覺得翻譯的方法其實只有一種,並沒有『直譯』和『意譯』的分別。好的翻譯應該都是『直譯』,也都是『意譯』。」

朱光潛先生認為的直譯是字字對應 語序也不能改 我立馬就可以舉出一個例子

關於英漢語言的句法差異

Out you go!

外面你走!(字字對應 語序不調)

你出去外面!(字字對應 語序調整)

(你)給我滾出去!(意譯)

這裡應該採取的翻譯方法應該就比較清楚了這裡你認為的直譯是不能夠傳達出原文要表達的意思的 只能採用意譯

而按照茅盾先生的理解 這裡的「給我滾出去!」居然也算作直譯

因為直譯和意譯有產生過分歧 我個人覺得用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來的歸化和異化的概念會好一點

跑題了 回到直譯和意譯上面 簡單來講

意譯的目的是為了讓譯文通順 讀者看得懂

直譯是為了準確充分表達原文意思

一些句子可以完全字對字翻譯

一些句子只能意譯

大部分句子 直譯和意譯都可以採用或者是二者兼用

目的是為了翻譯出來的東西讓讀者能看得懂

注意 直譯不等於字對字翻譯

原則上能字對字翻譯的地方就用字對字翻譯

但字對字翻譯是有限度的 不能過於極端

字對字翻譯解決不了的就應該採用意譯

碰到具體例子的時候你就自己找老師問

最後提一點 要是對翻譯感興趣 建議買一本孫致禮先生的《新編英漢翻譯教程》第二版

P.S. 杠精是真******


翻譯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絕大部分的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不了解源語言的受眾,能用他們熟悉的語言文字,搞清楚源語言文本或者語音要表達什麼意思。如果是出於這個目的來做翻譯的話,那麼必然要翻譯成符合目標語言規範的文字語言表達。

比如,當你看到英文「Good night」,那就該翻譯成「晚安」,而不是「好晚上」。

此外,有過實際翻譯經驗的都明白:所謂「字字落實」,應該是指理解源語言文本的時候不能忽略一些意思,同時翻譯的時候,不要漏掉源語言文本每個單詞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每個單詞都要對應地翻譯成目標語言,否則的話,「a piece of paper」就要翻譯成「一張的紙」了。

當然,如果是為了顯擺你對源語言及其文化有多了解,完全不顧受眾的要求,那麼你所有字句都直譯好了,沒人攔著你。


首先,作為中學生來說,直譯肯定是第一選擇。除了極少數不適合直譯的表達,比如諺語類。

其次,老師怎麼要求就按照老師說的去做,特別是中考是地域性的,各地要求略有不同。千萬不要杠精,不然吃虧的是自己哦。


是的。作為中高考生來說的話還是要聽老師的話的,畢竟拿分要緊。但是如果你以後走了英語翻譯這條路的話你就會發現一味的直譯行不通,文本多種多樣,不是所有的都靠直譯可以解決,有的句子直譯出來簡直就不是人話。但又不能一味意譯,有的文本需要精確,所以現在的譯者都是根據實際情況,把直譯與意譯靈活結合起來的。但是在你考試的時候,你要聽老師的指導哦!


無論直譯還是意譯,你都要準確地表達出整個句子的意思。

這是最基本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你要保證自己沒有語法,單詞拼寫等低錯。

之後如果有追求,開始雕琢自己的句子。

直譯跟意譯沒有明確的界限,但是一定要準確表達出句子的意思。

直譯不是要你字面翻譯,而是你得首先理解句子說了什麼,然後你換一種語言來表述,意譯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升華


肯定是意譯了,直譯就成了四不像了。看看美劇上的翻譯不就是意譯嘛,否則英文和中文的神韻都沒有了。


首先,應對考試,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完成任務。題主現在大可以暫且放下疑慮,按照老師的說法完成答題

第二,直譯和意譯之間的優劣自古以來便爭議不斷。在不同文化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對於這兩種翻譯方法的解讀也完全不同。先譯個人認為,翻譯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達意」和「通順」。而字對字翻譯雖然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含義的準確,但是翻譯的流暢程度便會大打折扣。而如果「通順」欠缺到了一定程度,那麼達意的功能也很有可能喪失。例如,No one would deny that the pandemic hit our economy. 如果字對字翻譯,那麼譯文就是「沒有人會否認疫情打擊了我們的經濟」,儘管意思準確,但是讀起來十分彆扭。不妨稍作意譯(當然,一定要結合語境),處理成「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對我們的經濟造成了影響」。在意義準確的同時,也更加容易讓中國讀者接受,促進了「達意」這一功能。


畢業季|世界經典畢業演講精選(上)?

mp.weixin.qq.com圖標

先譯為大家準備了經典畢業演講。一起為我們的青春踐行!


直譯還是意譯不重要,能否達成翻譯的目的才重要。

如果直譯能達成目的,那就直譯。

如果意譯能達成目的,那就意譯。

並不是把原文的每個字/詞翻譯過來就能完全傳達原文的意思。由於不同語言間的差異,表達同一種意思,所需要的字/詞的數量及其排列順序往往是不同的。這就意味著,翻譯有時候需要加詞,有時候又需要減詞,甚至換詞,還需要重新排列組合。

另外,語言是思維的表象。思維方式不同,對同一件事物的描述方式往往不一樣。翻譯的時候看你是要照顧源語的思維還是譯入語的思維。當然,歸根結底還是看目的。你的譯文是誰看的?作何用的?期待譯文達成什麼樣的效果?這些是真實翻譯場景中需要一一弄清的問題。

最後,直譯並非把每個字機械地翻譯過來。把Good morning譯為「好早上」就不是直譯,而是純粹的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譯為「早上好」才是直譯。

我個人做翻譯的原則是,能直譯解決的就直譯,其次才是意譯。


考試要求逐字逐句翻譯是為了采分方便,實際上翻譯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讓其他語種的人能看懂。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意譯更加優於直譯。


Translation is adaptation.

Prioritize capturing the spirit of the text, and the overall feel, more than prioritizing being very literal.

當然了, 戲說不是胡說, 改編不是亂編...


推薦閱讀:

TAG:英語翻譯 | 英語 | 文學 | 翻譯 | 翻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