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禪定具體怎麼做?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十法禪波羅蜜滿足。何等為十。

一者 福德佐助

二者 多厭離想

三者 勇猛精進

四者 多聞具足

五者 心不顛倒

六者 如訓相應

七者 如法修行

八者 自性利根

九者 善解心地

十者 善解奢摩他毗婆舍那 無止息意

善男子。云何菩薩福德佐助。

菩薩摩訶薩於大乘法宿植德本。在在處處流轉生死。為善知識之所攝受。隨願受生。若富貴大姓。若居士大家信樂之家。既意欲得往彼受生。即便造作彼業因緣令得往生。生生世世值遇親近真善知識。

何者名為真善知識。所謂諸佛菩薩。

如是增長宿世修集善業因緣。常作是念。苦哉世間痛哉世間。無安立哉一切世間。久遭重病痴暗無明。何以故。欲因緣故。

是故我今不當於如是等困厄世間求受五欲夫淫慾者。唯是妄想顛倒而已。於三苦中謬生樂想

是故如來處處經中種種因緣。具說淫慾多諸過失殊可患厭。

所謂淫慾 如炙肉法。肉[(夕/火)*束]俱燋。

如舐刀刃貪味偽舌。

如毒蛇頭具四種毒。

如豬在廁臭穢不凈。

如彼痴狗而嚙枯骨。其口出血謂之為樂。

亦如獼猴黏著黐膠。

是故菩薩當生厭離。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於正法中如法出家。往無家地而慕精進。未得令得未證令證未至令至。以是因緣而取三慧。世諦所說第一義諦所說。善解二諦深妙之理。

如所教訓即為隨順。離諸顛倒如法修行。

何者名為如法修行。所謂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以能通達於道諦故。成就利根 了知諸根。

即樂寂靜 究竟遠離。一切徒眾混雜諠鬧。匆遽多言淫怒痴等一切惡覺。親里知識利養名譽 畢竟遠離。身心快樂 柔軟調和。

復更思惟觀察是心。何法處行於善不善無記法耶。

若行於善即生歡喜。若生欲覺名為不善

欲有三種 謂上中下。

何者為上。以欲遍身深入心住。迷亂倡狂不能修於遠離因緣。以深著故。

云何深著。以其不能究竟生於慚愧心故。獨居空閑而隨憶念不曾暫忘。生惡覺觀 決雲淫慾。定是精妙諷詠歌嘆。妄想顛倒謂言好物。如痴獼猴見水中月便欲捉取。不見其惡無慚恥心。

以欲因緣。亦能與其父母尊長而共爭競。乃至相殺不避親疏。

凡夫痴頑耽著愛染。不能舍離欲因緣故。死墮地獄畜生餓鬼受諸苦報。

是名上欲。

何者中欲。若人習行親近淫慾。未交會前方便求覓。設遂其事便生厭離而有慚心。知欲不善呵責自悔。

是名中欲。

何者下欲。脫遇欲緣止申捉手共相磨觸。或共言話 或眼瞻視。

是名下欲。

夫名淫慾。若莊嚴身 若愛壽命及諸資生。但能生貪 悉名淫慾

何者名嗔。嗔亦三種。謂上中下。

其上嗔者。生於忿毒 怨憾 恚怒 惡賴 憎嫉。於五無間重罪之中。皆能備造或謗正法。由謗正法所得重罪。於前五逆不及一分。乃至算數譬喻悉不能及。以是因緣。死後入於大地獄中受諸苦毒。久久之後無量劫中脫得生人。其眼光赤 無賴惡性 暴虐咆哮。生旃陀羅下賤之家。以是因緣展轉生死無有出期。

是名上嗔。

何者中嗔。其雖發嗔造諸惡業。即生悔心發露懺謝嗔所生罪。速疾修其對治方法。

是名中嗔。

何者下嗔。當嗔發時 而作惡口不愛之語。或惡眼視。雖作不善亦非恆嗔。一念之頃速疾修集對治方法

是名下嗔。

痴亦三種。謂上中下。

何者上痴。於前所說如是之處 痴所迷惑。而無憂愁不知改悔

是名上痴。

何者中痴。若痴暫發 造作惡業速疾改悔。於同學邊發露懺悔不敢覆藏。於所犯罪 知非利益。

是名中痴。

何者下痴。於所持戒若二若三。脫有毀犯皆是制罪。終不敢犯性重禁戒。

是名下痴。

是中菩薩善巧方便。制伏其心令不作罪。如是制心絓是淫慾縛著因緣。悉不復生。何以故。如是善巧制伏心故

心若無記。是時憶念一向觀察。令其心性與善相應。

何者名為無記心耶。若有是心。不散於外 不住於內。不住於善 不住不善。不在奢摩他 不在毗婆舍那。不能收攝令得寂靜。睡眠所逼 沉沒而住。如人眠覺睡勢未除 心不明了。菩薩爾時以巧方便制御其心。令得起發歡喜 安住於禪定中。如是菩薩善解於心。

菩薩如是解於心已。觀見諸法如幻如夢。

是法不善 是法是善。是法出離 是法不出離。

作如是知。是等諸法皆依於心。由心而生 心為上首。若能攝心調伏制止。若達心性則能攝得一切諸法。則能調伏一切諸法。則能通達一切諸法。

若如是見一切諸法。則能修心令得寂靜 以心繫心。若心不靜而制令靜 安心於心。

若心如是寂靜相應。是名一心

得一心已則入於定。得入定已寂靜所生一向歡喜。

心歡喜已滅於貪慾。

貪慾滅已一切不善亦皆寂滅。

有覺有觀 寂靜所生。

得歡喜樂 入於初禪

是時菩薩。為滅覺觀勤行精進。於歡喜樂不著其味。何以故。謂無常故。

行於初禪而移其心。離於覺觀心不復著。

無覺無觀三昧所生。

得歡喜樂 入第二禪

是時菩薩則見此樂決定是苦。何以故。三苦攝故。

是時菩薩住於舍心。

住舍心已唯正憶念。而有了知以身受樂。如是之樂一切聖人說名為舍。

憶念樂住 入第三禪

是時菩薩謂第三禪決定是空。故求四禪而使其心入於四禪。

絓諸我見悉皆迴轉。樂亦隨滅 諸苦亦滅

苦樂滅故。從初以來憂喜滅故 不苦不樂。

舍念清凈 入第四禪

復作觀行則自見身。與虛空界以為一相。

如是見已。絓是色想究竟超越。是隔礙想 悉不復生。

何以故。已得超越過色想故。無復絓礙。

於一切想唯見無礙。無邊虛空故 入無邊虛空而住

是時復見識與無邊虛空相應。

自謂此識無有邊故。入識無邊

過此識已 是中但有無相之心。

一切行滅無心功用。是名為

如是心滅

菩薩應知復更入定。是中進修而不休息。

是處其心與慈相應。具如前說。乃至修得六通自在

是中亦復不息精進。當求修滿菩提法行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是十法。禪波羅蜜具足。


初果到初禪的發起——正覺電視弘法三乘菩提綱要第13集(由大乘法真實履踐者、實證的親教師演說)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上一次的內容,來為各位講說聲聞道中二果與三果的修證。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上一次所說的為什麼眾生沉淪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脫呢?因為眾生有無明,所謂的無明就是眾生不了解三界五陰諸法都是無常、苦、空、非身、無我的,所以眾生會把五陰法當做是真實的、常住的、可樂的、值得追求的;這樣的無明在解脫道來說,就是會障礙眾生出離三界不得解脫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為什麼眾生不能出離三界呢?因為有這個無明(又叫作一念無明),眾生在現前的一念當中,就已經被這個無明所纏繞,所以就會一世又一世的輪迴而不得出離。那麼一念無明的內容又包括哪些呢?一念無明包括了: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愛住地煩惱,色界愛住地煩惱,無色界愛住地煩惱。其中無色界愛住地煩惱,又叫作有愛住地煩惱。簡單的來說,就是眾生愛樂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境界,被這個愛樂所綁住,所以就會在三界當中輪迴;這三界住地煩惱的背後,是因為有我見,也就是見一處住地煩惱(才會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比方說我愛這個東西,我討厭那個境界;眾生要產生喜愛或厭惡,它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沒有「我」,也就不會有這一些喜樂與厭惡;所以說眾生樂著三界的先決條件,就是有了「我」的想法與見解。因此想要解脫於三界,首先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斷我見。我們做一個比方:如果一念無明是一棵樹,則我見就是它的根;而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就是它的樹榦、枝條與葉片;如果我見不斷,則三界愛就不可能斷除,因為樹根還在,未來「春風吹又生」,三界愛仍然會繼續生長出來,不是真的消失了。

前面的節目中,我們已經為各位介紹眾生斷了我見,成就了聲聞初果(也就是須陀洹果),初果的人,他不會再以三界當中的任何一個法,當作是真實的我而存在,所以不久之後連帶著疑見、戒禁取見也會一併的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三個加起來就叫作三縛結。也就是說證得初果的人斷了三縛結,就是斷了一念無明的第一個部分----見一處住地,所以還剩下欲界愛、色界愛與無色界愛的煩惱,因此證得初果的下一步,就是要斷除欲界愛。

  那麼為什麼三界愛當中,首先要斷除的是欲界愛呢?因為欲界愛的內容深廣,現前就已經被這個欲界愛所纏縛了,因此三界愛當中,首先要斷除的就是欲界愛。初果人雖然已經親證三界五陰法當中,沒有一個法是真實可依靠的,可是由於對於欲界的貪著尚未斷除,所以此生結束之後,下一生仍然要出生在欲界天中。因此最鈍根的初果人,雖然不會再往生三惡道,可是下一世生在欲界天中,如此人間天上往返七次之後,才能夠證得四果入般涅槃;這就是佛在《長阿含經》中所說的「得須陀洹道不墮余趣,極七往返必成道果」的道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覺得:初果人已經斷結證果,也已經現證五陰法的無常、苦、空、非身、無我,怎麼可能還會貪著欲界法呢?主要是因為過去多生以來,所累積的貪著習氣尚未改變的緣故。我們就用一個《雜譬喻經》的故事來為各位說明:在西方有一個王國,向來缺少馬匹,國王花了國庫很多的錢,終於買了五百匹的戰馬,用來防禦國境。可是一陣子之後,由於國泰民安沒有戰事,國王就說:「與其花這麼多錢來養馬,不如讓這些馬進到磨坊裡面,去幫忙磨麵粉吧。」所以這些馬就進到磨坊裡面去。幾年之後鄰國真的入侵了,這時候國王派了這些戰馬上陣;可是戰馬由於已經習慣於每天在磨坊中,繞著石磨轉圈圈,所以上了戰場,竟然不懂得如何衝鋒陷陣;士兵急著拿馬鞭鞭打這些馬,馬反而是更努力繞著原地轉圈圈。鄰國看到了這個弱點,就一舉攻下了這個王國。這就是說,由於過去多生以來,熏習欲界的五欲,已經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思惑」,這就是三界愛的煩惱。初果人斷的是見惑,所以三界愛的思惑尚未斷除。見惑與思惑是不同的,否則一念無明,也不必分成四種住地煩惱了。

  那麼接下來,初果人要怎樣斷欲界愛呢?在《長阿含經》中,佛說:「三結盡、薄淫、怒、痴,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

意思是說初果人已經滅盡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三縛結。接下來要修除欲界愛時,首先就要淡薄欲界的淫愛、嗔恚以及無明,這樣子就證得二果斯陀含,下一世會出生在欲界天;再下一世則會回到人間而取證四果阿羅漢,就在人間取證涅槃。也就是說,初果人在斷了三縛結之後,仍然要用心於觀行微細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法,繼續觀行微細的五陰仍然是無常、苦、空、非身、無我的;乃至於一一陰、界,皆是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現前就已經現觀到:無論是能緣的識,或者是所緣的五塵、六塵、五蘊,都真的是平等平等;因為它們都是自己內心、內六入的內相分法。如是看到能緣與所緣真是平等,而一一是苦;如是苦集、如是苦集滅,而成就苦滅道諦。也就是初果之後,仍然要觀行現前的現象界法,以破除過去所沒有發現到的五陰法上面細微的執著;以這樣子斷三縛結以及五陰的空觀當作基礎,進而斷除欲界愛。欲界愛的內容,總共有粗、中、細九品,斷除粗品與中品的六品法,就叫作二果斯陀含人。意思是說二果人,仍然有微細的欲界愛,所以下一世將出生在欲界天上,而不能出離欲界。

欲界愛的具體顯現,主要就在五蓋障上(貪慾蓋、嗔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要很用心的去舍離。

五蓋障的內容:第一個叫作貪慾蓋,是說執著貪愛於五欲法,貪著欲界當中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眾生被五欲所纏縛,無時無刻都想要去攀緣五欲的境界;對於五欲有執著,如此的熱惱,會障礙我們修道。第二個叫嗔恚蓋,是說眾生對於那些不如我們自己原先預期的境界上面,生起了憤恨的心,當然會障礙我們向前進步。第三個叫睡眠蓋,它包括了昏沉與睡眠,無論是昏沉或睡眠,都會使我們的心暗淡,無法積極的去完成修道。第四種叫掉悔蓋,心突然的躁動叫作掉,而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能接受,卻產生了憂惱,這叫作悔。無論掉與悔,都使我們的心產生熱惱,在原地踏步無法向前。第五個叫作疑蓋,是說對於一件事情猶豫,無法心得決定,長時為這件事情心生憂愁,所以障礙了修道。

  剛才所說的五蓋就如同蓋子,遮覆在我們的頭上,遮覆了光明,所以叫作五蓋障。再一次強調:要斷欲界愛,它的基礎是要以斷我見,跟五陰的空相空觀為先決條件;用這樣子的智慧來歷緣對境,一次又一次的去觀行五欲法的生、住、異、滅之相,去觀行五蘊法的無常、苦、空、非身、無我,遠離一切的現行;到最後,甚至只是一個妄念的產生,都如同被矛刺了一下的疼痛。這就是聲聞道的修學方式,用這個方法來斷除對於欲界愛的執著,而心不動搖。各位可以想想看,被一把矛刀從胸膛刺穿過去,痛?是不痛?所以對聲聞道的人來說,到底快樂在什麼地方呢?經中說對於聲聞人而言,只有方便說有一個時候是快樂的,那就是入滅盡定,滅盡一切,叫作受斷樂。可是在滅盡定當中,既無一法可立,另外還要動中的定力,還要有持戒來輔助斷除欲界愛;因為持戒能夠讓我們止息惡習,持戒可以開智慧,持戒可以增進福德,持戒可以讓我們的定力深細,特別是佛所告誡的重戒,千萬不要違犯以免重戒障道。

  再接下來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終於能夠將欲界愛完全的斷除了,心不再染著於欲界,心解脫於欲界,就成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來(欲界了)。因為三果阿那含人,已經斷盡了對欲界的執著,所以下一生不會再受生於欲界。在斷除欲界愛的過程當中,心不動搖,常住一境勝解作意,所以定力也會逐漸的增上。隨著欲界愛的淡薄與斷除,欲界定還有近行定(也就是初禪前的未到地定),這一些定力都會逐漸的具足;所以當我們把欲界愛斷除,證得三果的同時,初禪也會發起,因此證得初禪是三果人的特徵之一。

  在《六度集經》佛為我們解釋,證得初禪的道理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初禪的行持法,必須要去除貪愛五欲要挾之事,要消除眼見美色的狂亂,要消除耳聞聲、鼻嗅香、口觸味、身觸境的貪好;修道之士必須要遠離這些慾念,要遠離五蓋障,也就是貪慾蓋、嗔恚蓋、睡眠蓋、淫樂蓋、掉悔及疑蓋。所以修學禪定,它是作為斷除欲界愛的一種手段、一種工具。佛也說發起初禪之後,才算是真正的禪定。因為初禪以後才能夠解脫於欲界,進入色界的境界。初禪以下的未到地定與欲界定,嚴格來說,不算是真正的禪定證量,因為沒有能力脫離欲界的緣故。

  那是不是說:只要證得初禪,就算是三果人呢?那又不一定!因為三果人一定證得初禪,可是證得初禪的人未必是三果人;這是因為解脫道中果位的判定,是依照四種住地煩惱(見惑、思惑)的斷除來判定的,不是依照禪定的證量來判定。例如斷我見得初果,斷我見再加上斷欲界愛,證得三果。所以說: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得初禪的三果人,當然更不會有不證初禪的阿羅漢。

現在很多的法師大德,不明白這個道理,每天雖然努力的攝心打坐,用功修行;可是初禪始終不發起,就是因為不了解證初禪是依斷欲界愛,而不求自得的。如果只是讓自己每天一直保持在常寂常照的境界當中,(不斷欲界五欲的貪愛)初禪永不現起。然而(一般人)就算是發起了初禪,也只是凡夫一個;因為聲聞果位的判定首先就要以斷我見作為先決的條件。

  初禪發起的時候,就是離開了欲界的境界,而生起色界的境界,因此初禪又叫作離生喜樂定。初禪的境界總的來說,有五支功德:覺、觀、離生、喜、樂。初禪中有覺也有觀,覺與觀又叫作尋與伺,覺是粗心分別,前心了別。譬如說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是對這件事情,做一個主動的向外搜尋的,大致的了解、大致的印象,這個就叫作,則是說在覺之後,所生起的細心的領納與後心的觀察。初禪有覺也有觀,所以又稱為有尋有伺定。在經中稱讚佛,說佛是「大龍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意思就是說,佛在任何時刻都保持在定中。譬如說為眾生講經說法時,至少也是在有覺有觀的初禪裡面。離生是指離開了欲界生(後世不再出生於欲界中)。

  這時候因為發起了色界天的天身----色界天天身依於欲界身而發起了。色界天身清凈,欲界天身粗重;這時候如果我們靜心向內觀,會發現沒有五臟六腑,如雲如霧,體表上下猶如一層最薄的薄膜;而且會發現鼻識與舌識的運行消失了,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原來所謂的色界天身,色界的清凈四大是這麼一回事。至於喜、樂,我們等到下一堂課再為各位詳細的介紹。今天我們從初果講到二果,講到初禪的發起,講到初禪有五支功德,講到初禪是三果人的特徵之一;下一堂課我們將繼續為各位,介紹初禪的後兩支功德,以及三果人的差異、品相、種類。那麼今天我們的課程,就為大家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第13集 初果到初禪的發起?

www.hymzwb.net

願您我共成佛道!


題目太大了呀。八萬四千種法門,都離不開修禪定的。

禪定就是心不亂跑,自己能做心的主宰,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公共課。

現在比較流行的法門的用功方法——念佛,打坐,持咒,觀想,都是修禪定的。還有數息等等。對每個人的難易程度不同,找個師父,好好了解一下佛法的種種修行方法,然後找個適合自己的。不過初學的話,難以分辨正邪,還是去個大點的正法道場比較安全。

如果你是特指的四禪八定那種,那要找個師父好好指導,每一種方法都是個大課題,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四禪八定現在很難修成就的,都是要突破欲界的,要得這個禪定,得沒有相關的生理現象,現在這個時代,沒太聽說修成功的。


佛法禪定,分有相定與無相定,又分世間禪定與出世間禪定,又分寂止定與勝觀定……次第修行是由前者入手逐漸趨入後者……

有相禪定怎麼修?首先要執持專註一個專註的所緣對境,然後一心不亂,全心專註,不昏沉迷糊也不胡思亂想散亂,清清楚楚地持續專註即可……

壇經云:

師示眾雲: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雲:「我本性元自清凈。」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弟子 @愛能人生 你知道具體怎麼樣修佛法有相禪定了嗎?一卷《金剛經》上座之後,從頭到尾,不思其義,不雜他想,一口氣直誦到底,反覆數遍後,自然放鬆安住片刻,下坐迴向……懂不懂?去做吧……


修習禪定首先你得在生活中學會培養慈悲心。然後持戒。


佛法諸方便門都有禪定,關鍵你要修哪個法門。可以依止這個法門的善知識,從基礎一步一步的修行。

學佛不是這種泛泛打聽,自學成才的方式可以修學的,這是盲修瞎煉,第一步就沒踩到正道上。


推薦閱讀:

有關李一的興廢
禪師說,「中國傳統藝術中,真理也是存在的」
盧理湘:張三丰《參禪歌》新注
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一)——禪宗與禪定
六 禪宗的五家七派

TAG:佛教 | 禪宗 | 佛學 | 佛法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