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那該如何去消化這份苦澀與不甘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很多人最後都沒有成為自己去想成為的樣子,我呢,多年努力,感覺自己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的一半!就是有一半變成了,一半失敗了,心裡很多不甘心,這分不甘心和苦澀常常在晚上攪的自己睡不好,這就是對自己要求高的人的最大折磨!

經歷過一段時間自我折磨後,感覺最大的是接受現在的自己,然後執著的還要改變,不管形象還是其他方面,都不放棄!這個經歷有很多痛苦,因為現實很多局限性,讓你怎麼努力都無功而返,還有很多努力都是白做無用功,還有很多是根本無力改變,都是讓人苦澀難受的,這就是成年人最大的折磨!

放棄不甘心,不放棄做不到,那份無力感,常常夜不能寐!找老朋友消化,找點樂子消化,成了現代人解釋自己最大的安慰!


首先,要明白想要成為的是什麼樣子,要具體的一個目標,比如成為老師,或者公務員。

其次,要明白有多少人在成為這樣的人,你需要多少的努力。

最後,分析自己的能力,因為自我評估不足,會導致心態的失衡。

最重要的是,在行動中始終保持反思的心態,行動第一位,反思才會帶來成長,成長才是第一位的。


想成為的樣子?

於我,初中之前,太過虛無縹緲,自己也不知道想成為什麼樣子。今天想當一個植物學家,明天就想開一家雜貨店。

高中以後,漸漸地能看見一點朦朧的影子。我想當一個海員,又或者在偏遠山區成為一名教師。

但是大學畢業,我終究沒過上想過的生活,不是理想變了,而是明白了自己不是一個「獨存」的人。

現在,我不是很滿意自己的生活,但也不厭惡,或者是還來不及厭惡?

「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我們的生活很單純、很簡樸。我們並不野心勃勃,如果說我們也有驕傲的話,那是因為在想到通過雙手獲得的勞動成果時的驕傲。」——《月亮與六便士》

所以,既不能成為自己眼中的身影,不妨嘗試勾勒現在的自己。


如果可以消化,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叔本華。


結婚前去學的服裝設計,想著以後自己開個工作室,學習過程中家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因為自己的懵懂無知,被老公拿走了第一次(當時在他家吃完中飯,他讓我去他房間休息,不想去的,但他說不會對我怎麼樣,再加上是白天我覺得他也不敢對我怎麼樣,就去了),思想上比較傳統,就一直這麼交往下去了,學完的時候想先做事業,先出去工作幾年磨鍊下,但老公想自己創業,期間我們為這件事相互說服對方很久了,最後因為如果我想做事業的話起碼有5、6年是不考慮結婚的再加上他和我說等他事業穩定了再做也不遲,然後我被自己說服了——覺得一旦結婚了在生養小孩期間也是得暫停自己的事,覺得家裡的經濟主要還是靠男人(事實證明我當時腦子被門擠了)。然而結婚後才發現老公完全是個還依靠著父母的大小孩,生完一胎想和他一起大幹一場,逼著他獨立,結果架不住他父母念叨二胎(當時我是明確反對生二胎),在老大剛滿一周歲還在哺乳期就懷了老二,為了這老二兩人差點都離婚了,想著即使是離婚這二胎也不能生(他在他父母店裡做事完全是跟著他父母過日子),後來他家人勸了很久才沒離婚決定生下二胎。(女孩子真的不要太天真,多經歷感情的磨鍊還是好的)

現在老二也三歲了,去年從他父母那裡獨立出來,下半年老二也開始上幼兒園了。獨立出來後,他父母不給一分錢,只給老大的學費錢,沒過度期,老公工作還沒穩定,我在家帶小孩,平時有時間就去做下保潔掙點生活費,生活上老公的姐姐補貼點,說實話很難,沒錢!我心裡也很不甘甚至有點怨恨我老公,覺得當初是他哄騙的我(所以女孩子少聽男的給你畫大餅),但又有什麼用?日子還不是要往前過,只能轉換自己的心態,接受它,抱怨並不能改變什麼,目前報名了西點班,以後就往西點這方面發展。

至於你說的怎麼消化這份不甘和苦澀,我只能說調整自己的心態,換個方向考慮問題。生活總是要繼續的,加油^0^~!!!!一切靠自己!


找個靠譜的人傾訴卸掉壞情緒,然後盡己所能做到最接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說起來容易,還得靠你自己。


謝邀。既然你已經接受了現在的狀態,那就換一種方式去享受它,你不能改變別人和環境,但是你可以嘗試改變自己。


既然都覺得不甘了,就可以從現在起努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看別人的事總是說的輕鬆,於自己卻終是太懶惰,也對我自己說 )


有句話你肯定聽過:一顆大樹最好的成材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有騰出消化苦澀和不甘的精力,為什麼不去多看兩本書呢?


既入窮巷,何不及時抽身退步

發現自己別的才能,發揚光大,自然不再為曾經的失意難過了


那就盡量朝著想要的樣子前進啊,即使沒能做到目標,但也比現在啥也不做強


推薦閱讀:

褚英,曾有可能成為清朝開國之君,卻被處死,他改變了立儲的原則
能改變就去改變,不能也無妨
想成為女神男神,牙齒的顏值很重要,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推倒重建
人人知曉的《幻樂之城》與「無人知曉」的A-Lin,改變了音樂傳播形態

TAG:改變 |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