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老子說有生於無,感覺很矛盾啊,既然是無了,怎麼會生有?


這樣吧我截一段《老子西升經》給你看看

簡單意思就是人無生死、是形軀會生老病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9087199?

zhuanlan.zhihu.com圖標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384051?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老君曰:

  •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
  • 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
  • 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
  • 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
  • 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
  • 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
  • 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
  • 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
  • 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
  • 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
  • 亦猶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


「無」在老子原文中的寫法是「亡」,表示一個人邁開大步向前走,卻把東西落在了身後:

所以,無的本意是亡,有丟失的意思。現代漢語中的亡羊補牢還保留了這層含義。

「有」在老子原文中的寫法是「又」,表示人伸出手去拿東西:

所以,有的本意是抓住了東西。

因此,有、無都是一種存在,有是指人們可以把握的東西,無是指人們沒有或無法把握的東西。

在老子的宇宙起源說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是指無形的存在,比如這裡的「一、二、三」,它們無形,故人們看不見(無法把握);而「有」是指有形的存在,比如這裡的萬物,物有形,故可見(能夠把握)。

「有生於無」,就是從無形的「一、二、三」中演化出了萬物,從無形中產生了有形。

究竟什麼是「一、二、三」可參見另一答案:

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莊子·天地,這樣理解可以嗎??

www.zhihu.com圖標


你想的無類似桌子上有沒有東西,老子說的無是指造出你認知的方式。

你想的無也是有,只是在你的腦海里概念不同而已,但其實都是你腦海自己造的區別。

就像認識了魚,就一定認識水,認識了樹木,就一定認識土壤一樣。這些都是你腦海里能想到的,所以都是有,也就是有為萬物之母。簡單來說,就是事他媽。

參道,重要的不是在思考的內容上,而是你如何學會思考的?讓你扔掉思考的一切之後,才會明白眾妙之門。


「有」、「無」、「變」是一個三段論式。老外也是在討論有、無、變的。

當然,他們換了個名頭,純有=純無。在純有下因為沒有「邊界」,所以你根本看不出來任何差異。那就又要涉及到「妙先生」和「繳先生」了。涉及到同一性和差異性的問題了。你看,其實是可以繼續再「杠下去的」。

你可以簡單的認為,嬰兒由於沒有「名」,所以他看著眼前萬事萬物。都和「無」沒有差別。

有無的本質是概念。概念本身即是個名,或者說名的本身就是名。只要看到是「名」,就切記「非恆名也」,概念的本身即一個「過時的概念」,我們要、會「與時具進」,對其著手改進。

人就這麼奇怪,我們恰恰承認「道」的與時具進性質,老是忘了「名」的進程。所以很多「論道」的是一言堂,拿著孔子套老子。

有無變擴展開來,便是「座而論道之人」你一言,我一語。

「此處應該,不對,此處應當更好」。也即是一個不停的「向美、向善、向道」的精神。

而這個「精神」、「道心」本身,居然是個「有」。

這樣事情就「鬧大了」。

你說這個精神到底是存在的,還是無中生有的?

那就要視你的主觀態度。

老外由於是唯心的,這個精神他可以「簡單的」,「來自於上帝」。說簡單吧。。。愛因思坦說他看不懂。

老子不認識上帝,老子說看到兒子的德性就能知道老子的德性。最終追述上去,就是「來自於天地」的精神。

我個人傾向於來自「經驗」。老子英雄兒好漢。

這個精神究竟來自哪裡,是可以「存而不論」的。

但對於眼前任何事物有一種「杠精」的精神,是要發揚光大的。

弔詭的是,你應當更好是愛你,我應該更好是自愛,我們應該更好是博愛。

我們就是「愛智慧」,我們就是「愛辯」。

道不是那個「無」,道如果是「無」的話,即「不全」。不全乃不道。

也就放棄了另一種可能性。

這個式子應該例為:A=-A。全乃天。道即不道。


沒錯,是有矛盾。

矛盾在於老子的無不是絕對的,等於零的無,而是對客觀的主觀觀察,概念,命名。

道德經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可命名為天地之始。有,可命名為萬物之母。

顯然,無和有是反映客觀的命名,既是客觀,也是主觀。

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

客觀的,真實的世界,只有物質的時空運動,全是物質的有,無所謂無。

人類是自然的尺度,有和無,大和小,長和短,前和後等等,都是人類的觀察命名。

什麼意思?客觀世界,大到看得見的宇宙萬物,小到無形的塵埃,其實都是有,這是客觀。

但無形的客觀存在,客觀的有,我們觀察不到,主觀的沒有就人為地命名為無。

這不是唯心主義嗎?沒那麼簡單。

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水,火,原子,現代科學家猜測的宇宙奇點大爆炸,是宇宙的本源。

老子也認為,道是物質。道之為物,惟愰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但是,古典唯物主義,老子,希臘哲學家和現代科學家面臨一樣的處境。

一方面認定物質的水,火,原子,奇點,道是本源,另一方面這些沒證據的名堂統統是概念和命名。

前者唯物,後者唯心,二元對立,西方哲學解不開這個矛盾。

唯物的科學在沒有證據的終極問題上很容易轉為神學。

老子的道,同樣是矛盾,即道和名,物和認知的矛盾。

道是物質,有生有,沒矛盾,沒問題。但是人的觀察和認識卻是有生於無。

什麼事物不是呢?原來沒有萬物,沒有人,沒有你我。後來都有了,都是無中生有。

但是對本體的認定和我們觀察,自相矛盾,邏輯不通。

既然道有本體和實體,為什麼命名為無?既然是無了,怎麼生有?

既然說老子的無不是絕對的無,那麼就是有,為什麼還叫無?

矛盾產生了。二元對立思維就是問,到底哪個對?道是物,還是名?

用現代的話講,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誰正確?

沒有唯一正確,兩者都對,也都不對,都有缺陷。

按照老子的辯證,兩者不是非此即彼,非物即名。

道既是物質的本體,也是人的認識。是物質,也是命名。

老子將兩者辯證地合二為一了。物名合一,天人合一,這是中國哲學的特點。

道(物質本體)和名(觀察定義)之間,看起來自相矛盾,實則是統一的。

老子說,道之為物(客觀唯物),惟愰惟惚(主觀唯心)。道作為物質,只是恍恍惚惚。

恍惚是帶豎心的,也就是心裡模糊,不確定。

道之為物不是確鑿的物證,而是一個恍惚的心證,勉強的命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按照這個邏輯,老子的無不是對物質的否定,而是無證據,不明原因,認知的無知。

後者對前者,主觀對客觀的不懈追問一定會追到無。物質的無限,認知的無知。

凡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無不如此。

比如,宇宙起源於奇點大爆炸。這可能是一個客觀事實,那麼同時也是描述和命名。

如果,如果再追問一句,奇點前面是什麼?那麼肯定是不知道,是無,無知。

也就是說,既然知道奇點,那麼奇點就是有,有知。奇點並非始點,前面還有始點就是無,無知。

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我們有據可查的祖先都是有,但是追問下去,結果肯定是無。

但是這個無也肯定不是我們沒有祖先,而是推測是有,認知是無,即不知道。

認識論追問本體論必然把兩者都導向無,即不知道。

西方哲學和科學止步於奇點,但奇點沒有物證,不能自圓其說。

於是唯物主義怪異地轉向了它的反面,唯心主義。走投無路的科學家,索性皈依神,上帝。

老子向前推進了一步,他的答案是無。道的始點,認知的起點都是無。

那麼,什麼是無?可以下一個大道至簡的定義了。

柏拉圖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無知。康德說,物自體不可知。老子說,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老子的無是混沌的物質(有物混成),認知的無是無知(惟愰惟惚)。

主客觀歸一的無就是混沌無知,無=混沌=不知道。

他們在對世界的認知上達成了共識。

他們跟上帝信仰的區別在於,上帝全知全能,他們信人類,而人類總有不知道的。

總之,無的概念就是物質無止境,認知無止境。有止生於無止,有限生於無限,有生於無。

至此,老子的無,指出了物質本體和我們認知的本質,兩者說的是一回事。

無和有是相對的概念。什麼是無?要看我們怎麼觀察,怎麼定義,怎麼辯證。

你把無定義為絕對沒有,那麼無什麼也生不出來。絕對的虛無主義,有生於無就是胡扯。

物質按道理是有,把無定義為感知不到的物質原因,那麼就是有生於無。這是辯證的唯物。

這個認知就是道。非物質的,純概念的就是神,上帝。


推薦閱讀:

《中國哲學簡史》

TAG:中國哲學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