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離苦得樂中的「樂」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各位師兄,善知識都給出了很好的回答,希望大家作為參考。

其中,一位師兄指出:」題主慎思,你這個問題描述,的確極易誤導大眾。你會誤導別人認為,「我」之所以如此不開心甚至鬱悶痛苦,是因為一個外界環境造成的。「他說的很對,我問題沒描述清,請大家注意。

還有一個我的心得吧,希望大家以我為鑒,不要犯我這樣的錯誤。剛學佛法的人,有了一點感觸,修行沒有達到一定水平,心內也沒有完全清凈,卻喜歡分享,」幫助別人「。這樣的好心也不一定能幹出好事兒來,以染濁心講東講西,越講越毀。

題主的心得:如果有對「佛法」,「佛教」,有興趣的朋友,剛開始學習,才懂得皮毛,不要到處按自己的理解說,這樣越弄越差,覺得自己是好心,但是呢?如果真的想學,要自己腳踏實地的慢慢學,知道多少說多少,不要亂說話。我自己常常想效仿先賢,但是只是看到了隻字片語,卻到處說,這樣實在不好,大家引以為鑒。更不要按自己的想法跟同學的人爭辯,我錯你對之心,萬不可以有,我覺得要認真理解對方的合理性,然後再自己慢慢學習。說句嚴重的話,想我這樣的做事兒,自己感覺是「慈悲」心,卻做著破壞佛法的事兒,還會破壞「僧人」之間的和諧,我想生活中也是一樣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想乾的事兒,如何能隨著對方意願,把對方想完成的事兒,完成最好了,但是如果像我這樣自以為好的做事兒,還引起爭辯...請大家以我為鑒。

感恩大家,如果擾亂了各位師兄和善知識的清修,我真誠的道歉。

-------------以下是修改------------------

各位善知識,末學有一個問題,望各位能夠幫我解答。

佛教中的離苦得樂中的「樂」是什麼意思?

這個樂是世間的快樂嗎?

是功成名就帶來的成就感嗎?

是影視,音樂帶來的快樂嗎?

是親人,愛人之間的幸福瞬間嗎?

如果上述都不是的話,佛經中的樂是什麼呢?與上述的"快樂「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如何培養,如何獲得佛一樣的樂呢?

假如,我生活美滿,事業有成,非常滿足,那為什麼又要追求佛經中的樂呢?

各位善知識,如果您回答中,涉及」六道輪迴「,如果您親眼得證,那您要說明,如果沒有看到,就不要說。我這樣說,並不是我不信「六道輪迴」,而是我們要就自己的認知,理解思考這個問題,也避免給其他同學造成誤解。


此提問及與描述,望題主慎思之。你這個問題描述,的確可能極易誤導大眾。你會誤導別人認為,「我」之所以如此不開心甚至鬱悶痛苦,是因為一個外界環境造成的。

而實際上,站世俗而言,人感覺不開心,並非因為外界環境,純粹是因為自心不滿足,或因為貪慾而攀緣,或因為執著觀念導致的。

換言之,若人心的貪慾不能止息或舍離,執著觀念不能放下,幾世也不可能知足。所謂這山看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古有成語,知足常樂,而不知足的心,樂從何起?

而你說的生活美滿,是你的主觀認為。你說的事業有成,也是你的主觀認為。你說的非常滿足,只是你用假想的主觀認為,去設定你假想的自認為滿足。你根本唔明,何為知足?

知足的是心,舍離貪慾與攀附的心,即是名知足。所以要修行佛法,學習布施波羅蜜多,亦即學習放下,舍離自心貪慾攀緣,從而名為止息煩惱諸苦。

站佛法言,不再滯留執著於自心觀念,即是名離苦。若離苦,不是樂又是什麼?

世間何來一個客觀的「苦」或「樂」等著人承受?只是人心的一份體驗感覺,叫觀點(相)。假如滯留這樣一個觀點,就是著相。若滯留不舍,便成執著。著相或執著,就是苦的根源。

而佛法的究竟之樂,就是涅槃寂靜,心不再起伏安住於無生,亦所謂,無苦有樂!


佛教的最終目的是苦的止息[1],一般來講「離苦」說得比較多,「離苦得樂」說得比較少。

感受分為三種: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離苦得樂」的樂,就是樂受:快樂的感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快樂感受、愉悅體驗。簡單粗暴的說:爽!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樂受我們都要追求。在佛教中,樂受可以詳細分為兩種:有雜染、有過患的欲樂[2],和沒有過患的離欲之樂、清凈之樂,即禪樂[3]

有過患的欲樂,代表性的就是吸毒獲得的樂。據說吸毒爽,非常爽,但是吸毒以後會上癮。世事無常,吸毒的爽快感受終究會消失,這時癮會驅動你不止息的尋找新的毒品,試圖獲得更大的感官刺激;一旦毒癮無法滿足,你就苦逼了,就會感受抓心撓肝的苦,如同被放在火爐子里炙烤一樣[4]。這個過程用標準的佛教概念解釋:欲樂必然會產生渴愛,而渴愛是苦集。這就是有過患的欲樂,佛教不追求這種樂,而是用智慧洞察到欲樂的過患,然後舍斷這種欲樂[5][6]

你題目中提到的這些世間的快樂,都是欲樂。

世事無常。功成名就終會雄圖霸業轉頭空;影音盛宴終會聽膩看膩;親人愛人終會老病死,於是苦就來了,這就是欲樂的過患:只要你沉浸在這種樂中,你就會上癮;但是因為無常,這種樂終究會消失[7];一旦這種樂消失,你就會不舍,就會形成煩惱和痛苦。這就是欲樂的過患,本質上跟吸毒同樣結構[8]

但是禪樂跟欲樂的結構不同。禪樂的來源在於離欲,是一種甩掉了包袱的清爽感受。由於這種樂是離欲而形成的感受,所以是沒有過患的。形象的說,欲樂是放在老鼠夾子上的乳酪,雖然好吃,但是是引發痛苦的誘餌;而禪樂是放在盤子里的乳酪,不會導致任何危險。當然,禪樂本身也是一種樂受,也會消失,消失後你也會不舍,會形成煩惱和苦,會讓你渴望禪樂的再次出現。但是與欲樂不同的是,對禪樂的渴求,最終的結果是解脫[9]——這就是八正道中正精進的動力。

所以,標準的意義上講,佛教追求的離苦得樂,並不是感官刺激的欲樂,而是因滅盡渴愛而形成禪樂。不過其實除了感受上的樂,還有一種被世尊稱為樂的狀態,就是滅盡。五取蘊就是苦,因此雖然諸行止息、一切滅盡後沒有任何感受可言,但相對於在輪迴中生生死死,無時無刻被苦集困擾,滅盡,就是終極的禪樂,沒有之一[10]

參考

  1. ^從以前到現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之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04.htm
  2. ^阿難!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色……(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所觸,阿難!這些被稱為五種欲。阿難!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這被稱為欲樂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71.htm
  3. ^……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這被稱為欲樂……有人可能這麽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麽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71.htm
  4. ^欲如炭火坑而多苦、多絕望,在這裡有更多過患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54.htm
  5. ^欲是少樂味的、多苦的、多愁的,在那裡有更多過患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4.htm
  6. ^凡是無常的,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910.htm
  7. ^比丘們!有三受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哪三個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這三受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61.htm
  8. ^摩訶男!如果善男子這麽奮起、辛勤、努力而得不到財富,他悲傷、疲累、悲泣、搥胸號哭,來到迷亂[而說]:『我的奮起是空虛的,我的努力是無結果的。』摩訶男!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4.htm
  9. ^世尊解釋欲樂、禪樂和解脫之樂的優劣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83.htm
  10. ^世尊解釋為什麼沒有感受的滅儘是樂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72.htm


摯友 @desire caution 的解惑簡潔清晰,以下略為補充:

1. 絕大部分人對「離苦得樂」這四字的理解本身就是不如法的。世人認為「苦」意味著不如意、不稱心、不滿足,「樂」意味著心想事成。站在這種對立概念下去理解苦和樂,不是佛法的本懷。

2. 絕大部分人把人生理解為「有苦有樂」,這種認知和意識根深蒂固到自心未曾如理思惟,就直接接受了「人生必然是苦樂參半」的現實或真理。

3. 絕大部分人由於誤解了苦和樂的本質,導致人生皆趨向一條相同的路:盡全力爭取幸福(情感、金錢、物質、人際關係、精神享受),盡全力避免一切損害(甚至包括死亡)。

4. 絕大部分人對「自我」的認同和保護,使得無論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身口意業),都是從「利益自我」出發,這個基點的牢固,佛經中有一句開示:「譬如人在山石上用水蘸筆作畫,水跡須臾即干,此如同修行之心;山石如「自我」,萬劫難摧。」


如果一個人不明白「一切現象的本質是無常」,那麼自然會希求常住不變,或者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隨己心意」,而一旦「樂」被認為是這種定義的話,那人生的意義就成為了「盡全力保住已經擁有的使之不逝去,並且同時希望獲得更多和更好」。在佛法中,這被稱為是「沒有如實思惟和觀察的顛倒妄想」,這就是苦的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苦」,才是真的苦。

僅僅是「無常、苦和無我」的真諦也遠未企及,又如何能知「常樂我凈」的大般涅盤究竟解脫境界呢?

所以,真正抱有深切和真切願望領悟人生實相的眾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第一步如實理解「苦和樂」,而不是迫不及待站在被前半生意識浸染養成的固化思惟中下結論,作判斷。

此樂非人間之欲樂,此樂是滅苦之樂、寂靜之樂、無煩惱之樂、自在之樂、解脫之樂、事事無礙之樂、無上之樂、究竟之樂。

此樂是慈悲喜舍,此樂是圓滿覺悟。


離苦,即是得樂,換句話說,沒有煩惱和痛苦,才是快樂本身,也就是沒有一個快樂可得。


問:佛教中的離苦得樂中的「樂」是什麼意思?

答: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死後,由後世人將其言教輯錄下來成為「sutra經」,再由後世人創立組織~佛教,經就是「路徑」的意思。

所以,筆者首先將佛教改變成「佛法」來表達,這樣就會比較尊師重道。

(按:2500多年前的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宗教自居)

言歸正傳.....

題主問及「離苦得樂」中的「樂」是什麼意思?

一、首先反問,「離苦得樂」四字出自於何經文?請題主先幫忙找出來。

二、印象中,佛法大概沒有界定什麼叫「樂」。

三、佛法只有說出「八苦」。

無論任何人秉持什麼宗教信仰,或者亳無信仰,如果對八苦完全沒有理解,也不承認八苦乃一直構成對人類身心影響,再說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

《四聖諦》: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

苦聖諦,就是說苦,故此,筆者現反問題主一句,閣下是否承認八苦的存在?

四聖諦就是教人明白苦,找出苦之根源,用方法將苦連根拔起,最後得到解脫。

筆者孤陋寡聞,並不知道所指的快樂是什麼,佛經從來有界定快樂是什麼嗎?簡直令人莫名其妙。

味、患、離

《阿含經》提及有三個字「味、患、離」:

味,是指「回味」,這味不存對立,不論愉快或愁苦,只要令心有所難以忘懷的黏著體驗,就始終會生起「禍患」,故此,必須懂得「出離」,這是把心調伏「貪慾、憎恨、愚痴」的過程。

離,指不被牽制。

相,指由感知後所帶來的觀點,簡稱「際遇」。

亦即是「不住於相 / 離相apratisthita laksana」。

(按:不住於相,出自《金剛經》)

  • 為了擺脫對錶象際遇束縛,必先要明白宇宙萬象的本質是「空」,因為世事的原貌是~「無生」,一切也是由心的錯覺界別而成種種分別觀念。
  • 空的特性,強名叫「空性」。「空」並非等於「沒有」,空性和際遇其實是同一回事。
  • 「空」並非「際遇的「對立」。
  • 「際遇」並非「空的對立」。
  • 空不存在「二元對立」,一切二元對立在空也無法立足,就連空也不存在,因為只要執取「空」,就意味存在有另一個「不空」。

出離二元執著

如果面對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使內心「很舒服」,那麼說明心正執著另一個「不很舒服」的觀點。

由於這個觀點正奴役著心,所以才會產生「舒服、不舒服」的種種相對的界別及介懷。

故此,不管這個界別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一個現象可以讓心生出「得失」,那心已經著相了,也應該從那裡出離。

(按:出離二元執著,出自《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內之「離二邊」)

涅槃寂靜?ānta? nir-vā?a?

nir-vā?a涅槃:止息煩惱苦徹底解脫,即是究竟解脫諸苦。

?āntam寂靜:淡泊、安住不變動,即是不生起伏變化。

換言之,那就是徹底的大解脫。

  • 八苦就是執取觀念下所產生之感受,「心外」沒有獨立另一個具體存在的苦樂來等待人類感受,佛法所指的苦,根源指執,故此不存在苦樂相對,一切也是自心執取不同觀念而締造的投影。
  • 離執就是離苦,徹底離執,就會得到徹底解脫~湼槃寂靜。

既然佛經提及必須「出離二元執著」,為什麼題主會著眼什麼叫快樂?

根據所有佛經所指,苦的根源是執著,出離執著自然解脫諸苦,這個是什麼狀態呢?會不會就是題主想知道及人類所追尋的真正快樂呢?確實值得深思。

~《輕心》

~~~~~~~~~~~~~~~~~~~~~~~~~~~~~~~~~~~

輕心修行話

問:什麼是客觀的「功成名就、影視,音樂、親人,愛人之間的幸福」?

答:回答具體的人一定會中閣下的陷阱,題主想把人推入一廂情願之中嗎?

情人眼裡出西施,我眼中的西施跟你內心一樣嗎?

問:如何培養快樂?

答:閣下想怎樣培養就怎樣培養,A君的快樂跟B君的快樂一樣嗎,快樂只是一份能夠體驗幸福的能力,兩人怎可以比較,又一廂情願。

問:如何獲得佛一樣的樂呢?

答:契入涅槃寂靜就可以了。

問:假如,我生活美滿,事業有成,非常滿足,那為什麼又要追求佛經中的樂呢?

答:一廂情願,誰叫你追求佛經中的快樂,佛經用支槍指向你嗎?

對立面的陷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每一個不字,就是要跳出二元的框架,所以會發覺很多「不」成雙成對。

如果破盡執著,就不再有苦,樂還成立嗎?會否落地落筆打三更?

只要滯留在任何一個觀念,就會產生苦。

正因為人類不斷滯留在「對立面」,導致產生種種不稱心的感受,說到底只是心作怪。

世上外來,從來都不存在一個具體的苦樂等待人類來感受,一切也只是執取觀念所締造的投影,叫「妄」。

P.S 閣下認為「六道輪迴」是死後的世界?勿自作聰明, 一廂情願,切勿做井底之蛙。


推薦閱讀:

這座山滿山是寺,附近的人一年似乎只朝拜一次
如何理解佛教所講的中觀?
普照: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圖)—道德真源
轉變因果的道理(圖)—道德真源
普照:修道之人,莫生放逸(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宗教 | 佛教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