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文明的研究究竟有什麼用?


會發現人類在某些方面沒啥進步。


就像人的生命一樣,沒什麼用。


諸君,不誇張的說,這個問題中包含的樸素的teleological concern正是吾輩中人常當思量之生命的疑問。

這個問題想來也不會有太多人翻看。畢竟,活著就夠累了,哪兒來的那麼多閑心去操心全世界可能都沒有幾千個人在做專門研究的什麼犄角旮旯的領域。

邀請我的 @Carrey 貌似是資深愛好者,答題的 @妖與妖與妖 則直接是業內人士了。另外有幾位古典學和國內考古學的大佬也不知能不能看到這看起來貌似十分羞辱性的問題。。。

啊,扯遠了

為什麼要研究古文明?切以為,真正合理,真正具有強說服力的答案只有一個: 我爽。

所有的純學術性質的研究,如果不是因為「我爽」,「老子樂意」這種最狂熱單純的求知慾,憑著什麼傳火的責任感或者其他的利他主義思想,是不可能成為宗師級的學者的。

並不是說別的目的不可取,但是我認識的這個領域所有的大佬,無一不是徹頭徹尾的為學術而生的人物。

j.c.mckeown最愛做的事就是研究羅馬時期的各種奇聞軼事,因為他覺得那個時期的事情很好玩(精羅確信),雖然個人懷疑他最愛研究的應該是古羅馬的馬;Walter Sallaberger, Claus Wilcke這對師徒,在說起任何兩河相關的問題的時候,眼睛中幾乎肉眼可見地散發著一種狂熱的光芒。

所以你問我為什麼會去lmu亞述學與赫梯學系做三年來唯一一個本科畢業生,去研究那些再也不會被需要,再也不會被想起的文字?

因為那時候的我跟他們一樣啊。


1.我在德國啊題主你知不知道,德國,一個十月早晨就起霧的致郁國度。在灰暗的晨霧中讀上一段羅馬人帶著陽光味的文字,甚至僅僅是聽到「敘利亞」,「埃及」這樣的地名,都能感到自己瞬間度了個假呢(有一年我真的像歌德一樣連夜逃到羅馬吃吃喝喝買買再回德國。。然後染上了感冒)。背上幾首詩就像隨身帶個暖寶寶一樣,有治療抑鬱的作用。

2.在德國人面前裝逼,看他們無能狂怒的樣子就很爽(老一輩的教授會露出慈祥的姨母笑)(嗯真的有人狂怒到想動手)。嚇跑美國人,寧願被當成nerd也要遠離病毒(願意和一個古典學學生說話的美國人大概率是戴口罩的)。

3.人類篩選器,可以迅速挑出同類人然後在他們面前放飛自我。

4.消磨時間玩。逛街購物喝下午茶久了真的沒勁,又沒那個心力去做買手店或者時尚編輯,所以讀個書好歹有點事做。當然學習也給購物(和定製,今年的裙子基本都是私定的。。)帶來無限的靈感,買衣服首飾更有精神了!

5.學習一千年以前的文化是有效緩解詮釋三百年以內文化時蛋疼欠揍的手段,包括而不限於寫詩彈琴畫畫設計珠寶挑瓷器和穿衣服。而且可以自動獲得對這些藝術家們瞎挑刺的品味制高點。

6.深刻地認識到人類是復讀機的本質,而且復讀的往往是傻X的部分。

7.深刻地認識到大部分古代人也(更)是傻X,大部分外國人也(更)是傻X。所以放過自己(的傻X),放過他人(的傻X),對這個從古至今充斥著傻X的世界心平氣和。

8.可以觀賞大部分裝X的非本專業學生如何指點江山,自以為博古通今,但其實是丟人現眼的表演。

9.辯洋人的經比洋人還順溜,自然可以「崖山之後無羅馬,羅馬正統在張家口」。


我注意到這也是個關注量很少的問題,至於我為什麼謝邀因為我偶爾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幾個月了,甚至我跟家人(從小到大他們都不怎麼能管我的學習問題,也管不了)罕見地數次提到了我的學習。我認為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事實上都不會希望看到我的回答,因為他們絕對不能接受,我也從來不會強迫別人接受我的觀點。

所以沒有回答也不想公布我的回答。但我自認為思考得已經十分成熟了。

兩個月前跟一個學姐談到過這個問題,昨天真的又跟一個學姐再次談到了這個問題,期間甚至跟剛認識的人也十分推心置腹談到了這個問題。

所謂古文明的核心,只有語言文字。很多東西,怎麼解釋,如何解釋?不過這般那般。

但綜其所有,不過吳夢窗詞所云: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

沒錯我正是不著邊際地東拉西扯。

我熱愛自己的祖國,希望未來能回國為人民做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我從來不認為自己能夠向什麼知識分子、學者之類的靠攏,他們高不可攀,而我只是一個最普通的群眾。我再復讀一次,我需要想方設法盡自己所能為人民群眾做些事情。

直到現在我還是想學葡萄牙語,但因為種種原因,我相信我早就放棄,而只能現在想。(當然懶是主要原因,智商不高只是次要原因)。數月前我無意中看到劉曉騫記者的一些採訪,我當然並不為自己能力智力不足而慚愧,而是看到他從事的工作我很羞愧。

我以前之所以喜歡大地主晏殊的詞是因為他的簡單的小詞里能看出許多其他的東西,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東西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我希望十年後我看到這個回答,我已經完成了很多事情。

唯一的遺憾就是,我的覺悟和對自己的認知都已經太晚了


我個人自己也很喜歡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有很多人會把李世民的經典台詞拖出來回答這個問題,即「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然而就實際來說,既然是古文明說明對於現代社會已經遠去太久,可鑒性已然不大。

我小時候喜歡看一些類似未解之謎的書,裡面總會說人類文明發生過許多代,用一些類似大西國的故事告訴你史前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要比當今還高,似乎我們能從一些古文明中得到更為先進的科技一樣。然而這些想法都並不現實。

我個人認為相對於一部分類似中國、印度這樣歷史歲月比較長久的國家來說,研究我們的古文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們人民對於民族的自豪感。正如現在的中國人仍然會感嘆和自豪於秦的六代奮起、漢的北擊匈奴、唐宋的繁華以及明朝的餘輝一般,我們需要研究古文明以了解我們的過去、我們民族背負的榮譽以及使命。如果忘卻歷史,自然也就不必談復興中華。

但如果把這個問題脫離中國出去,放眼全世界,為什麼人類要研究古文明呢?我覺得最好的答案大概就是作為人類最大的慾望:求知慾。

實際上不僅僅是考古學和歷史學,即使是放到物理學、化學這樣更為實際的學科中去,很大一部分的研究者能從實驗成功中得到的精神愉悅就是人類對於追求真相的本質。尤其是在面對一切未知領域時,人類永遠追求去探究真相,去解密一切未知,而即使當這些真相永遠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人類還是會根據現有的證據去提出合理的假設,並繼續研究。

為什麼古生物學家想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

為什麼數學家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為什麼歷史學家想知道歷史的真相?

如果非要從實際出發,這些研究都不會給人類帶來任何生活上的便利或者科技上的發展,但是這些真相本身所能帶來的精神愉悅就已經是人類追求的了。

如果你對於這個問題還有疑問,我建議你閱讀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朝聞道》:人類本身就是一個追求真相大於一切的傻子。


說實話,主要是娛樂作用。


大多數人以為的史料,比如正史,其實也是某種史觀。史觀本身也是一種史料。但不一定都真實,但寫的人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方法,會給你一些提示。看多了,自然就懂了。

史觀還是諸多產業的上游材料。驅動史觀進化的通常是實踐,比如科學實踐以後,比如藝術表演……通過對現象進行哲學辯思,回到歷史中重新整理史觀。再去影響教育、法律、政策等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不是為任何集體利益而服務的,是為時代發展服務的。至於是不是落地如何落地就是其他分工和集體利益的事了。集體利益可以決定提供多少供養和聲望。但即使沒有這些,他們也會為自己攀登目標而努力。但是應該有。不然好事就難以為繼。

其實,每一代整理基礎的教育材料是差不多的。是代代面臨的情況、實踐反饋及為此需要修改的史觀是不一樣的。史觀還有大的框架,比如我們國家,都是唯物史觀。過去之所以講王侯將相,是在沒有知識保護的時代保護一下知識的收益權。不然得不到供養,知識就斷絕了,教育也就斷絕了。現在,你總不能把別人習以為常的販賣給別人,需要不斷重新整理,這個周期是教育部門自己把握的,教育有兩件最重要的職責,一個是承接上游的研究,第二個就是為戰略把好標準關卡。

唯物史觀的好處就是以數據分析出發實事求是。真誠在內部的好處是無限大的。

史觀改變了倫理學,道德觀,教育學,法律。這些是互聯網倫理、政府戰略的討論前提,你可以統稱為教權。有些人腦子不好就弄出了解經權,然後窮人生於祖宗之法不能改,自絕於人民。其實一個大的主流史觀和諸多專業史觀是可以並行且互相補充的。愛因斯坦就說過,科學是客觀的,史觀並不是客觀的。只是唯物史觀擁有客觀的基礎。主觀不是壞事,主觀預測也可以運用客觀的邏輯。科學的客觀,比如相對論也是建立在打破一種機械論,從而引入了不同主觀下的數理准換。

其他史觀即使當代不揚,若干年後的研究也會被接續上。都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古文明的巔峰基本是差不多。有的時代簡單效率一點,比如式盤。有得系統繁複,比如周易,基本周易結構兼容一切當下已知的數理這很了不起了。但世界是無窮的。無論是精度還是廣度。其實空間基本是無限的。這些基礎每一代都在足夠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支持下,變化出了不同的文明形態。

研究古文明最終要的是讓你看到科學精神其實一直存在。所為的國運和護衛社會整體的就是這種超越科學的知識。他們不是科學的敵人,相反是科學的搖籃。如何壯大?如何又會滅亡?把過去的事情提供這樣一個觀念給你罷了。給了你一個基礎裝備,怎麼打怪是你自己的事。所有教門最後能拿到的差不多。他們留下形骸傳統也是盡量在歲月的重刷下留下史料和史觀的歷史。之後就是你自己的人生了。

正統的教育是效率最高的,因為這是最新整理的史觀後形成的教育系統。然而不管什麼教育,走到盡頭,你都要回顧歷史和觀察當下獲得自己發展的思路和方向。

最終還是做好了當下事,古文明的火光才能走向未來。

每個人都在奉獻生命,因為你沒有其他地方和其他事情可以做。每一種付出都需要勇氣。軍事的因為他們會馬上死,會傷殘導致無法繼續,所以他們的撫恤是不能少的。當他們在部隊自然是紀律和勇敢,當他們進入社會,不能因為恐懼和文化不同,就不把更多的關係傳達過去。

是人都是可以成長的。他們還會帶來極端環境下你不知道的信息。這些對發展是極為有利的需求點。可以讓研究有更大增長空間。其他行業也是差不多。有些現在搞得和打仗沒什麼區別。


大致是因為, 人需要知道自己是哪裡來的,才會知道要到哪裡去。我認為 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對古文明的研究的各種熱忱,各種熱 例如三星堆,良渚 埃及 等等,只不過表明了 中國人們對自己源頭的探索的慾望:」這可不可能是我的來源。。?不對 這也不像 「

隨著經濟的發達,人們開始關心自己的源頭, 因為人們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就不知道自己應該到哪裡去。希特勒集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 歇斯底里,和希特勒和希姆萊對於西藏的熱忱 就是源於尋找自己的源頭所帶來的災難, 是應該認真吸取的經驗教訓。

還有 History Repeats itself. 歷史是會循環的。


大部分人覺得沒用的東西在一些有獨特視角的學者眼裡是特別有價值的可以互相比較歸納的、最終能解釋人類本質和規律的實證。如果你不斷地學習而獲得了這種獨特視角的方式,世界就為你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經濟學、心理學、藝術等等領域並不是單獨閉塞的圈子,而是跨界的知識融匯,有獨特視角的人不論在哪個行業都可以通過歷史上的經驗獲得事件預判能力,從而制定最合適的決策。歷史文明對後人最好的教育就是他們(我們)不必要再經歷一次歷史上的危機才能獲得教訓(重蹈覆轍),可以沒有經歷但習得經驗。


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傻子。自己所思不過是前人所思,我們比他們高明不到哪裡去。相反,在太多領域他們有著超過了絕大多數現代人的智慧。


我從哪裡來?


推薦閱讀:

TAG:考古 | 古代文明 | 歷史研究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