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佛學與心理學之關係?


佛性真的存在嗎?佛陀在何處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是無條件的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爵士貓17 小時前

爵士貓 (作者)剛剛

無量劫,輪迴,才是眾生的業緣所顯現。修行人的止觀,四禪八定,都是緣起於心識業力的顯現。所謂心識業力,才是心識持續法相的真實流轉,是一個存在,

佛性,不是一種存在。佛性,無法用修行實踐予以體證。

你可以說你很偉大,但是偉大只是價值判斷。偉大不是存在。

佛性也只是一種價值判斷。佛性是人類追求的一種至上的完美與善良,很美好。

但是佛性不是真實的存在。

【人性本空,無自性】,人性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別】。

只是業力使得人性,有了在當今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的分別。

時間與空間不同,所謂有情處在的劫數不同,有情處在的大千世界不同,人性在不同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判斷自然分別不同。

祖師的話,豈能比佛祖的佛法宣講更神聖?

你要以原始佛學的佛經為依據。主要是【雜阿含經】,【相應經典】,還可以擴展到【中阿含經】,,【長阿含經】【長部經典】,,【中部經典】以及【增支部經典】。其他的佛經,運用要慎之又慎。

沒有歷經無量劫,有情要成佛可能嗎?有情人人可成佛,其中設下了多大多深的陷阱?佛祖成佛歷經無量劫數,這是必須告知一切有情大眾的。

漢地佛教宣講的【除去這些妄想程序,業力就回歸其空性的本來面目,就入了道。】,是難於修行的,無法用於修行的實踐。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佛性何來?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大乘佛教本身的說法你就是違背緣起法,違背了輪迴法,違背佛祖本意。所以,大乘佛教可以有菩薩、如來又重新進入人間的教義。這種教義,還是印度教神的化身的繼承與發展。

=========================================================================

有情自性【之心】,需要修行人以空性之心去普遍了知,以【清淨超人之天眼】空性之心,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修行人以空性之心,觀想自己的劫數【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見自己劫中之死、生,自己劫中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觀想自己、觀想他人,自然會感嘆【『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修行人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心解脫,慧解脫。

修行人觀想,是不可能觀想到佛性的,只能觀想到十二因緣的循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無故此無,彼滅故此滅。』謂: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處,緣六處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渴愛,緣可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生生,緣生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集起。又:無明無餘離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渴愛滅,渴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滅】。這才是佛祖原始佛學的核心。

觀想【苦集滅道】法門,才是佛祖開悟的第一義。

【大般若經】也是論述了觀想的內容。

【[1050c12]

「若菩薩摩訶薩為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歎苦憂惱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1050c17]

「若菩薩摩訶薩為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歎苦憂惱滅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觀想只能觀想到,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六受,六想,六思身,六識身,其結果就是【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

雜阿含經卷第二

【(四二)

[0010a04]

如是我聞:

[0010a0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0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0010a12]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0010a24]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0010b06]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0010b17]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0010b29]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0010c11]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0c17]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佛祖對於緣起法的內容表達的很清晰,就是十二緣起。

相應部經典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因緣篇

第一 因緣相應

第一 佛陀品

〔一〕第一 法說[1]

[0001a13]

[0001a13]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0001a14]

[0001a14]

爾時,世尊言諸比丘:「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答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當宣說。」彼等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0002a03]

[0002a03]

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緣起者何耶?諸比丘!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諸比丘!此謂生起。

[0002a07]

[0002a07]

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由行滅,有識滅。由識滅,有名色滅。由名 [P.2]

色滅,有六處滅。由六處滅,有觸滅。由觸滅,有受滅。由受滅,有愛滅。由愛滅,有取滅。由取滅,有有滅。由有滅,有生滅。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如是全苦蘊之滅。」

[0002a11]

[0002a11]

世尊說此已,彼諸比丘而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

南傳佛教相應部經典,開頭就是以十二緣起為開頭。

【雜阿含經】開頭也是以十二緣起為開頭。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1](一)

[0001a06]

如是我聞:

[0001a0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09]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12]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1a14]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a1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二)

[0001a16]

如是我聞:

[0001a1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3]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4]色無常如實[5]知者,於色慾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0001a20]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0001a23]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a2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三)

[0001a28]

如是我聞:

[0001a28]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0001b02]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0001b0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0001b06]

如是我聞:

[0001b0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b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b10]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b1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五)

[0001b16]

如是我聞:

[0001b1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0001b20]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0001b24]

「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0001b27] 「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0001c01]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0001c02]

如是我聞:

[0001c0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c06]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c10]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七)

[0001c11]

如是我聞:

[0001c1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0001c15]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9]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0001c1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及苦、空  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  及於色喜樂

[10](八)

[0001c22]

如是我聞:

[0001c2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11]欲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c2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九)

[0002a02]

如是我聞:

[0002a0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2]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3]實觀。

[0002a07]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2a10]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一〇)

[0002a12]

如是我聞:

[0002a1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0002a17]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0002a1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一一)

[0002a21]

如是我聞:

[0002a2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0002a28]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2b02]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一二)

[0002b04]

如是我聞:

[0002b0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b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0002b09]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0002b14]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一三)

[0002b15]

如是我聞:

[0002b15]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b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0002b20]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0002b25]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0002c01]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05]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0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一四)

[0002c11]

如是我聞:

[0002c1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9]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10]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0002c16]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11]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0002c19]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0002c23]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27]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人、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3a02]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四種說  厭離及解脫

 二種說因緣  味亦復二種

-----------------------------------------------------------------------------------------------------------------------

話太多,易傷人,每個人的根性不同。佛祖經常把人比喻成四種、五種、九種的人。

有的人心中,佛像即是佛。

有的人心中,佛本空性,佛像啥都不是。

有的人心中,廟裡請來的佛像才是佛,淘寶的佛像只是玩具。

人確實根性大大不同,有的人3世代就可成佛,有的要91劫,有的千百劫,有的三阿僧氏劫。

人的根性不同,劫數不一樣。

佛性問題,你觀想當中自會明了!

你能觀想到佛性嗎?你只能觀想到業力如濤濤的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不可阻擋。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

觀想自己的劫數【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

業力就是你的心識如濤濤的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不可阻擋,一路奔到到海而後又重新在雪山聚集,融化,匯入雅魯藏布江。如此反覆。歷經三阿僧氏劫,不會停息。

你要心識不在如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就必須學習佛祖原始佛學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苦集滅道的法門。

漢地佛教宣講的【除去這些妄想程序,業力就回歸其空性的本來面目,就入了道。】,是難於修行的,無法用於修行的實踐。

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

佛性何來?

=================================================================

一百二 覺支

[0112a06]

[0112a06]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七覺支,則圓滿三明。何等為七耶?

[0112a07]

[0112a07]

即: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也。

[0112a08]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七覺支,則圓滿三明。何等為三耶?

[0112a09]

[0112a09]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五十生、百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具足如是行相、名稱而隨念種種之宿住。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謂:『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諸漏已盡,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

[0113a07]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七覺支,則能圓滿此三明。」

[0101a01]

[0101a01]

以心普徧了知他有情、他人之心,了知有貪心為有貪心,了知離貪心為離貪心,了知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攝心……散心……非大心……大心……有上心……無上心……非定心……定心……不解脫心……了知解脫心為解脫心也。

[0101a05]

[P.200] 九

[0101a05]

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具足如是之行相、名稱而隨念種種之宿住。

[0101a10]

一〇

[0101a10]

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謂:『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心識之重要經典 漢譯南傳大藏經 增支部經典

===================================================================

佛性問題,可是漢地佛教的核心問題,自道生1500年以來皆有爭論。今天也是漢族學人,學佛路上的大障礙,豈能輕易解答放過。緬甸的佛教徒,就被會被此問題困住。

---------------------------------------------------------------------------------------------------------------------

同修論到緣起、因果法,特別有獨到見解。所謂【佛性】也是【法性】,自然不離緣起因果法。要是認為有【實體之佛性法性】,那就不是究竟義了。漢地佛教談論的【佛性說】,以世俗義來說,只是方便善巧之法。如果不論條件,把佛性視為當然之存有,肯定是違背佛法的究竟義了。

---------------------------------------------------------------------------------------------------

【般若經】只是論到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言說。在【般若經】中,佛性、法性、真如、法界本是佛法的別說而已。

【般若經】論到,證得菩提,一切法無相、無住、無願。

漢地佛教【佛性說】,強調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作為一種方便法,提振有情對佛法信心是可以的。

如果把【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作為一種究竟義,那就錯了!

畢竟義,佛性、佛法、法性、真如,本性空,無自性,無所得,不可說!

漢地佛教的宣講,【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就如同基督教【信上帝得永生】的教義一樣,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膚淺。

漢地佛教【佛性說】,把一種有情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次劫難的才可證得菩提的偉大事業,簡單化、抽去了佛教思想的精華部分,把佛教修行視為一種輕而易舉、不需要多大付出的事情。

漢地佛教【佛性說】其實在把佛學佛教虛無化,最終佛教佛法失去活力。

佛性說【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針對漢族人的業力來的。漢族人,搞啥事情,都希望走捷徑。佛性說,就是漢族人在佛學上的捷徑法。

=================================================================

佛性就是法性。

有情眾生證得菩提,就成就如來、正等、覺,眾生就成就一切法性、佛性、真如、法界。

眾生具備佛性,要依據佛經來理解,不能脫離佛經談佛法談佛性。

佛性是佛法,眾生證得菩提,一切法不可得,佛性佛法也無所得。

--------------------------------------------------------------------------------------------------------------------------

師兄說的是。有情眾生歷經八十一劫難,必然證得佛果。眾生能成佛,既要說結論說佛果說佛性,也要說因說歷經八十一劫難說有情善根成熟。而後才可說,眾生與佛平等,無差別,人人有佛性。馬虎不得,不然佛法就與儒家的良心說法,佛法就與哲學的本體論說法,佛法就與天主教基督教人人信上帝得永生的說法,沒有區別了。說【佛性論】,師兄一定要慎之又慎。

=======================================================================

因果與業力,非今世的一切法相可以看清楚。因果與業力,需從過去世、未來世、今世這三世聯繫其來看待。佛經里,談到佛祖在91「劫」前,就受到前世佛的教誨,才在歷經91「劫」才出家、修行、證道、成佛。大陸的佛教界,基本上不談多世代的因果業力。大陸的佛教界,只宣講今世開悟、今世成佛,最起碼也是今世可以【往生凈土】。

[1]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2]

[0001c19]

佛告諸比丘:「過去九十一[21]劫,時,世有佛名[22]毘婆屍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23]屍棄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24]毘舍婆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此[25]賢劫中有佛名[26]拘樓孫,又名[27]拘那含,又名[28]迦葉。我今亦於賢劫中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過九十一劫,  有毘婆屍佛;

 次三十一劫,  有佛名屍棄;

 即於彼劫中,  毘舍如來出。

 今此賢劫中,  無數那維歲;

 有四大仙人,  愍眾生故出:

 拘樓孫、那含、  迦葉、釋迦文。

師兄的【除了努力奉行五戒十善求下一世人身再與佛結緣以外別無他法】,【我只能說個人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凡夫有凡夫的修行,阿羅漢有阿羅漢的修行,菩薩有菩薩的修行,我所反對的,是凡夫妄自做阿羅漢、菩薩行且不自知,】,說的極好!贊一個。

讀一下經文,幫助大家了解修行豈有今世成佛的道理?

漢地佛教今日已不談【劫難】【劫數】的思想。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642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20 央掘魔羅經

大正藏第 03 冊 No. 0157 悲華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都以【阿僧祇劫】的【劫數】背景,談論如何修行!

今世漢地佛教已經陷入了尋求極其可怕的商業成功之追求,離佛法遠伊!

如何認知涅槃的問題,是佛教的根本問題。2000多年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對與涅槃的問題一直有劇烈的爭論。

大乘佛教徒一般有此認知,【佛陀積累了無數世的波羅蜜進而成佛,就是為了眾生指出一條實現徹底灰飛煙滅,徹底消失不存在的解脫之路?難道徹底的消失不存在就是真正的所謂苦滅?】

師兄就是這樣的看法。

但是我們要從佛祖的話語以及輪迴,緣起法來理解。【寂靜涅槃】就是說涅槃境界,五蘊已經止息,不再有輪迴的流轉,就是業力也止息了,修行人才可真正達到心的解脫,也就是業力止息。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這句話,是大乘的修行人錯誤理解了佛祖本意,不知業力與輪迴說的是一回事。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大乘佛教本身的說法你就是違背緣起法,違背了輪迴法,違背佛祖本意。所以,大乘佛教可以有菩薩、如來又重新進入人間的教義。這種教義,還是印度教神的化身的繼承與發展。

對於涅槃的看法,我認為要堅持緣起法與輪迴法,我依據緣起法與輪迴法的原則推理,涅槃境界心識已不存在,業力已不存在,至於涅槃以後修行人的去處,只可以說是奧秘。

=================================================================

劫數 佛教及印度教時間單位,指漫長的時間,具體數目有各種說法。後亦指命中注定的厄運,大難,大限。

印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後會毀滅一次,然後重新開始。這一生一滅被稱為「一劫」。而在佛教教義中,劫數包括「成、住,壞,空」四劫,壞劫時會有水災、風災和火災出現,甚至導致世界毀滅。

阿僧祇劫即指阿僧祇個大劫.根據《華嚴經》數字體系:阿僧祇= 10^(7.1×10^31)(即1的後面跟著7.1×10的31次方個0) 一般,從凡夫修行成為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是多長,可想而知.

大乘佛經對於成佛與劫數有清晰的表達,以【華嚴經】為代表。

【菩薩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菩薩成佛就是一個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的過程。

菩薩成佛豈能談只是今世而已?

再看【央掘魔羅經】,談到佛祖成佛的劫數。【我於無量百千億劫,具足修行十波羅蜜攝取眾生,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開化令發,我於無量阿僧祇劫,具足修行無量波羅蜜諸善根故,生不生身。】

佛祖的修行也是歷經無量劫數。【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燈光如來所修菩薩行聞自受記,隨順於如不謗經故,生舍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聞如來藏,一切眾生斷諸煩惱便得成佛,因其信樂覆護眾生故,生覆護身。我為菩薩時,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作忍辱仙人行四無量故,生一切眾生依怙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常為無量諸天世人,演說大乘一乘無上乘無礙之智,極大照明一切眾生所趣向乘,彼聞說已,以是大乘破阿僧祇惡故,生趣向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讚歎界安隱界一切眾生第一界無垢如來藏,無合會故,生無合會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入白淨解脫天舍宅故,生虛曠無限容受勝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若男若女,作父母兄弟姊妹想故,生一切處無上父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飢饉劫以無量身施彼食故,生一切處離飢渴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闡提惡令生怖畏故,生[10]此捨離一切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示現無量方便身法身勝藥樹身,不增不善因故,生一切無行寂止之身。】

沒有歷經無量劫,有情要成佛可能嗎?有情人人可成佛,其中設下了多大多深的陷阱?佛祖成佛歷經無量劫數,這是必須告知一切有情大眾的。

=================================================================

央掘魔羅經卷第三

[0533b12]

佛告央掘魔羅:「我於無量百千億劫,具足修行十波羅蜜攝取眾生,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開化令發,我於無量阿僧祇劫,具足修行無量波羅蜜諸善根故,生不生[4]身。」

[0533b17]

爾時,央掘魔羅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身住實際而復生耶?」

[0536a01]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為護法故捨恆河沙身,一一身若傷若打若壞故,生此不壞無為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眾多住處,精進捨身恆河沙數,一一身住無量劫精進苦行故,生不老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生疾疫劫為作良藥,一一身趣恆河沙劫故,生無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斷無量眾生飢[1]餓之病,施大乘味故,生不死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除無量眾生煩惱垢污,為諸難事示如來藏故,生無染污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除無量餓鬼飢渴之病,以一乘味令其飽滿故,生無漏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2]於一切眾生等心愛念,如父如母如子如兄如弟故,生無罪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不實語者,安立大乘諦故,生諦常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諸非法眾,安立出世間法故,生此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隨邪見者,安立正見故,生此第一寂靜之身。

[0536a22]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有恐怖者,安立無畏故,生安隱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多憂惱者,安立無憂惱法故,生此無憂離憂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一切天人樂他婬者,安立大屍羅威儀故,生此無塵離塵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惡像類者,攝令清淨安立正法故,生此無羸[3]離羸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諸貧窮者,施財法二藏安立菩提故,生無災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隨愛欲者,安立離欲故,生此無[4]量無惱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拂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一切煩惱,如除蛇毒故,生此無患[5]離患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與無量眾生、諸天及人,結法親屬,世間親厚無過法親故,生無作法明顯妙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如法演說清淨如來藏法故,生[6]此無所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安立一切諸天世人,令住如來希有秘密故,生希有身。

[0536b16]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以佛成就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故,生無量無邊尊勝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度無量眾生,於處處雜姓示現受生故,生此高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度一切有,安立菩提故,生無上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現隨世間支節不具,令無量眾生安立菩提故,生無上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不隱恆性如來之藏,為一切眾生安慰說故,生此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護持淨戒,見天女魔女及世間女不起染心故,生不危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一切世間尊長女人所不起染心故,生不[7]崩墜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除諸病患故,生此無邊無比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乃至畜生安立深法故,生深遠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一切天人說如來藏如虛空鳥跡,令佛性顯現故,生不可見身。

[0536c07]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轉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執無我見,示以難見如來藏故,生一切眾生難見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不害眾生安立正法故,生微細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生法樂故,生[8]圓滿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普示天人如來之藏,如今所見文殊師利故,生不難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解一切眾生縛安立解脫故,生極難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天人惡趣一切諸有,普於中住,悉令安立真實解脫故,生無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淨持五戒故,生無筋骨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善發大願度一切眾生故,生一切處解脫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拔一切眾生諸惡見箭安立真實法故,生此寂靜不變易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等視一切眾生如羅睺羅,亦令他等故,生寂[9]止身。

[0536c26]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自修知足令他知足故,生上止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諸聲聞說離食知足故,生斷一切求波羅蜜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捨離一切魚肉美食,亦教眾生令捨離故,生美妙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吐一切煩惱故,生離虛偽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惡像類者,壞其住處驅出人眾,猶如[1]火雹故,生破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迷惑四倒,飲以法味故,生離慢梵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如來之藏寂靜恆道,離亂過惡極令正[2]真故,生寂靜捨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無我佛語者,建立有我如指指月故,生捨離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般涅槃般涅槃,而不般涅槃般涅槃故,生如法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盡無量眾生際,極方便求如來藏垢,不可得故,生此界身。一切眾生悉有此界。

[0537a17]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演說大[3]乘無礙智,無我我[4]所真實門故,生無入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成就無量眾生令畏煩惱故,生善出世間上上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一切眾生而作歸趣,無依作依無親作親故,生如萬流趣大海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以無畏心說如來藏經故,生安住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捨上宮殿轉輪王位無量快樂入山學道故,生宮殿身安樂不動。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離慢[5]緩眾如避栴陀羅,於淨戒者乃至不同水器故,生不悔身。[6]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輕無量眾生煩惱重擔故,生休息身照然明顯。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毀呰在家如處牢獄故,生一切眾生所求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斷貪恚癡故,生無病無畏無我所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毀呰女人娛樂煩惱猶如毒蛇故,生此滅身。

[0537b08]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7]燈光如來所修菩薩行聞自受記,隨順於如不謗[8]經故,生舍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聞如來藏,一切眾生斷諸煩惱便得成佛,因其信樂覆護眾生故,生覆護身。我為菩薩時,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作忍辱仙人行四無量故,生一切眾生依怙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常為無量諸天世人,演說大乘一乘無上乘無礙之智,極大照明一切眾生所趣向乘,彼聞說已,以是大乘破阿僧祇惡故,生趣向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讚歎界安隱界一切眾生第一界無垢如來藏,無合會故,生無合會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入白淨解脫[9]天舍宅故,生虛曠無限容受勝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若男若女,作父母兄弟姊妹想故,生一切處無上父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飢饉劫以無量身施彼食故,生一切處離飢渴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闡提惡令生怖畏故,生[10]此捨離一切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示現無量方便身法身勝藥樹身,不增不善因故,生一切無行寂止之身。

[0537c03]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11]生,度無量眾生[12]令滅煩惱,示其自性,如於掌中視菴羅果故,生斷道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切有,如四毒蛇、如空瓶故,生離津溜筋脈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滅一切有無量煩惱,離欲滅盡涅槃故,生涅槃不動快樂之身。央掘魔羅!我於無量阿僧祇劫,一切無際處住而復住此。央掘魔羅!涅槃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

央掘魔羅經卷第三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20 央掘魔羅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12]卷第九

[0450a08]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百劫,然後教令淨修十善;教十善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千劫,然後教令淨修四禪;教四禪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劫,然後教行四無量心;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億劫,然後教行四無色定;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億劫,然後教令得須陀洹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劫,然後教令得斯陀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億劫,然後教令得阿那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得阿羅漢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盡成緣覺。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0450a23]

帝釋白言:「佛子!彼人功德唯除諸佛,其餘一切悉不能知。」

[0450a24]

法慧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百劫乃至千億那由他劫故,出興於世;亦不為教爾所眾生,淨修五戒、十善、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出興於世;欲不斷佛種故,發菩提心;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悉度脫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起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群生虛妄煩惱習氣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所念故,發菩提心;欲悉分別三世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諸佛平等境界故,發菩提心。

[0450b14]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過東方無量世界,彼人以此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二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此第二人從此東行盡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三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四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五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六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七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八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九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十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彼第十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故不得世界邊際,十方世界亦復如是;如是展轉乃至百人,其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至十方,尚可了知得其邊際,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2]不齊限,為爾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悉為十方一切世界眾生故,欲度一切眾生故,欲分別知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知微細世界即是大世界,知大世界即是微細世界;知少世界即是多世界,知多世界即是少世界;知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知狹世界即是廣世界;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知穢世界即是淨世界,知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於一毛孔中悉分別知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中悉分別知一毛孔性;知一世界出生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猶如虛空,欲於一念知一切世界,悉無有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0c26]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成敗之數,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欲盡算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猶不能知;又第二人,於第一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如是展轉,乃至第十;彼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成敗之數,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不為齊限,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薩初大誓莊嚴,所謂: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0451a25]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1]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如是展轉至第十人,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精勤方便,所知眾生種種欲樂,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如是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2]摩訶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菩提心;欲悉知十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知種種無量欲樂即是一欲,而亦不壞一切欲性,欲悉知一切眾生欲樂海,欲知一眾生欲即是一切眾生欲,欲悉知一切眾生去、來、現在種種欲樂,欲悉知相似欲、不相似欲,欲知一切欲即是一欲、一欲即是一切欲,欲得具足如來種種欲樂力、欲知有上欲、無上欲,有餘欲、無餘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邊欲、無邊欲,善欲、不善欲,世間欲、出世間欲,大智欲、淨欲、勝欲、無礙智欲、無礙智佛解脫欲、清淨欲、不清淨欲、廣欲、狹欲、細欲、麁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欲,所謂:因苦生欲、方便欲、希望欲、著味欲、隨因生欲、隨緣生欲、盡欲、一切欲、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悉分別了知此諸欲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1b27]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以此智慧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根。

[0451c03]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希望,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希望。

[0451c07]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方便,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方便。

[0451c09]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念念心意,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心。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業,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業。

[0451c15]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知東方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如是展轉乃至第十;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知眾生種種煩惱,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乃至十方亦復如是;爾所世界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尚可得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3]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分別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故,發菩提心;所謂:欲悉知輕煩惱、重煩惱、結使煩惱、纏煩惱、一一眾生無量煩惱、一切眾生種種覺觀煩惱、依無明煩惱、愛相應煩惱、貪欲不善根煩惱、瞋恚不善根煩惱、愚癡不善根煩惱、等分煩惱、一切煩惱、根本煩惱、我我所煩惱、我慢煩惱、邪憶念虛妄生煩惱、因身見生六十二見等諸煩惱、蓋煩惱、障礙煩惱,欲悉了知一切眾生煩惱惑網,具足大慈[1]大悲一切種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2a09]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見東方無量無邊世界現在諸佛及彼一切眾生,此人悉能恭敬、禮拜、尊重、讚歎、一心觀察種種供養,無量上味[2]餚膳飲食,香華、瓔珞、繒綵、幢蓋、上妙宮殿嚴飾、帳幔、寶網羅覆、眾寶莊嚴師子之座,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以如是等眾妙供具,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又復勸教彼諸眾生,以如是等眾妙供具,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復為一一諸如來故,以無量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一一周滿無量無邊世界,又以上妙眾寶而莊嚴之,一一塔中有無量無數如來形像,彼諸形像光明普照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又復勸彼一一眾生為諸如來,起眾寶塔,嚴好如前,十方世界亦復如是。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0452a25]

帝釋答言:「彼人功德,唯佛乃知,餘無能及。」

[0452a26]

法慧答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佛子!假使有人於第一人及所勸眾生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作功德諸供養具,於一念中,皆悉能[3]辨,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功德,廣說如前;如是展轉乃至第十人,廣說亦復如前;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彼菩薩不為齊限,供養爾所如來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供養十方法界、虛空界等世界中三世諸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得知盡過去際諸佛無障礙智,得信盡未來際諸佛功德,得知盡現在際一切諸佛所說智慧,彼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此菩薩摩訶薩悉皆信向受持修習,得證身證,悉等諸佛一切功德,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不斷一切諸佛性故,發菩提心;欲令慈悲心充滿一切世界眾生悉無餘故;欲悉度脫[4]一切眾生故;欲悉知一切世界成敗故;欲悉知一切世界眾生垢淨起故;欲令三有眾生悉得清淨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念煩惱習故;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行故;欲悉知一切三世眾生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功德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菩提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淨法故;欲悉知三世諸佛法平等相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智慧因緣清淨故;欲悉知長養三世諸佛智慧力故;欲悉具足三世諸佛無畏法故;欲悉具足莊嚴三世諸佛不共法故;欲悉得法界等無量無邊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同等;悉能震動一切世界,悉能普照一切世界,悉能休息一切世界諸惡道苦,悉能嚴淨一切世界,悉於一切世界示現成佛,悉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悉令一切眾生解深法界,悉能護持諸佛種性,悉得諸佛智慧光明;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三世諸佛及諸佛法,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及所行法,世間、出世間法,眾生及眾生法,專求菩提智慧無礙。」

=====================================================

佛學心理學

一世枯榮無異同 百年哀樂又歸空

 夜闌鳥鵲相爭處 竹下真僧在定中

佛法是解脫人類痛苦的方法,從哪裡下手呢?就是從心上下手。佛經上說:「一念迷,則是眾生;一念覺,則是佛。」所以,佛法是以「心」為中心,而展開一系列的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佛法是最高的心理學,如唯識宗上講的「八識」、「五十一個心所」,佛法從心理的分析,到心理的改造,都有詳細的方法,現代的心理學都沒有分析如此深刻、細緻,因為佛教對心的分析是通過內省的方法,即就是禪定的境界而得出的認識。現代的心理學雖然也通過內省的方法,但他們只是通過對人的一種心理現象,進行分析,而得出認識。如有人將胡塞爾的現象學與唯識學進行比較研究,西方心理學家榮格則利用西藏的密宗來加深對心理學的分析。

 一、心的特性

  有時,我們會感慨:「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雖然認識很多人,但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但是有一位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朋友,我們卻忽略了它,不知道去了解它,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對於這一位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朋友究竟認識多少呢?我們對自己的心都不能了解,更不要說了解其他人,了解宇宙,了解一切眾生。

 1、心具有秘密性

  語言有時雖然很豐富,但是有時卻很難發生作用的,有時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我們的心好比倉庫一樣,儲藏許多的心事,這些心事有時候可以暢所欲言,向別人傾訴,可是有時很難表達出來。正因為我們的心中蘊藏許多的秘密,而這些秘密有時常把我們困擾得不得安寧,《金剛經》上說:「如何降伏其心?」找到一條安心之道,是追求幸福人生的門徑。當二祖慧可禪師見達摩祖師時,就是要祖師為他安撫這顆難安的心,心所以難安,是因為心中有無數的難言之隱,這個隱字就是秘密的意思。這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內心深處,象蠶一樣啃著我們的心,而且不便向別人言說,當然要痛苦不堪了。如果一個人能夠修持到「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境界,那麼他的人生必定逍遙自在,了無掛礙。心中沒秘密的人生,是個沒有負擔的解脫人生。

 2、心具有無常性

  在《楞伽經》中說:「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我們的心就象大海一樣隨著外界的風的吹動,就會掀起各種各樣的波浪。佛法常用流水來形容我們的心,相似相續,但是前念不是後念,前念剛過,後念又生起。在唯識宗上講心與心之間的延緩是等無間緣,這是念念相似相續,無有間斷。在靜坐時,我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念頭太多了,那麼怎麼辦呢?對念頭不要執著,好的念頭也不歡喜,壞的念頭也不憎恨,用清凈的觀照力觀照自己的心,就如一杯水中,雖然下面是一大堆泥沙,但是上面的水是乾淨的。

 3、心具有緣起性

  所謂緣起,就是事物的產生需要各種條件,每一種心識的產生,都需要具備種種條件。在玄奘法師作的《八識規矩頌》中說:「九緣八七好相鄰」,就是說眼識的生起需要九個條件:光線、空間、距離、眼根(眼睛器官)、種子(能認識事物的內在因素)、作意、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耳識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線以外的八個條件;鼻識、舌識、身識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線、空間以外的七個條件。這些條件,如果不足,心識便無法生起。所以,心的生起是一種緣起。 

  從以上這些條件可以看出,每一種心識的生起都是有它的原因,但是我們總是將我們的心與外界分開,認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產生了二元對待,於是產生了種種執著。宋代佛印禪師有一首禪詩說: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在我們的觀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的,有時甚至是不能相融的。如認為虱子的產生不是因為污垢,就是因為棉絮,而佛印禪師的話就是為了破除執著。通常我們認為心識的產生是因為外界的作用,認識的產生是因為物質的作用。從佛法的立場來看,心的產生是因為各種條件的匯合,所以心是緣起的。

  4、從心的比喻來看心的特性

(1)心如猿猴 古人形容心難以控制說「心猿意馬」,心就象活潑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動,活蹦亂跳在林木之間,片刻無法靜止。

  (2)心如電光 心如電光石火,迅速無比,動念之間,馳騁在宇宙寰宇,毫無障礙。如我們現在想到北京,心中馬上就會浮現北京的景色,天安門、故宮等,彷彿身臨其境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速度最快?其實,心的速度最快。《阿彌陀經》上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麼這麼遠的地方怎麼去呢?佛經上又說:「於一念頃,即得往生。」可見,我們心的速度多麼快。

  (3)心如野鹿 野鹿在荒野上奔跑,口渴了想喝水,於是便盡它的本領,到處去尋找草原。我們的心就象野鹿一樣,難以抵抗五欲六塵的誘惑,整天在聲色犬馬中忙忙碌碌。

  (4)心如盜賊 佛經上經常把我們的身體比喻為一座村莊,五根是門戶,而心是這個村莊的盜賊,竊取我們辛苦積蓄的功德。王陽明先生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如果能馴服心中的盜賊,使它能歸化柔順,便能做心中的主人,長養無上的功德。

  (5)心如冤家 心是我們的冤家仇敵,專門替我們製造煩惱,使我們受種種的痛苦煎熬。我們人都有一種懷疑心,比如有兩個同學在講話,看到你來了,他們便不講話,於是你很可能便懷疑他們在講你的壞話,其實別人是為了尊重你,才停止講話呢?經上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所謂罪業深重是就形相而言,彷彿真實存在,但是就其本體而言,一切諸法皆空無自性,因此罪業也是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空,不是永遠無法改變,只要我們摯誠懇切地懺悔,便可去除。如果能夠泯除我們的妄心雜念,這個冤家便能與我們化敵為友。

  (6)心如僮僕 心象僮僕,受到外界客塵的驅使,向外攀緣,產生種種的煩惱。經上說我們的心有三毒、五蓋,乃至有八萬四千煩惱,這些都是蒙蔽我們的智慧,束縛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智慧失去清明,使我們的心靈不得自在。如何轉心的僕役為主人,就看我們如何對心下功夫了。上面都是指出我們凡夫心的種種缺陷,下面將說明心的力量。

  (7)心如國王 心是身體的國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夠統帥、指揮一切,指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產生感官、認識的作用,所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人類多造利益。

  (8)心如畫師 《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如善畫的畫家,手握著彩筆,能夠畫出種種圖案來。平常一個人的面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態。心中希賢求聖,自然能浮現聖賢的風貌;心如凶神,面貌便如魔鬼羅剎一般的可怕,所謂「相隨心轉」,就是這個意思。以前歐洲有一位藝術家,要畫一幅耶蘇的畫像,由於耶蘇是上帝的兒子,代表著神聖的形象,應該畫得莊嚴,因此這位畫家便到處找一位相貌很好的模特。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合適的人選,畫成這幅千古佳作,受到舉世的讚歎。過了幾年,有人提議光有這幅惟妙惟肖的耶蘇畫像不夠體現耶蘇的偉大,如果再畫一張魔鬼撒旦的像和他相比照,效果一定更好。可是,這面貌象魔鬼的人到哪裡去找呢?最後在一個監獄中找到一個面相兇惡的囚犯為對象。當畫家為他畫像時,這位囚犯突然掩面哭泣,畫家就問他說:「你怎麼哭了?」「我是觸景生情,忍不住悲傷才哭的。」「幾年前,我也曾經當你的模特,想不到數年後我又遇到了你,可是人生的境遇卻完全兩樣!」原來這個囚犯就是充當耶蘇畫像的模特,畫家聽了大吃一驚說:「你的相貌怎麼變成得如此可怕呢?」原來,這位囚犯當時得了這筆獎金以後,吃喝嫖賭,壞事做盡,甚至以身事法,坐進牢獄,相貌也就因此變得兇惡了。

 (9)心如泉水 當今世界的危機之一,是能源的短缺,人們向深山開採礦產,向海洋採取資源,開發太陽能,但是人們往往忘了開發我們心中的能源--智慧,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活泉。開發生命的潛能,將是我們人類的大課題,因為外在的能源總有枯絕,而只有心中的能源永無斷絕。

  (10)心如虛空 心的本體如虛空一般廣大無邊,能夠涵容萬物,包並天地。經上說:「若人慾識佛境界,當盡其意如虛空。」虛空至大至廣,找不到邊,虛空成就萬物而毫無執取。我們要想了解佛的境界,便應[1]該將我們的心擴充如虛空那麼無邊無際、無牽無掛,才能包容宇宙萬有。

  二、心的住處——一念三千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住處,但是我們的心住在哪裡呢?有時候,我們坐禪,人坐在蒲團上,心卻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和別人講話去了。心到底住在哪裡呢?現在,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個宗派叫天台宗,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一念三千,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念三千在天台宗是一種核心理論,天台宗宗派史上曾經因對一念的解釋不同而分成山家派與山外派。「一念」,是指人的意識活動的最短時間,有時也叫「一念心」、「一心」。心在梵文里有三個單詞:一是質多,是認知心、慮知心;二是污栗馱,指草木之心,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樹心、草心;三是矣栗馱,是對精要的積聚,也就是核心、中心,就是《心經》上的「心」,就是這個意思。天台宗所用的「一念心」,是用慮知的意思,就是我們眾生的思慮分別心。我們平常都小看自己的一念心,認為只不過是一念妄想,智者大師認為這一念心具足一切染凈善惡,稱為「一念無明法性心」,這就象竹子在沒有燃燒時,就有可燃性存在,如同惡中就有善在。等到因緣成熟,火從竹子中燒起,所燒的就是竹子本身,這就如同善從惡中生起,所破不是別的東西,就是惡本身。

  因為一念具足染凈善惡一切諸法,所以智者大師提出「一念三千」,這三千是什麼呢?就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

 第一,依據《華嚴經》,我們整個世間可以分為「六凡四聖」十法界,「六凡」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智 大師提出十界中的每一界,都相互具其他九界,稱為「十界互具」。我們先從「人」講起,佛法是以我們人類為中心,一切佛法都是從人而出發設置各種方便善巧,因為我們人是最有塑造性,人可以成為畜生,人可以成佛。

  當我們翻開電話簿查閱某一個人的通訊處時,可以發現到地址有都市與鄉村的差別,不僅人的住處有熱鬧喧嘩的都市與幽靜僻遠的鄉村的差別,就是人心也有天堂與地獄的不同。有一個將軍到白隱禪師那裡去請教佛法,問禪師:「天堂與地獄在哪裡?」白隱禪師看了他一眼,沒理他,這位將軍又問:「請問禪師,天堂與地獄在哪裡?」白隱禪師又看了他一眼,說:「你是什麼東西?竟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將軍勃然大怒,拔出寶劍,禪師突然笑了,說:「這就是地獄。」將軍感到十分慚愧,馬上放下寶劍,向禪師懺悔,禪師說:「這就是天堂。」在現實世間,我們也可以眾生的生活也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這裡面有一點難以理解,那就是佛為什麼也具有畜生性或地獄性,這是從本體的心性上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另外,佛有時為了度化畜生,也要變化成畜生,所以也有畜生性,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都能說明十界互具。十十相互具,總共便成百界。

第二,依據《法華經》,因為每一界都可分為十個側面,叫作「十如是」。百界各有十如是,就有一千種成分,稱作「千如」。「十如是」出現在《法華經》的 「方便品」,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相是指相狀,指外在的形相,如這如人有人相,動物有動物的相;性的意思是指不變,指內在的本性,如人能思維;體是指人這個主體;力是指體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人能夠製造工具、生產勞動;作是指顯現動作,就是發揮人的作用,從事各種工作;因是指直接原因;緣指間接原因;果是指由因、緣和合所生的結果;報是指果報,以上的因緣果形成後世的果報;本是指開始的相關,末指最末的果報,等是指平等,以上的如是相乃至如是報,皆歸趣於同一實相而究竟平等,所以說本末究竟等。

  第三,千如又和《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間配合,便成三千法界,代表宇宙全體。三世間是「眾生世間」,指眾生自身;「國土世間」是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五陰世間」是構成人存在的五種要素。三種世間和千如相互含攝,形成三千世間。

  智者大師認為,我們平常的當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現象界的全體,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眾生心在迷時,亦具足三千法;心在悟時,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動。只是心在迷時,對三千法執著不舍;心在悟時,視三千法為方便、性德,不起執著。這叫「一念三千」。

佛常講「眾生心不可思議」,所以不可輕視我們平常的一念,於是祖師常常開示我們要「照顧自己的念頭」。迷與悟,就在我們一念之間,天台宗說的「一念三千」,就是要我們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念頭,有的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毀於一念的無明,而造下終身的遺憾。

三、心病與心藥

我們眾生之所以是凡夫,難以成賢成聖,因為我們眾生有三種最主要的大病沒有治好,那就是貪、嗔、痴,這三種病被稱為「三毒」,又稱為「三不善根」。

  貪,從字面上講即貪求、渴求,表明人內心裏面缺少什麼東西,才向外追求來滿足這種願望。所以,貪煩惱的表現就是由渴望到追求,在追求獲得後又緊緊執著它。

  有人往往我們平常追求與貪等同起來,生活若無追求,那麼生活就同死灰一團;學佛的人追求解脫,同樣也是一種貪嗎?如果沒有貪,社會不就不會進步嗎?《成唯識論》說:「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有」就是後有,指的是業力,有具是指由業力所生的果,所以貪煩惱是對外界事物佔有愛著,從而使自我得到滿足,所以這樣學佛追求解脫就不是貪。人為了貪求眼前的一點暫時福樂,或是一點私利,往往父子之間也爭得面紅耳赤,朋友之間的情誼也一腳踢開。為了滿足貪的慾望,什麼義理人情,什麼道德,一概不顧。嗔,我們往往比貪容易理解,因為在世間生活,總是認為有些東西是理所當然應該追求的,而生氣卻是不應該的。有的人口蜜腹劍,這是隱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猙獰,五官變形,這是外現的嗔心。我們常見到一個家庭里夫婦起了爭執,某一方為了發泄的他嗔心,什麼心愛的物品都要打破,等到事後花錢再買,雖然後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佛經上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這個道理。

  痴,這是很難覺察到的,平常我們講一個人獃頭獃腦,這個人很傻,其實自己更傻。有些人,生在世間上,以為死了以後還是做人,但另一種人卻認為人死了就沒有了。前者的思想覺得做惡事也沒有關係,因為死了還是做人;而後者的思想覺得不必做善,因為死了一切都沒有,所以最好及時行樂,這些都是愚痴的見解。

平常有人譏笑年輕出家人念經「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其實這些人根本不

  懂佛教,要是真的能無心,那是真的在念經,恐怕是心太多了,這兩天大家上殿、坐禪肯定發現我們真的太「多心」了。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說: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有所用心就有所牽繫,有所執著,有所對待;無所用心,心才能擴大。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系縛,而無處不在,無處不自在。在唐朝時,四川有一位叫德山禪師,對《金剛經》有極深的造詣,當時南方禪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認為這是外道魔說,便發憤著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到南方破邪說。路過灃州時,見到一間賣油糕的小店,德山剛好肚子也餓了,便走入小店對賣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點心來!」老婆婆心中想:這位師父居然這麼無禮,指著德山的擔子說:「師父,你這裡面是什麼東西?」德山說:「說了你也不懂,這是我注釋的金剛經疏鈔,到南方來弘揚金剛經。」於是,老婆婆說:「我有一個金剛經上的問題要問你,你如果回答出來,我就供養你油糕;如果答不出來,就不用弘揚金剛經!」德山心想:一部《金剛經》我已經滾瓜爛熟,還有什麼答不上來。於是,德山哈哈大笑說:「你問吧!」於是,老婆婆問道:「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要點心,究竟要點哪個心呢?」德山沒有辦法回答。

  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尚未來,而現在心念念不停,生滅相續。如果能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的逍遙。


謝邀!

有人說佛學就是當時的心理學。

佛學,則是針對佛陀所教導的解脫之法的學習。而眾所週知的(1)【諸惡莫作】(2)【眾善奉行】(3)【自淨其意】(4)【是諸佛教】可以說是核心教導。因為(1)免墮惡道(2)人天果報(3)解脫涅槃(4)一切覺者所教導的皆如是。在解脫上,關鍵就是【自淨其意】了。這個是內學的關鍵。不是向外,而是向內。

心理學從哲學脫穎而出。誠然,早期的心理學通過論證,通過實驗等方式來確認一些假設和理論是否成立。後來的行為觀察,心理和社會建設角度等等,到現在結合了腦神經科學來相互啟發並印證或推翻假設。比較為人所知的弗萊伊德,其論學當年受到東方學的影響,尤其是當時盛行學術圈東方學圈子的佛教,提出了潛意識的一套理論說法(雖然他這個理論和觀點因為方法上的缺點很被現在的心理學家們詬病,心理治療師方面他老人家的說法卻還是被現代化後存受到普遍接受的)。後來雖然原始論調基本被否定也加上不能科學測試研究,但是在其他的領域裡面啟發了很多目前的探究,如「幽靈肢體」現象,一些心理暗示(Priming)的運作等等,或者在腦神經作為潛意識的角度上有Default Mode Network之類的我們察覺不了的腦細胞帶出的活動,對於記憶研究上,或者基因遺傳導致的心理狀況偏向性等等的研究啟發,都可以追溯到這個原來只是說說兒時情況,戀母殺父,性力之類的東西的偏見理論。

目前,對於身體器官接觸外界,如眼耳鼻口身激發腦神經活動傳達訊號,在語言視覺等區域的組織和運用,達成意義,再有我們原始部份的腦部對於身體肢體活動,記憶,原始對於快樂享受的追求,我們前大腦對於自我控制的調節等等,再加上一些因為我們進化中為了生存而產生或者保留的本能變相導致的錯誤反應,都在論證著佛法中「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其中認知心理學以及精神科學也間接證明了「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組成。

佛教心理學在一些西方大學也有開授課程,從介紹佛法名相理論以及相對應心理學觀點。廣被接受的源自於內觀禪修/止觀禪修和慈悲觀由二十多年發展出的【正念】禪修或者在香港被政府官方翻譯為【靜觀】的Mindfulness,已經被科學認證對於心理疾病和健康起到很好的效果。也發展出了規範化的【靜觀降壓】(MBSR)和【靜觀認知治療】(MBCT)等等心理干預方式並被證實效果不亞於藥物和其他心理治療,甚至【接受與承諾療法】(ACT)的其中關鍵部份也是涉及【靜觀】禪修方式。

可能目前唯一沒有科學探討的就是有關和連結輪迴的說法。但是習氣的形成已經可以通過神經通道(neuropathway)每次點亮後的加強來解釋了。通過去宗教化來了解佛法會是一個比較客觀的方式,也是能夠讓更多人能科學性地接觸佛法的基礎。


您好,謝邀。

抱歉,我的知乎好像出了點問題。所有的邀請都不見了。還好當時看的時候記住了這個問題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能解煩惱,即是良藥。


悉達多在「治療」來諮詢如何超越自身煩惱的徒眾的時候,很少會說自己給出的意見的原理是什麼,他不會說「應該這麼做是好的……這是因為……」,他做的只是不斷地說下去,說清楚會發生什麼,一直說到盡頭,所以徒眾也就不會再問「這是因為什麼原理」,畢竟知道一種存在的終點比它的起源更令人感到有所收穫。

如悉達多對「樹立無常觀有何益處」中有個很經典的答覆,叫做: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在這之中,他沒有在 當觀色無常 後解釋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原理,具體該怎麼做,他一直不停地、沒有遲滯地往下說,但是當他把 當觀色無常 這個論點所在的整個圖的輪廓都描述完了之後,他雖然還是沒解答樹立無常觀有什麼益處,卻讓一切問題都得到解答,因為他把實際上會發生什麼都說清楚了。所以他不需要像唯識宗那樣再在另一個地方畫一個「備註圖」,去回答這句話之所以好是什麼原理了。


二者沒有任何關係

心理學是隨著人類時代發展衍生出來的一套概念法

佛陀教法目標在於涅槃

二者從來就不是一套體系

混雜在一起

著實沒必要

說的天花亂墜的

該慘的時候沒少了誰


這個有一整系列課程,可以搜索佛教和現代心理學,or search for 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logy on Cousera.


推薦閱讀:

我有一個問題,佛經說山河大地一切和我都是虛妄顯現,顯現有什麼區別嗎?
海濤法師 【 忍辱福報大 】
法喜充滿是怎樣的狀態?它與佛法講的清凈心是不是有些矛盾了呀?
別人叫我們做事,是給我們福報和財富啊
念佛和成佛的正確方法(圖)—道德真源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