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人讀過道德經嗎?

道德經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理解呢?他有特殊的創作背景嗎?我看了譯文還是糊裡糊塗啊。求教~


這樣的看道德經要看,老子帛書校注, 中華書局, 高明 。因為世面上的都是個人理解,和古代人串改,所以讀起來覺得有點邏輯不通,然後帛書校注裡面是,馬王堆出來的最老的道德經,用了很多古代名人的校注做比較。


讀過,而且覺得沒什麼難度,很輕鬆的讀完了。

只要認真讀過《聖經》的人,並且有一些淺顯的猶太教神學素養、哲學素養的人,都可以輕鬆讀懂《道德經》。

為什麼說猶太教,不說基督教呢,因為基督教神學關於舊約的「預表說」是個坑。基督教神學家肯定是懂猶太教神學的。

如果光有猶太教的知識素養還讀不懂的話,加上點印度教的知識,肯定可以讀懂《道德經》的。

以古代希伯來先知耶利米自居的韋伯在《古猶太教》里講清楚了猶太教的邏輯。這也是神學沒落的時代,用神學寫宗教是不可能成為思想家了,所以韋伯用社會學哲學寫的宗教。要是在神學盛行的時代,韋伯估計就是位偉大的基督教神學家了。

《道德經》並不是什麼玄乎又玄的作品,印度高種姓學者用經濟學推導起自游牧部落的印度教禁止殺牛的原因,用政治學推導印度教神話中蘊含的政治博弈情況。

基督教受關注多,創世神話被進化論推翻。這哪裡是基督教的獨特遭遇呢。印度教也被印度自己的高種姓拆開了分析。印度教的狀況比基督教更慘,莫迪用古代印度存在整容術為印度教那些奇形怪狀的神圓話。

印度教高種姓精英學者一邊在國內用印度教糊弄低種姓,一邊在著作里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哲學分析印度教的邏輯。

所以哪裡還有什麼玄乎又玄的東西呢?如果你覺得一樣東西玄乎又玄,那隻不過是因為你根本沒有看到真正的經典作品。

再高深的東西都是有邏輯的,這個邏輯未必與人想像的邏輯相同,但是這個邏輯是可以通過把書讀完然後分析出來的。所以,施特勞斯說過這樣一句話,哲人是不會信仰猶太教的,同樣也不會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哲人看書直接會看邏輯。

《道德經》這篇文章也不例外。《聖經》的翻譯者顯然是看懂了《道德經》的邏輯。「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道德經》提到萬物的起源「道」,又提到君、臣、百姓。這本書的邏輯就很容易通過猶太教、印度教的哲學知識分析出來。

「道」是一個哲學基礎罷了。凡是想構建一個思想體系,必須要給自己找一個哲學基礎,古代無非是從造物主、先王身上做文章,當代的達爾文進化論又成為新的哲學基礎。

老子所說的「道」在宗教上是將其劃為「自然神」的。與亞伯拉罕系一神教的「人格神」不同。

出現「道」這種概念,無非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原始蠻荒神話已經無法滿足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精英階層的精神訴求了。所以,精英階層思考宇宙的來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可以參考基督教「三位一體」的哲學說法。基督教解釋「三位一體」用的是古希臘哲學。

講完宇宙的來源後,老子也是把他運用到了與君權的結合上。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韓非子把老子的「道」的概念借走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但是與老子的思維是不同的,老子把王、天、地說的跟「道」一樣大,韓非子把「道」上升為至高的概念——「道蔽天地」,包括君與臣都是「道之出也」。

《韓非子·揚權》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參名異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曰一。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禱。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參同,上下和調也。

《韓非子·用人》

故聖人極,有刑法而死無螫毒,故奸人服。發矢中的,賞罰當符,故堯復生,羿復立。如此,則上無殷、夏之患,下無比干之禍,君高枕而臣樂業,道蔽天地,德極萬世矣。

韓非子的觀念倒是與猶太教、也就是與摩西的神觀、倫理一致。尤其是韓非子關於「道」、「德」的解說,直接照著猶太教的神學理解就行。真有一種上帝在東方派了先知的感覺。尤其是「不務德而務法」、「以吏為師,以法為教」跟摩西是跨越時間、空間的共通。

這個最主要的部分提取出來後,其他的並不難理解。無非是老子對社會運作的看法。這個對於思想家來說沒什麼學習的價值,最多的價值就是讀懂邏輯,然後把自己需要的部分引用到自己的體系中,其他的都可以捨棄。韓非子引用《道德經》就是這套邏輯。


這個問題可以答答看了。

《道德經》讀過幾遍,而且按理說應該是十歲出頭就聽過了,之後隔個十年看看,再隔個十年看看,大概是這樣,所以可以回答一下題主。

然後我們看題主的具體問題,這問題挺好,值得一戰。

問說要從那個角度去理解,也問創作背景,說白了就是到底該怎麼看《道德經》。那還說看了譯文也有些糊塗,最後這個正常的很,我想沒人敢站出來說我把《道德經》吃的透透的。

啰嗦完以後我們正式回答,其實題主只要了解幾個簡單的事兒就好,也就是《道德經》的人、景、情,也就是其人,其書,其道。

一:老子是什麼人?

我們作為生活在網路的一代,肯定知道度娘,所以度娘上給出了這麼一段文字來形容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

好的,我們先不管這個籍貫和生卒,說為啥人家本來叫李耳,現在就改叫老子了呢?

我們有這麼一個詞兒,叫諸子百家,孔子孟子韓非子,莊子墨子鬼谷子,所以這個子是啥意思?其實就是個尊稱,比老師更大,比學者更佳,那種開門立戶的學派始祖啥的,這個叫子。

那老呢?明明人家老子姓李啊。

我們可以找一句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然這句話肯定比老子這個尊稱出現的晚一點,但不能不說,我們國家歷來是有這個傳統,那就是老人總是值得尊敬,老就代表著歲月的增長,也代表了遇到的事情多,見識多,所以老也可以看做尊稱,畢竟老師老師,其實也是在某一個區域研究時間長,所以老,成為了師。

那這樣來說,孔子姓孔,孟子姓孟,老子不姓老,而是倆個都尊稱,所以也能側面反映出老子的地位。但這個地位我們是清楚了,可老子到底是做啥的呢?

唐朝司馬貞在《史記索隱》里有寫:「周秦皆有柱下史,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故老子為周柱下史。」

所以老子其實是周朝的柱下史,聽著好像有點官不大,就是個站在柱子下面記錄的人。但你換成御史來想想,好像是不是官還不小?其實按照現在的觀念來看,其實老子是史官的祖宗,大家熟知的司馬遷,也是史官。

除了記錄歷史以外,柱下史這個官還做什麼呢?

那就是研究和整理史料,而古代的史料也是書啊,可沒什麼U盤啥的來存,所以柱下史還相當於圖書管理員,且是整個周朝書籍最多的王族圖書管理員。

當然有可能形容的不是很恰當,但你這麼認為就可以了,老子在當初,相當於史官+圖書管理員,逼格高一點,就是歷史學家+雜學家。

不過現在的柱下這個詞,出現了,一般就代表是老子,已經變成了一種代稱。比如駱賓王《代王靈妃贈道士李榮》里,就有柱下這個詞,這裡代指的是「道」。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將濁水況清塵。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將心學松蕣。

為啥到這裡代指的是「道」了,那就不得不說道家了。我們目前公認說道學的始祖是老子,也是因為老子留下的《道德經》一書。

所以在道教當中,老子被神化,成為了三清之一的萬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或者說,老子其實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的化身,來到人家留下了《道德經》一書。

那在《道德經》一書的解讀上,其中就有了一種很特殊的解讀,那就是道書,或者說是道經的解讀。當然如果沒有接觸過修行或者道教功法的人,在解讀上會非常非常吃力不討好,你肯定是不明白那些詞兒到底是幹啥的。

比如《道德經》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這其實在丹道中,是論穀神之中道炁不脫,就像天下之母的道一樣運轉,是一種「守中」的說法。

那在這兒我們拋開宗教理念,單純的看老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道學始祖。

他作為一個史官兼圖書管理員的身份,已經認定了說老子本身就極有學問,而且很有智慧,那以前的人看書,沒有索引啊,所以都是要去找老子的,說哎我想知道關於啥的事兒,那讀那些書呢?老子會告訴他,去看什麼什麼吧,我給你找來。

所以我們知道,老子有海量的知識,不然做不了這個職位。

二:老子是怎麼寫的《道德經》?

這裡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接上文,說這個老子是史官兼大周朝的圖書管理員,那這個圖書館是哪兒的呢?

大家要知道以前可不是現在,人人家裡都有幾本書,別說周朝秦朝了,就是明清二代,讀書也算是個奢侈的事兒。

所以那時候可以說周朝王族或者達官貴人們,才有機會去找老子拿書學習,而老子接觸的人,也多是周朝的管理者們。

我們在讀《道德經》當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文字:

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六十章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則大者宜為下。《道德經》六十一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道德經》四十七章

聖人常無心 ,以百姓心為心 。《道德經》四十九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道德經》七十五章

可以看出來,《道德經》當中有大量的聖人、國家、人民、大夫的論述,而聖人其實代指說得道的帝王,大夫就是管理者。其實縱觀全書,老子接觸的,基本可以論證為是給「士」這個階層看的。而這個「士」的階層,可以說是周朝的實際掌權層。

那麼,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很多人覺得理解不了《道德經》,是因為只有答案,而沒有看出問題,因為老子壓根沒寫問題,也沒寫問問題的人。

因為根據現在的記載,老子是西出函谷關時,被當時的關令尹喜攔住,再三請求下,留下了老子五千言,也就成為了《道德經》。

也正因為老子寫的這五千字,還被白居易給調侃了一下。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我是這麼認為的,老子確實是知者,所以其實壓根也沒寫啥,要不是被尹喜按下,怕是這五千字都沒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自己思索啊,怕是老子根本沒耐心寫書,就把自己以前跟其他人的對話想了想,然後刷刷刷寫了五千字,接著就去遊離了。

那說來尹喜也是為我們做了大貢獻,畢竟當初老子作為周朝的史官,又天天和周朝管理者在一起討論研習,學問做的很大,所以名聲也傳到了尹喜耳朵里,而當時的老子並沒有留下什麼著作,碰到了尹喜這麼個愣頭青,這才有了這麼一遭。

所以,我認為看《道德經》時候,要帶著問題去看,或者從文中找到提出的那個問題,這樣會更加方便你去理解。

三:老子的道,或者說《道德經》到底講了啥?

上文其實已經說了一些,說這個《道德經》的本質,可能是老子和周朝觀里階層的對話。有點像是《論語》的感覺,被人記錄了下來,只是不全。

但縱觀全文,並不是所有事兒都在講治國,反而更像是老子在趁著給人講治國時,論述出了自己的道。

只是這個道裡面,包含了太多,導致我們後輩末學在研讀時候,經常有點拎不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比如這整段其實講的是老子的宇宙觀,說宇宙的組成或者如何產生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段是講老子的世界觀,或者說如何看待世界的運轉。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這是講人生觀,或者說老子如何看待生死問題。

那麼當理解到這兒的時候,你基本已經能明白《道德經》大致講的是啥了,當然不是說《道德經》里的「道」,更不是道德經里的「德」。

我說的這些,只是輔助去了解《道德經》這本書,希望大家能更加容易的去讀,畢竟書里還有著太多太多,真的是字字珠璣,片玉金瓦。

我只是闡述了一種解讀的方法,用一個對話者的心態,穿越過2500年的時光,去直接和老子聊聊看吧。


每天都讀,其實真理都擺在那,就是易知難行。讀不懂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讀不懂文字,這個可以多看看古籍和註解。一是社會閱歷不夠,沒法深層次思考,這個就靠時間磨了。也沒必要每一章都懂,看懂一點是一點,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起碼能懂呀


沒有人,道德經是每個人用走路寫出來的


推薦閱讀:

梁啟超認為老子的道德經消極,不推薦,你怎麼看?
老子說的道法自然,和糊裡糊塗的聽天由命有什麼區別?
古代的孔子老子等思想家放在現代是什麼思想水平?
老子,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真正含義是?不要那種世俗解讀!?
「道可道 非常道」怎麼翻譯?

TAG: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