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知識分子如何看待佛教?


生物學博士學位

對我來說佛教是一套修行方法,教導如何認清世間的真相,從而出離,達到滅苦的目的。

說實話小時候接觸的各種拜神佛求保佑,內心雖然屬於尊重,但從來沒有信過,不相信外在有個什麼超自然能力會因為人的虔誠而幫助人達到願望。如果這種交換能成功,那麼這個能力持有者怎麼看怎麼有問題。直到後來遇到各種生活上的問題,尋求出路,學過心理學,靈修,(還有哲學,還看過各種科幻腦洞不一一細說了)最後通過凱蒂的質疑念頭的方法對治帶來煩惱的念頭,才恍然大悟,煩惱情緒不過是相信念頭帶來的副產品。一切念頭通過質疑,都能看見有合理的角度,而在全形度看都是虛幻不實的,是一切念頭。再回過頭來看佛經,特別是大白話的原始佛教經典,就特別清晰了,根本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藏在五蘊之後控制這具身體,煩惱不過是執著某種知見而生,並不如實存在。


作答的緣起是摯友 @desire caution 的分享,基於他的回答,略作補充:

1. 先說「高級知識分子」:在佛法中,高級知識分子的指代如果有其實際意義,那是指的具足正見之人(側重理悟),或是如法久修之人(側重事修),再或是理事兼具之人(或阿羅漢、菩薩)。用通俗的話講,其實就是知與行的合一程度。先解釋清楚這一點的原因在於,從本質上來講,世間高級知識分子的含義與其是否懂得法義,二者並無必然的關係。也就是說,即便提問是「普通人如何看待佛教」,其回答也須從根本處開始解釋。所以,答者無須介懷自己是否符合這一稱呼,佛子所做的,只是如實解答與交流。

2. 再說「認知」問題:早前在本人的回答中略有提過:如果深入經藏去體會「法相唯識」究竟在表達些什麼,便可知道,佛法傳遞的一個核心是:如何通過種種方法,將錯誤的心意識運作模式(無明)調整至完全正確的運作模式(相應覺性),即「轉識成智」。從而明白,通過修行,改變的是心意識的認知,而不是外界的一切法,因為心外無法。學佛,如果不掌握此核心,那理解經論、如法聞思修就會有極大的可能耗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而摸不到入門處。有太多的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放棄和懈怠了。

3. 再說「絕對制約」問題:很多人會發現,無論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彷彿都不能絕對控制一些事,這裡的絕對控制,指的是保持恆常不變之態勢,當然前提是承認無常。那麼問題來了:要解決的,究竟是生滅無常的問題?還是暫時達成一件事、滿足一種情緒的問題?因為前者是從法的根本上去認知,後者是從一切法的因緣狀態上去認知;前者引導你深入去思考苦的本質從而解脫,後者引導你去踐行善因善果(從善的角度)。

4. 再說「絕對不制約」問題:摯友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在不違反緣起的基礎上(因為不可能違反),通過定力和慧力、對當下現象的觀察和思考,發現心意識可以實現從一切苦中解脫出來的事實。絕對,是針對緣起而言的;不制約,是針對修行(可操作性)而言的。

5. 再說「如何去發現真相(實相)」問題:其實世間很多聰明人都能明白,是人對事物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但是但凡談到意識層面,很多人或者說絕大部分的人其實並沒有明白佛法真正在開顯什麼,或者說如何在解釋種種苦及滅苦的問題。思考者如果不具備基本的世間邏輯思維能力,要想開始這件事,也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其定慧之力極強。所以,如果不懂如何通過如法的觀察並將一切世間法融入到佛法對其詳細解釋的模式中,對佛法產生誤解或對世事人情抱有偏執,是必然的結果。

6. 再說「認命」問題: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說一句話:「命里定的、命里安排我這麼去做的、不得不說要認命。」 他們對認命的理解或者說所謂的證實,是基於到目前為止對自己人生某些經驗的回顧得出的,是對經驗片面的、主觀的一種總結,而不是通過觀察當下的現象契入的,真相只在當下(通過對當下的觀察和思考,深入體悟後明白當下也不可得),因為觀察和思考的發生只能是在當下。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心是否被局限的觀念所束縛而一直不自知。很多世間聰明人,都被這件事所耽誤。

7. 最後說 「修行難度」問題:都說佛教慈悲為懷,八萬四千法門皆可入。確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智慧的圓滿,世間無可比擬。但需注意的是:它對修行人有著一條看似極簡單卻極少能完全踐行的要求——直心而行。直心是什麼意思?圓解來說,說不盡,概括來說:直心即發菩提心,直心即以戒為師,直心即不自欺,直心即歸依三寶,直心即如法聞思修,直心即定慧等持,直心即自凈其意,直心即轉識成智,直心即踐行十大願王,直心即圓滿三十七菩提道品,直心即六度萬行,直心即明心,直心即覺。

常與道友說:真佛子,是真精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願能為你解惑。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高級知識分子,應該不算,哈哈哈哈哈。

我舉個例子,希望能表達我的意思:

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是一部民間非常常見的經書。

其中主要說的是孝道,說的是有些人的父母,生前不信三寶,或者肆意殺生,死後墮入地獄。而做子女的通過虔誠地供養佛像或菩薩像,救拔父母脫出地獄。

於是這部經書便經常在子女超度父母時誦讀。當然你誦讀的時候,可能還會供佛供寺院。

我也念過這部經,而我產生的第一個想法是:

佛祖不會跟你做交易。

若是你生前作惡,死後只要供佛念經就可以消解罪惡,那大家都可以隨意作惡了。

所以本能地,很多人會認為這部經,那至於佛教都是騙人的。

但我的思考的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因為佛經中的精髓,實際上是其思辨性,無論是心經,蓮華經。其思辨的邏輯完備性和深度,堪比當今哲學。

在地藏王經的前面,插入了一段 《覺林菩薩偈》,全文如下: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實際上是唯心說,意思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唯心遭的。那麼搭配後面的地藏王經該怎麼解讀呢?

地獄是在人內心中的,誦經祈願以及感受到的救拔,都是人內心中的。

你之所以有惡報,是因為你有噁心; 而你有善報,也是因為你有善行。

所以地藏王經亦不是在讓你相信地獄,以及供佛和救拔苦難。

所以我想說的是:

1 佛學中最重要的是佛經,佛經中最重要的是思辨邏輯。只看某些佛經,或者不去體會其思辨能力,等於放棄了他的精華。

2 佛學和佛教有區別。喬達摩 悉達多(也就是釋迦摩尼佛在世時的名字)是緬甸的王子,他生前佈道,從未要求別人成立宗教,也不願讓人信仰他。

3 如果想要將佛學和佛經傳承下去,光靠精神力量是不夠的,你還是要有僧人,有吃有喝有住。所以供養三寶的要求,雖然你作為一個佛教以外的人可以認為是糟粕,但這也很現實,這才能守住佛學,得以傳承。我們誰不需要吃一口飯?

4 如果你被要求供佛念經,你可以選擇信,或者不信。但正如覺林菩薩所說,一切皆是內心所造。你如果相信,就應該虔誠; 你如果不信,也應該果決地轉身離開。

人生就應該如此,知行合一,身心合一,才能清凈快樂。

不管你是不是在佛門以內。


文學博士。

從我專業角度,佛教其實和中國文學有密切關係,從學術上避開它或者無視它或者鄙視它都是認識歷史、追尋真理的障礙。從這個角度,我對佛教是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就像,舉個也許不恰當的例子,如同看待古代的考試製度,官員選拔制度一樣。可以客觀談其特點、影響、成因等等。

從我個人角度,我是皈依過佛教的。當然這個事我現在很少提,主要提了以後別人就覺得你說話講道理就有了「傳教」的意思,這可能會阻礙交流。我既不想用「信佛之人」的光環來給自己平凡的話語鍍金,也不想言及和交流主題無關的東西。

因為我對佛教的態度、對它的理解是我皈依的原因,而不是皈依的結果。但既然這道題要談佛教,如此相關,我也覺得沒什麼需要遮掩的。

佛教對我來說首先提供了一種方法,它是方法論。這種方法,一般的課程、知識不能提供。比如我嫉妒別人怎麼辦,我吃醋,我想吵架,我氣得要死,怎麼辦。或者我委屈得不行,我覺得自己倒霉催的,我甚至想自殺,我覺得哪哪都不順,怎麼辦。

一些學科會給一些方法,比如如果是病理性的那就吃藥,像抑鬱症這種。不是病理性的,那可以跑跑步,吃點甜的,多和朋友聊聊,或者轉回去修鍊內功讓自己更強大等等。。。但是解決不了一個問題:我永遠不可能足夠強大到一點痛苦一點委屈都沒有。而且,變強大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比你有個更粗的大腿可以抱,比你在時代的風口上,那你個人的努力根本就無濟於事。

還有,有些事根本無關乎強大。我再強大也不能讓一個不愛我的人多愛我一點,哪怕這個人是我爸媽。

人生在世,有很多痛苦。佛教說,這些痛苦不來自於外界,而是來自人的心魔。是自造的枷鎖。乍一聽是雞湯,但你如果真的理解了,照做了,慢慢去「修鍊」(原諒我用這個詞哈),真的不一樣。

我覺得佛教提供了一種面對人際、事業、世事的非常向善、有效、有力量的方法。這是授心以漁。

個人認為這是佛教最好,最智慧的地方。釋迦牟尼講離苦得樂,拔除苦難,這種用心和關切,以一種方法論的方式得到了流傳,真的很了不起。這也是佛教的智慧對於哪怕不信佛的人,也可以有所裨益的地方。

另外,世人一般對佛教的偏見,往往是基於佛教的世界觀,西天極樂啊,十八層地獄啊啥的,封建迷信:又或是基於對方法論的粗淺認識:燒香拜佛破財消災。

但佛菩薩不是商人。你燒香越粗越高它就越按你意思辦。當然這個背後也是中國人薛定諤的迷信心理,也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民間智慧,我覺得其實也還好吧。比如燒香求個踏實啥的,順便養活了寺院諸僧,不是壞事。畢竟就像一個人在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的東西,他就抄抄筆記抄抄作業,對他學習成績提高一時半會沒啥用,但是比他在大街上混日子好。

而且耳濡目染的早晚有一天可能就聽懂了也說不定。所以我以前對所謂迷信,對這種世俗化的偏見有點鄙夷,現在都看得很開,覺得都是好事。要惦記著有佛菩薩盯著,做太壞的事之前能三思一下也好。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覺得不能總盯著壞處去指責它為什麼那麼壞,而應該想自己要做些什麼讓好處得到體現、發揚,讓我體會到的好處感染到更多人,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我的一個老師說,佛教之教,非宗教之教,乃教育之教,我深受啟發。這是理解佛教的一個正確方法。


我是等離子體物理學博士。

我對佛教,出馬仙跳大神,轉世輪迴比較關注。

我比較相信南傳佛教更接近當年佛祖所說,大乘佛教流變較多。

現在好多學佛的說,禪定和神通是副產品,我們不追求。而我認為禪定神通是一種工具,讓我們看清真相,讓我們更相信。另外,如果真有神通,通過電視網路以及科學家驗證,有什麼不好呢,首先更利於佛教傳播,讓更多人接近佛法,也不會被人說是迷信。

反而被說成是畜生道和鬼道的出馬仙,讓我更相信無形生命的存在,讓我從側面驗證佛教不只是用一句迷信就能否定的。

現實是,絕大部分高級知識分子都不相信佛教,因為可驗證性的東西幾乎沒有。如果相信的話,我覺得也是相信南傳佛教居多。


推薦閱讀:

蓮花生:四種不會發生的事(圖)—道德真源
《紅豆薏米水與人生》
懺悔是對自己的救度—道德真源
東方陽熹:如何通過福報開悟見性?(圖)——道德真源
我那些年的靈異經歷(虛無)16

TAG:哲學 | 佛教 | 宗教 | 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