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修行大道,是該有情還是無情,陰陽皆屬於道?


複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

內空 外空 內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

是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內空

佛言。

善現。內 謂內法。即是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此中眼由眼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耳鼻舌身意。由耳鼻舌身意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內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外空

佛言。

善現。外 謂外法。即是色 聲 香 味 觸 法

此中色由色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聲香味觸法。由聲香味觸法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外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內外空

佛言。

善現。內外 謂內外法。即是 內六處 外六處

此中內六處。由外六處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外六處由內六處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內外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空空

佛言。

善現。空 謂一切法空

此空由空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 是為 空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大空

佛言。

善現。大 謂十方。即是 東南西北 四維上下

此中東方由東方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由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大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勝義空

佛言。

善現。勝義 謂 涅槃

此勝義由勝義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勝義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有為空

佛言。

善現。有為 謂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此中欲界由欲界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色無色界由色無色界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有為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無為空

佛言。

善現。無為 謂 無生 無住 無異 無滅

此無為由無為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無為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畢竟空

佛言。

善現。畢竟 謂 諸法究竟不可得

此畢竟由畢竟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畢竟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無際空

佛言。

善現。無際 謂 無初中後際可得 及無往來際可得

此無際由無際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無際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散空

佛言。

善現。散 謂 有放 有棄 有舍可得

此散由散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散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無變異空

佛言。

善現。無變異 謂 無放 無棄 無舍可得

此無變異由無變異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無變異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本性空

佛言。

善現。本性 謂一切法本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皆非聲聞所作。非獨覺所作。非菩薩所作。非如來所作。亦非余所作

此本性由本性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本性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自相空

佛言。

善現。自相 謂一切法自相。如

變礙 是 色自相

領納 是 受自相

取像 是 想自相

造作 是 行自相

了別 是 識自相

如是等若有為法自相。若無為法自相。此自相 由 自相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自相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共相空

佛言。

善現。共相 謂一切法共相。如

苦 是 有漏法共相

無常 是 有為法共相

空無我 是 一切法共相

如是等有無量共相。此共相由共相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共相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一切法空

佛言。

善現。一切法 謂 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若有色無色 有見無見 有對無對 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法

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一切法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不可得空

佛言。

善現。不可得 謂此中一切法不可得。若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

若過去 無未來現在可得

若未來 無過去現在可得

若現在 無過去未來可得

此不可得由不可得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不可得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無性空

佛言。

善現。無性 謂此中無少性可得

此無性由無性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無性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自性空

佛言。

善現。自性 謂 諸法能和合自性

此自性由自性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自性空。

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 無性自性空

佛言。

善現。無性 自性 謂 諸法無能和合性。有所和合自性

此無性自性由無性自性空。何以故。非常非壞 本性爾故。

善現。是為 無性自性空。

複次善現。

有性由有性空。

無性由無性空。

自性由自性空。

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 有性由有性空。

有性 謂五蘊

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蘊生性不可得故。是為 有性由有性空。

云何 無性由無性空。

無性 謂無為

此無性由無性空。是為 無性由無性空。

云何 自性由自性空。

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見所作。亦非余所作

是為 自性由自性空。

云何 他性由他性空。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 法住法定 法性法界 法平等性 法離生性 真如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實際。皆由他性故空

是為 他性由他性空。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能夠把(我執無明覆蓋的自我)擴展到整個法界,亦或者,反過來小到只有自我,這樣的境界可能會體悟到聖人的一點痕迹,摸到點邊。

不修行,就不知什麼是有情,哪裡叫無情。談佛論道,是很實際的,不是空談!到什麼地步說什麼話,沒到說什麼都是假的,這也是很「科學」的!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是無情還有情。何為情?何為親?說到根本,從事上講,是因果規則;從理上說,是心性之學。

小乘人為何無情,只因自身尚未得度,必須自身得度,方能普度眾生,無情是過程,結果是有情,這就是慈悲了。而大乘人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切隨緣卻不變。隨緣是生心,不變是無所住,這是大乘行者的境界,非十法界中四聖六凡可想像。

理上講,到了法身大士,從圓教講,也就是初住位開始,都是無住生心了,後面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到圓滿佛位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法身大士才是真慈悲,因為他們用真心,而不是妄心。

而圓教初住之下,十信位均還是用妄心,此時的慈悲不是真慈悲,因此在此境界必須遠離一切情執,所謂無情。而此無情也不是真無情,只因自身尚未得度,還須自己努力修行。

因此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是隨緣不變,而十法界中的行者的方向是不變,不變就是明心見性,放下分別執著,放下起心動念。因此,什麼階段做什麼事,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和方向。正如一開始所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是無情卻有情。


1人的情感其實也是道,是人道,人道就是有情的。說一個人無情無義,就不是人了,背離了人道。

2不理解修鍊的人,無法理解無情是怎麼回事。他認為人要是沒情了,會變的冷酷無情,會冷冰冰的,其實不是。修鍊是讓人向上升華,成為更好的生命。

3神仙有神仙的標準,有他們那個境界的狀態,他雖然也有人的外形,但是他的道卻不是人的道。因為他們已經是超越人的生命了,不能和人一樣。舉個例子,人行道是走路的人走的,車道是車走的,火車有火車走的道,飛機有飛機走的道,如果走錯了,不走自己的道,那不就亂套了嗎。飛機在馬路上跑,汽車開到人行道上,人也在馬路上亂跑,那就一片混亂。宇宙中也是,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生命標準,有他們各自要遵守的規律法則。

4修行宇宙的大道,你要成為那麼高境界的生命,你就得到達那個標準,遵守高境界的法則。你說你去當神仙去了,結果看見誰有個好東西,你去偷人家的,這算怎麼回事。你看見那個仙女長的真漂亮,結果動了人的情愛之心。女的也是,看見那個天神威武神容,太帥了,也有了人的情愛,那就麻煩了。情愛是人的東西啊,人可以有,可是天上不行,不是一個標準。那你還得下來當人,因為不同的生命就有不同的道。

5所以你當人,這個情那就可以有,你要想修大道,去高境界,那就得放下人的東西。你不能把人的習慣和不好的東西帶到高境界去。我想我說明白了。

6這個陰陽,是道家對宇宙規律的認識。陰陽貫穿了宇宙非常大的範圍,從很高境界一直到宇宙的底層都有這個規律。我們知道的陰陽用黑白兩種顏色表示。高境界還有紅黑的,還有紅藍的。再高還有其它顏色。隨著境界的升級,那個規律也會不同。


華夏的道家,自古以來,就上演了無數「有情」與「無情」,請看《三言》與《二拍》裡面有關道家的描寫請當閑話閑書看看,在此期間,靜心看書或者工作,都是做貢獻不是。

華夏本土的道家,側重「人道」與「天道」,也就是「人天道」。

「有情無情」,當然屬於「人天道」,且還是「人天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華夏的道家,當然是「人天道」的專家。如果說「有情」是陽,「無情」是陰,那麼,道家的陰陽八卦圖,直接就告訴了你我,即不能捨棄「無情」也不能捨棄「有情」,陰與陽合抱,福與禍相依,即是「道」。

陰陽,在儒學裡,你也可以稱之為「中庸」。

該「有情」,還是該「無情」,一個「該」字,卻是「割裂」。也是走向極端。

陰與陽合抱,結局不一定就是「分手」吧。同理,既然知道了福與禍相依的道理,難道就一定是「禍」嗎?

如果說「有情」是陽,是福,是唯物,那麼「無情」就是陰,是禍,就是「唯心」。反過類比依然成立。都說道家是「本土」的,是華夏的,是最深沉的傳統文化。我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

不了解「人」,如何了解「天道」?

不知道「生」,如何知道「死」呢?孔子說的「不知生焉知死」也是「道」啊。

陰陽八卦圖,擺在那裡,何時看過一邊的陰,一邊的陽?那樣的圖也就不是道家的陰陽八卦圖了。

修行「大道」,當然要「唯物」與「唯心」兼顧,生與死陽與陰有情與無情兼顧,一個「大」字,就是包容,是外延,否則何不用一個「小」字呢?

做好人,好好做人,就是死而為鬼,也是「鬼雄」,「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你以為是古人隨便說說?

華夏各地的神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最有名氣的當然是關羽,生而正直為人,但沒有「戒」殺,死後為正神。這些並不是我說的,而是有根據的,在道家各種傳說甚至在佛經里,都是能看到的。各種說法背後的實質都是「暗合」的。

鬼神的確在一個「境界」里,所以,孔子說過一句有名氣的話,叫做「敬鬼神而遠之」。一個「敬」字即是「有」,也說明了陰與陽是兩個概念,但也沒有讓你「割裂」。

正直者大勇者大義者如關羽等,也都並非完美的人啊!生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下,「無情」的殺戮,但並不影響華夏後來「有情」人的敬仰與祭祀,「正直」、「大勇」、「大義」者自古至今不出關羽。

但做人,光有這些還不夠。

所以,就有了你說的「大道」。「人間道」下面有「鬼神道」,上面還有「天道」。至於天道,你我每一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知道,說不知道的恐怕自己的「根」也快斷的差不多了。

自古以來,三山五嶽,神仙傳說,不絕於耳,那就是「天道」。而我們華夏最不缺少的就是神仙傳說。

真可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如果你非要說佛法不是本土的,那麼,我想告訴你,就是佛法中的《楞嚴經》也詳細告訴了你我「天道」究竟有多少層天。

釋迦牟尼佛說的沒有錯,「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道家,儒家,如若你我真的細細去品,真的看了核心的經典典籍,你我會發現,我們曾經多麼膚淺,多麼自以為是過。


推薦閱讀:

活佛轉世後,他前世的修行成果還在嗎?
世界上真的有神通嗎?
斷惡得吉祥,修善得如意(轉載)
聞經得福的狗狗(圖)—道德真源
你們都是怎麼突破修行中的阻礙的?

TAG: | 修行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