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閱讀《道德經》給你帶來哪些啟示?


謝邀。

一部《道德經》,僅僅五千言,卻流傳了幾千年,散播到全世界。儘管無數人詆毀,卻依然不損它的光輝。儘管無數人解讀,卻依然撲朔迷離。

稀里糊塗中,我也落入了《道德經》的「陷阱」,各種各樣的版本、各抒己見的解說我看了不下200萬字,結果還是雲里霧裡,因為沒有一個把「道」講透了的。後來我又迷上了《德道經》,還一度相信這才是老子的正本,於是在《德道經》的系統裡面鑽研了一年,結果發現又是一個漩渦,而且差點溺亡其中。

接下來,我又一次稀里糊塗地接觸了佛法,接觸了「教外別傳」的禪宗。儘管如此,《道德經》依舊牽掛著我,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因緣我也不知道。久而久之,我終於發現了蹊蹺,老子是站在「道」的高度俯瞰宇宙的,而所有解《道德經》的人都是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視力越好,看得越清楚,然而,即使用最高倍的望遠鏡,看到的星空也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想以專家、學者的身份把《道德經》解透,那是相當困難的。相反,以他們的權威,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誤導大眾倒是輕而易舉的!

那麼,我能解《道德經》嗎?這似乎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幸好六祖慧能那「諸佛妙理,不關文字」的開示給了我信心。然而,解《道德經》跟解佛經還不一樣,解佛經的大乘經典,只要扣住根本就沒事。而解《道德經》必須站在「道」的高度貫穿三界,然後將雙腳踏踏實實地站穩在大地上,因為《道德經》是頂天立地的:上面滿、下面齊、中間直。所以,要解《道德經》,自己必須悟道,同時還要對社會、人生有足夠的穿透力,否則就只能空談。

幸好我不受任何宗派的影響,也不懂哲學之類的學術,我嘗試站在老子的角度,穿過那些文字相去探尋真理。說實話,很多章節起初我也真不懂,但隨著雙手在鍵盤上敲打,智慧的話語自然流出來,而且當時就可以肯定那樣解是正確的。事後如果有人再問我某些段落的義理,也許我又不知道了,因為當時就不是我用大腦思維出來的,而是自動蹦出來的。

「道」好說,但要圍繞八十一章寫出引人悟道的八十一篇文章就難了。2015年閉關的時候,我寫出第一稿,擱在電腦里不敢示人,2017年閉關時在第一稿的基礎上刪除了兩萬字,又增加了五萬字,本人比較滿意了,準備扔出來了事,誰知事情遠沒有我當初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本書還要流傳下去的。所以,為了謹慎起見,又由證道者(匿名)修改了第三稿,增加了兩萬字。全書近17萬字。

《道德經》真可以說是一部萬寶全書,是一部人人值得學習的書,不管從政、從商、從軍、從工、從農、從學等等,拿了《道德經》都有用,都可以從中找到他需要的營養。所以,我並不想把《道德經》解析為一部修行書,我希望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可以看它,但是難度很大,畢竟「道」這個東西不管怎麼解說,都不可能讓太多的人領悟,就像高等數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絕大多數大學生是學不懂的,只能矇混過關。

解《道德經》如果只是依文解字,就事論事,那就等於講解古文了,與講「道」無關。講「道」是必須離相的,如果只在事相上說來說去,縱然說得天花亂墜也與「道」無關。所以,關於治國、用兵等章節,我基本上不在文字上就事論事,而是只論其中的「道」。其實,《道德經》本身就不論治國、不論打仗、不論修身、不論文化教育。老子是借一切事物來說「道」的。老子所說的所有事物都只是當事例用的,目的是引出真正的「道」,如果我們解析的時候僅僅圍繞事例大說特說,哪怕說得天花亂墜也無濟於事。

所以,真要解開《道德經》的密碼,就必須跟老子站在同一視角,否則就只能瞎子摸象!然而,如果我解析的時候僅僅只在「道」上說,估計沒幾個人能看懂,所以,在守住根本的同時,我儘可能地放下更多的梯子,希望有多一些的人可以通過梯子上「道」。

有意思的是,別看老子什麼都「不論」,我們不管處於什麼階層,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也不管性別年齡等差異,誰都可以從《道德經》中獲得他所要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道」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同樣一句話,站在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解釋,各得其所!不過,如果學《道德經》僅僅是各得其所,卻不能悟道,那就可惜了,所以,我的解析重在把「道」說活、說透,同時,我也儘可能的照顧所有有緣的讀者,把「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程度的益處。

不少人認為老子講的是玄學,不切實際,這是嚴重的誤解。「道」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是我們不明白。我們學《道德經》也不是為了什麼信仰,是為了能夠明明白白、自自在在地生活!要知道,「道」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我們真要把「道」學好了,那種輕安、自在、洒脫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拋開所有的成見,去「道」中溜溜呢。

特別提示:根本、自性、自性佛、自性家園、自心佛、真我、佛、道、空、空性等等都是一個「東西」,只是為了表述方便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名詞而已,大家不要被文字相給繞迷糊了。再者,提到「相」或「相上」,就是說現象界的事,也就是世俗人認知的事;提到「根本」或「離相」等,都是在「道」上論事。學佛修道如果不能站在「道」上去看問題,那就不算學佛修道了。

偈云:

終日學佛不識佛

造業總比消業多

若能見性明根本

貪嗔痴慢皆彌陀

轉自《佛道一如道德經》。


借用《Magic The Gathering》中的一句話:

「你的腦袋塞滿了愚蠢的擔憂,以致無法聽到微風帶來的細微低語。」


謝邀。

一、首先來看道家的根本思想——「道」 道家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注意,這裡不是說「道」是世界的本源,這不是廢話,二者是不同的。前者是說明道家認識到世界的本源,並給他命名為「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這是唯物主義;而後者把世界的本源歸於一個具體的概念,是客觀唯心主義。 那麼提出世界的本源是「道」又有何意義呢?這就引出了道家的第二個重要思想「無為」

二、清靜無為

1分清主次矛盾 道家飽受誤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觀點,因為在大多數人心中這一觀點是與消極、退步、保守、啥也不幹相同的,其實不然。這一觀點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是根本,其他的則是外物。所謂的「無為」是少做或不做「外物」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用馬哲的話來說就是分清主次矛盾,「道」是主要矛盾,「外物」是次要矛盾,做事當然要重點做主要的,少做次要的咯。舉個例子,你學習時,思考問題就是「道」,雜念就是外物,專心學習就要摒除雜念,這就是「無為」;做菜時食材是「道」,調料是「外物」,要做好菜就不能亂放調料而要適當,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也。

2.辯證法 既然「道」以外的都是「外物」,那麼世間萬物都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也就沒有絕對,故《莊子.秋水》雲「以道觀之,物無貴賤」。「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頃,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世間萬物都處在永恆的轉化中。

3.遵循客觀規律 「道」的另一重含義就是規律,「無為」是「遵道而為」,不是「無所作為」。違背規律的事,看上去再積極也不能做,如「大躍進」;而政府為什麼要宏觀調控,簡政放權,就是要遵循市場規律,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干擾了規律的正常運行。做事要「順其自然」,即順應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要以主觀意志取代客觀規律的作用。

三、量變引發質變 道家很早就發現事物發展要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產生髮展成熟衰亡新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事物總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發展到極點則走向衰亡,「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因此凡事過猶不及。再者事物都有這樣的過程,當事物走到衰亡的一刻,縱有千種不舍,亦不可強求。


獲得一種和時下主流完全不同的新的思維模式,讓我認識到,「這也可以!」。我們平常沉在「物的世界」,《道德經》告訴你還有個「道的世界」。


《道德經》第二章有一句話「故有無相生……」,我的解釋意思就是:有和無互相生成。在想這一句話的時候,我站在甬路旁邊,樹下有草坪,我掐斷一隻草葉,對於草來說,沒有了葉,是無;對於落地的那片葉來說,地上本來沒有它,它落下,是有。再比如吃完一頓飯,空空的盤子是無,吃飽的肚子是有,有和無總是在一起的,當想到這些的時候頓時心花怒放。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有句話「萬物負陰而抱陽……」,我的解釋意思是:背陰而向陽。世間萬物都背陰而向陽嗎?顯然不一定,森林深處的菌類就是喜潮濕、陰暗的環境。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似乎可以以生活規律解釋這句話:當我躺在床上,我們面朝天、背貼地平躺著,天為陽,地為陰,是謂負陰而抱陽。再回到世間萬物中來,無不是從下往上生長。《周易》中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從下往上數:初爻、第二爻……為何說「陰陽」,而不說「陽陰」?古已有之。

《道德經》中這兩句話的解釋只是我個人的愚見。從經典哲學著作中去尋找生活和社會規律,或者根據生活經驗去驗證經典哲學中的某句話,是個很有趣味的日常。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