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唯心造」和「萬法唯識」是一個意思嗎?這裡的心和識有區別嗎?


寬泛的來說

心、意、識

都是同一個意思

阿毗達磨俱舍論

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凈不凈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

唯識二十頌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這裡說的更直接,唯識跟唯心是一回事。

實際上「唯識」這個詞,也是基於這一思路的意譯

梵語原詞為vij?aptimātra,逐字直譯,vij?apti(了別)+mātra(唯),乃是「唯了別」之意。(識的常用梵語詞則是「vij?āna」,如阿賴耶識,即是ālaya-vij?āna)


爾時薄伽梵而說偈言

一切有為法 如訖闥婆城

眾生妄心取 雖現非實有

諸法非因生 亦非無因生

虛妄分別有 是故說唯心

無明妄想見 而是色相因

藏識為所依 隨緣現眾像

如人目有瞖 妄見空中花

習氣擾濁心 從是三有現

眼識依賴耶 能見種種色

譬如鏡中像 分別不在外

所見皆自心 非常亦非斷

賴耶識所變 能現於世間

法性皆平等 一切法所依

藏識恆不斷 末那計為我

集起說為心 思量性名意

了別義為識 是故說唯心

心外諸境界 妄見毛輪花

所執實皆無 咸是識心變

色具色功能 皆依賴耶識

凡愚妄分別 謂是真實有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卧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有情器世間 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 非世性微塵

如木中火性 雖有未能燒

因燧方火生 由此破諸闇

展轉互為因 賴耶為依止

諸識從彼生 能起漏無漏

如海遇風緣 起種種波浪

現前作用轉 無有間斷時

藏識海亦然 境界風所動

恆起諸識浪 無間斷亦然

如酪未鑽搖 其酥人不見

施功既不已 醍醐方可得

賴耶妄熏習 隱覆如來藏

修習純熟時 正智方明了

諸識隨緣轉 不見本覺心

自覺智現前 真性常不動

猶如金在礦 處石不堪用

銷練得真金 作眾莊嚴具

賴耶性清凈 妄識所熏習

圓鏡智相應 如日出雲翳

若有修空者 順空而取空

觀空與色殊 不名真觀者

觀色即是空 色空不可得

此即勝義空 是真解脫者

客塵無自性 無明妄分別

實相非有無 眾生虛妄見

猶如日月明 流光能普照

如來清凈藏 具足諸功德

真妄互相熏 猶如二象斗

弱者去無回 妄盡無來去

蓮花性無染 出水離淤泥

菡蓞開敷時 見者皆歡喜

如來無垢識 永斷諸習氣

清凈智圓明 賢聖所歸趣

猶如最勝寶 無復諸瑕翳

輪王為寶冠 常置於頂上

如來清凈藏 永離諸分別

體具恆沙德 諸佛之法身

住真無漏界 清凈解脫身

寂滅等虛空 法性無來去

佛現三界中 不生亦不滅

此界及他方 湛然常不動

平等真法界 佛與眾生如

非斷亦非常 大悲恆不盡

諸佛法性身 本覺自然智

是真勝義諦 唯佛方證知

自性體無生 牟尼本寂靜

流轉諸三有 畢竟歸依處

法無來去相 三世常寂然

住真三昧者 見彼法界身

清凈不思議 恆沙眾德備

此即無漏界 諸佛之所依

佛具三種身 體相用平等

甚深廣大性 勝義無差別

無漏無變易 遠離一切相

煩惱及所知 本性恆清凈

無垢無染著 是真調御師

性凈即涅槃 亦是法身佛

體備恆沙德 無垢不思議

六度常圓滿 此即薩婆若

廣大無邊際 永斷于思想

斷習成菩提 具恆沙功德

於諸法自在 普現諸色像

大悲清凈果 常利一切眾

無漏無分別 願力皆圓滿

猶如摩尼珠 隨色皆能現

譬如工畫師 能畫種種相

所現諸境界 皆是識心變

眾生諸性慾 如來悉能知

法身恆不動 願力隨緣現

示現兜率天 降神乘白象

生處於王宮 出家修苦行

即詣菩提樹 降伏諸魔怨

成佛轉法輪 或現涅槃相

示現有生滅 真身恆不動

鈍根樂小法 方便說涅槃

真如法界中 無有涅槃相

大悲樂饒益 引導於眾生

猶如大商主 誘進諸愚少

菩薩廣大心 咸令入涅槃


曾經聽過程恭讓教授講心經。程在講座里利用梵文,藏文,漢文的對照,糾正了中國社會對心經長達千年的望文生義。即心經的心,不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心靈,或者是精神世界。而是輪迴的主體。心經講述的,也不是所謂的價值觀,而是佛教的世界觀。

佛教里有三個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分別是心,意,識。依照俱舍論的解釋,心意識三者本質上是一個東西,只是分別代表不同作用。

心,在梵語里是集起的意思。意思就是業力所導致的果報體。對應十二因緣的「識支」。在部派佛教里,把心叫做異熟果,意思就是煩惱為緣,業為因,導致的來世果報。所以,佛教里的心,不是我們常說的心靈,它是指輪迴的果報總稱。到了唯識宗,把心進一步具體化為第八識,如解深密經雲「此識亦名為心」。所以,第八識本質上就是我們輪迴的果報體(主體),是異熟果。窺基法師更是把第八識稱為「真異熟」,區別於其他由此派生的異熟果。

理解了心,其他的意與識就很好理解了。意就是理解了心,其他的意與識就很好理解了。意就是末那識,類似於潛意識。佛教認為末那識永遠把第八識當成我,我的。是我執的根本。這就是為什麼動物也有我執,因為潛意識的作用。

識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識,精神,心靈,沒什麼好說的。

一切唯心造的意思,就是指第八識是異熟果,它是世間果報的統稱,說白了就是識緣名色。

諸法唯識,在後期唯識里叫做一切法不離識。護法系唯識認為,第八識是異熟果,色法是第八識的相分,心不相應行法是心法的分位差別,無為法是第八識的實性。所以一切法不離識。識緣名色,就是第八識相分——種子現行為前七識,名色緣識,就是前七識分別熏習第八識見相二分,進而熏習第八識的種子,導致新一輪異熟果的產生。這就是整個輪迴的運轉過程。與十二因緣法完美銜接。


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蘊。是名為識蘊。別知相是識取蘊。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取蘊。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是識受蘊。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蘊】是組合,以上乃說明(識組合有哪些)

由此可見有一萬法就有一萬識對應,所以說:

【萬法唯識】

在論藏四究竟里心就是識。受,想,行是心所,心所有。總的來說只有一顆心,其他都是心所有。所以說:

【一切唯心造】

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我們要吃飯,要睡覺,要開心,要快樂都是心意識的作用。


先引用一段唯識宗的根源,為什麼會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說法,以下的阿含經解釋了這個問題,同時心和識在這段經文里是混搭著用的,可見二者沒有本質區別。

雜阿含267經:

「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識

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

如是,比丘!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

如是凡愚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樂著識故,復生未來諸識。

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不解脫,受、想、行、識不解脫,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心意識這三者在上座部佛教和唯識宗里認為是同體的,但是根據不同的作用分成了三個名稱,作用分別是,心為集起,意為無間滅(唯識:思量),識為了別。以上的雜阿含經主要是以集起這個作用來揭示萬法唯心的,集起就是指造業之後不會錯失,未來必然引起果報,大乘唯識宗稱之為集種子起現行,雜阿含經的意思就是說眾生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源自於前世的集起,也就是心,所以佛教經常會有心若工畫師的說法,就是說心好像一個畫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萬事萬物都是它畫的,但是要注意,這個所謂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是從前後世的角度講的,也就是說前世造了什麼業,今生就有什麼樣的果,這最後的果都是源自於心,因為心存有前世種種業力,導致了它成為了一個主導力,在今生牽引著眾生遭受三界的種種果報。

識也可以有集起的意思,可是通常來講,當講識的時候都是指了別,唯識宗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雖然和雜阿含經可以對上號,但是唯識宗的唯心和唯識主要採用的是了別義,而雜阿含經的唯心唯識卻是指集起義,雖然這一點點的偏差,導致了宗旨完全不同,唯識宗所謂的唯心或者唯識是指心識變現出一個影像並對其產生了別,此影像即三界一切事物,所以這個思想和雜阿含經的心若工畫師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即便如此,心和識依然沒本質區別,二者可以混搭著用,不管是唯識宗還是雜阿含經,雖然思想不同,但是都可以混合運用心意識


推薦閱讀:

按照這四個法寶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順利!(轉載)
如何判斷佛學造詣水平?
第077篇:怎樣是進入了禪定?什麼是禪定的正確方法?
請問普通人想要多了解一點佛法或者說修行應該從哪裡開始?
最近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想要理解心經的意思,和聽別人講佛法的時候都會頭暈呢?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宗教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