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正確而深刻的教育?

i1.wp.com/pic1.zhimg.com/v2-760d1711ac85b5a8b1cc50f09e737a68_b.jpg" dw="512" dh="603" data-size="normal" w="512" src="//i1.wp.com/pic1.zhimg.com/v2-760d1711ac85b5a8b1cc50f09e737a68_r.jpg">


感動不了自己絕對感動不了別人

不要自我感動


這麼一問突然想不起來了。

但是仔細想想,自己能成長到今天,還沒怎麼長歪,過程中受到了很多正確而深刻的教育。總結一點的話,很多都是抵住自己內心的慾望衝動的,與道德、品質、精神、風格有關的。

砥礪前行吧。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很累,可再怎麼努力,孩子就是不聽話,或壓根兒不聽你說,還是不停鬧騰,惹得你心煩,最後,我們忍無可忍。有些父母會大聲吼叫,有些父母用關小黑屋或沒收玩具作為威脅,有些則直接體罰。


我們見過很多朋友或家長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或直接動手打,通常都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或者家長發出最後通牒而孩子不理睬,最終徹底絕望。現場的對話通常是這樣的:「你最好現在就做,否則你就死定了!」「你如果現在不停下,就等著挨揍吧,我說到做到!」「你要是讓我再重複一遍,就等著瞧!」一旦發出了最後通牒,家長就無計可施了。他們要重新掌控局面,就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結果就是對孩子動手、尖叫或者體罰等。


一些研究表明,90% 的美國人依然把打孩子當成管教孩子的方式。傑茜卡小時候就挨過打,她的妹妹也一樣。打孩子的家長只是根據自己的默認設置採取行動。他們的默認設置來自自己的成長經歷,這些經歷往往都是和身體相關的。


多年來,傑茜卡從未質疑過打孩子這種管教方法。她上小學的時候,教師體罰學生的做法才被禁止沒多久。她覺得體罰完全正常,從未覺得有什麼問題。


直到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和丈夫的育兒理念是多麼不同。對這一話題討論得越多,她對丈夫丹麥式的育兒理念越是理解,也越覺得應該換種方式教育孩子。發現這一育兒方式的過程就像理解了丹麥方式的很多其他方面一樣,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在為寫作本書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目前美國依然有 19 個州的學校允許體罰學生。也就是說,如果學生不聽話,可以用拍子或棍子打學生。儘管 31 個州都已經禁止體罰,但 50 個州的所有私立學校依然可以實施體罰。看到這些你也許會驚訝或毫無反應,但問題是,體罰依然很盛行。


實際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就育兒行為做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最後得出結論:體罰現象比我們想像得要多。該研究測試了 5 個不同的文化群體(亞洲人、西班牙人、非裔美國人、非西班牙裔白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這些群體一共由 240 個焦點團體構成,分布在 6 個不同的城市。結果發現,所有團體都說他們或多或少實施過體罰。


更讓人震驚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打孩子的時間和地點不盡相同。比如,非裔美國媽媽反應,孩子不聽話時,她們會立刻動手。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父母則不同,他們覺得在公共場合打孩子不合適。在飯店(討論中經常出現的地點),白人父母通常會去衛生間打孩子,而美洲印第安人父母則會等到回家後再打孩子。這就說明,關著的門後面,可能還有更多打孩子的行為。

4 種不同的育兒方式

除了用體罰與否把家長劃成不同類別之外,發展心理學家還對育兒方式做了明確區分,主要有以下 4 類。

  • 獨裁式:這類父母很苛刻,不會積極回應孩子。他們喜歡孩子順從,用高標準要求孩子,是典型的「虎爸」「虎媽」。這類父母養育的孩子一般學習很好,但有時自信心不足,容易抑鬱,不善社交。
  • 命令式(不要和獨裁式混淆):這類父母苛刻,但是會積極回應孩子。管教孩子的時候標準比較高,但是也會給孩子提供幫助。和其他類別相比,這類父母養育的孩子更善社交,也更聰明。
  • 寬容式:這類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但是很少要求孩子有成熟的表現,一切全靠孩子自律。這類父母養育的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平時,都容易出問題。
  • 放任式:這類父母既不積極回應孩子也不苛待孩子,但也不至於完全忽略孩子的存在。他們養育的孩子在各個方面表現都不佳。

獨裁式父母控制欲強,但很少積極回應孩子。如果孩子問「為什麼」,獨裁式父母就會說:「因為這是我說的。」他們不鼓勵孩子問為什麼,只要孩子照他們說的做就行。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跟丹麥父母學幸福教育

傑茜卡·喬爾·亞歷山大 等

中信出版社

¥23.40 會員免費


如果生活踹了你一腳


細節決定成敗


我覺得最正確的是對不同的人有針對的教育,不然不能叫「正確」。對一個人的正確安到另一個人身上不一定是正確。

「正確」是針對不同人的情況幫ta們達到有利於ta們成長發展的平衡的心態。

比如對一個完全沒見過社會險惡的傻白甜,告訴ta「對每個人都要保持戒備」是當下的最「正確」。

但是對一個自信心已經被打擊到沒有,變得懦弱的人,告訴ta:「世界對你來說沒有什麼不可能」,對當下的ta才是「正確」。

每個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也許以上兩種情況都屬於同一個人,第一種情況是開始的ta,第二種情況是幾年後的ta。所以「正確」需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且根據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當下給予ta最有針對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幫助ta達到一種平衡,而且是動態平衡。

以上總結為一句話,同時也可以直接回答提問的一句話:在合適(不同/對)的場合做合適(不同/對)的事。


人性本惡。 所以每一個善都是人類文明之光。


推薦閱讀:

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習強度到底有多大?顛覆你的三觀
花14年追蹤168對夫妻:共享三觀,才是婚戀長久的關鍵
網戀見多了,你見過驚炸三觀的網婚嗎??? 老了老了...
開跑車接送孩子被移出群:你的「偽三觀」,會拖累孩子一生
三觀不合,別瞎湊合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教師 | 父母教育 | 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