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賞析老子《道德經》中的這段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


世事自有其運作軌跡,自有其過程和結果,人取其結果以自益,或者受其結果之害,就是福、禍。

世事無常,於己的益或害也並非固化,而能否從世事中趨利避害,更取決於自身的主動運作。帆船迎著風就必然不能借風力前行了?

福禍,都不是世界有意識於你的主動行為,世界沒有意願要造福於你,也沒有意願貽害於你,某個事實是你所需所求,那只是「湊巧」而已,人家可沒「保證」要造福於你;某個事實於你有損有害,那也只是「湊巧」而已,人家可沒打算置你於死地。

而人的主動行為,才是招福招禍的根本原因。你因「福」而生恃寵之心,若所行驕狂,那可不就自遺其禍了。

你所受之福之禍,與之後的福禍無關,當下的福禍之後,未來的福禍仍然各有幾率,千萬別以為當下有福,未來就無禍,更別以為當下有禍,未來就再無福報。

歸根結底,福禍無門,唯人自招。這個「無門」,包括已受之福禍。

正奇,正是堂堂正正,是確定,是必然;奇,是出乎意料,是偶然,是機緣。正上之正,正的基礎上再強為正,就是物極必反,必然之上再強求必然,反而會製造偶然空間;善上再為善,就會形成「妖」的空間。「白左」、「打左臉迎右臉」、「不反抗、感化你」,這些,妖不妖?

總有人沉迷於此。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全篇幾乎都在圍繞這句話來闡述,題主這段話是反者道之動的一個表現而已。

反者道之動,可以用物極必反的概念來理解,即任何事情達成之後,都會接著向其相反的方向演變,或者說想做成一件事,均要從它的反面開始。

若想長高,要從矮開始;

若想變美,要從丑開始;

若想自律,要從懶開始。

一直往南,走到極點,四周皆北;

江河永流,匯入大海,海水成雨;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難事始於易,大事始於細;

當你想開心快樂,當下心情定苦惱失落;

當你想幸福甜美,當下生活須奮鬥艱辛;

萬事萬物都有其對立面,有矛就有盾,有陰就有陽;福禍,正奇,善妖,皆互為陰陽。

小到人物命運,大到朝代更替,均逃不過這個規律,易經這樣描述一個周期: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當你處在陰時,要時刻想著陽即將到來;當你處在陽中,要時刻懂得珍惜其短暫時光,做好迎接陰的準備,這叫陰陽互通。

陰陽互通,則歸於太極,能夠遵從天道,順其自然,回歸本心,常駐清凈,寧靜致遠。

可是人們不懂這個道,想法迷離、牢固,且時間很久遠了。


塞翁失馬的故事主要就是講這個。

依道而行就好,結果順其自然


德經·第五十八章

第一段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二段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

第三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四段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五十八章第一段接的是五十七章最後一句,「是以聖人之言日: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那麼,第二段實結構上是一個承上起下的左右,內容上用反問的語氣表明一個態度,不了解事物本質規律的人就會被這些(福禍相依)困擾。「孰知其極?」

那麼,第三段實際上是第二段擴展出來的。「人之迷,其日固久。」人們為這種問題困惑很久了。

然後,第四段是一個歸納老子在這篇主要想講的大概意思就是勸大家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應該自我調整(當然這個調整相當複雜,德經第一篇就是並且是靠摸索出來的。這個問題我也在思考)

最後,是光單獨理解第二段,第三段的問題的話。理論上的有指導性理論,陰陽相根,陰陽轉化,陰陽對立,陰陽相證。但是僅僅是四個交互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個人覺得還不如好好研究下,以第四段為主旨如何約束自己適應,甚至不受這種變化的影響。

說到這裡,我在強調下,你想看道德經,先去買老子帛書校注,中華書局,高明。然後把要結合文章前後來看。


表相看起來是災禍,但若用智慧與愛心去面對,往往壞事又變成好事;表相看起來是好事,但若驕傲、自負、得意忘形,往往好事又變成壞事。是福是禍,到底有沒有一個絕對標準不變的界定?沒有絕對的界線。(白天與黑夜會互變,其間有個絕對的界線嗎?)

要知道:世間、世俗的一切人事物都會流動變化。好事會變壞;壞事也會變好;好人也有可能變壞;壞人也有可能變好。世人迷執,不知此無常變化之理已很久了。

有道的聖人明白:沒有絕對的福,沒有絕對的禍;沒有絕對的好人,沒有絕對的壞人。所以內心方正,但不把「福、禍、好、壞」截然切割開來;內心廉潔,但不拿自己的廉潔去傷人;內心正直,但不會去刺傷別人。生命自然閃爍光芒,但會含光內斂,不會炫耀。

這是郭永進老師,也就是空海法師的解釋。


要賞析這段話,那就離不開另一句話:「反者道之動」了。在老子看來,從「道」到萬物的生化,就是「道」的運動。這是一個循環往複,生生不息的過程,老子用「反者道之動」這句話來概括它。

這個「反」有兩個含義:一是相反,二是反覆

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循環往複的,矛盾雙方又各自朝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道是會動的,由「道」化生出來的一切事物也是處在不停的變動之中。在老子看來,作為萬物本原的「道」都是運動不休的,那由它而生的萬物也不會是恆常不變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沒有歪瓜裂棗的存在又怎麼襯托得我顏值爆表呢,對吧?哈哈,開個玩笑。

這是說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在現實世界裡,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美,哪有丑;沒有善,又哪來的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就有了這麼一段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這表明了事物的對立面經常相互轉化。作為本原的道既然都是處在不停的變動之中,那就說明了對立面相互轉化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規律。

在老子看來,一般人只知道直觀地去看待禍福,而看不到禍福之間相互依存和轉化的關係。禍患當然是很不幸的,但其中未必就沒有導向積極的因素;而看似正面的東西,換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是反面的。《淮南子》中耳熟能詳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故事就是體現了這一道理。

比方說,人們貪圖吃喝玩樂,卻少有人去反思很多病是吃出來的,災是喝出來的,禍是玩出來的,苦是樂出來的。人們追求錢財,卻沒有想過鈔票能買到快樂和幸福,也可能會帶來不幸和痛苦。在享受福報的時候,又會種下無形的禍因。

從這個角度理解,老子的這段話也是在警示世人,不要過度去貪求福報,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禍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我們在做事成功之時,無須洋洋得意;碰到困難和挫折之時,也不必垂頭喪氣。

老子對各種具體的事物都是持有一種頗為深邃的辯證觀念。他不僅認識到事物之間的相對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還發現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當老子運用這套辯證觀來分析現實的社會和人生問題時,常常能夠觸及到問題的癥結並受到後人的推重。


喜歡的話,歡迎點贊、關注和收藏哦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章是老子對離卦的解讀——大家可先讀讀離卦。

其政悶悶是政教合一(廣義,比如獨尊儒術);其民淳淳是洗腦使之迷信,兢兢業業;

其政察察是異端裁判(廣義,比如三從四德);其民缺缺是唯有教粉腦殘,冥頑不靈。

正復為奇是山路,一言九鼎,聖經莫凌,奇哉特色;

善復為妖是風路,左右往複,率性施令,妖也統帥。

有信仰有特色雖好,但光而不耀為福,過猶不及則禍。固守特色,可能成為原教旨主義,一條道走到黑,遺禍無窮,避之不及。


這段話是講矛盾的相對性及其轉化,禍福相依,正轉變為奇,善轉眼就是妖。

相對性,一方面是人們看法不一,認知不同,沒有絕對真理,絕對正義。

另一方面則是客觀事物將會變化轉化。

同一件事情,比如芳芳日記,有人認為是正和善,有人認為是邪和妖。

如果說開始有些積極作用,後來日記在國外火速出版,事情起了變化,許多人的看法也隨之轉變。

這樣理解老子的這段話,應該沒什麼錯誤。但是這個理解是淺薄的,淺顯的。

老子還有更深的意思,他對這種相對價值觀既是肯定的,也是懷疑的。

我們必須把這句話同這一章做整體的分析,老子不光是指出現象,對現象有疑惑,也有對疑惑的解決辦法。

孰知其極,其無正。誰知道絕對,極端是什麼?沒有正,或者是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這就是相對價值觀,沒有絕對的福和禍,正和奇,善和妖,一切都是相對的。

但是,這樣解釋其實是個悖論。沒有絕對的正嗎?那麼你這個沒有絕對不就是絕對嗎?

自己打了自己嘴巴。換句話說,一切都是相對的,就是絕對。這是一個邏輯的怪圈。

所以,老子說,人之迷,其日固久。人們在這個怪圈裡迷惑很久了。

真理的客觀性,道德的普世性,價值觀的異同,等等,現實是大家既有共識,也各持己見,甚至打得頭破血流。

老子已經把話說到位了:價值觀的迷惑和爭論永遠存在。

那麼聖人應該怎麼辦?解決的辦法: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方,是有原則,不割就是不能製造分裂。廉而不劌,有方的稜角但不傷害人。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總之,聖人不能沒有原則對錯,不能什麼事都和稀泥,也不要想著一勞永逸地解決紛爭。

既要堅持原則也要防止分裂。原則和安定團結都要兼顧。

簡單地說,聖人有大原則,也就是道,不介入具體事物。

正如前面講的,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無為的政策和管理,民眾就淳樸。管的太細,民眾就狡詐。

這也是老子主張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具體的,拿日記這件事來說,聖人和官方正確的做法就是大道不可廢,小事不介入,或者是只調和,不表態。


一切相對立的二者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也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因此也就沒有絕對的強和弱。這也就是我們第二章所談到的老子那「柔弱勝剛強」的由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剛強會變成柔弱,柔弱也會變為剛強。凡是強大的,也會處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會居於上位。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經·第七十八章》)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通過存在的萬物,進而再推論到旦夕禍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正會忽然轉變為邪的,善也會忽然轉變為惡的。二者其中有一種相互轉化的規律存在著,或者勉強解釋說惡只是程度不夠的善,善與惡並不是兩件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之人遵循萬物歸一的原理。

赫拉克利特也說「善與惡是一回事。」(《西方哲學史·第一卷·第四章》)他認為世界是一種由對立面的結合而形成的統一,「對立對於我們是好的。」(《西方哲學史·第一卷·第四章》)

古希臘三傑之一的蘇格拉底(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曾試圖論證人死後靈魂永存,他也支持這一觀點,「萬物都具有對立面,萬物都是由它們的對立面產生出來的。」(《西方哲學史·第一卷·第十六章》)

黑格爾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對它自己的否定。他不只是把辯證法看作一種思維方法,同時認為它也是適用於一切現象的普遍原則,是一種宇宙觀。

馬克思和黑格爾一樣,認為世界是按照一個辯證法公式發展的。

羅素先生在他的書中為我們解釋了馬克思的主張:「哲學家們向來稱作是追求認識的那種過程,並不像以往認為的那樣,是客體恆定不變,而一切適應全在認識者一方面的過程。事實相反,主體與客體,認識者與被認識的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相互適應過程中。因為這過程永遠不充分完結,他把它叫做『辯證』的過程。」(《西方哲學史·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的統一和鬥爭是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如果你對聖學感興趣,請關注我的專欄——《微言》


這段話講:一體有兩面、矛盾演化的必然性、不要被表象所迷。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福禍變來變去,到哪兒算福,到哪兒算禍,根本沒有界限,福禍就是一體,區分福禍只是人的妄想,一直都這樣


本段中講了三組相互轉換的對立面,福、禍,正、奇,善、妖,福、正、善為人所喜歡的一面,禍、奇、妖為人所不喜歡的一面,但是,這一矛盾是相互依存的,人所喜歡的裡邊常常包含著人所不喜歡的因素,或者好的會變成壞的。

文章只是提到了矛盾會轉換,但是沒有講出矛盾轉換的條件,任何沒有條件限制的事物隨意性就很大,更有可能會絕對化,不講條件,坐等轉換是不可取的。文中提到的「日久」只是一個條件,應當看到,還會有很多條件,不只一個時間要素。


這句話的意思我覺得大概是

「善裡面藏著惡,惡裡面藏著善,所以沒有絕對的善。誰能知道變化的盡頭在哪裡?正(白天鵝)和奇(黑天鵝)相互轉化,有益的有害的相互轉化(平時對你很好的叔叔是饞你身體,平時對你很嚴的老師是希望你成龍成鳳)。但是,人迷惑是久遠的(得到就是好事,失去就是壞事,這種想法是固定的長久的??)」


譯文:禍,有福依傍在它的裡面;福,有禍藏伏在其中。誰能知道究竟是禍呢還是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正的忽然轉變為邪的,善的忽然轉變為惡的。

感悟: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相互轉化的,比如我們有點錢了,或者有點權力了,千萬不要沾沾自喜,禍害可能已經潛伏好久了;我們如果有些事情不順利,或者在社會的底層掙扎,也不必要灰心,這個時候曙光已經來臨。

世界萬事萬物沒有標準的,如果條件變化,正人君子也許會變成邪惡的惡魔;善良之人也會變成妖怪禍害百姓。


禍福相倚,應該以固常心來看待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應以心態的異常來固定事態的發展。事情都有兩面性,唯心自擾。


拉到更長時間維度來看,禍福不二;世人區分,無非短視、片面,我見太濃,故「迷」。

文中也給了方法,「復」到無「正」或者處處「正」。


禍福說的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往往一廂情願,你以為錢越多越好,但是超過了你的掌控能力往往會變成壞事,你以為消滅了富人生活就變得美好了,結果只剩下窮人了,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尊重物極必反的規律,你以為正確無比的好事往往會向相反的方向走,這個人性的弱點迷惑人已經很久了。

讀這段的時候,要注意老子的措辭,人性貪婪,高從低起,有從無生,富從窮來,高了會倒,有了會無,富會變窮,這才是真的禍事,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度的問題,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韓非子.解老》:?

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得事理則必成功。盡天年則全而壽,必成功則富與貴,全壽富貴之謂福。而福本於有禍,故曰:「禍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死夭,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參考翻譯:

人們遇到災禍,就心裡畏懼;心裡畏懼,就行為端正;端正行為,考慮問題就會深思熟慮;考慮問題深思熟慮,就能知曉並認識到事物蘊藏的規律、法則。

端正行為,就可以避免災禍,就能頤享天年。知曉事情內在蘊藏的法則,辦事就會成功。頤享天年,就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而獲得長壽。辦事成功,就能以此獲得富與貴。擁有「壽、富、貴」就叫做福。

而這「福」本源於有「禍」。

所以《老子》說:「災禍啊,是幸福所依存的地方。」這也就是說「禍」成就了「福」。

人有了福運,那麼富貴就會降臨;富貴降臨,生活就會飽暖無憂、衣食華麗而高貴;衣食華麗而高貴,就會滋生驕傲放縱的心理;滋生驕傲放縱之心,就會行為邪僻而舉動悖理。

行為邪僻,身體就會面臨死亡夭折;舉動悖理,就無法成就功業。內有死亡夭折的禍患而外無成就功業的名聲,這是巨大的災禍!

而「禍」本是源於有「福」。

所以《老子》說:「幸福啊,是災禍潛伏的地方。」


禍與福都是人類視角下的利弊得失,就像可見光譜的兩端紅光與紫光,而禍福的背後驅動力是超越的,是人力無法計策的,就像紅外與紫外線一樣,肉眼不可見。知不知,上。

真正的福一定是超越世俗的禍福標準的,是從道的視角看到的福,如果順著老子的思路,可以表述為:大禍若福,大福若禍。

既看不透,莫如乘物於心,如泛不系之舟,可得逍遙。


推薦閱讀:

《狗十三》帶來的思考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聽大道理?
如果現在躺在搶救室里,什麼是你堅持下去的理由,?
長大後的你還會相信童話嗎?
我不說沒人會知道,我說

TAG:閱讀 | 思考 | 人生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