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佛教三句義?

佛說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


這和釋迦牟尼佛陀毫無關係,讀讀佛教原始經典《巴利三藏》,你會發現,釋迦牟尼佛陀從來不這麼說話。


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於一切句應如是知。

如是諸句是厭離句。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若涅槃句即非世俗。

無句施設亦無示說。無邊莊嚴。

言一句者。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

云何一句。所謂離句。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猶如厭離句。亦非句句清凈故。若句清凈即涅槃清凈。若涅槃清凈即句清凈。如是諸句皆不可說。

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

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

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當知皆為離滅涅槃。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然非不異。

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凈句。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若非表示非不表示。則處中道。

若處中道則無分別。以於此中分別斷故。於此法性平等入時。而無有處行少惡行。無所得故。如是不行。亦不遍行不等近行。

若如是行。諸佛說為菩薩乘者。無有少法而可行時。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凈陀羅尼故。無邊莊嚴。我今當說陀羅尼句。

由是句故。令諸菩薩得陀羅尼。而能開示無邊法藏。應說此等住無諍地。以能摧破諸他論故。極寂靜故。廣演法故。此中何者是彼法門陀羅尼句。


這個事情很有意思,我不知道自己的解讀是不是對,給大家分享下我自己的解讀。一定看完get下我的意思。

舉個例子:

比如佛陀說眾生平等這個概念,

其實就屬於,佛說平等,即非平等,是名平等的意思。

給您說說邏輯,

平等這個概念,就蘊含著評判,大家都一樣的意思,就是說男女平等啊,人與動物平等啊,

平等的概念還是在世俗的評判體系內,就是平等依舊是一種價值觀,

而佛陀說的眾生平等,只不過用了平等這個名字來形容,實際是並不能完全的把佛陀要表達的表達出來,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辭彙了,

平等就是一種價值觀,

誰好誰壞,誰錯誰對,都還是在一種價值觀里,(而佛法為不二法門,不落兩邊,是沒有二元對立的認知方式的)

也就是你依舊在用價值觀來評判男女平等這個概念,

而實際是,橘子蘋果,香蕉,不能用價值觀來評判,

因為它們各有各的功用,橘子是酸甜就是酸甜,香蕉是長的就是長的,蘋果的心兒是有他自己的籽的,

所以你不能用它們是平等的這個概念來評價他們,不能說,一說即是錯,

因為它們每個水果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有這自己獨特的優勢的,

你把香蕉和蘋果比,蘋果當然不是黃色的,

你把榴槤和橘子比,榴槤當然不是酸甜的了,

問題出在,你為啥要比呢?

它們就是它們自己,它們都有這自己獨一無二的面,你不能用它好它壞來評價,

你用好壞來評價是因為你根據你的利益和需求立場來評價的,你自己愛吃蘋果,所以你覺得榴槤不好吃,而有的人愛吃榴槤,還覺得蘋果味道平平呢,所以問題出在評價的人的利益處,而不是蘋果本身,香蕉本身出了問題,

所以你也甚至不能用它們是平等的來評價,

因為評價就是一種價值觀,平等的概念,也是這種價值觀裡面的,

你說的平等的意思,就類似於香蕉和蘋果是平等的,

他們不能用平等和不平等來衡量,

這只不過是人自己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定義和概念水果罷了,

它們就是它們自己,沒法思量,不可評議,

你怎麼思?你憑什麼議?

一直是你自己根據自己的立場來評判個衡量,它們一直是它們自己的樣子。

所以我覺得佛陀說,

我說平等,不是那個平等的意思,只不過用平等這個名,比較貼合的名,來形容眾生平等了,

因為語言本身就受制於價值觀體系,

這他娘的一說就是錯,只能假借一個名,來形容,你們get get就好了,不能真用眾生平等的概念來理解。

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以大家get get,能get嗎?

花凋謝了,您覺得是好是壞,還是不好不壞?

花開花落是一種現象,好壞是自己加上去的。

對,

既不是好壞,也不是不好不壞。

因為評價就是一種價值,一旦評價,就會有價值之分,有價值就會有對立面的無價值。

所以如來,原本如是,不可思,不可議,一說即錯。

其實還有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意思

道,既不是好也不是壞,也不是不好不壞。

而從人的角度,就會有好和壞,和不好不壞的中性,

所以感覺道和佛陀的那個三句義,也有點有相似之處,

就是都是,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佛陀也是,我可以用這個名,但不是它本身,所以就是假借這個名。


這段是要聯繫上下文才能理解的。

《金剛經論》解釋:

又此施珍寶福是苦惱事生起之因。法門功德乃是煩惑斷除之要。優劣懸隔。是故下文將地塵為喻。如來說作非塵。由此說為地塵。所言世界如來說為非界。由此說為世界者。此有何意。言此地塵不是染等性塵。是故名作地塵。又彼世界非是煩惱之因名界。為此說為世界。界是因義。即是世之因也。斯言意顯彼福乃是煩惑塵坌之因由其外塵。雖是無記彼福縱善方之極卑。況並成佛福因。而不更為微劣。又彼能成大丈夫相所有福業。媲此成菩提因。持說法門之福亦為是劣。由彼眾相非是正覺之體性故。為此名為大丈夫相。是彼標相故。由持說福能得大覺性。為此名劣。亦勝過施寶之福。況法身因而不超越。是故劣亦勝也。即是寶福極卑為能成立因。此既成立施寶之福與此福因有差別已。

---------彌勒菩薩造 無著菩薩傳 世親菩薩釋


是某某——則非某某——是名某某,這樣的三段論在本經大量出現,同樣出現大量誤讀。

先來看其意蘊:

世界是幻相,本質是空,故說「則非世界」。但因眾生身在幻界須指稱它,故 「是名世界」(名者,假名言說之意)。

本經大量出現的三段論對應的都是:

現象—本質—現象,即 幻界—法界—幻界。 也就是說,世界屬於現象界,由於現象是幻象,在本質上(即法界)它並非真有,故否定它,「則非世界」。但在現象界里需要言說指稱,故又從假名的角度肯定它,「是名世界」。

不少學人於此類三段論不明所以,故或者一頭霧水,或者乾脆簡單地作頑空解了。


第一句,佛說:這是一個世界(名義名字上的世界)。

第二句,這不是一個現實真實的世界。(就像網遊里的虛擬世界一樣,沒有實體的東西)

第三句,即便如此,這個世界還是存在的。

那世界如何存在?是什麼樣子?於我何意?

首先,人是未覺的佛,佛是悟了的人。人即是佛,佛是人不是神。

咱們所有人都因業力有各自的緣分,每個人的緣互相牽絆,就構成了這個世界。一出生對自己對他人那就是緣起了;死亡了對自己對他人就是緣滅了;然後隨著不同的再緣起再緣滅——輪迴,就形成了三千世界。

那於個人這樣的世界有什麼意義呢?人都有佛性,不見佛性不成佛,都是因為障住了心。輪迴就是要在這塵世里修行,你所遇到的苦難甚至於喜悅都是這種修行的課。歷經這些,心有所悟,把障去了,見了真心,你就成佛了。(有點類似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磨鍊的意思)

成佛不是讓人有了上天入地的神通了。而是讓人的心有了一個安處,能夠通達一切。而這個與天地萬物相安的心,就是作為一個人該擁有的世界。


佛說世界,世界是存在的,是客觀的。

即非世界,世界的存在是世界存在以後才叫做世界,在世界存在之前,是沒有世界這個概念的,所以世界的存在是相對的。

是為世界。綜上所述,世界的存在是個客觀事實。

一個客觀事實的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這個客觀事實又具有相對性。


世(世人)

《吃穿主行》文蒼的視頻 · 418 播放

界(三界六道九重天)

目前我只看得起禪宗

【禪宗六祖】——(開宗立派)文蒼的視頻 · 416 播放【達摩佛法】——(正立無影)文蒼的視頻 · 318 播放【達摩祖師】——(易筋經)文蒼的視頻 · 326 播放【達摩祖師】(乾佛果)文蒼的視頻 · 269 播放


恰好最近在看哲學,看到中國的儒道佛。

世界這個詞不太具體,釋義很多,換個具體點的例子:佛說鎚子,既非鎚子,故名鎚子。

一說鎚子,我們就想起了各種各樣的鎚子,消防錘呀、羊角錘、雷神之錘等等,都有一個鎚子的形態。但是此時此刻我們要砸一枚釘子,手中卻沒有鎚子,於是我拿起石塊「噹噹當」把釘子砸進去了,此時的石塊不是鎚子的形態,但是發揮了鎚子砸釘子的功能,只是砸釘子不如鎚子的形態趁手。

釋迦穆尼的智慧是在講,人如果理解了鎚子砸釘子這件事,那麼就不在拘泥於那個形態化的鎚子,任何一個能把釘子砸進去的東西,在此刻都等同於鎚子,而人為了更好的砸釘子,成就了形態化的鎚子,再取個名「鎚子」。

或者這麼說,不是先有了鎚子的形態,然後才能砸釘子;而是先為了砸釘子而有了鎚子的概念,後來為了砸釘子趁手,形成了鎚子的形態,為了總結這種鎚子的形態,取個名——鎚子。

但生活中很多人沉迷在了形態化的鎚子,你不給我一把鎚子,我就沒有辦法砸釘子。或者抱怨說,這個釘子我沒砸好是因為我沒有一把好鎚子。


佛說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

說某客觀實體

人們只是盲人摸象到它種種表徵並不是它的本質

世界萬象,我們只是給它們歸納了一堆名字,以為知道那是什麼,其實只是一堆名字。


我簡單說一下我吸收過的知識,「佛說世界」我理解為佛說我看見了世界,

「既非世界」表示這個世界本源是虛無,這裡要引入西方哲學概念,認為萬事萬物是都是客觀存在,得益於物理的飛速發展,科學家一直在追尋世界的最小構成,比如發現單位是原子,認為世界是基於原子構建,之後又出現了夸克,那麼科學無止境,最小單位不斷被定義,那麼按照推斷,意味著世界無限趨近於空,這和世界客觀存在是悖論。而在中國的哲學裡,佛道儒三家統一的觀點都是「世界是不存在的」,這裡不展開說,佛學概念叫做自性本空,認為世界本身是無意義,比如我這段話本身無意義,因為有人要看,所以才有了存在的意義。世間萬物無不如此,由諸多無意義的「緣」交織組成,緣起緣滅,諸法空相。所以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說法,那就無法進入到釋迦摩尼的智慧,也就無法理解第三句「故名世界」,佛學說緣起性空,否認了世界的存在,也就是「性空」,同時給出了答案「緣起」,「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所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舉個例子,我寫下這段話是「果」,那麼佛學存在是「因」,我學習佛學是「因」,這個知乎的問題是「因」。

理解了這個概念回頭看「故名世界」就好理解了,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解釋釋迦摩尼發現了世界的規律,而不是創造了世界,世界是由無數因緣和合而成,這個變化一刻也不曾停止,所以世事無常,生生滅滅,滄海桑田,這個合和而成的過程,也就是佛學中的「世界」,既「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家之言,理解難免有所局限,歡迎指正


佛說世界:佛說我們看到的世界,此處「世界」代表萬事萬物。

即非世界:本來沒有這個世界,萬事萬物本來就不存在。

是名世界:由於因緣際會,所以形成了這個世界。

萬事萬物,因緣起而生,也會因緣盡而滅。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世界,或萬事萬物:緣起性空!


其實很簡單,世界本源無任何變化,變化都是因為觀察者的緣由(視覺,聽覺,觸覺等)產生不同的結果。例如雙縫實驗。所謂緣起緣滅,無常。其實金剛經已經告訴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


看了幾個回答,感覺很生硬,估計他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寫的答案……

推薦去看看王德峰老師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視頻講解的風趣透徹,其中關於他的證婚詞那段講解,應該可以讓你解惑……


詞語並非事物本身,事物是事物,詞語是詞語。我說蘋果,但蘋果是我說的一個詞語,而非蘋果本身。詞語造成腦海中的聯想和想像,即為幻境。


有一個世界,它不是世界,所以叫做世界。乍一聽,這不是有毛病的邏輯嗎?

當然不是,用王德峰教授的話說:這是佛教的基本假設,脫離了這個假設,就不能叫佛教,即」緣起性空「的基本假設。

什麼意思呢?談到世界,就不得不說對於世界的概念。西方思想認為,世界是個「實體」,就好比宇宙萬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以前我們認為最小單位是原子,現在又發現還有夸克,都是基於對實體世界的最小構成單位的探索。

但是我們的佛祖不以為然,他覺得構成萬千世界的應當是「緣起」,是虛體,宇宙之外還有宇宙,夸克之下可能還可以被分割,唯有緣起則聚,緣造就了萬物:你手上的水杯,身邊的同事,遠處的高山,都是緣起的結果;緣滅則散,萬物之間又因緣而轉換消散:水杯摔破,同事離職,高山夷為平地,都因緣滅而轉變。世間萬物無不如此,所以才有了第二句話,即非世界。

那麼為什麼又要說,是名世界,所以是世界呢?正因為世事萬物變幻無常,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沒有永恆的世界,」世界「只是代號,我們只能名(即表達)」世界「但是是永遠無法準確的概括它(基於第二句話)。


推薦閱讀:

佛菩薩能不能投胎轉世啊?
道德經解析(1)吃人的本質
給流浪漢做什麼吃的比較好?
和一位僧人對視後一直無法忘記念念不忘是為什麼?該怎麼辦?
佛陀:修行人應當覺知五魔(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