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二戰開始時英法互換位置,法國的發揮是否會更好?


這問題回答比問題本身更荒唐。

1,法國當然有艦隊阻止德國登陸,德三海軍連五國海軍條約都進不了靠英德海軍協議鬆綁的大戰戰敗國也敢和法國艦隊叫板?

2,(英)印軍比英軍(UK和聯邦)更不能承受人力損失。印度人雖多,願意為帝國而戰的可沒多少。緬甸和英帕爾這兩個印軍主導的戰役打得謹慎的令人髮指,相比起英軍自己一擲千金拿坦克旅硬沖反坦克炮的做派不能差別更大。

3,「狼群」從來都沒有以年計算趕超英國本土造船能力(以月算有4個),如果考慮投降歐洲國家提供的商船,美國參戰前小不列顛的商船噸位就已經處於不間斷增長狀態了。


有時候人們會感慨大戰究竟留下了多少「都市傳說」。

從整體上來說,德軍不可能登陸是因為兩件事,德空無法擊敗Fighter Command和海軍無法決定性擊敗英國海軍。所有人都這麼認為,看起來也沒有錯——但是,事實上前者遠比後者重要的多得多。

很多人認為,保衛不列顛的「海上長城」意味著真正把戰列艦開進海峽。雖然這確實是「最終手段」,把主力艦送進英吉利海峽仍然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在戰爭中絕大多數時候的海峽交火里,交戰雙方是英軍MTB,MGB和ML,對抗德軍的E艇。在這種交火里,德制魚雷艇(所謂的大型魚雷艇,類似於驅逐艦)就屬於「大型艦艇」了。大多數時候一艘驅逐領艦(大多數是一戰老兵)足以壓倒對方整支艦隊。原因很簡單:再大的艦艇在海峽里也只能淪為獵物。E艇在海峽里四處出擊,甚至在相對靠北的英國港口前直接摧毀大型商船。在這種環境下把大型戰艦送去海峽里只能被廉價得多的大型快艇部隊當成肥肉。即便是成功的「海峽衝刺」,最終結果仍然是主力艦趴窩(水雷)。

所以我們看到大多數時候,海峽里壓根沒有主力艦隊隨時準備出擊。因為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戰列艦效率已經非常低下了。在MTB艦隊準備完成前,大多數時候海峽諸艦隊靠的是驅逐艦來實現封鎖;在MTB完成後,數以百計的摩托艇執行著封鎖護航的任務。當然還有一如既往的大量的武裝漁船,掃雷艇,獵潛艇等。本土艦隊(斯卡帕灣)在40年入侵最危急的時刻仍然拒絕直接將艦隊部署在南方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很危險,而且「即便入侵真的發生了,也有時間將主力艦撤回海峽。」

那麼為什麼有時間呢?這和登陸的本質有關係。我們有2次最明顯的大規模登陸戰可以作為觀察範例。挪威戰役和諾曼底登陸。諾曼底登陸證明了大規模登錄戰的複雜性:如果要持續不斷地提供增援和補給,那麼就必須有龐大的艦隊完全控制制海權,制空權並且有龐大的商船隊和港口修造能力來完成補給。這些能力是德國海軍在最巔峰的時代也沒有半點可能獲得的,何況是挪威戰役之後僅剩下屈指可數(不到十艘)驅逐艦以上水面艦艇的破銅爛鐵艦隊。

挪威戰役是持續性制海權的困難性的最好例證。德國軍隊完全達成了突然襲擊,登陸,奪取港口一氣呵成。孱弱的挪威軍隊既沒有完成動員,也無力奪回港口,英法增援部隊又不能及時抵達,這樣給陸戰創造了完美的時機。然而結果呢?挪威戰役的結果是雖然完成了突襲,艦隊在撤回的過程中遭到了本土艦隊的暴揍大半艦艇損失剩下的被送進船塢。

所以並非德軍「坦克卸下英國本土」就意味著不列顛抵抗的終結的。要想武裝征服不列顛需要三件事:1,突襲奪取沿岸港口;2,持續性控制海峽提供增援;3,陸上戰役勝利征服不列顛。德軍無法擊敗戰鬥機指揮意味著突襲毫無可能,實際上即便德軍能擊敗戰鬥機指揮,大規模商船集結在海峽里是目視可見的。可以預計的是,登陸必然會被察覺,港口必然會有嚴密防守。即便是德軍在40年摩托艇艦隊沒有成型的時刻進攻,他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奪取一部分港口之後被重炮壓制,然後眼睜睜看著一切可能的補給被優哉游哉趕回來的本土艦隊輕鬆擊沉。Nore command(法國戰敗後很慌)和本土艦隊圍繞著幾支巡洋艦隊進行了激烈搶奪,最後面臨著最大壓力的南方艦隊敗下陣來。

這個工作壓根不需要皇家海軍,美國海軍或者日帝國海軍這種艦隊。法國和義大利艦隊可以非常輕鬆地勝任。


印軍的「流干血」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是個很好玩的笑話,但是僅此而已,和事實沒有半毛錢關係。

印軍從來都不是英帝國軍的主要人力資源。以東非戰役為例,大多數一線的抗線部隊來自肯亞,迦納之類的「KAR(國王的非洲步兵軍,或者叫非洲皇家步兵軍,雖然我覺得後者聽起來很蠢)」和地方部隊,比如蘇丹防衛軍(SDF)。在數十萬集結起來的帝國軍隊中,只有一個印度師(第五師,其中補充了大量英國步兵),後補充一個師(第四師,補充了英國坦克團)。同樣的情況在馬達加斯加同樣。唯一印軍比例極高的可能是敘利亞-兩伊的戰役,佔到了聯邦軍隊的一半以上。而另一個特例是緬甸戰役,但是考慮到緬甸在英帝國內行政歸屬印度帝國,那麼印軍提供更多部隊也理所應當。而即便是緬甸戰役,仍然包括了大量KAR,本土部隊,CEF,ANZAC和緬甸軍。

而且印軍整體上是人里稀缺型部隊。雖然印軍本土大規模進行了動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動員部隊都對為大的英帝國而戰有心,更多時候他們更關注小的印度帝國的安危。第十四集團軍在緬甸的戰鬥完全圍繞著保護人力資源而戰。和「流干最後一滴血」不同,為了少流印度軍隊的血,坦克應有盡有,航空調度可以整個整個的部署旅級部隊,因為十四集團軍的後備力量是如此的匱乏以至於鋼鐵遠比血肉值錢。

對比之下,北非和希臘的戰鬥中(在這些地方印軍也並非帝國軍的主要人力來源,而是英澳新加的聯邦軍),英軍對人力的使用堪稱豪擲千金。阿拉曼戰役整整十天的血戰和消耗只是為了打開突破口而已,第九裝甲旅奉命直接衝鋒有準備的反坦克炮陣地,因為「全軍覆沒也可以接受」。這種魄力壓根就不是印軍有能力做到的。

所以事實是:在殖民地戰爭中,印軍被當成精銳部隊去支援KAR(同樣去做這個工作的包括南非軍隊);在高強度現代化戰場上,印度師又沒有替代英澳新加這種高度摩托化的現代化步兵成為主力。認為印軍是「炮灰」只是個笑話,用來嘲笑英帝國的人力政策(完全應該嘲笑),但是絕不是事實。


大西洋之戰是一次整體上對德軍來說非常划算的戰役,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噸位戰的勝利。在戰爭開始的三年里,德軍只有4個月里超過了英國本土噸位下水的能力——注意,這意味著在其他所有月份里,英商船艦隊都在噸位上漲。而這裡面沒有考慮淪陷的歐洲國家擁有的龐大商船量,具體來說:荷蘭,法國,挪威,希臘都是海軍大戶,他們為商船隊提供的運力讓42年的英國海運能力事實上遠超35年的水平。

大西洋之戰同時不意味著人力的傾斜。商船海軍和德國艦隊在整個大西洋之戰期間的人力損失相仿,但是注意盟軍損失的是民船水手(如果有一件事小不列顛不缺,那就是水手),德軍損失的是精銳的U艇部隊的海軍艦員。這是一次整體上不太划算的生意,因為U艇部隊強大的擊沉能力才得以拉平(考慮戰艦損失,盟軍人力損失還遠要更大)。這裡的問題是,水下被擊沉的U艇很少有生還的可能,損失意味著大量人員喪失,而商船水手的生還幾率卻反而更大(有趣的是,護航戰艦並不是,被魚雷擊中的輕護艦當場就會粉身碎骨),考慮到盟軍的海上救助機制(德軍自然而然的沒有),實際上大量的擊沉數沒有帶來盟軍異常慘重的人員損失。

大西洋之戰整體上絕非很多人認為的毫無意義,但是絕對不是網路傳說里認為的「噸位戰勝利」和「絞殺戰勝利」。德軍從來就沒有摸到過噸位絞殺的勝利可能。

那麼為什麼認為大西洋之戰有意義呢?因為盟軍用於投入護航的資源如果用於其他領域,對於軸心國來說是災難。一艘德軍主力艦部署在挪威就意味著兩艘盟軍戰列艦和一艘航母在斯卡帕灣防止其突破。如果德艦徹底放棄威脅進入大西洋,這些戰艦都會被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對抗日本海軍(或者在地中海對抗義大利艦隊)。同樣的道理,盟軍下水了數以百計的護衛艦,SoW,輕護艦來組織大西洋護航,數以百計的PT,MTB,MGB和ML在近岸組織護航,同時還牽扯了百餘艘驅逐艦(一戰倖存者和護航驅逐艦),如果這些艦隊不被牽制在次,他們都會被送去馬爾他或者錫蘭。更不要提英軍數以千計的改裝漁船,掃雷艦,武裝拖船參與護航,掃雷,搜救工作。如果沒有大西洋之戰,這些水手都會被送去補充海軍的人員短缺。

整體上,大西洋之戰仍然是一次成功的牽制盟軍資源的行動。畢竟「威脅擊沉一艘商船」遠比「保護每一艘船不被擊沉」需要的資源少得多。尤其是法國和挪威淪陷後。只是這種牽制遠遠不能拯救日本和義大利艦隊就是了。


部分人辱法上腦,恕我直言法國海軍再弱,也不是德國海軍有資格比的。

&-->


法國海軍擋住德國海軍輔助登陸艦隊進英吉利海峽沒有任何問題,英國陸軍就難說。以本位面的歷史,英國人首先整備空軍都能壓著德空打,首先整備陸軍應該也不會差,至少應該差不過法國陸軍。

畢竟英國人只有一個國王,法國人卻要同時斗執政黨斗在野黨斗共產黨。


法國發揮差主要是被全新的戰術打懵了,你三礦修地堡架不住人家閃爍影刀跳高地,不僅是心態炸了,跳完以後你一是沒工事二是沒地形三是自己怕死所以乾脆就GG了

換到島上還怕個鎚子,當我裝甲紅酒庫是擺設不成,而且,本位面的法國海軍也沒把船給三德子,換成皇家海軍更不會了。就算給了他三德子也湊不出足夠的人手開船,用沒點技能的指揮官,嘖嘖嘖,怕不是天天帝國陷落


沒什麼意義,軍隊發展方向得適合國情。比如很多人問:二戰美國要是和德國陸地相連怎麼怎麼樣?二戰前美國陸軍連羅馬尼亞都不一定打得過,但是這和美國的位置等因素有關(這個不用解釋都懂),它要是和德國接壤,它的軍隊會是這個樣子?

同理,英國國情決定了他的路線,海軍為主,海洋霸權,英國到了法國的位置,英國的軍隊發展還是這樣嗎?

當然,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什麼的,法國海軍至少是個1.75,德國是戰敗國,字面意思應該是0,實際上也差不多


推薦閱讀:

有些屈辱,絕不能再有第二次!淺析中日未來的關係
軍艦的名字由誰而來(二)——二戰法國篇
刀叔觀世界:二戰之後,為何猶太人很少憎恨德國人
二戰輕機槍彈容量大都為20發原因
十二部經典二戰西線題材電影

TAG:法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 腦洞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