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內求真,向外探源。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這問題要是放到哲學圈子裡,那真是太簡單了。這完全就是哲思的基礎。

向內求真指的是對於人性的探索,探索人性時,講究遵從本心,符合人性特點。

比如,人為什麼要遵守道德?

因為道德的存在是讓集體更加繁榮發展,讓個體與個體之間更加和諧。人是會思考的物種,在完全遵從個人內心需求的同時,還會考慮損失。

就比如很多結婚的老男人其實都對小姑年心懷不軌,有的人控制不住出軌,有的人卻能忍住,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利害得失判斷上。

為什麼很多有錢的老闆最後都喜歡找些年輕女子來滿足自己那方面的慾望,只能說有錢確實能增加自己底氣。沒辦法,人人都喜歡錢。但有些有錢的老闆卻能控制住,這裡面的原因就多了,可以說重點是因為他們還能在其它方面獲得滿足感。

向外探源指的是對於世界的探索,其實就是對於自然規律的探索。

比如,為什麼1+1=2?

我們都知道1+1=2,但是為什麼是這樣,我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證明 1+1=2,可以用皮亞諾公理。

皮亞諾公理:

  • 1 屬於自然數
  • 每個自然數的後續數也是自然數
  • 1 是自然數的第一個數
  • 任何不是1的自然數的前一個數也是自然數
  • 如果x, y的後續數相同, 那麼x = y.
  • 1, 任意數以及任意數的後續數都屬於自然數集。

這種事情就是在探源。就像牛頓在思考為什麼蘋果會掉下來,然後就發現了萬有引力。

向內求真,向外探源。其實就是人對於自身、對於世界的反思和探索。


內為道,外為物。物皆有道在其中,但道要以物來彰顯,所以道與物相承相生,內與外相承相生。

道,不可見,悟才可得;物,可見,見中探悟。於是向可見的萬物來探悟,在悟之中來求不可見的真道。

這就是雖是向自身內求真,卻需向外物探尋真之源。

但要知道,這裡說的萬物並非僅指物,也可以是為,可以是用。

所以向外探源,也可以是向為,向用來探。所以佛家有平常即是悟,苦修即是悟。當然,棒喝也是悟,不過是頓悟。所以儒家的讀史治經也是悟,但停於讀則為形式,漸漸不懂的人就這樣停於形式了,而心學重新強調還要保持向內求真,外內相合才是悟。

其實也是魏晉玄學的一句話:望言得意,得意忘言。


對於這個問題,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作為一些觀點進行交流。

「向內求真,向外探源」這句話從個人的角度來理解,在未深入思考之前,屬於過於標準以及分立的關係;

向內求真,這個真是什麼呢?這個真又從哪裡來?

一個人從降生到六歲以前,屬於生命探索期;在這個時間段,對於一切聽到看到觸摸到的事物,有了一個初步印象與自然反應,

比如,知道了香甜軟綿的東西,好吃;那麼這個真應該來源於外界。但是一到六歲階段,腦子裡是怎麼想的;作為成年人已經找不到這樣的記憶了。

但從成年人的角度來思考,一個人產生的所有念頭,所有想要,無論對錯,都基於所見所聞;也就是外界事物對精神感官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系列想法,思考。

  • 那麼這個是否就代表了「真」呢?

不見得,這個還需要結合環境來考慮;有句話叫做;「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就變成了蟲」在群體影響下,會產生許多假性需求;就像俗話所說:「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在大眾,形成一種習俗,或者大多數人對一件事物產生一種:「我需要」的情緒,又或者因為人情世故因數的時候,不會有多少人會思考,我為什麼需要;就如散煙這種行為,有些人認為這是交際手段,有些人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從不吸煙到煙不離口。

那麼這些代表了真嗎?恐怕沒多少人,會真正的思考;大多數都是,別人這麼干,自己也這麼干;好像覺得有點不對,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那麼什麼才是「真」呢?

真與假,相對;

前面所說,假性需求,是基於他人的人有我有,或者基於某些特定情況下的威逼利誘。而非自身的實際需求;

什麼是實際需求;比如,腎六,卵七;只是一部手機而爾;但這台手機有品牌效應,大明星,名人都在用,重點是,貴。我有,人家沒有,讓人羨慕;感覺忒爽。

讓人羨慕,感覺爽,這個才是真正的需求。明確了這個潛在因數,那就可以用很多事物來替代,但如果不知到用什麼來替代,那麼哪些高大上的職業,名牌,奢飾品;就變成了直接顯而易見的答案;有什麼是比花錢更容易的事情嗎?估計再也找不到第二件了。

  • 那麼隱性需求,代表了真嗎?

個人認為,隱性需求,只代表了一半的真,起碼這個隱性需求,可以幫助自身找到自己的需求;找到自己真正的想要,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頂層的需求,「自我實現」。

當一個人從「自我實現」的目標出發的時候,他就可以解決一切低層次的需求;如果按照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出發,那麼就越是往上爬,越是困難;因為壓根兒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在我熟知的一些人物當中,他們的共同特徵都是以一個事業、一個目標,一個宏大的願望來修行。在實現這些願望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就去找這個問題的原因,根本,從這個根本上去解決。實在不行就找替代方案。也許這就是向外探源。

但這個宏大願望,從哪裡來?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金剛經當中提到,他獲得無上智慧的方法來源於在無限長的一段時間裡幫助了4800萬億的10個108次方的覺悟者完成心愿,從來沒有落空。也就是說,釋迦牟尼的宏願在於幫助覺悟的人完成心愿;

在開始的時候,釋迦牟尼也沒有那麼高的智慧,他將解決問題的哪些年月稱為歷劫(在歷劫中獲得智慧);如馬斯洛所說:「以問題為中心,獻身於事業;」

他的弟子觀音,觀察聆聽到眾生苦難,於是發心救苦救難,在解決眾生問題中得到了無上的智慧。

普通人的心愿宏願,從哪裡來;哪裡有痛苦,哪裡就是修行的地方。

  • 如何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一件事物當中,從開始到結束,去了解這個事物的本源面目;

就像《西遊記》一樣,孫悟空怎麼打怪都搞不定,然後跑去搬救兵,佛祖菩薩這些一聽一看,這個是什麼什麼,你到什麼地方,找誰誰誰,自然可以救出你的師傅。

所以,基於問題,學習一切有利於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獲得解決一切無盡困難的智慧。

最後總結(以宏願苦痛修行)

向內求真,真,在於獲得解決無盡困難苦難的智慧。

向外探源,探尋的是,事物開始到結束的本源面目,以獲得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佛有云: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本自具足!外修的是有漏善,內修的是無漏智!不一不異!真在源非!俗世凡夫,難於去妄存真,渴於功名利祿,迷於酒色財氣。憂於生絲竹亂耳,苦於案牘勞形,竊喜於酒色之歡,無一日洒脫暢快!


人心如明鏡,有感自然發。

萬物皆幻影,唯心自成像。

人所學所知所了解的一切,不就是在心中浮現和顯現的一切相么?而相是怎麼來的?無非都是有感而發,由外界有感而自發成相。不是么。

至此向內求真便就是明心見性,如拂拭明鏡一般,讓心中之相清晰而明亮。向外探源,便是追尋相的本源,明白此相由何感而發。從而達到我心映萬物,萬物皆有我的境界。


推薦閱讀:

No.0 HK416是我的老婆
簡評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
為什麼我相信上帝存在(一)——有關上帝存在/不存在的證明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錯了!
202、【世界哲學大會】波佐:東西方哲學並肩創新、反思與包容

TAG:閱讀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