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理」?


「好心扶老人過馬路卻被索要巨額賠款」 「沒天理啊」;「辛辛苦苦工作結果被劃為性價比低類員工」 「沒天理啊」;「你這波操作騷到沒天理啊」「簡直好吃到沒天理啊」······ 很多時候,我們幾乎是條件反射似的脫口而出:「沒天理啊」。這個下意識的驚呼和外國友人的「MY GOD」,恰好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範式和價值取向,而我們大多數人對於「天理」內含的哲學洞見卻習而不察。

&-->

那麼,什麼是天理?追根溯源,天理這個詞早在漢朝就已經出現,《禮記·樂記》里就明確提出了「滅天理而窮人慾」。這個在新文化運動後被普遍詬病的觀點其實有著某種內在合理性,根源在於慾望的無限性和資源的有限性,二者的矛盾迫使個體不得不加以節制,並且滅人慾並非滅除一切慾望。

然而,它的哲學高光時刻得到唐五代之後,隨著佛教得到普及,對社會主流思想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尊崇孔孟的文人們自韓愈始掀起了轟轟烈烈儒學復興運動。

&-->

起初,大家還擔心禪學地位難以撼動,說哪怕出幾個孟子也無濟於事。然而,我們現在回首歷史就明白,依靠著理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儒學的影響不僅日益增強,還得到了許多理論發展。其中,程顥等對「天理」的確立,真正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了哲學的基礎。

程顥的「天理」

程顥口中的天理,究竟是什麼意思?雖然程顥的思想資料裡面沒有明確的材料把道跟天理等同,但是通過程頤說的種種話,我們可以看到,程頤在解釋程顥思想的時候,程頤明確地講過類似的話,就是在程顥的思想里天理就是道,道就是天理。

「天理雲者,這一個道理,更有甚窮已?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窮居不損。這上頭來,更怎生說得存亡加減?是他元無少欠,百理具備。」

第一點,天理是普遍的,凡天理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和萬物。第二點,天理是有客觀性的。比如程顥講,「這一個道理」,「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會因為堯存在天理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桀出現天理就滅亡了,所以這個天理上面「元無少欠,百理具備」,原來就沒有任何欠缺的地方,所有的地方都是完備的。天理的客觀性又體現為沒有人的主觀意識、主觀的好惡摻雜於其中。

「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對於有罪過的人要懲罰,為什麼要懲罰?對於有品德的人我們要表彰他,為什麼要去表彰?之所以要表彰他這是「天理自然當如此」,所以天理又有它的自然性,非人為的,自然而然的,順著自然而然去做就是你應該去做的,所以天理已經包含了「應然」在裡面。

&-->

所以,雖然程顥沒有做過多的分殊,但這裡面已經有幾層涵義出來了:客觀性、普遍性、自然而然沒有人為的東西參與其中、是人應當去做的,自然而然如此。所以對於善的,你理應表彰他,「善則理當喜」、「惡則理當惡」。遇到善的好的,我們理當欣喜,高興,所以去表彰他;遇到惡的東西,我們自然而然應該去厭惡它。所以有的時候用賞,有的時候用刑,這些東西都沒有個人的好惡,個人的情緒,個人的喜怒參雜於其中。這種應當的做法也符合天理。

程顥曾有這樣一段話,有點兒令人費解:「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須有美惡,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於惡,流於一物。」在這裡,他強調善和惡其實都符合天理。用孟子話的說,即「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所以他講天地如兩扇磨,磨盤中間滾來滾去自然就碾出很多東西來,而且碾出來的東西當然是不一致的。天地如兩個磨盤,生出來的東西自然是參差不齊的。

&-->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如果惡也符合天理,那豈不是惡也是應該的?人跟物的區別,一般的物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由於它不能自反,所以它不能改變,本性如何就是如何。人就不是這樣,人有自反的能力。如果人不能察自己之美惡,就流為一物了。流為一物對人來說就是惡。《論語》講「君子不器」,就是人不能被環境限制。物是低於環境的,人是高於環境的。為環境所拘蔽就是流為一物,這就是惡。

朱熹的「太極」

整個道學觀念的發展,到朱子這裡有了集大成的綜合。北宋五子的哲學探索被朱子結構在了一個集大成的系統當中,而這一哲學系統的最高概念就是「太極」,也即「天理」。但是「天理」到底是什麼?在二程那裡,天理的概念其實還是非常籠統的。對於朱子這樣的哲學家,任何的含糊籠統都是對其哲學精神的背離。所以我們必須對天理的內涵給出具體明確的解說,或者至少是可以證偽的解說。

&-->

朱子說「太極」就是「天理」,而「天理」是無形的,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形而上者。但這形而上者到底是什麼呢,它的具體內涵到底是什麼呢?在朱子那裡,格物就是窮理。我們可以從他格物的方向,看他所要窮的「理」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去看看朱子的「即物窮理」所窮的是哪些理,然後再來看怎麼來定義「天理」。

《大學章句》的相關部分主要是在解釋「格物致知」,對於格物的內容則說得比較籠統,還是《大學或問》說得詳盡:「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這裡所講的「格物」的範圍,從人倫到自然無不涵括其中。朱子本人就是這樣做的。有一次,為了驗證竹筍生長的過程,朱子插竹桿為標記,親自驗證,得出竹筍夜長數寸的經驗。朱子對每一事物都有自己認真的思考研究,而這些思考研究又都能跟他的哲學思想統一起來。

&-->
王陽明格竹

如此寬泛的窮理的內容,研究的目標是什麼呢?朱子是要讓人們通過這樣的格物的實踐,看到所有事物中的「所當然而不容已」「所以然而不可易」,這是朱子對天理概念的最完整的表述。「不容已」這一表達是有可能產生歧義的,通常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不得不這樣」,如果這樣解釋,那麼「不容已」就是一種客觀必然性;另一種是「必須得這樣」,如果這樣理解,「不容已」就成了一種道德命令。「所以然而不可易」是講固有的、恆常不變的根據。

但是這裡又衍生出一個問題來——天地萬物是如何具有其「應然」的,這個背後的「應然」到底是什麼?朱子講「不容已」之時,並沒有僅僅從道德律令方面講,把「不容已」僅僅理解為「你不應該不這樣做」,而是同時強調了「不得不如此做」的必然性的。《朱子語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問:「《或問》云:『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所謂『不容已』,是如何?」曰:「春生了便秋殺,他住不得。陰極了,陽便生。如人在背後,只管來相趲,如何住得!」

&-->

「春生了便秋殺」,有始有終,這是萬物的必然性。因此,「不容已」包含了「必然性」,而非脫離必然性來談空洞的、道德上的應然。朱子的上述表達不是偶然的,在《周易本義》里有幾處同樣的表達。比如,在解釋《無妄》卦《彖傳》之時,朱子用了「天命之當然」的概念。在《本義》中,「天命之當然」有的時候也表達為「天運之當然」。「天命之當然」強調了必然性與應然性的統一。我們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為何要有道德,為何要呵護天地萬物的生靈,為何要珍惜物力?原因很簡單:這樣做符合天地生生之道。天地生生之理的這種必然性被稱為「天命之當然」。

天理既是「必然」,又是「應然」,但以何者為主仍然是個問題。天理的內涵是「所當然」的具體化。以「當然」為核心,「能然、必然、自然」的完整展開,就是「天理」的真正內涵。簡單概括之,最高的「天理」就是「生生之理」,就是生生不已背後的必然性和應然性。

&-->

《中國哲學十五講》

作 者:楊立華 著

告別僵死的哲學史,

告別人云亦云的不知所云,

還您一個清晰而富有生機的中國哲學!

編輯於 2019-05-1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求索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天理是天地變化之理,它的本體或者說它的載體是天道。

不過,傳統中國,雖然認為天地不仁,但認為善惡是先天性的,或者說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存在天地間的。

所以,古人說天理不僅指天地變化之理,還包括先天性的道德,比如仁、正氣等等。


天理是天地變化之理,它的本體或者說它的載體是天道。

不過,傳統中國,雖然認為天地不仁,但認為善惡是先天性的,或者說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存在天地間的。

所以,古人說天理不僅指天地變化之理,還包括先天性的道德,比如仁、正氣等等。


所謂自然法,也就是普通人所說的「天理」。然而,它既是有神論社會修改人間法律符合自然法的理由,卻也是無神論社會無視自然法的原因。

一個無神論社會,人們從小就沒有對上帝的信仰訓練,沒有去強調自然法的重要性,沒有去強調自然法高於人間法,在人們的觀念中,自然法當然就沒有任何權威性可言。

在無神論社會中,一種「封建迷信」,和一種「統治階級的意志」相比較,誰更有威嚴?誰更能帶來實際的威脅?

在這個沒有信仰的社會,有人喊什麼「天理高於法律」,喊破喉嚨也沒有用。

道教有本書,這本書出現在天師創教之前,它叫《太平清領書》,也叫《太平經》,其中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專門來講述自然法。它說自然法就是天法、神法、上帝的法,而自然法的針對性作用就是約束人間王侯(統治者),為「人間立規矩」。

但如果人們不信上帝,不信神,雖然自然法裡面所說的各種報應仍然存在,依舊會發生作用,但是人們就絕不能從正面去吸取經驗教訓,自然法就很難在這個社會中產生正面作用。王侯集權專制失敗,甚至被滅族,在歷史上屢屢發生,後人卻不會認為這是因為他們違背了自然法,沒有聽從上帝的號令,而會認為這是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的管控力度不夠,還不足夠狠,還不足夠黑。人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為統治者提供「更加高超」的統治術方面。

任何時代的任何社會,都必須擁有一個信仰體系,來奠定這個社會的道德的基石,把人們從搶奪道德話語權的瘋狂行動中解放出來。

諸如:不可殺人;不可盜竊;不可說謊;與鄰居友善;孝敬父母;保護兒童;尊敬老師;愛護學生;救助貧苦和急難,等等等等,要成為社會大眾從小就被訓練去遵循的基本信條。

這些信條,是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遵循的,而絕不能是某些有話語權的人,或者自認為有話語權的人,根據需要來選擇出幾條,來講給別人聽讓別人去遵循的。

不論社會怎麼發展,如何作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這樣一些基本問題是不會變的。

如果一個人群對這些完全盲目無知,或者完全各行其是,那麼這群人將永遠內鬥不止。在每個時代都需要由強勢的大人來重新梳理一次這些關係,強迫人們來遵從他即興發揮出來的教條,這群人在科技加速發展的進程中,將毫無希望,因為他們的主要精力將耗費在此。


借用「天理難容」一詞作答。

天理難容是指一個人壞事做絕達到蒼天(公理)難容的程度,這裡的蒼天/公理是指人格化的「自然意志」。

所以天理是向善的,庇護善人的代表人心的正義,正義這事兒,大家未必理性上「知」,但感覺上一定「懂」。

然後正義在一定程度上是基於大眾的,這裡道家有個模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中氣以為和。」

道有很多意思/解釋,這裡的道我覺得是指自然規律/自然演化/自然狀態下,人都傾向於保全自己,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而處理「達到這一狀態中間產生的問題的原則」我們用「一」表示,一有上限和下限(理論上說實體生活存在上下限)。

一生二,二者類似孔子的「仁」,指「任一兩者之間最好的相處狀態。」所以,兩人模型是解釋道德原則的最小模型,基於「一」是達到這一狀態必定不能違背各自底線。

二生三,三者是解釋政治原則的最小模型,三人模型也是最終對應的天理/公正問題,二者模型彈性較大,變形空間充足,三者面臨分歧的的時候,針對任一一方的變形都可能導致沒被考慮/針對變形的存在離場(即老子不玩了。)這也是玩遊戲的時候大家都要遵守對應的遊戲規則,裁判要公平,不然選手會抗議。所以道家給出的答案是「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即,執道者自己不能違反規則,也不能輕易改變規則。

只有解決了三者問題的時候,才會有「萬物生」的情況,而孔子的「仁愛」推導出來的「仁政」低估了「三人模型」的複雜性,導致很多問題,尤其是「由仁到禮」存在論證困難。

儒家學派的「仁義禮」但後來就被帝王們改造成了愚民統治的工具,但這一策略……自黑點說,是出自道家的「虛心實腹」……咳嗯,總之,「由之知之」是基於權力獨立化的原則,部落時期(如果真的有的話)知識和權力是一體化的,權力完成獨立結構,則是對信息的壟斷,包括現在也是,未來,不知道╮(╯_╰)╭。這一條同樣能夠推導出一句話,「就目的而言,一切立場背後的邏輯都是自洽的,但觀眾往往會被信息引導」。

咳嗯,題外話略多,不好意思。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中氣以為和。

獨立列出來可以有很多模型,曾經在論壇里聽大牛說,老子某某章節有十來多個辯證法(他應該是說辯證關係的模型),現在依舊很笨看不出來那麼多。

這裡的結合上下文是指「天人合一」,即順應事物發展而沒有礙難的最佳執行方案,不是儒家的那套帝王天命論。

「沖」可見的,比喻的是水勢,無常形,經過多變,隨機應變一向是道家提倡的原則(大巧若拙)。

「中氣」為陰陽合和,大家可以理解為萬物之間的都存在最好的解決方案,類似帕累托最優,只有明白了,前面的,道,一,二,三,萬物的關係,才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盡量完善的解決問題。

利益相關:道家理論愛好者


沒什麼天理,只不過是一個人的常識,如果事情超過了常識,就覺得沒天理了。


人們能看到理由

為自身服務

不能看到規律


「人在做天在看」是真的嗎?

太極圖為什麼設計成這樣?

如何理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


在傳統儒家-宋明儒學這一脈的思想里,天理是一個形而上,天理之上並無他物的道理,也就是所說的道。

道是一個超脫時間,空間,對萬物都沒有特殊性的東西。可以說,萬物都是一個道,一個理,每個物體里都有一個道,但所有的道理都殊無差別。

在儒家這裡,天理是仁,即是孔子所提倡,宣揚並傳承的儒家之宗旨。在道家,天理是道,即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之物。在西方哲學裡,天理是指的物的本質。

但實際上所有的天理都只是一個唯一的道理,高於一切也包羅一切,是中國哲學一個很根本。

在宋明理學裡,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里很好的解釋了理為何物(天理是理,是道,也是太極),並且解釋了由天理一脈相承的氣,質,才,性,五行,陰陽等儒家哲學概念。朱熹的《仁說》所說的「仁」也是一個天理,但仁確是儒家獨有的。在天理上,儒家哲學也有很多話題,如「性即理也」「理一分殊」「心理關係」等等。


天理至少在使用者的嘴裡就是人理(這裡的「人」可指使用者個人也可指和使用者持觀點相同的一群人)。


這一點,我也沒有理解透徹呢!坐等高人回答


推薦閱讀:

一家之言:解老第三章
評紀曉嵐與和珅的一場對話
突然想到
第二章:關於人 第一節身體意志(一)
公平世界現象

TAG:哲學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