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世界需要惡」這句話。?


最簡單辯證法的說法就是老子說的「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惡)已」,但是這個提問的關鍵可能更在於「需要」,也就是所謂的「必要之惡」(非魔法禁書目錄)。

而對這種必要之惡探討的比較多的就是「神義論」,這篇回答「世界需要惡」的前提條件是你也認同一個基礎,那就是「上帝」存在且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關於「世界需要惡」論述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萊布尼茨的倫理學以及他基於上帝存在推出的辯證善惡觀。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國猶太族哲學家、數學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他本人是一名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他也自稱具有男爵的貴族身份。

一個不信仰神創造出微積分的律師不是一個好的貴族哲學家。


下面開始論述:

作為至善的上帝為何要創造「原初不完善」的受造物?作為至善的上帝又為何要允許這個充滿諸多惡的世界存在?而萊布尼茨就是辯證的看待上帝帶來的善惡,是因為上帝因為善的存在,所以必須允許惡的存在

上帝允許罪和苦難,甚至參與並促成它們,然而卻無損於他自己的神聖性和至上的善——【1】(38)

為了解釋上帝為何允許惡的存在,萊布尼茨通過對上帝的意志來做出了闡釋,萊布尼茨認為意志分為「先行性意志」和「後續性意志」。「先行性意志」即是「獨立存在並具體地根據其品格思考每一種善」【1】(37-38),也是意志行為的前提一種和個體的善相關的「超然」的東西。而「後行性意志」是意志行為的最後完成,是「總體的善」,是一種「決斷」和「確定」的東西,是一種「完整的和毫不失誤的成功」。

從上帝的先行性意志來看,他不應該讓一切惡出現,不管是什麼樣的惡。但是從後行性意志來看,他為了保全「整體的善」的延續,所以允許了惡的存在。所以在一個不可能所有的善都存在的世界裡,上帝選擇了「最大的善」也就是「有惡」存在的世界。

舉個例子:在現實社會中,如果每個人都片面地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狹義上最大的善),必然會與他人、社會的利益發生衝突,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是狼與狼」的狀態,每個人的利益都將會遭受侵害。

因此為了實現社會總體的善,必然既要肯定個人利益,又要承可他人、社會整體利益,合理調整兩者之間的張力,這也是他在正義論中所主張的保證交換正義得以貫徹的「不傷害別人」原則的要旨。

而接下來就是講為什麼萊布尼茨為什麼認為「惡」的存在是必然的,因為惡是一種「匱乏」(貌似可以直接銜接拉康,精神分析神學的新方向get√)。

我們首先要問,惡是從哪裡來的?如果上帝存在,怎麼會有惡?如果沒有上帝,怎麼會有善?……因此我們必定注意到在創造物里有一種原初的不完滿性。它是先於罪的,因為凡創造物在本質上都是受到限制的。【25】

萊布尼茨是用「上帝」,即「完滿性」來界定善,那麼惡自然就是「不完滿性」。在關於惡的界定中,我們了解到之所以有惡是人類本身的屬性所決定的。由於人類為人,是上帝的創造物,是相對於完善的上帝而不完善的單子,就會有惡的存在。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發現,形而上學的惡就是惡的本質,惡的來源,是形而上學的不完滿性,是受造物原初的不完滿性,是存在的匱乏。羅素將萊布尼茨對於形而上學的惡的界定評價為:「形而上學的惡是萬惡之源。」【3】(除此之外還有肉體的惡和道德的惡,篇幅有限,暫不介紹)

但是儘管是這樣一個有「惡」的世界,依舊是萊布尼茨所說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除了上述提到的形而上層面的惡,這樣的最好世界的推論原因還有二:

其一,惡的存在符合完滿性原則。所謂完滿性原則就是肯定無限多樣性和無限豐富性的原則。而一個沒有惡的世界,必然不符合完滿性原則,也就不是最好的世界。誠然,善良、正義等品德是可貴的,但如果沒有邪惡、不公就不會顯得彌足珍貴。

稍帶酸澀或苦味的東西有時比糖更加可人,陰影使彩色鮮明,在合適的樂段中加入不和諧音甚至使和諧音更加突出……倘若一個人從不生病,他會充分體味到健康的快樂並為此感激上帝嗎?小的惡不是大都使善更易於讓人感覺到,也就是說善更加光大了嗎?【1】120

其二,也是更為重要一點,惡能使一個可能世界「成為」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惡存在的意義不僅在於「彰顯」善,而且在於「促生」善。上文提到的道德的惡及肉體的惡都是為了阻止更大的惡,或者可以這麼說,惡是為了達到更大的善而採取的手段便是從這個意義上談的。

萊布尼茨指出:「一種惡往往能產生出一種倘若沒有這種惡人們便不可能達到的善。」 【1】(109)再比如《新約》中關於「作惡以成善」「罪在哪裡顯多,神恩就更多」(《羅馬書》3:8,5:20)來強調惡對善的積極作用。

【1】Freiherr von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Theodicy [M]. Charleston: Biblio Bazaar, 2007.

【2】 王澤應.倫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約翰·羅爾斯.道德哲學史講義[M].上海:三聯書店.2003


本文論述觀點並不完全出自本人,更多是綜述一篇論文,即:

王國華.論萊布尼茨辯證的善惡觀[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9(01):52-57.


這顯然是惡人要給自己找作惡的合理化借口呢。

假如世界需要惡,那麼顯然對消滅惡的需要更大。

你搞錯了一件事,你在以己度人。惡,念念不能忘的是自己的「存在」或者「存續」,而善,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存在或存續。對於善而言,若自己不存在會讓包括自己在內的整個世界更好,那麼善根本不在意抹消自己的存在,更何況是一個虛名。


假設世界確實存在一個必要之惡的狀態,且這種混沌狀態自有其合理性。

然而這種合理性在某個人開口說"世界需要惡」的那一瞬間,就喪失了。

對,就是這麼賤。

因為當某個人開口說出這句話,並且試圖把這種思想傳播給他人,希望這句話得到大部分人認同的那一瞬間,這種原初的混沌狀態被打破了。

世界是存在灰色地帶的(儘管這句話也是對灰色地帶的一種損害)。但是,當一個人開口,公開把灰色地帶定義為黑,或者白,或者就像編程序一樣,給這個變數賦值的那一瞬間,它就已經不是它了。

所以世界需要惡這句話,我是反對的,世界當然不需要惡。

另外一種混沌的狀態,我們可以見證它的運行,但是無法用、也無需用語言硬性去解釋,因為當你參與定義它的時候,它就是另外一種狀態了,那種狀態也許會反噬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我推薦大家看一本因為書名風騷,被很多人用來裝X的書,叫《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這本書翻來覆去探討的一個東西,就是「良質」

什麼是良質?你可以泛指人類的一切美好事物。

這本書某種程度講的是,人類追求美好事物,但總是和初心背道而馳,原因在哪裡?

作者把賬從古希臘的智術師和哲學家的紛爭算起,把鍋丟到了亞里士多德身上。作者認為,就是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我們人類的天賦樹就開始點歪了,走到了一個其實並不合理的路線上去。

我們認為分析事物就可以理解事物,邏輯的歸納和演繹可以解釋和解決一切問題。

這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人類的科學就是在縝密分析與邏輯推演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締造了今天物質基礎發達的局面,但是科學同時也在破壞著真正的美好,也就是良質。怎麼破壞的呢?就像《黑鏡》里描繪的世界一樣,高科技打造的理性世界並不總是美好,有時甚至是在作惡。

老祖宗早就說過了,道可道,非常道。

當分析的刀子切入事物的時候,你以為沒有什麼不同,其實已經不同了。

你思維的介入,強行要把一件渾然一體的東西給放入某種理論或價值體系中去自洽,那就一定會損害這件東西本身,從而讓你經過價值和理論體系過濾過的這件東西,不再是最初的東西,儘管你以為這沒有什麼區別。


想知道世界需不需要惡,我們首先要搞懂善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社會需要善?

我以前寫過,善惡是人們認識世界,辨析世界,定位世界的一種維度。就好像用黑白兩種顏色為五彩的世界添加上新的顏色。

有了善惡之分後,即使世界的其他認知維度消失,我們也可以對世界進行完整的顯影,將一切事物分別出來,只不過得到的世界圖景是黑白照片而已。

如果世界只有善,那麼就只有一種顏色,只能當作世界景象的底色,我們無法用一種顏色來將事物區別開來,也無法找出事物之間的差異。

所以老子才說,天下知善之為善,斯惡也。善惡只有同時出現,才能對人們認識,辨析世界有幫助。

同時,為了保證對世界的辨析度,當全體人民的善行大幅提升後,世界就會形成一種認知顏色,這會弱化善惡二分世界的作用,因此善惡的分界線就會向善的方向移動。

舉個例子,50年前,施捨給乞討者隔夜的飯菜,那是做善事,今天,如果有人這樣干,大家都會覺得施捨者刻薄,不尊重乞討者健康和尊嚴。又比如,現在社會,如果有人請女性吃飯,言語不檢點就是渣男,如果是戰亂,饑荒年代,有人拿兩個饅頭來,別說言語挑逗,就是啪啪啪,那也是善,是救命。


屬於哲學邏輯類,並不是現實。

不是【世界需要惡】,而是世界的構成本來就是好惡各半。

我們的世界是物質基礎的三維空間,物質本身就存在生滅的過程。這就局限了人的生活離不開生老病死。惡,本身就存在於其中。

而人的本質是意識體,卻居於物質身體,通過五官感受來接觸物質世界。就會產生很大副作用。就是感知覺至上的錯誤,這個過程被理解為物質慾望。

這樣的源頭下,迷失的人怎麼可能不做惡呢!

沒有惡的對照,才會形成反差的善。才會有人想從五濁世界脫離出來。離苦得樂。

為什麼會有好惡各半?

意識體是非物質,身體是物質。物質有產生衰落的過程。必然帶來各種糾纏痛苦。要變成各種發泄和貪婪。

只有追求意識體的源頭,不停訓練自己,才能獲得安詳清爽。這是兩個結果,如何選擇要看自己。

而身體的糾結不良情況是必然存在的。所以,訓練身心轉變就成為必然。可是,很少有人去做。這就是好惡各半。


推薦閱讀:

精讀盧梭《愛彌兒》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錯了!
沒有答案
公平世界現象

TAG:哲學 | 世界本質 | | 認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