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操輸的起,劉備袁紹輸不起的言論?

這個言論傾向性不必多說,理由大致是曹操輸了赤壁還能保持樂觀,戰後還活了挺久,劉備袁紹分別輸了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結果整個人就一蹶不振,兩人也分別在戰後不久一命嗚呼。

這三人從不同角度評價能得出很多結論,單從題干來看,所謂曹操比劉備袁紹豁達這一結論靠譜嗎?


第一次聽說還有人評價劉備輸不起,明明劉備主要是因為重病在身,袁紹也是敗後平叛,一年多才病死,是不是這兩個人明知道身體不行了想賭一把都不知道。以卒年腦補本身就是很好笑的事情,這麼看的話,是不是漢中之戰讓曹操心態崩了,輸不起了,然後關羽威震華夏把曹操最後的心理防線給震破了,導致曹操幾個月後就死了?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二》:

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而」可以表因果、表承接、錶轉折、表遞進)

官渡之戰若非張郃、許攸臨陣反水,曹操輸一個試試?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引注《魏書》:

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注引《世說》:

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曹操軍隊一度連吃飯都成問題,人肉都吃上了,其麾下燒殺搶掠還值得表揚么?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二月,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

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塠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眾少糧盡,士卒疲乏。

曹操雖說軍隊數量不至於不到一萬,畢竟有過分誇小,但終歸比袁紹少了許多,而且還缺糧(前已提及)。

那個時代,兵力優勢那就是絕大的軍事優勢。曹操在官渡之戰本身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以少勝多。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孫策聞公與紹相持,乃謀襲許,未發,為刺客所殺。

汝南降賊劉辟等叛應紹,略許下。紹使劉備助辟,公使曹仁擊破之。備走,遂破辟屯。

甚至,曹操與袁紹對峙,還面臨著其他勢力的隱患和壓力。

除此之外,曹操內部還有人與袁紹勾結(書信往來),無疑都是因為袁紹勢眾,而曹操勢窮,以為曹操必敗,不抱以希望。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

引《魏氏春秋》曰:公云:"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曹操面對這麼多內憂外患的壓力之下,聽聞許攸的到來,當然不得不是大喜過望。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又曰:"可支半歲。"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為之柰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

引《曹瞞傳》曰:公聞攸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子遠,卿來,吾事濟矣!」

還是那一句話,叫曹操在官渡輸一個試試?看看輸不輸得起?

看看曹軍怎麼「兵敗如山倒」?看看袁紹如何「一戰定乾坤」?


劉備輸不起嗎?要不要數數劉備輸了幾次?知不知道髀肉復生這個典故?伐吳的時候劉備都多少歲了?


恰恰相反,說到輸不起,劉備和袁紹拍馬都趕不上曹操。

也許是曹魏集團上市不易,事業最後又做得很大,所以曹老闆容易給人一種百折不撓的印象。然而這並不完全是事實,因為在遭遇重大挫折的時候,他不但會慫,還時不時無能狂怒。

早年aman艹被呂布和張邈偷家,第一反應不是硬剛,而是把家人送到鄴城,從此安心做個小弟。好在老大哥袁紹夠義氣,儘管人質沒到位,還是出兵幫發小奪回了兗州。

《魏書 程昱傳》:太祖與呂布戰於濮陽,數不利。蝗蟲起,乃各引去。於是袁紹使人說太祖連和,欲使太祖遷家居鄴。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時昱使適還,引見,因言曰:"竊聞將軍欲遣家,與袁紹連和,誠有之乎?"太祖曰:"然。"昱曰:"意者將軍殆臨事而懼,不然何慮之不深也!夫袁紹據燕、趙之地,有並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濟也。將軍自度能為之下乎?將軍以龍虎之威,可為韓、彭之事邪?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與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業可成也。願將軍更慮之!"太祖乃止。

《獻帝春秋》:紹恥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

赤壁之戰,由於謀事不密,曹老闆差點被大都督做成了水煮魚。死裡逃生後,他不作自我檢討,卻強調「燒船自退」,還認為輸給小周同志是件丟人的事,結果其本傳把此戰的人頭全算到了劉備的頭上。同時又把責任推給團隊,借口追思郭宇宙,暗示「並非孤家失察,實因爾等廢物」。

《魏書 武帝紀》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江表傳》:瑜之破魏軍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魏書 郭嘉傳》: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征討張魯時對地形估計不足,於是被張衛堵在陽平關,又說漢中是「妖妄之國」,完全沒有唐三藏那種打怪平妖的事業心,而是準備打道回府。

《魏書 劉曄傳》:太祖征張魯,轉曄為主簿。既至漢中,山峻難登,軍食頗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吾軍少食,不如速還。"便自引歸,令曄督後諸軍,使以次出。

老弟兄夏侯淵被人宰了,曹老闆沒向其家屬致電慰問,反而淡定的宣稱「妙才純白痴,看孤自己來」。等到他本人被走鬼劉大耳逼得進退失據,心態卻直接爆炸,開始爆粗口罵大街。後來打聽到劉備此戰有法正獻策,心理才稍微平衡,又改口「我就知道玄德這小子沒那水平」。

《軍策令》: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

《魏略》:太祖在漢中,而劉備棲於山頭,使劉封下挑戰。太祖罵曰:「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乃召彰。

《蜀書 法正傳》:"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臣松之以為蜀與漢中,其由唇齒也。劉主之智,豈不及此?將計略未展,正先發之耳。夫聽用嘉謀以成功業,霸王之主,誰不皆然?魏武以為人所教,亦豈劣哉!此蓋恥恨之餘辭,非測實之當言也。

關羽水淹七軍,襄樊危在旦夕,曹老闆明明還家底豐厚,首先想到的卻是收拾金銀細軟逃難,幸虧司馬懿勸他先別慫,最後才有大孝子十萬助攻解圍。

《晉書 宣帝紀》:及蜀將羽圍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修、方果降羽,而仁圍甚急焉。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帝諫曰:"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魏武從之。權果遣將呂蒙西襲公安,拔之,羽遂為蒙所獲。

所以曹老闆哪裡有臉跟袁紹和劉備比韌勁呢?前者吞韓馥平公孫一路贏麻,官渡剩八百騎逃回河北,還能鎮壓內亂,繼續跟他大戰三百回合;後者半生流離仍壯志激懷,雖然同樣被一把火終結了夢想,可也沒見他沒抱怨「法孝直在,不使朕至此」不是?比起數十年如一日頭鐵合肥,拼了命找回場子的大魏吳王,那更是相去千里了。


哦,上帝,感謝電視劇!

誰和你們說袁紹打完官渡後就死了?

官渡之戰,袁紹11w打曹操2w,大敗後,跑回河北。

河北諸世家覺得袁紹不行了,紛紛謀反,然後被袁紹爆錘!

袁紹看這戰績,嚯!我又行了!

率7w大軍再次伐曹,曹操領5w人馬來拒,然後就發生了倉亭之戰。

當然倉亭之戰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只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提過一嘴倉亭。

但是200年官渡結束,袁紹202年才死,不過怎麼說擱著2年,袁紹才因為大戰氣死,也說不過去。

至於劉備,他那時候都60來歲,漢朝的60來歲!那已經是妥妥的老壽星了。

而且劉備為什麼會輸不起?他大半輩子都是在輸的路上啊!


推薦閱讀:

[PS4] [真三8] 三國武將在線約 (多圖)
治史?曹魏-武廟的群像(十三)龐德
治史?曹魏-武廟的群像(十四)夏侯尚
治史?曹魏-武廟的群像(十五)程昱

TAG:三國 | 曹操 | 劉備 | 三國人物 | 袁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