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輔導孩子不情緒化?關鍵是吼孩子後又很自責?


放大吼孩子以後的結果,無助,痛苦,無力,無法逃脫,委屈,恐懼,逃避,最後瘋狂報復,要麼報復自己,要麼報復他人,要麼報復社會。也許你會說沒這麼嚴重,就是因為沒這麼嚴重,所以才不停放縱自己的情緒和脾氣。自責並不是因為覺得抱歉,而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內心要有給自己的安慰。說白了,還是自私。話不好聽,但是是真的。尤其孩子小的時候,輔導不是教會他,是要學會引導孩子思考,不是直接要答案。

陪伴孩子學習,是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而不是恐懼學習,陪伴是為了增進親子關係,而不是讓孩子連愛都沒有了。沒有鼓勵的童年,一生都是痛苦的,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不就因為太多的時候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肯定嗎?不就因為我們做的沒被父母看到嗎?不就因為一件小事,至今在心裡還無法原諒嗎?同理啊!


人的心理有這樣一種情況,在我們與人交往時,內心對自己和對方的狀況是有感受的,這時候,我們說話做事會考慮到對方的情況而保留分寸,這樣的關係里雙方都被考慮到,雙方都比較舒服。

所以,有可能在你吼孩子的時候,是感覺不到孩子的(這時候如果感覺到了,內心會體會對方的痛苦,會停下來),內心裡對自己的感覺和對孩子的感覺出現了斷裂,在事後平靜下來時,再次感覺到內心裡的自己和孩子,於是感覺到內疚和自責。

這種斷裂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在一些激烈的衝突中經常可以看到,雙方不計後果地攻擊對方,這些衝突往往和自尊有關,自尊一旦受傷,內心就容易出現斷裂,人就會憤怒,甚至暴怒,不計一切代價地想要獲得控制感。可以體會一下,人在憤怒的時候、能毀滅什麼東西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很有力量,這是自尊的恢復。

那麼自尊為什麼容易在親子關係中受傷呢?因為父母容易會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獲得成就時,父母感覺自己也有了成就,孩子失敗時,父母感覺自己也失敗了。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這個挫敗就可能讓自尊嚴重受傷,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情緒容忍度都很有限,學習也需要慢慢來,達不到父母的理想期待。而且在這個時候,關係非常緊張,孩子的智力會因情緒的緊張而受到抑制,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挫敗父母。

如果能提醒自己,保持內心對自己和孩子的感受都在,意識到孩子和自己不同,有其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感受,就能及時調整自己,逼得太緊了就讓自己退後一步,冷靜冷靜,讓關係處在一種舒適放鬆的狀態,這時候孩子的智力也會得到充分發揮。另一種可以參考的就是親密關係,也會出現想要對方如自己所願,結果吵起來傷了感情,回頭冷靜下來又自責。

在內心對自己和孩子的感受能力,因人而異,關係也各有各的不同,並沒有標準答案,都是在關係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知道做不到,是因為並不是「真的知道」。

你知道,情緒化不好,但是你控制不了,那是因為你並不知道,作為父母你現在做的每件事每句話,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簡而言之,你沒有真的體驗過孩子的感受,並不真的懂得孩子。

你只是道理上明白:情緒化不對,我又情緒化了,吼了孩子,唉,我錯了。

你最需要的,是體驗。

參加線下的課程學習,去體驗孩子的感受,真的體驗過一次,你就會發現不一樣了。

完形有一個學員,在課程中體驗了一次孩子以後,就說,自己再也不會大聲罵孩子一句

因為終於明白了:自己大聲罵孩子的時候,孩子有多麼傷心,多麼委屈,多麼無助。

發佈於 2020-12-2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德洛伊弗德洛伊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化,孩子的情緒化可能就是從父母這裡學習模仿而來的,如果父母在用類似的方式去教育那就是適得其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榜樣,先從自我做起。


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化,孩子的情緒化可能就是從父母這裡學習模仿而來的,如果父母在用類似的方式去教育那就是適得其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榜樣,先從自我做起。


走出內卷,讓ta有個好的聯姻基礎,這才是關鍵?


了解自己,如果不能了解自己,就不能了解孩子。觀察到自己是怎樣的,就知道如何對待孩子,如果沒有發現什麼,請多觀察。


推薦閱讀:

暢銷全球50年的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
讓家長頭痛的「小任性「
如何安撫兒童情緒?
讀書之《惡童日記》

TAG:兒童心理 | 情緒化 | 正面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