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遊2001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

科幻片的里程碑?為什麼那麼好,這麼無聊的電影


黑石碑的絕對哲學象徵

飛船的精細刻畫

宇宙的靜謐

AI的反叛

人的覺醒,星孩的誕生

超前的預言,完美的細節和深刻的思想融為一體,造就偉大的科幻傑作。


先說結論吧,覺得這部片「無聊」,較大的可能是沒看懂它的故事內核,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節奏跟大部分商業化的科幻片不同,節奏比較慢。

個人感受,第一次看完《2001太空漫遊》,覺得這電影很震撼,它的震撼是心靈上的,而不是某些科幻片那種靠視聽轟炸帶來的震撼。

看完電影之後,出於好奇,我找了原著小說來看,看完原著後又再刷了一遍電影。

發現電影對原著是有所改編的,因為小說中很多文字描寫無法拍成畫面,所以導演和編劇改成鏡頭語言。個人認為,電影改編得比原著小說還好,在敘事節奏和故事設計上比小說更上一層樓。說個題外話,很多小說改編的電影我都會看原著,發現絕大部分改編電影都不及原著,極少是能夠比原著精彩的,改得比原著好的電影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2001太空漫遊》和《大紅燈籠高高掛》(原著《妻妾成群》)。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無非就是講故事,而故事好不好、精不精彩,就看故事的內核和講故事的手法。

內核是思想,手法是技術。

而《2001太空漫遊》內核和手法都同樣優秀。原著小說已經奠定了故事內核的思想高度,表達在這個神秘的宇宙里,有某種神級的存在冥冥之中無形地操控/或引導/或見證著其他文明的發展。

個人看來,故事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以一個標誌性事件作為里程碑:

一、文明之始,由動物進化成人

一群原始的猿類打敗另一群原始的猿類,說明他們在智力和組織上已漸漸和其他種群拉開距離。最終,一隻猿類拿起骨頭作為工具(標誌性事件),進化從量變到質變了,會使用工具,我們認為是人和動物的分水嶺。

那面不知從哪來的黑方碑,在猿類生活的地方靜靜地佇立著。

有猿好奇它是什麼,有猿驚恐,但更多的猿對它熟視無睹。

二、文明發展,進入太空時代

導演巧妙地用剪接手法,讓被拋往空中的骨頭變成一個太空站,交代的故事一下子從原始時代直接快進到了現代。電影沒交代石器時代、中世紀、黑死病、文藝復興、一戰二戰等等,而是直接跳過,因為這些人們都很熟悉了,沒必要給觀眾重新上一堂歷史課。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已經能夠上月球,已經能夠在地球軌道上建立太空站。

這是人類文明走出孕育自己星球的壯舉(標誌性事件),能夠進入太空探索時代,說明一個文明已經具備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技術——具備向外探索更廣闊世界的基礎能力。

這一次,黑方碑是出現在月球上,引起了人類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但人類仍然不知道它是什麼。

三、文明考驗,險被自己的造物趕超

在飛往木星的飛船上,我們人類自己搞出來的人工智慧HAL9000電腦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它使詐把宇航員騙出艙外,企圖搶奪飛船的控制權(標誌性事件)。這個在當年是非常先進非常前衛的想法——要知道這電影是1968年上映的,原著小說比電影更早就寫出來了,而「人工智慧奇點」這個概念是在2005年才被提出來的,可見這種思想在當時多麼先鋒,多麼有預見性。

這回,黑方碑遠在木星,靜靜地等待著結果:到底是誰能成功抵達?是人類、還是人類的造物?

飛船在靜謚的宇宙中向黑方碑飛行著,我們仍然未知它是什麼。

四、文明經受考驗,進入高級意識

宇航員臨危不懼,以才智和勇氣贏得人類和人類造物之間的競爭(標誌性事件),重奪飛船的控制權。

最後,飛船抵達木星軌道附近,宇航員進入巨型的黑方碑。

然後電影進入了最後部分,用了大量蒙太奇鏡頭展現了人類的生命輪迴,把故事帶入了十分意識流的結局。(我對這個結局是有異議的,個人認為可以有別的處理手法讓整個故事繼續保持神秘感,留更多想像空間給觀眾。)

故事中的人類和電影觀眾仍然不知道黑方碑是什麼,它太抽象了,它高於我們目前所能理解的一切。

整個故事下來,其實是酣暢淋漓的,觀眾一直被神秘感牽著鼻子,到最後來了個大爆發。(順帶一提:每到標誌性事件發生的時候,那段經典的背景音樂必然會響起。)

上述的一切都有一塊黑方碑在人類附近。它與人類文明的這條故事主線是並行的,但它對人類文明的故事進程並沒有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至少原著的文字語言和電影的鏡頭語言里都沒有表達它起到推動作用)。就算我們把黑方碑換成其他事物,這個故事一樣講得通的,比如在月球發現了水或微生物、或者在木星表面發現特殊風暴等。因為它所代表的就是一個文明求存求知的一面,是一個被抽象到極簡的符號。

在科幻處理手法上,這部電影強烈的神秘感也是源於這種被抽象到極簡的符號。

HAL9000沒有花里胡哨的操作界面,沒有3D全息投影,沒有酷到能做手辦的外形,它只是一個會閃爍的紅點。你知道它背後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你知道它有智慧,你知道它有自己的想法,可它沒有表情、沒有情緒、沒有動作,你無法判斷它下一步有什麼打算,你不知道危機將會在哪一秒爆發,所以它一直讓人神經緊張,人們會對自己無法預判的事情感到無助,感到不可控。

再說黑方碑,無論在哪裡發現的,它的厚寬高都嚴格遵守3:6:9的比例,它外表光滑,沒有任何動作,沒有任何錶現。正因為它的特殊性,你無法把它歸類為「非人造物」,它絕對是人造的、帶有某種目的的。可惡的是它表面連個外星人簽名或者組織logo都找不到,你也無法判斷它的來源、目的,於是發起哲學三問:它是啥?它從哪裡來?它要幹嘛?

至於黑方碑是哪個文明造的?還是創造這個宇宙的神造的?抑或是它本身就是這個宇宙的存在?它是否遍布宇宙的每個角落?還是無論在宇宙任何角落發現的其實都是同一塊碑?故事裡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表面上,黑方碑好像一直只是旁觀者的角色,但是人類開始進化了,它在猿人邊上,人類能上月球了,它又出現在月球上,人類能飛去木星了,它在木星軌道上靜靜地等著人類。它好像什麼都沒幹,卻又好像一個餌/一個導師,一直在吊人類胃口,一步步把人類引向更高更深的境地。

就如《異形》的設計師H.R.Giger所堅持的那樣,他說異形沒有眼睛就能弱化它的表情,觀眾就無法從它眼神看出它下一步要幹什麼,這種神秘感能給人帶來毛骨悚然的感覺,多次爭論,導演最終接受了Giger的設定,它像人又不像人,像生物又像機械,讓異形成了經典的恐怖代表。

歌劇、電影,很多都會使用面具、文化符號等道具來突出幕後真兇、幕後boss的神秘感,提升懸念,比如《歌聲魅影》、《電鋸驚魂》、《小丑》、《忌日快樂》……乃至《千與千尋》裡面的無面男。

但是面具、圖騰等文化符號仍然太過具象,只有《2001太空漫遊》做得最絕,簡化到是一個紅色閃光點,簡化到是一面黑碑。

這個故事由始至終只有3個主角:黑方碑、人類、HAL9000。他們分別代表:某種神級存在、神級存在關注下創生的存在、創生存在參照自身創造出來的複製存在。他們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係,是創造與被創造的關係。

所以看懂《2001太空漫遊》,讓人始終心生一個疑問,人類是否被有計劃地創造出來、一直被引導、被觀察,還是怎麼樣?這個宇宙的終極大boss到底是誰,它在幕後幹嘛,它有什麼目的?

每當你仰望星空時,想起這一串問題,難道不震撼嗎?


主要好在不明覺厲上吧可能。


據說要先看小說,小說中有很多背景,心裡和旁白來解釋。那個年代的電影很難表現。可以說電影是專門給這部書的粉絲看的。


里程碑

在大家還拿著n97 n86 e71的時候你從兜里掏出了擁有5g網路的iPhone

然後告訴大家這才是電話

在上世紀60年代科幻片還沒有概念,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麼拍攝宏大的場景如何表達外太空,太空漫遊做到了甚至幻想出了5 60年之後的東西,所以他偉大,以及開頭把骨頭變成空間站的蒙太奇都堪稱影史經典,原諒我不是影評人,原諒我不能給你表達的面面俱到,但是不建議你看原片,因為容易睡著以及大量摸不著頭腦的色彩。


你看看同時代的其他電影都在講什麼就應該知道這部電影的超前性了,之所以感覺無聊正是因為影響太大,後邊的作品致敬模仿太多導致很多東西變得平常。


我覺得不用多複雜的理解,你只要保持你曾經對未知的驚嘆,就能發現這個電影的經典之處。

比如第一部分,有個上廁所的劇情,旁邊有個「藍底白字」的說明,鏡頭給了不少時間。

你覺得沉悶無聊,大概就是因為這種沉默的鏡頭語言太多的緣故。

然而這份說明,對被重力束縛的人們來說,卻是多大的衝擊?

換到現在,就是中國軍迷對J20的驚鴻一瞥,亦或者二次元宅宅們拚命刷「列文虎克」的歡顏。

當然這個電影更寬泛,是全人類的。


你不看什麼年代拍的?


因為這部電影里有太多超前的科技產品與意識,比如人工智慧、無線視頻通話、探索太空等等,在現在的我們看來習以為常,因為這些東西在現在已經變成現實了,可在六十年代這些都是想像力非常超前的事物。

而且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影片中還預測了人類的發展歷程及人類與宇宙之間的關係,這都已經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了,所以看不懂很正常,但也不影響這部電影是很有深度且意識非常超前的電影。


本來寫了挺多,後來都刪了。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不能強求。

我想說的是,我是看完太空漫遊四部曲小說後看的電影,1968年能拍出這個,第二年美國才登月。。。

個人感覺非常牛了。

作為原著黨很欽佩電影的還原度。

作者阿瑟克拉克作為電影的顧問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明確說,不希望該作品能讓人一看就懂,那他們就失敗了,本身這部作品就包含了很多科技和人文的內容非常複雜。


推薦閱讀:

是什麼使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
從太陽系的邊界到中心,她是探測器的「旅行規劃師」
怎麼在不封閉的太空建築(例如空間站)周圍保存空氣和氣壓?
火箭能不能到太空里組裝?
設一個航天器m受到0.0000124牛的空氣阻力,用什麼方法能計算出航天器m多久落到地球表面?

TAG:太空 | 太空旅行 | 亞軌道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