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各類「美女博導」、「美女博士」的宣傳,圍繞科研工作者顏值進行宣傳是否弊大於利?


謝邀。

媒體和受眾是雙向選擇。與其說媒體故意以顏值為噱頭帶節奏,不如說觀眾就是喜歡這種題材的新聞,所以才有市場。嚴肅的學術新聞,有啊,北大數學中心的公眾號,韋東奕的合作工作都要被Bourbaki討論班討論了,怎麼不見上熱搜?韋神也是27歲啊,也很有話題性啊。但說白了大眾不就是對男男女女的事情更感興趣么?

國內能火的新聞,除了主旋律新聞,社會熱點新聞,就是娛樂新聞。你不去抓性別、顏值、年齡這些要素,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真的不要在「熱度」和「重要程度」之間劃等號啊。。就像我能在知乎上當網紅,只不過是因為我碰巧是個喜歡玩公共論壇的數學博士罷了,跟我的學術水平沒半毛錢關係,知乎上數學方面比我厲害的人多了去了。可能關心我髮際線,關心我女朋友的人比關心我論文的人要多多了吧(滑稽)。你看女博導新聞下面那些吃瓜群眾,也沒幾個關心她們的學術工作的吧。要不試試提個問,「簡單介紹一下女博導學術工作」,看看還有沒有這種關注度?


我想探討的是,為什麼「美女博導」和「美女博士」更容易被宣傳,而其實有很多男性顏值也很不錯,但是沒有這麼容易形成新聞呢?2019年10月的「美國經濟評論」上第一篇文章就是講述這個道理的,叫做「歧視的動態」[1]

作者也是在一個類似於知乎和BBS的公共論壇上做的實驗(數學論壇),用戶也是一樣可以點贊可以點踩。把內容隨機的用不同性別、不同發帖歷史的賬號發布出去,然後觀察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系統性的差異。因變數很簡單,就是「凈點贊數」,作者用這個代表「聲譽」。當然和知乎不同的是,提問和發帖都能獲得贊和反對。結果發現,男女賬號提問獲得的聲譽,根據賬號是否是新的,還是「大V」,有顯著不同。對於新賬號而言,男人有顯著的優勢,因為實驗是隨機的,所以削平了質量差異之後,這個優勢就可以體現為對大眾對男帳號的正向歧視,和對女賬號的負向歧視。

&-->

但是有趣的是,對於已經積攢了較高聲譽的「大V」賬號而言,女賬號提問反而更加的有優勢,同樣的水平下,觀眾們更願意給女賬號的問題點贊。這個時候就是對男號的負向歧視,和對女號的正向歧視。

為什麼會這樣呢?作者建了一個理論模型來解釋。存在兩種用戶:一種是鐵杆歧視的用戶,另一種能夠從之前的時間線上學習到「自己可能有歧視」的用戶。也就是說,一種歧視是「偏好式」的,另一種歧視是「信念式」的。前者無論如何,就是覺得女性不行;而後者只是有信念上的偏差,一開始覺得女性不行,但是如果看到證據了,會逐漸的修改自己的信念。

所以這個歧視的動態就是,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自己不正確的信念,所以大眾會對新的女賬號提出的問題給予較低的贊;但是面對「女大V」的提問,很多人會反思,這個賬號是女的,還能頂著初始的歧視積累了這麼多贊成為大V,那說明她可能具有超出同水平「男大V」的提問水平,於是「女大V」號提問所收穫的贊數反而比「男大V」的更多。歧視發生了反轉。

&-->

為什麼剛才我舉例一直都是用「提問」而不是「回答」呢?因為作者的統計表明,「回答」的點贊數受到性別的影響顯著小於問題。因為人們對提問的評價更加的主觀,更容易顯示出人內心的偏好或者信念;而回答的質量評價就客觀多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所以這方面的歧視和反向歧視遠遠小於提問。

現在就可以回答一開始的問題了,首先,如果談論到具體的單獨一作或者通訊發表文章數目這些超級硬的指標,那麼其實可能大眾並不存在很多的男女歧視,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但是博導、博士這些帽子,其實可軟可硬,內部的差異本身就比較大,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大眾的主觀差異了。

對於沒有帽子的男性或者女性,相當於新手賬號,女性可能會更加的受歧視;但是對於已經有了這樣的帽子的女性,大眾的信念更新之後,會更傾向於認為「她們比同樣級別的男性更加的厲害」,對女性的正向歧視出現了,所以就更加容易成為新聞的焦點。

參考

  1. ^Bohren, J.A., Imas, A. and Rosenberg, M., 2019. The dynamics of discrimin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9(10), pp.3395-3436.


感謝 @知乎校園 邀請,個人認為弊大於利,主要有三方面:

1、側面強化了學術圈由男性主導的刻板印象;

2、無助於向公眾進行有效科普;

3、對有志於科研的學生來說,可能成為變相的焦慮販賣和勸退。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看到警方宣傳「美女特警」,但很少看到有醫院會把「美女護士」作為對一個行業的正面宣傳,面向全社會呈現。「缺啥補啥」的思路,在很多宣傳工作中都有所體現,當我們強調某個行業從業者「巾幗不讓鬚眉」時,其實暗含的一層意思是該行業由男性主導。

在七所國內高校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女教授在理、工、醫、人文、社科類專業的比例分別僅有17%、10%、35%、22% 和 27%[1],在中國香港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香港地區八大高校的高階教職(senior academics)中女性只佔不到兩成[2]。在這樣的氛圍下,強調女性研究者的外貌,可能會導致更多人認為女性在科研圈帶有「花瓶」的性質,甚至令一些不清楚她們學術成果的吃瓜群眾,猜測這些典型人物是通過顏值上位。

這也引出了第二點:此類宣傳,可能將學術工作膚淺化。

誠然,對公眾難以了解的事物進行通俗演義,有助於擴大傳播範圍。《三國演義》將複雜的戰爭藝術簡化成武將單挑、民間段子將微妙的大國外交博弈簡化成周總理答記者問、媒體將艱深的特種作戰訓練簡化成徒手劈磚、鑽火圈的馬戲。這其實都是在降低公眾的理解門檻。

然而,科研工作真正如此遙不可及,以至於受眾只有能力從「顏值」層面理解學術圈嗎?至少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題目描述中提到的李琳博士,研究方向之一是基因測序。基因測序很神秘嗎?不至於,高中生物就有涉及,而且一些應用離我們很近,商業化應用已經很普遍,正好可以正面講講,避免智商稅。

至於第三點,其實是留著抖機靈的。

這些宣傳,基本都集中在生化領域,這讓該專業的學生怎麼看?眾所周知,當生化環材被正面吹的時候,就意味著坑又挖深了一尺。在內行看來,只有兩個字:

快跑!

參考

  1. ^國內數據調查:性別歧視導致學術圈女性流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6052
  2. ^學界性別問題依然存在,香港八大高校高階教職 80% 為男性 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56802.html


當年大英帝國蒸蒸日上的時候,英國皇家學會的年度科學演講是全國矚目的大事,不但上流社會盛裝出席,草根子弟也能進入聆聽。科學巨匠影響下一代科學巨匠。比如法拉第就是聽了戴維爵士的演講,放棄書商學徒職位去皇家科學院刷試管,最後成為一代宗師。

法拉第後來把英國皇家科學院年度演講發揚光大,持續至今。

一流的國家,必然有一流的公眾科學素質。超一流的國家,必然有超一流的公眾科學素質和科研鑒賞能力。

美女博導、美女博士、數文章數量等公共號宣傳風氣,說明我們還沒有一流的公眾科學素養,更談不上超一流的科研鑒賞能力。

在我國院士級的科學家和資深研究員中,依靠自己學科積澱,能夠高屋建瓴、深入淺出講出科學報告的人很多。有些大師的演講場面,科學嚴謹,場面詼諧,可惜不能為群眾所知。這是相關部門需要考慮的事情。

從聖誕節講座的歷史記錄中,記錄了法拉第演講的時間和題目:化學(1827年);電學(1829年);化學(1832年);電學(1835年);化學(1837年);化學基礎知識(1841年);電學第一定律(1843年);化學基礎知識(1845年);蠟燭的化學史(1848年);引力(1851);化學(1852);伏打電(1853);燃燒的化學原理(1854);普通金屬的特殊屬性(1855);引力(1856);靜電(1857);金屬的性能(1858);物質的多種力與相互關係(1859);蠟燭的化學史(1860)。

  皇家研究院公眾演講中的另一個著名人物是約翰·廷德爾(1820-1893)。1861年,廷德爾進行了第一講,內容為「光」;「靜止與運動中的電」(1863年);「聲」(1865年);「熱與冷」(1867年);「光」(1869年);「冰、水、蒸發與空氣」(1871年);「聲音的運動與感覺」(1873年);「實驗電學」(1875年);「熱,有形與無形」(1877年);「水與空氣」(1879年);「光與眼睛」(1882年);「電的來源」(1884年)。廷德爾的演講達到11場。

  皇家科學傳播演講從1825年開始至2017年的192年間,除了1938年和1942年由於戰爭而暫停以外,從未間斷。其中,在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1965年、1980年和1987年的演講會上都是多位科學家進行演講。目前,該系列講座與電視節目並行傳播,同時還進入家庭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

英國皇家研究院的聖誕科學演講-科技頻道-和訊網?

tech.hexun.com圖標


顏值宣傳是其次,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年齡歧視。我關注的幾個公眾號,幾乎每天都可以收到諸如「28歲博導」、「90後青千」、「00後保研北大」之類的推送,各類媒體也樂此不疲地以年齡為賣點向絕大部分普通人一遍又一遍地販賣著年齡焦慮。

「28歲博導」這樣的標題固然吸人眼球,但中國博士的平均畢業年齡是33歲,美國是34歲,對於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來說,看到這樣的標題只會增加原本就已經很嚴重的焦慮感。即便是對於非科研工作者來說,我相信多很多人看到標題也未必會想「人家年紀輕輕就這麼優秀,我要加倍努力了」,而是覺得:「人家28歲當博導,我28歲還在給人家打工,人生有什麼意義?」

究其根本,我們國家的年齡歧視實在太嚴重了。在國外呆了幾年之後,這種對比尤為強烈。比如高校教職的招聘,西方國家極少有設置年齡門檻的 (至少我沒見過),我的2個導師都是在業界工作了很多年再去讀博,然後分別是35歲+和40歲+才博士畢業,如果在國內,大部分高校的簡歷關都過不了。即便是踩著35歲的門檻入職,一工作你就失去了申請青年基金的機會。 前段時間看到2個三線城市的二本招聘輔導員,不僅要求博士,還要求30歲以下,可以說已經把年齡歧視發揮得淋漓盡致。

年齡歧視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求職招聘上,對於整個社會群體的心態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當你的年齡不再處於聚光燈區間 (目前應該是90後和95後)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社會都在離你遠去,你做任何事情都會感受到來自聚光燈區間群體的peer pressure。 比如當一個85後評上了副教授,他已領先於多數同齡人,原本應是很高興,但當他一看到某公眾號標題為《剛剛! 這個90後教授發了一篇Nature!》的文章後,估計興奮勁立馬蔫了大半:人家30不到就正高,我這都快35了才剛剛上副高,還興奮個鬼?


推薦閱讀:

我們一起走過的六年直博生涯--7
讀博士期間最想放棄的時候是怎麼過來的?
博士生髮表幾篇SCI論文合適?
phd申請套了十四五個老師只得到了一個積極回應(都是看了文獻的深套,研究領域也一致)正常嗎?
請問一個不太好的專業在讀博和工作之間應該如何選擇?

TAG:生活 | 科研 | 高等教育 | 博士 | 博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