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四念處日常中知道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心升起,是告訴自己這是無常,還是回到所緣?

個人感覺告訴自己這是無常是觀,拉回到所緣是止,但是哪個比較適合自己?


要先搞清楚,你的四念處到了什麼階段。如果知道的是樂受或苦受的生起後卻沒有退去,那麼只是停留在受念住的階段,對此還需要繼續正念觀察下去。就不必想著如何操作。因為沒什麼可以操作的。

當正念得到發展下去,會直接知見到樂受的生起、持續是來自什麼名或色。例如知見到正在什麼識的生起、正住而有這種樂受。這階段就已經到了心念住。但是這裡也沒有什麼可操作的。也只能繼續正念觀察下去。當因為對色而樂受時,在五感知上色的退去時、樂自然也跟著退去,在正念下不會有什麼留戀的。無正念的人,即使所感知到色的退去後,那樂受及色的印象依然會徘徊、回味在我們的想中。

如果正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會直接知見到對這個名或色,因為生起了貪、而有了這樣的樂。這階段就已經觀到法念住了。到了法念住的階段,會觀察到貪嗔痴這些不善法。因為正念而正知的關係,到了這個階段,七覺支的第一覺支--念覺支已具足。已能隨觀無常。

在念覺支具足的基礎上,因為觀到法念住了,可以發展出擇法覺支,欲生未生的貪嗔痴這些不善法因不擇/遠離而不生、已生起的貪嗔痴法,會因所擇的善法如舍斷/離欲伴隨無惡意、無加害,已生的不善法因而滅。這樣的努力,依止遠離欲生未生之不善法、依止滅已生的不善法、擇善法離欲伴隨無惡意及無加害而精進,這樣子,擇法覺支生起了精進覺支。

SN36.7

他在身上與樂受上住於隨觀無常、住於隨觀消散、住於隨觀離貪、住於 隨觀滅、住於隨觀斷念。當他在身上與樂受上住於隨觀無常、住於隨觀消散、住於隨觀離貪、住於隨觀滅、住於隨觀斷念時,那身與樂受的貪煩惱潛在趨勢被他捨斷

這樣的努力、精進、離欲、離惡不善法、離而生喜,精進覺支就是這樣生起了喜覺支。隨著精進的具足、喜覺支亦相繼具足。

喜覺支具足時,生起身的輕安/寧靜,亦生起心的輕安/寧靜,這就是喜覺支生起輕安覺支。輕安覺支具足時,生起了樂、當有樂時,心能入定。這就是第五覺支寧靜/輕安覺支生起第六覺支定覺支。

SN42.13

意喜時,身變得寧靜 身已寧靜者感受樂;心樂者,則入定。村長!這是法之定,在那裡,如果你獲得心定,這樣,你能捨斷這困惑法。

七覺支的首要六個覺支其實就是在正念進禪定的過程,有離欲、離惡不善法、離而生喜樂、進入初禪。第七覺支,即平靜覺支/舍覺支,就是在進入不同禪定的舍或平息的禪支。如舍/平息有尋有伺後,住於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則進入二禪。如喜平息或舍、住於樂,則進入三禪。當樂平息或舍時,住於不苦不樂、平靜、具念,進入第四禪。

在四禪出定後,伴隨著四禪效應的正念/念覺支/念根/念力下,第一次初證時,是第一次很清晰直接知見/見證到觸。沒有正念的人或正念還很弱的人不能當下知見到觸,也因此貌似不曾有過觸的經驗就直接經驗到受。但是未曾進入過禪定,卻有正念強大的人即使還未清晰知見到觸,他卻察覺到受生起前,在六根與六塵生起六識正在持續時,有一個間隔的環節/階段導向受的生起。受還未生起時,在這個環節他亦能察覺它到底是導向苦受、樂受還是不苦不樂受。當他第一次從四禪出定後,在六根與六塵生起六識正在持續時,他會清晰地直接知見到觸。亦因為如此,他能守護根門,觸難以生起受,所以受不能正常作為、不健全,受難以生起渴愛。所以不會有渴愛受、渴愛喜樂受。渴愛不健全、不能正常作為,渴愛難以生起執取,所以不會有執取渴愛、執取渴愛的樂受。從正定出定的正念者,能直接知見到觸上有欲生未生的受。在觸上生厭、離、苦,則欲生未生的受不會生起。

從正定出定後,正念正知的人,所有知見都是直接的。例如無時無刻直接知見/見證著名色生起與滅沒、則心生起與滅沒,法也伴隨著生起與滅沒。當沒有名色生起與滅沒時,心又再次寧靜到可以入定。


司馬義賢友的解答非常值得學習。

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這樣:

四念處,是培育正念,提升心的念的力量以達到平穩、不散亂、善持續生起,最終能夠在各種所緣和果報識的衝擊下獲得真正的如理作意——達到聖道。

四念處修習的基礎是這樣:

首先要有基本的念的培育,透過身念處來入門非常容易獨自完成。

入出息念和正念正知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修行方式。

入出息念透過對呼吸的知道,建立起「直接的,從智慧直接生起的念來保持知道」。

念是一個心所,可以說是心生起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以個人的修行體驗來看,是無痴心所直接向目標展開的狀態。

就是說,一個清醒、有智慧的人,以穩定的心,直接投在立體的對象上,或者說並非線性思維地,令心感知到目標,並且保持平穩地知道。

——此處的知道適用於凡夫,而覺悟者會有更強更清晰更直接,即完全地清晰,完全地立體,完全地不需要思考的知道。這時的知道,可以換成「明覺」。

一般上座部的禪修教導中,普通修行者只使用「知道」「清晰地知道」「了知」這樣的說法來表達把專註力落在業處上。可以認為,一開始修行入出息念也好,正念正知也好,需要的是輕輕地落在業處上,保持持續地知道,或了知:

入息時,知道入息;出息是,知道出息。

僅僅是這樣。

請大家體會,僅僅是這樣。沒有思考,不需要識別,僅僅保持這樣。這是最重要的念住修習,即念的生起。

此時的念可能是斷續的,可能無法平穩,可能只可以一下下地抓住目標又失掉。

沒關係,這就是欲界心的狀況——斷斷續續,需要所緣,不斷地在抓取所緣,並且不容易長時間喜歡一種所緣,希求花樣。

佛陀的教導是極其簡單、清晰並且遞進式地導向提高的。

為什麼佛陀會這樣教導念的培育呢?

因為佛陀有完全的覺悟,沒有凡夫的欲界心,佛陀的教導只是為了引導未建立的令建立,已建立的令發展,已發展的令走向徹底地斷除無明。

怎樣是未建立呢?

如果無法認識到自己的念是否生起,應當從這裡詳解的心的平穩、清明、對目標不抓取、以有智慧的心來展開念於目標開始。

確認自己處在善心的狀態中。這時,心會變得越來越平和,越來越清明,在過去搖擺、抓取的狀況中安定下來,隨著呼吸的起伏,念變得越來越順流,於心本身變得貼合、緊貼、如同彈性很好的內衣,完全地適意、服帖,而所有其他的覺受、感官所緣,好像都被這層貼身內衣格在外面。

這樣,就是佛陀教導的念,與智慧相應的,確定是善心乃至唯做心的念(具備念心所的善心或唯做心),已經生起了。

接下來,佛陀為了已經生起的得到發展,這麼樣說:

入息長時知道入息長,出息長時知道出息長;

入息短時知道入息短,出息短時知道出息短。

這樣帶著「想」的加入,完全地了知呼吸。心就容易平穩地、持續地,乃至能夠入定地以入出息為業處,進一步培育念。

想是怎麼生起的呢?長時知道長,短時知道短。

在此題目中所說的,日常中遇到不同所緣,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就容易出現了——

在純粹的覺知中,喜歡或不喜歡只需要被以暫時的精進力所無視,無視之後一旦念達到生起和貼合,即能夠有一層善的內衣作為保護,把不善心的貪和嗔隔離開,做到正念離。接下來,就可以繼續知道長或短的狀態,通過想心所的持續生起,去除強烈造業的傾向——思心所的生起。

「思即是業。」因為思常作為行為的主導,有了思心所的參與,才會做出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的兩類決定。

而如果只是以想心所的生起,自動化地來完成的話,心只是依照過去的「標記」來行動:這個可以,這個不可以,這個要,這個不要。即使造業,也是輕微的,不會有太多主觀的因素參與進來。

我們在生活里看到的令人沉靜的電影或高品質的有味道的美劇,筆觸平穩的書籍(如村上春樹所著),都有這樣的意味:其中「想心所」平穩而持續,「思心所」帶來的主觀評判、動蕩很少。

至此,念住的修習在日常中的應用已經講完。

更深入的,像

覺知全身而入息,覺知全身而出息;

平靜身行而入息,平靜身行而出息。

行走時,了知:『我行走。』站立時,了知:『我站立。』坐著時,了知:『我坐著。』躺卧時,了知:『我躺卧。』無論身體所處如何,只是如實地了知。

都是經由這個培育的次第來生起念,確保善,住於想,不因雜染放逸而失去心的正念正知——這樣,智慧就能持續增長,念能夠超越所有貪或嗔的生起而展開、增長。

為什麼在講法的時候不引用經典原文,而是以自己的需要描述、轉述、敘述呢?

正是為了保持持續的念與智的生起,不查找資料即不跳轉所緣,以保持念的持續推進、增強、細微地辨識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思心所只是極短暫地生起又滅去。

這樣的過程是靜謐的。思心所只在對經典記憶模糊時較多生起——這確實是講法者的不利,由於接觸巴利三藏太短,不能夠確切地講法,心會在碰觸到模糊時動蕩。

當然,持續地生起想,來完成這樣的講法確實是快樂的,像是完成了一部完整地、一氣呵成、精巧細微的作品。

增刪也無處下手,像是念直接展開在這樣的目標上,完全地當下,完全地牢靠。

最後,一旦這樣的念與智如同大念處經中所講,完全地生起,只是此兩者生起,心即不再動搖。

以不動搖的心,如理作意地面對無常時,容易發現心動蕩之苦,發現其中完全沒有我的存在,只是無常的,依於因緣的動蕩:

「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在此,念也是無常,生起 滅去。

這時,若欲自證,則可自證:

行舍智的生起,走向解脫。


把注意力拉回到專註的所緣上確實是在修止,是在開發正定;把心安住在心的感受中去體會無常時,確實也是在修觀。

但是,把心的注意拉回到心的感受上時,不是你的念頭提醒自己,是你持續的知道,而不是用意根提醒自己。

就如同你練習身念處,緩慢走動,觀察身體的移動,你要做的是持續的知道腿在移動,就這麼簡單,但正因為要求簡單,你的煩惱會成倍的翻滾,因為你的心已經習慣了三心二意,不停在各種事物中狂亂打滾,一刻也停不下來。

翻滾的煩惱會變成什麼呢?會變成各種念頭:我提醒自己這是修觀吧……

當你意識到這個念頭帶走了你的注意力,讓心脫離當下後,你的心會回到當下的動作上,但很快,新的念頭會再次升起,誘惑你的心開始走神,不去觀察身體的移動。

阿姜查尊者說過這樣的話:

你為了開發覺知的能力做出的努力,叫做戒;

你覺察到了煩惱叫做定;

延長覺知的時間,叫做慧。

慧也就是觀,觀不是你提醒自己,提醒時,就意味著心跑掉了。

回到你的問題,當你這麼理解時,說明你的定力還不夠,所以你對觀的理解才存在偏差。

緬甸系側重於修觀,

泰國側重於修定。

當你具備了基礎定力,但並不強大時,同時又想修觀的話,怎麼辦?

不停移動注意力,從頭到腳觀察感受,通過讓身不動,讓心來動的方法,來維持對無常的體驗,如果注意力停留在一個點太久,很快你就會失去定力,心就會跑掉,而當你不斷移動注意力時,經歷的感受是多變的,因為經歷著持續的、不同的感受,心不會輕易厭煩,所以心才能維持基礎的定力。

但當你擁有足夠強大的三麻地時,你的心會非常的穩固,煩惱升起的一剎那就會得到凈化。

如果你所修的是隆波帕默尊者的教法:那他的教法核心就一句話:心有感受就觀心,無感受就觀所緣,這本質也是側重於修定。

在生活中,專註也就意味著定力,定力在生活中要比觀更重要。

文章自己看吧,不解釋了:

正定與觀的區別


其實怎樣都行,關鍵在於怎樣適合自己。至於怎樣才是適合自己的?這得根據自己所處的程度以及偏執的方向去做適合的抉擇,這牽涉到七覺知的內容,非常的不好展開來分析。別人除非對你很熟,否則誰要在這裡對題主亂建議誰就是外道趣,以不解諸法無我故。

四念處者,四個念的所之處!在這裡,這個「系」字,還就是簡單粗暴的「捆住」的意思(齜牙),但要注意的是:這裡要「捆死」的,不是思維捆死而是視!角!捆!死!!!是為了讓行者的思維只從解脫、出離這樣的視角去感觸一切,從而避免走入歧途(題主可以參考世俗八正道和出世八正道)。當然,四念處除了「捆住」的目的之外,也是如實實證四諦十二因緣的必經手段。以前在下就曾經簡單粗暴的歸納過四念處的不同作用——身念處可修習專註力;受念處可明苦諦;心念處可明集、滅二諦;法念處可明道諦。當然,這確實是及其粗暴的分法,根性好的人,僅從身念處就足以證入而解脫。拿題主的示例來說,知道喜歡或不喜歡的升起,這就屬於心念處的範疇了(上面某兄弟將之歸入受念處並不妥),如果題主已經過了「捆住」的階段而進入到實證階段的話,這時只需觀察這個「喜歡(愛)」是如何基本上可以說是必然的導致下一步的索取(取)的?這樣的索取,又是如何必然的導致出現「有」的沉積的?這個「有」的沉積,對未來遇到類似的愛出現時,是如何使自己自然而然的出現「生」的?有了生,不就是輪迴不斷的下場嗎?

當然,也可以進行追證:這個「喜歡(愛)」是如何出現的?追證中題主會發現,喜歡當然來自於樂受,而樂受是來自於更既往的一些「有」的沉積,這在十二緣起中將之歸為「識」。等等等等。

OK,原理搞清楚了,題主自己處在神馬階段呢?別問在下,自己對自己做一個如實的分析後,自己去下定論。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學佛,尤為如此!!!!!自做洲、不異洲


無常是觀,就是說所緣境,悉是空性,了不可得。這是一個概念,別分開啊。


賢友您好,說回到所緣,那就是有尋有伺。那是在修禪定。

修四念處,就是隨觀。無論您是修的受念處,還是心念處,就只是看,就只是覺知。沒有別的操作。無常,不需要你告訴自己,它就在你眼前,實相歷歷在目。感受升起,感受滅去;一個念頭升起,被另一個念頭代替,兩個念頭之間,沒有任何關聯。這難道不是無常在你面前展現嗎?無常,三法印之一,換言之,就是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眼鏡一直都戴在鼻子上面,你還找它幹嘛?

一個個念頭就像沙灘的沙子,你仔細看,它就是每一個單獨的個體沙粒,沒有任何關聯。它不停地升起,又滅去。就是這樣。看清楚了,就看到了無常,也看到了空。就只是看,就只是覺知。

祝福賢友,深觀實相,智慧如海!


觀,有兩個步驟。四念處是純觀修行。

1.看。注意力保留3分,放出去7分,知道自己,同時知道對方。

2.盯住。進一步,在看的基礎上,盯住一個目標。也就是所緣。

兩個都是觀。如同射箭一樣。盯住靶子,然後要拉弓射箭,都是叫射箭。

止,是指放鬆到沒有任何干擾。其心自顯。


要在心中篤定所緣是無常


四念處要點是如實知自心。用功要如法,具體方法還得多看書,聽大德講法,自己的理解靠不住的!


知道了自己升起了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心, 這就是功夫了。

接下來,怎麼做?

去分析下, 這個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心, 是為什麼升起了的,也就是說找到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原因。

這個時候,再去看看,還有喜歡或者不喜歡這個念頭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謗佛惡報會比一般人重那麼多?這是什麼因果?如果說是謗法?
如何能請到一尊高品質佛像?或者說什麼樣的佛像算是高品質佛像?
你的堅持,終將美好 | 學誠法師答
你為什麼選擇出家修行?
面向年輕用戶 大乘G70

TAG:佛教 | 佛學 | 藏傳佛教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