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講了啥?

沒看懂


有人說:十年前看楚門,怕他在門前回頭;十年後看楚門,怕他在門外後悔。而我想說,你我皆楚門,誰又不是在逃離與留下之間做著選擇呢?

&-->

小時候,時常會想自己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周圍的生活只是種假象,都是父母為了磨鍊自己而安排的,而實際上自己是天子驕子,是最亮的那顆星。小時候希望自己是楚門,父母就是那個安排一切的導演。

長大後,突然發現自己就是楚門!

早上定點起床,洗漱完畢出門,路上買點早餐,與熟人打個招呼,走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偶爾開個小差打個電話。下班回家吃完晚飯,看會兒電視,睡覺。第二天又重複著前一天的生活。這就是你和我,畫地為牢,過著楚門的生活。偶然,因為看了篇文章,聽了一個故事或在生活中體會了一點感悟,有了想逃離現有生活的念頭和期盼,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想過不一樣的生活。同樣,我們和楚門一樣,有房貸,有車貸,有親人的勸阻,有朋友澆的涼水。但不一樣的是,大多數人最終還是熄滅了剛點燃的那點渴望,繼續按部就班地生活著。


籠統地說,講了一個男人追求真實自由的故事。

這部電影獲得了71屆奧斯卡獎3項提名,在豆瓣的「人生必看250部電影排行」中也榜上有名。

這足以證明這是一部好電影,你看不懂,說明你還沒有深刻地領悟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情感,這個情感就是對自由的渴望。

我給你大概捋一捋幾個關鍵要素:

①楚門是個普通人。

這一點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他每天會對著鏡子說話、臭美,待人友善,地位不高但是每天認真上班,有一個關係還不錯但卻不能交心的女朋友,有一個晚上會跟他一起喝啤酒的好哥們,害怕領居家的狗,遇到漂亮女人也會忍不住多看兩眼,睡前無聊也會擼一管。這就是典型的普通人。

②楚門的人生,一直以來都是被他的養父所操控的。

楚門每天要幹什麼,要遇到哪些人,和哪些人交朋友,每天吃什麼早餐,什麼時候和朋友出去玩,都是他的養父,也就是那個導演,精心規划出來的。

雖然養父沒有拿槍指著他的頭,但這一切都是養父在無形中策劃好的,他註定要接受這一切,他只是一個演員(雖然他不知道),在劇組裡導演說了算。

③楚門雖然在一部戲中長大,但他是一個真實的人。

這也是整部電影反覆強調、暗示的,甚至楚門的名字就是True Man,他確實是一個普通人,但他是真實的人,他也有情感,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電影中楚門得知真相後執意要逃離劇組的原因。

我看過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評論,一部分人不能理解楚門為何要逃離劇組,他們覺得楚門如果繼續待在劇組,他的成就和生活會遠超常人,畢竟電影中的配角們都已經成為媒體爭相採訪的大明星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楚門已經是大明星了,他逃齣劇組可以直接「名譽變現」,繼續接其他的戲,生活水平依然遠超常人。

這樣的討論,都是隔靴搔癢、淺嘗輒止的,如果不能理解楚門的心情,不妨先看看我們自己的生活。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沒有超人的才華,也沒有卓越的天賦,不做偷雞摸狗的小人行徑,卻也沒有拯救蒼生的聖人舉止。從小,你要聽從父母的管教,上學了,你要聽從老師的管教,等到學業結束,父母希望你去考教師資格、公務員,你不好違抗父母的意願就照做了,考上了的,開始兩點一線的生活,沒考上的,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就對付過去了,還是一樣的起早貪黑、兩點一線,到了年齡,父母開始催你結婚,你找了一個條件合適的對象就結婚了,你們感情還不錯,也不吵架,只是覺得從未體驗過乾柴烈火的有那麼一點可惜,然後你們有了小孩,等你對付完車貸、房貸,你開始變老,基因的希望又在下一代延續……

這一切其實是可以忍受的,直到你覺醒了自由的意志,直到你意識到自己本可以有其他選擇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一切是那麼地不可忍受。

就像關上車門坐在車裡,這本身並沒有什麼,但當有人告訴你,車門鎖死了,打不開了,你就會感覺渾身不自在,只希望能把車門趕緊打開。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喜歡錢呢,因為錢就代表了自由,一張100元的鈔票握在手裡,你可以買任何標價在100以內的東西,但我要是給你一床價值100元的棉被,你就只有棉被,即便價值相等。

所以本質上,如果你喜歡錢,你就應該是喜歡自由的。

再去看電影,為什麼楚門知道自己一直都在一部戲裡的時候,他會那麼急切地想要出去,急到甚至有些癲狂。

因為那一刻他意識到,他本可以有其他選擇,他可能會是一個老師,可能會是一個工人,可能會是一個律師,可能會是一個政治家,可能會是一個宇航員哪怕幾率很小。但是這所有的可能都已經沒了,他那包含所有可能性的機會已經被兌換成了如今的生活,一個平平無奇的上班族。

所以他想逃出去,只有逃出去,他才有轉機,他才有可能變成律師、工人、宇航員,變成所有他從小幻想過的人,而這種可能,就是自由。

而在這種情況下,他的養父,居然還以「你留下來,會有很高的成就」為理由去勸說楚門,這顯然是雞同鴨講的,這也更加真實,有時候長輩說了些不理解你的話,不代表他們不關心你,只是他們不清楚「直接給你一床棉被」和「給你一百塊錢,然後你買了一床棉被」之間的區別在哪裡,或者他們知道,但他們認為可以直接跳過買的一步。

走彎路是必要的,愛惜兒女的長輩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捷徑,但卻忽略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有時候最好的捷徑就是繞遠路。

最後用唯物史觀的方式回顧一下這部電影,「楚門的世界」上映於1998年,正處於20世紀90年代的尾巴,冷戰結束已有數年,中國改革開放,世界呈現出多極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科技推動全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的經濟騰飛,華盛頓共識被推廣到全世界,自由主義的大門向全世界打開,不得不感嘆,在那樣的環境下,才有誕生出這樣一部電影的土壤,這部電影,是那個時代氣息的縮影。

早上好!怕您見不著我,預祝您下午好,晚上好,還有,晚安。


楚門的世界 表面上是在講一個媒介童話:一個不符合科學規律的巨大影棚內 一個節目組操控了一個素人的一生

但如果注意細節,其實是逃出伊甸園這則宗教寓言的新世紀版本

寫幾個英文單詞就好理解了

小鎮名為heaven town,已經很直白了。楚門 =truman =true man。導演的名字christof 把這倆拼一下,christ of ture man。記得christ這個詞根意味著啥吧

再結合導演呼風喚雨的能力 在影棚世界裡全知全能的掌控 對楚門如父子般的情感 面對楚門的出逃的那份憤怒,不就是伊甸園裡的耶和華么

當然只看這條主線,我們看到的是楚門代表了自由意志,脫離媒體掌控奔向真實世界的覺醒和抗爭。一個從聖經時代就延續至今的故事文本。

但是同時,電影大量給出了普通觀眾的視角,他們也和我們一樣為楚門的故事悲痛惋惜乃至歡欣鼓舞。但是楚門離去,他們做的卻是尋找另一個節目。

他們的情緒被掌控,視角被固定,甚至價值觀都是經由電影來傳輸和強化。從這個意義上,他們也都是楚門,生活在更大,更不可脫離的巨大伊甸園裡,充斥著「奶頭樂」的「美麗新世界」。

而看電影的我們,和看楚門的他們又有什麼區別?


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走在大街上,本來前面不動的人或者車偏偏要等到你過來的時候動起來,擋你一下,而且越是趕時間越容易這樣。就好像這些人和車是事先被設計好了一樣。有時候你做點什麼事,老覺得有人在看著你。

是不是細思極恐?你會不會也生活在一個類似楚門的世界裡?

美國的許多電影都是以這樣對生活,對歷史,對神話,對未來的大膽猜測和思考創作而來的。比如《盜夢空間》,《黑客帝國》,《普羅米修斯》,《2001太空漫遊》等等。這些電影在故事情節之外還蘊含著更深層次的表達。

《楚門的世界》就是建立在「人是否是生活在一個被設計好的世界裡」這樣一個設想之上的電影。導演直接創造了一個世界,從楚門出生直到成年,一直在精心做著楚門生活直播秀節目,楚門的一切都是別人用劇本設計好的,他今天將會碰到什麼人,明天將會遇到什麼事,與誰做朋友,甚至跟誰結婚都是受人擺布的。楚門對此一無所知,他對除他之外的所有人毫無秘密可言,甚至包括最私密的生活。

看到這些,你想到了什麼?中國有個詞,叫包辦婚姻。那些擁有強勢父母的孩子,他們從小到大,都要按照父母的意志去生活,按照父母為他設計好的路走,甚至結婚也要跟父母選的人結婚。對這樣的人來說,雖然沒有有形的楚門的世界約束他,但父母的強勢和管制是否構成了無形的楚門的世界呢?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個人認為,《楚門的世界》是借用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但真正要探討的,還是個成長問題。

創造楚門的世界的導演,就好似楚門的父母,在電影結尾,他說,我從你出生就一直在看著你,我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

而楚門說,你沒在我腦子裡安攝像機。

是啊,知子莫若父,父母總是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導演根據他對楚門的了解,認為他應該是不喜歡冒險的人,但楚門最終出乎他意料地走出了那扇門。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懷抱終將有一天會變得過於狹小,從而促使他們去探尋更加廣闊的天地。

其實導演對楚門確實是很了解的,也是非常熱愛的,如果沒有意外,楚門或許會按照他所設計好的劇本在這座小城生活一輩子,平淡,但也沒有大的波瀾。對一個人來說,這樣的一生也並不算什麼壞事。導致楚門偏離了他的認知軌道的是愛情。他看上了一個劇本之外的女孩兒。

對父母來說,誰是最大的威脅?無疑是孩子未來的伴侶。她會無情地從你手中奪走他,用她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他,讓他變成她的丈夫而不再只是你的孩子。從今往後,她就是他最親的人,而不再是你。你將交出孩子和家庭的主導權退居二線。對此,你會作何感想?會甘心讓權力過渡嗎?現實中的所有婆媳矛盾都是一個家庭主導權,兒子和丈夫控制權的爭奪。

愛情讓人成長,成熟。讓人開始渴望擺脫父母,開始屬於自己的獨立的生活。

楚門就是這樣做的,他之前一直生活在導演(父母)為他規劃好的世界裡。但愛情的意外讓他開始思考,他原來所生活的這個安逸的世界是否還適合他生存?他開始覺醒,用自己從來沒用過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最終,他發現了真相,但當真相擺在眼前,是留下,還是衝破牢籠就成了一個艱難的抉擇。這個世界有他的親情,友情,愛情,導演動用了一切力量給楚門以羈絆。但他最後還是選擇了離開,因為別人給你安排的生活再好,也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而影片的後半段,就是楚門衝破種種羈絆,從別人的世界沖向自己的世界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脫離父母,走向獨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充滿了成長的煩惱的。

這部影片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值得思考的,作為父母,究竟應該怎樣面對孩子脫離自己走向獨立的變化?作為孩子,是選擇聽父母的安排還是走自己的路?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影片的最後,楚門走出了為他設計的世界,但外面的世界就一定是他想要的嗎?就一定是適合他的嗎?在那扇門的背會,會有什麼等著楚門呢?誰又能保證那扇門的外面不是盜夢空間的另一層夢境——一個更大的楚門的世界?畢竟,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戴著面具生活。就好像導演說的,外面的世界反而更加危險。楚門離開了自己的世界,該如何生存?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坎坷?他是會對外面的世界大失所望,心灰意冷,鎩羽而歸呢?還是站穩腳跟,如魚得水,衣錦還鄉呢?未來是個未知數,社會是個大染缸。我們不禁對楚門的未來無限遐想。這正是導演要告訴你的,影片雖然結束了,但楚門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他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勇敢地步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至於他的未來會怎樣?導演無需再講,因為楚門是你,是我,是他,是我們每個走向獨立的人,那扇門的背後藏著無數個答案,而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演繹著,獲得著屬於自己的答案。

最後開一下腦洞,人類是否是神圈養在地球上的楚門?神創造了萬物,就好像我們建了動物園。動物園裡出生的動物知道在那圍欄的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嗎?還是像井底之蛙一樣認為世界原本就是這個樣子的從而安心生活下去?這個宇宙,是否也是神為我們創造的呢?創造我們的神,是否也是更高級的神圈養的呢?……


第一次看的人,看前五十分鐘一定會一頭霧水,沒有耐性的人估計可能就換片子了。所以,從這點來說,本來可以給五星的,我要扣掉一星。(先自我檢討,看前五十分鐘我還以為是個爛片,還發帖吐槽過。)

說說影片吧。前五十分鐘,展現的是楚門在桃源小區每日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楚門開車的時候,車內廣播有一個頻道竟然實時播放著他自己的一舉一動。

連自己的「妻子」在家裡喝咖啡也要介紹咖啡是哪個品牌,有什麼優點,像電視廣告一樣。

於是,楚門開始懷疑自己生活在別人的監控之中,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別人電視中真人秀。

楚門像發了瘋一樣,想要逃離桃源。

原來,這一切是由一個叫基斯督的人在操控。從楚門出生開始,他的一舉一動都在被無數個攝像頭監控。周圍的鄰居,朋友,妻子,甚至連父親都是真人秀演員。

楚門的一舉一動,都在全世界進行實況直播。

通過這個直播,基斯督打造了一個無數人觀看,並且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節目。

發現真相的楚門,在一個夜晚假裝睡著,然後偷偷逃離。架著一葉扁舟,向著自己夢想中的地方——裴濟島出發。

節目主演出逃,基斯督於是發動所有人尋找楚門,並且一定要把楚門逼回來。

整個桃源都包括周圍的大海,天空竟然都是基斯督創造出來的。他發動設備,掀起狂風巨浪,想要楚門知難而退。

楚門用繩索將自己捆在小舟之上,誓死也要擺脫控制。

最終,楚門找到了通往外界的大門,戰勝了對外界的恐懼,拒絕了基斯督的洗腦和引誘,奔向了自己的初戀女友。

在我看來,楚門面對的世界,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表現。

以前,它是說一不二,威嚴高於一切的父權。長大後,人人都成為了楚門,不顧一切要逃離父親的控制。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逃離父親給自己營造的安逸環境,一個人才真正具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格。

現在,它是原生家庭對自己的束縛(尤其是對貧困家庭、特殊家庭的孩子來說)。既有的環境是不費力氣就能生存下去的,是充滿安全感的。但是,只有下決心勇敢逃離,才是唯一的正路

未來是什麼呢?也許,真的有一天會像電影里表現得那樣,到處都是攝像頭,人們24小時都在別人的監控下生活,人類社會成為一個「互窺」刑社會?

更深一點,你甚至還可以將其視作對國家,對政黨對統治者的某種隱喻。

總之,它可以幻化成很多種意象,屬於哪種,你自己去判斷。

唯一的啟示是,只有自我覺醒,才能走向獨立和自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做楚門,讓自己的腦袋裡不被裝上攝像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美國電影 | 楚門的世界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