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中國的城市和自然景色沒有歐美的好看,尤其是和歐洲相比?

感覺中國的景觀和外國比顯得灰沉沉的,就好比電腦屏幕的色域有高低之分一樣,國內景色的色域給人的感覺很低


歐洲現在很少高污染的鍊鋼煉鐵的企業、也很少大興土木建設高速公路、房地產、甚至和青島一樣把好好的公路挖開種樹。

另外,國內村村通的福利,帶來的是滿山遍野的電線杆。為了生活便利,這些只能忍了。

&-->

這也是我建議大家如果可能,儘早去藏區旅行,十幾年來,很多秀麗的山村,馬兒散步在桃花和青稞之間,變成了如同雪鄉一樣的筒子樓+二人轉(不是說二人轉不好,我去吉林也會專門買票去看,但是二人轉在本應靜謐的山野和神山前轟鳴總是會有點違和)

&-->

現在這裡是一棟一棟的招待所


我膽子很小的,總感覺回答這種問題會招人打啊……

先說中國的城市,關於城市這一點,其實挺複雜的,我自己個人的感覺是中國發展很快,所以很多東西都很新,大家也追求新,與此同時,大家更追求利用率,所以很多建築的形狀真的只是能看……很多的能看放在一起,就是高樓林立的感覺,說不出哪裡不好,要說美,也確實說不上很美。

而歐洲,其實城市也未必都很美,我走過很多城市,他們大都都比較古老,越來越舊,保存得好的,就很好看,保存得不好的,就很破敗。我對法蘭克福的印象很深,也很好。原因是,它把新舊分開了,所以無論你在哪一邊,不會覺得突兀,其實倫敦跟巴黎也是如此,倫敦的金融城跟金絲雀碼頭那邊全都是很新的的高樓,但西邊老牌地區,確實保存得很好的。

如果你站在巴黎的凱旋門頂上,你可以看見,大都是古老的建築,矮矮的,整整齊齊的,維護得挺好。只有一個方向,密集地擁有了一些高樓。這種情況下這些矮矮的樓們,維護其實是很費心費事的,以前有個笑話說富不過三代,指的巴黎的貴族要長期付高昂的維修費,第三代基本就付不起只能滾蛋了。

所以基於這些你可以理解為,歐洲的新的開發商沒有那麼的財大氣粗,所以他們沒有足夠的財力或者權利去拆除曾經的很棒的舊建築們,只能在指定的一些地方建造一些不那麼突兀的高樓,每一棟樓,每一個設計都被審核過很多遍,建造也都花了很長的時間,從而相應的,對景緻的破壞也沒那麼多。當然,主要還是人沒有那麼多的緣故,所以不用全拆掉矮樓建高樓。

後說中國的自然景觀,事實上我的朋友圈中經常出現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的景色,對我來說,他們都是極美的,跟美國的自然壯闊是各有各的美。我自己前往的情況下,東南沿海算比較熟悉的,但自然景觀說不上特別美吧。國道也是真的很虐待自駕的旅人。主要還是人太多,稍微美一點的地方都被過度開發了。

至於歐洲,我覺得起碼葡萄牙這個地方,有些地方要麼破,要麼過度開發,就像是里斯本的海邊,都是人工痕迹,砌得很整齊的海邊,乾淨清爽是有的,美感不見得。至於其他的,由於區域太多我倒不知道怎麼評價好了。比如北歐,即便是大家都誇得特別特別美的北歐,其實也並沒有多麼的美,勝在自然無雕琢,所以即便相對普通,沒有太多人工痕迹,就很舒適。

另外就是南歐,南歐的美主要還是偏向人文與自然結合。比如沙灘,光有人沒有曬得一身小麥色的妹子,我覺得也就只是美而已,沒靈魂,但他們不但有大長腿妹子,還有腹肌大帥哥,這就讓人感覺很好了。但也有些義大利工業城市比國內的十八線小縣城差得多了,比如薩沃納。南法北意的山間地頭是真的美,山間的房子很多都是古老的石頭房或木頭,沒有太多現代的混凝土痕迹,與周圍環境也都是比較和諧的。地頭上的草坡,其實大都是種植的牧草並且修剪採收過的,這一點我們確實拍馬難及,我覺得我們會種草並且修剪的地方真的不多。

綜上,國內要養的人太多了,資源分布是沒有那麼均勻的,所以貴的地方善加利用是最好的,加上我們有過文化斷層,審美上沒有很好地繼承前人,難免沒有那麼精細。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過了資源分配(搶奪)的階段了,所以相應的,比較穩定些,審美也沒有斷層,也培養得久一些。這就跟一個一直在前進,一個以逸待勞,那麼前者是為了前進會犧牲掉一些東西,後者既然安逸,就會安逸中讓自己更舒適,更好看些。


中國景區和歐洲的比,差距沒有很大。

但是城市,農村,住宅區,商業街這些地方,和歐洲比差距很大。

之前在北歐生活2年,平時住鄉下,周末進城,去過七八個歐洲發達國家。

歐洲的美,在於美感的延續性,從十八線小鄉村到首都,各有各的美。人造物的造型、色彩、布局,光的運用,整體的空間感,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感,都非常出色。

中國在這方面差距較大。

歐洲本身是個文藝氣息濃郁的地方。


這個問題分為兩方面:城市和自然景色。

城市:歐洲很多小城市沒有經過大規模的基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風情,而大城市建設高樓大廈的時候,也會保留老城區。國內近些年基建,拆毀了不少優秀的老建築,不過國內比如山西、河南、山東等地還是有一些文化遺產的,可以仔細挖掘一下。還有就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到了歐洲可能會因為一種文化上的陌生感,感覺到處都很新奇。關於灰撲撲:拍照的天氣真的很重要,你看到網上歐洲的照片基本上是在比較好的條件下拍攝,經過精修才發出來的,而你在國內旅遊,這方面的經驗是你直接看到的,而你並不知道其他人攝影的時候產出了多少廢片,這會造成一個選擇效應。歐洲的天氣可能比國內東部地區好些,但是陰雨天氣也比較多,我親身感受天氣對旅遊體驗的影響非常大。澳洲的氣象條件應該是最好的,美洲沒去過不了解,你看到的天氣很震撼的照片,很可能來自澳洲、北歐高緯度地區這種空氣質量很好的地方,或者是山區、無人區。

自然景色:國內的自然景色並不差,尤其是西部地區,只是開發還不充分,交通不太發達,自駕的門檻又比較高,所以很難被大多數人所熟知。其實東部地區也有很多不錯的景點。(不過我很想吐槽一句,在國內旅遊門票太貴了。)中國算是自然風貌比較齊全的國家,要山有山,要海有海,高原、山川、瀑布、湖泊,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地大物博」嘛,你看你比較的時候都說歐美,你拿一個國家跟倆大洲比,這…


我試著從幾個方面解釋一下,說的不對請大家指出。

首先是經緯度

歐洲的緯度整體比中國更偏北。我改了一張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件事。

註:本文所有地圖僅做示意,主權領土以國務院發布為準。

&-->

紅線以北的區域是歐洲獨佔的風光,所以在歐洲你會看到挪威的極光、芬蘭的雪原這樣的極北風光

&-->

&-->

綠線以南是中國的獨佔風光,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歐洲沒有的熱帶雨林、碧海金沙

&-->

&-->

不同的經緯度,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冷暖氣候的不同風情。

所以北歐的冷,中國沒有;中國的熱,在北歐也無法遇見。

重工業

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嚴重依賴工業的發展,而工業就伴隨著大量的霧霾。這是影響風景觀感的一大因素。我抓取了一張今日的PM 2.5:供大家參考。

&-->

我用PS模擬一下PM對空氣通透感的影響。當PM小於50時:

&-->
網圖,圖片來源新浪微博@Candy_凱迪

當PM上升至300時:

&-->

當PM上升至500+時:

&-->

所以PM對風景的影響是致命的。

氣候

我國PM整體偏高,除了對工業的依賴之外,氣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這是一張衛星地圖:

&-->

圖上可以看到,北非-中東-我國西北 這一條廊帶上存在著大片沙漠、戈壁或荒地。成因大概是印度洋和地中海氣壓相互頂托,這裡不展開了。

所以我國缺少了歐洲那樣的山環水潤,卻多了一些別樣的風光

&-->

&-->

&-->

拍攝器材

這一方面很重要,卻很容易被人忽略。

最近幾年中國GDP騰飛,大家的攝影器材也在不斷更新。

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外國人拍自己的國家用的設備是:

&-->

我們拍自己國家用的設備是:

&-->

近些年設備不斷升級,中國又開始了環境治理。

所以很多人應該都有同一個感覺:原來中國美麗的地方居然這麼多

最後

和北歐比雪原,我們不夠靠北

和馬代比大海,我們的疆土又沒有在赤道的無風帶

和撒哈拉比沙漠,我們的庫木塔格實在遜色

和美國的丹霞相比,我們張掖連抽籤都不給的被束之高閣

回維文化沒有拜占廷那般陌生

版納的傣也不及泰國的的泰那麼異域

…………

可是中國全都有啊!

此處省略一千字愛國主義升華。


推薦閱讀:

TAG:歐洲文化 | 風景 | 歐洲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