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書沒有感覺(看完名著還有同學熱淚盈眶推薦的書後感覺就是知道了一個故事)?

我是一名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之前因為學習也沒有真正的了解社會,是不是因為閱歷太少所以無法從名著中產生共鳴?


前幾天剛讀完史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快讀到結尾的時候突然有了一些很深的感受當時就寫下來了,看到你的問題,覺得當時的感想恰好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


2008年,《星期日泰晤士報》曾請多位英國作家列出自己的「最恨書單」,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弗吉尼亞·伍爾芙、D.H.勞倫斯、伊恩·麥克尤恩等人的作品均榜上有名。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代表作你一定聽過。《罪與罰》、《霧都孤兒》《雙城記》……

我也曾經讀過這些作品,但是讀完都很不能理解人物。

後來想了想原因,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真正投入進去,沒有做到感同身受。

就比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陽光健康的人是讀不懂的,只有那些敏感脆弱的人才可以理解為什麼「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魯迅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當你所站的角度、心境、生活經歷、受教育程度、興趣愛好等不同,對同一本書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認識。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傲慢與偏見》,有名吧?毛姆把它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可是馬克·吐溫吐槽說:「她的作品令我抓狂以至於無法在她的讀者面前隱藏我的情緒,每一次我讀《傲慢與偏見》,都想把她從墳墓里挖出來,用她自己的骨頭砸在她的骷髏上。」你看,即使是名家之間也有這種認識上的矛盾,更何況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讀者呢?

我認為讀書還是要有自己喜歡的一個方向,不要把別人的書單照搬過來,跟著別人的推薦讀,別人喜歡的,你就一定喜歡么?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適合看的書。不必執著於「世界名著」這種頭銜,他能給你啟迪,給你力量,讓你變得更好,就是一本好書。

&-->


謝邀。你讓一個13歲娃娃看余華的《活著》,他能看出什麼來?換言之,不多吃幾年飯,還真沒法兒產生共鳴,因為人家寫的事你沒經歷過,那你怎麼會感同身受呢?當然不是說非得經歷一樣的事,就是類似的事也可以的。讀名著讀不懂很正常,讀出點味道,似懂非懂、模模糊糊差不多就到了,不用非得一下子就醍醐灌頂,就好像列夫托爾斯泰是你家大表哥,你看著他寫名著,你門兒清一樣。所以,從我這即將畢業的人出發,還是希望你能多讀點書,有的道理此時不懂,日後那種恍然大悟之感保你五味雜陳。


說白了,心太浮躁了,想太多了!如果你現在年入百萬,讀書這件事估計也就不重要了!回過頭來說讀書,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會隨著時間變化,要給自己定位好,針對看書,問問現在的你,現在真希望看什麼書,比如我,我就喜歡看哲學人文類,摒棄利益的看,就當做休閑,最近看到《君主論》的片段,我就感覺我在看拿破崙和作者在互懟,然後我心裡就哈哈大笑,感悟其實人有些時候沒必要在生活中社交,跟書中的人物社交就足夠了,這個時候心情是非常愉悅的!所以你要問問自己的初心,喜歡哪一類,現在摒棄不了浮躁沒關係,但你一定要讀下去,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閱讀其實只是一種休閑,其他帶來的百益只是額外的獎賞,我經常告訴自己把讀書當做自己改變命運的信仰,至於它真能帶我去哪,對我來講已經不重要了!總結就是:1,不要為了利益讀書2、找自己感興趣的讀,3、堅持下去,百益就來了!(讀書有很多感悟,以後自己寫一本,哈哈)


個人認為,讀書的感覺,需要合適的敏感度,年齡閱歷,類似體驗的代入感(如果想像力好的可以用想像力代替)

1、敏感度,這個舉例子,有些人吃飯很挑剔,味道差一點都不行,有些人舔了咸了無所謂,這樣的話,讀這些書本身就不適合你,可以選擇其他類型的,和書相關的例子:網路小說有很多講主角奮鬥的,大咬牙喊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後就有人被感動,但對於有的人來說,達不到敏感點,覺得這只是宅男意淫,而他讀一些歷史人物,比如司馬遷忍辱負重,就會被感動,覺得是真正的偉大,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敏感點就好

2、年齡閱歷,讀故事也是要在合適的年紀,年紀太小,體驗不了書裡面的悲歡離合,年紀太大,皮實了,看透了凡塵,再多的煽情也不為所動,只有在正好合適的時候最有感觸

3、代入感,有些人窮,經歷過吃不飽飯的日子,當一本書里描繪出吃不飽飯的樣子,他就會想到自己,被感動了,但有些人富了一輩子,是體會不到的,比如古代有一個皇帝,大臣跟他說災區人民吃不上飯,餓死了很多,他就想不通了,說「吃不上飯,可以吃肉啊」當然,如果想像力夠豐富,能夠靠腦海中的印象也給自己造成飢餓不堪的感覺,那也大概會被感動到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名著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