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學生相對不待見學習刻苦、成績拔尖的人?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跟國內對「學霸」的態度不同,在德國,學生們喜歡把學習刻苦、成績拔尖的人稱為「Streber"。

請問這是為什麼呢?是出於嫉妒心理?同學間的玩笑?還是他們的文化真的很不待見刻苦努力的人?

如果他們真的不待見「學霸」,那麼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其中一部分是朋友之間的玩笑

另外一部分我覺得有一點點文化的原因 但不是不待見學習刻苦成績好的人 而是不太理解那些學習過於刻苦/成績明明很好但過於爭強好勝的人

我認識一個非常聰明學習非常努力的女生 她不是只會死讀書 也參加很多課餘活動 但是常常掛在嘴邊「啊我這個也不太會那個也不太會」 最後可以考全年級前1% 我身邊的朋友都不太喜歡她 覺得和她相處壓力過大 這種一般會被稱作Streber

但我另外一個男生朋友也真的非常聰明 但只有一般般努力 愛好打遊戲 學習成績中上水平 和他相處就完全沒有壓力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還是喜歡這樣的朋友吧


並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德國學生對高績點的追求可能比中國學生更高。因為本科到研究生少有科研機會,所以證明自己學習能力的手段便是實習加好成績。


你在家裡死命讀書,上課聚精會神,組隊做項目的時候永遠貢獻最大,別人會沒事調侃這些?那種完全不社交,一有聚會 就說:我要學習。話題永遠是:壓力好大,學習好難。這種學霸才不受歡迎。


基本上這個情況只有在高中時期發生過,大學裡沒看到過有誰說誰streber。

不過我個人感覺這主要還是一種調侃性質,調侃那些在高中時期一心只想著學習,基本放棄所有社交活動的同學。

畢竟真正abi成績下來,大家該祝賀的還是祝賀。


這些學生和國內的學霸並不能完全劃等號。就我的周邊認識的德國人來說,有一個德國女生可以算做學習刻苦、成績拔尖,她先後在越南外貿大學和同濟交換過,畢業績點1.3(知道德標的人會知道這個績點畢業有多可怕),在大學裡她還是Asta和我們專業Fachschaft的主席,畢業後去了德國國會做研究助理。

對於經管類來說,一個人不只需要成績來體現自己的優秀,還需要各種學生社團和交換經歷,這些經歷更加需要「軟實力」,也更難從課本上背誦到。

當然,我也不否認題干里的「德國學生」是「放錯了的資源」。有一些gymnasium畢業的高中生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他們可能只是順應了近幾年高等教育擴張的大潮(對,德國也是如此)跟風進了大學,但是連本科第一學期的各科Grundlage都學不會,這些學生的素質和那些能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本身就不一樣,吃不到葡萄自然會說葡萄酸。但就我個人經歷來說,喜歡成績好的人才是常態,因為他們往往可以弄到一些別人很難搞到的資料,還可以給別人講思路。學校也會開一些諸如「Studienzweifel」的輔導來鼓勵這些學習成績一般或者有疑惑的人換到FH或者Ausbildung。


別鬧了,我們學校一個本科平均1.2畢業的孩子,被教授直接弄去硬發工資做Wissenschaftliche Mitarbeiter,一邊讀博一邊做Online Master了,變相搞一個碩博連讀,一年以前大家還在一起讀本科複習考試,突然你就坐上了講台講uebung,而我在下面聽你講課。我個人感覺這就是單純的酸····


德國不像中國這樣,升學找工作都看績點,想找頂尖工作績點很重要的好不好。考試成績高還可以給教授當助教,以後讀博啥的,怎麼會看不起,只有崇拜好吧。畢竟學渣考不過考試可是要退學的


推薦閱讀:

TAG:德國 | 德國文化 | 德國留學 | 德國教育 | 德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