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投資理財的理想工具嗎?


1)股票當然是投資理財的好工具了,做得好可以掙很多錢,做得不好可以輸很多錢,小白建議就不要進股市了,輸錢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一點都不誇張。

2)我做股票有10年了,就買過倆股票,現在還有倉位,跌下來也不怕,就拿著,漲起來有利潤了就做做T,10年下來基本每年都不虧。

3)選股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大家都在說炒股炒成股東,但是我覺得這沒啥,就要拿出做股東的準備,這樣才能掙到錢。

4)每天炒來炒去,炒糊的可能性非常大,還不如不炒,多拿拿,好公司好股票,怕啥。

5)選行業龍頭,在業界有壟斷地位,新興行業有潛力,就不怕。

6)掙多少就不要有太大期望,期望太大容易盲動,重在過程,體會炒股的過程,慢慢體會,不著急。

7)仍然看好大A,如果不漲是不可能的,肯定漲,買點好股票等著掙錢就好。

8)不要學太多技術,掌握一點點就可以,許多技術都是同構的,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學多了浪費時間。

9)我不反對做趨勢跟蹤,但是做趨勢跟蹤挺有難度的,比較難堅持,難堅持的事情其實門檻就挺高的,不適合入門。

10)我更不贊成做震蕩,根據墨菲定律,一旦趨勢來臨,爆倉非常容易。

11)不要輕易進什麼股票群,小心被黑平台割韭菜。

12)也不要相信網戀小哥哥介紹的外匯等等,那個是pua+割韭菜。


股票在理論上是投資的理想工具,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個人投資者普遍是被局限在二級市場里,各種市場雜訊會干擾他們做正確的投資,往往會被漲跌波動給帶偏了,最後會被帶進溝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股票往往就不是現實中理想的投資工具了。

那麼,有什麼辦法讓股票成為理想的投資工具呢?

那就是通過股票型基金來實現這個目的,而其中,以股票指數基金(也就是俗稱的指數基金,簡稱指基)最為理想。

我們知道,股票確實是理想的投資工具,但具體投資到個股,確定性就不那麼大了。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建立一個投資組合,來分散自己的投資全部集中在某一個不確定的股票上的風險。

建立投資組合,通常是選擇多隻股票進行風險分散。

而指數基金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簡便,且投資成本最低的有效工具。

因為指數基金是基金公司完全被動複製指數成分股和配比的投資工具,所以指數基金的漲跌,就完全跟著指數的表現來走。

指數的編製方案是透明的,公開的,因此,指數基金的漲跌表現,完全看指數本身,跟經理的能力和意願無關,經理的作用在於維護好這隻基金,讓它能高度追蹤得准指數的漲跌表現。這種管理權和決策權分開的騷操作,讓經理決定基金的漲跌表現成為不可能,實現了基金產品的客觀公正以及透明化,各種操作的不規範(你懂的)就幾乎無法在指數基金上實現。

接下來就是看你把手裡的鈔票,投給什麼樣的指數了。

你相信國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蒸蒸日上的(也就是所謂的賭國運),那你就去投各種大盤指數。狹義的大盤指數,通常指上證綜指,而我們說的大盤指數,是指各種市場的指數,比如上證指數,上證50,深證成指,深證100,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科創板指數,甚至還有一些跨滬深兩市的指數如中證100、中證20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0等等。

這些指數都代表了一個市場某種特性的股票集合,它們整體的一個走勢。

你在投資它們之前,大致熟悉了解一下這些指數各自都代表著什麼樣的股票集,都有哪些特性,未來可能的漲跌周期表現,基本就可以去找它們的對應指數基金,然後開始投資它們了。

當然,你也可以去投資一些行業指數基金,比如你特別看好的一些行業,像是消費行業指數,醫藥行業指數,軍工指數,金融指數,或者再具體到消費里的食品飲料指數,甚至更細化到白酒指數,金融指數里細化到銀行指數,或者非銀金融指數,非銀金融里再細化到券商指數,保險指數,等等。。。

由於行業指數具有行業特性,它可能和整體的宏觀經濟不完全吻合,因此對行業特性和周期把握得好的,你可以通過投資行業指數,來獲得比投資大盤指數更多的超額收益。但同時你也應該清楚,一旦你判斷失誤,投資了一些強周期的行業指數,那麼當大盤指數迎來牛市行情的時候,你投資的這個行業指數可能依然跌跌不休,最多在整體市場氛圍都走牛的時候,它意思一下,然後又進一步走跌。

所以你在選擇行業指數來投資的時候,千萬要警醒自己,這裡的超額收益,是要你付出可能失誤走眼的超額損失風險作為對價的。萬一失誤了,你可不要用賭國運的說法來抱怨,因為國運整體向上,推動股市上揚,但你卻選擇了一個夕陽行業,它就是不漲,若干年持續跌跌跌,那也是沒人能幫得了你的。

最後,除了大盤指數和行業指數外,還有一種主題指數也是蠻有意思的。比如紅利指數,它是挑選股息率高的股票組成的一個投資組合。養老指數是挑選未來老齡化消費時代的各相關行業股票組成的一個指數。還有其他各種主題類的指數,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主題指數是在大盤指數和行業指數之外,給了大家更多的投資選擇。

最後要說的是,指數基金由於跟隨指數不做主動管理,所以這種被動管理的投資產品,需要你去做時間上的分散化投資,以及主動止盈的管理,通過長期投資,持有,和止盈管理,才能獲得相對較為滿意的投資回報。

但這個長期的投資過程,其中也必然會遇到牛熊周期,漲漲跌跌下對你的人性考驗,能否堅持得下來,就完全靠你自己啦!


股票確實是一個好的工具,但是也得花時間去學習它,對於一般的人難度還是有的,不管是做趨勢,做短線還是價值投資,都不簡單,更多的是心態,對於大眾來說,達到保值增值的狀態,獲得被動收入,個人認為基金和可轉債相對來說更容易上手,也非常適合普通大眾,謝謝


你有沒有發現,有錢人的資產,大多不是現金?無論是房地產大佬,還是互聯網大咖,動不動上千億資產,仔細一看全是股份。如果要全部拋售變成現金,估計能有現在市值的一半就不錯了。

有錢人都在投資,完全可以證明股票就是非常理想的投資工具。

我們來看一張圖

&-->

200年的周期興許有些人覺得太長了,不現實。那現實的也有,a股從一開始假設有指數基金,到現在也有33倍了。

但事與願違,身邊的人做股票大多都是虧的,百分之90以上都是虧的。虧的原因多種多樣,這裡不做太多闡述。

股票市場和實體創業一樣,大部分人,終將淪為炮灰。唯一的區別是,創業來第一桶金快,股票無論你有多少錢,盈利虧損都以百分比計算。無論你有100萬或者上億身價投資,要做的功課都一樣多。

股票是一項非常好的理財工具,但不下功夫就想去撈一票,那也不現實。國內市場目前並不成熟,賺錢的永遠是研究最透徹的百分之10的人,他們賺的大部分來源於別人的虧損。如果沒下功夫,就別輕易下手。如果你有大量的時間研究股市,大量的時間用來閱讀,提升自己,完全可以通過股市,讓自己財務自由。

當然,不會也沒關係,買個指數基金,然後讓別人把你的密碼改掉,把軟體刪了。過20年以後,再去找密碼就好了。


財富與認知

我們所擁有的財富是我們認知狀況的體現,什麼樣的認知帶來什麼樣的財富。

認知到達的邊界,就是我們財富能到達的邊界。

所以,我們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推薦閱讀:

TAG:理財 | 股票 | 股票市場 | 炒股 | 理財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