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學術界遇到最讓你無奈的事情是什麼?


就個人的經驗來看,其實放棄繼續混學術界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想法都不一樣。一般讀博士的分成這幾種人:

  1. 在讀博士之前就打算離開學術圈的;
  2. 在讀博士期間準備離開學術圈的;
  3. 在讀完博士之後決定離開學術圈的。
  4. 讀完博士之後依舊留在學術圈的。

通常來說,數學系的那些本科課程難度就已經可以勸退90%的人繼續從事數學科研了,而且這90%的人還是985學校的學生。能夠留下來繼續從事數學研究的10%的學生,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總會有種種原因退出的。有的是因為導師比較坑,實在是無法給學生合適的題目;有的是因為導師不會帶學生,導致雖然學生的生源很好但是出路卻很糟糕;有的是因為自身在讀書的過程中發現了其他更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去從事其他行業了。所以,無論是在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階段,總有各種各樣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數學界。至於為什麼沒有講師之類的離開數學界,或者比較少聽到這類話題,那是因為混到講師的時候通常都是35歲左右的人了,而工業界目前對大齡無經驗人士貌似不是特別友好。年齡歧視和性別歧視在工業界都是存在的,因此年紀越大,越不容易轉行,只能夠在學術界繼續混下去。如果某個高校的Tenure Track職位失敗了,那就換一個差一點的高校繼續混就可以了,無論怎麼著都能夠找到一份學術界的工作。

而當初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通常來說都是數學系裡面的優秀學生,而且都是從985甚至更好的高校出來的。這些人對自己其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畢業之後要發表多少多少篇文章,在什麼檔次的學校繼續自己的學術研究。一旦達不到類似的標準或者要求,通常都會覺得自己已經不那麼優秀了。或者說其實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標準:如果能夠去XXXX學校從事教職工作,那就繼續做下去;如果不能夠達到類似的標準,那就轉行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這些學生一旦發現自己不能夠達到之前自己設置的底線,就會選擇做其他的事情。其實也有的學生在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就已經認識到自己不會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因此就會選擇一些容易讓人畢業的導師,拿到一個博士文憑之後就投身工業界了。

整體來看,從事數學研究(而不是那些灌水工作)其實是投入高並且產出低的一件事情,很多時候投入了很多時間卻沒有一定的產出是非常打擊信心和積極性的。這種時候,如果還在讀博士的話,博士生導師則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來鼓勵和激勵博士生,而不是把博士生往絕路和死路上逼。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和成長環境不一樣,之前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環境。如果沒有及時地鼓勵博士生,那麼博士生的心理和想法就會發生變化。畢竟投入同樣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可能收益會比繼續做數學科研多得多。畢竟做數學研究的時候,一年365天能夠有30天有突破的idea並且執行出來就已經算很成功的了。

從事基礎性的學科研究如果按照很久之前耐得住寂寞,願意坐冷板凳的標準來說已經遠遠不夠了。無論是申請基金,經費,還是拿到Tenure的崗位,都需要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出一定的成績。如果不出成績,只做大問題,那麼無論是經費還是教職都是不穩妥的。因為身邊有無數的人為了生存和自身利益會做很多中小問題,寫十頁左右的論文迅速發表,佔領高地並且拿到教職和經費。退一步講,就算一個人說他自己在做大問題,誰知道他整天是在混日子還是在思考問題。所以,如果要評價一個人科研的好壞,其實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論文的質量和數量。畢竟學術界目前已經是產業化,沒有一定數量的論文基本上也就不要在學術界待著了。

一般來說,從事一個職業,要麼是有興趣,要麼是有成就感,要麼是有錢,要麼是有其他利益。如果在做數學的科研中,既沒有興趣,又沒有任何成就感,甚至無法帶來任何的金錢和利益,那麼繼續從事科研對個人來說就沒有那麼大的價值或者意義了。不如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事情或者投入到能夠賺錢的行業中去,畢竟從事理論研究的投入產出比實在是太低了。如果想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就不能把它當做一份工作去計較工作時間,而要當成一份事業來做,一件即使短期內沒有任何回報但是卻依然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之前有一個研究代數拓撲的學長讀完博士之後離開了數學界,離開了之後說了一句話「離開學術界,青春開始了「。


真正搞學術的都搞不下去了,水文章的才能活得好。劣幣驅逐良幣。

發文章通訊作者的名字比文章質量重要太多,沒有背景的民工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發文章補充材料一大堆,大多沒什麼卵用,你不補審稿人又嫌你工作量太少要拒你。

花里胡哨的流程示意圖和機理圖都只存在示意圖裡,圖片僅供參考。

性能測試沒有標準也不需要認證,真實性和重複性幾乎完全沒有保證,95%的文章結果幾乎不具備可重複性。

學術熱點問題幾乎已經完全成為炒概念,大多不具備工業實用性。

學術圈圈子氛圍太重,高一級幾乎可以碾壓低一級,普通民工幾乎誰都不敢得罪,否則大佬很容易就可以讓你混不下去。

期刊已經淪為編輯和出版社斂財的工具。

大多數導師和學生幾乎沒有什麼學術品位,只認識雜誌檔次高低,甚至很多學生連雜誌檔次高低都分不清,只會看影響因子。

科研行業現在幾乎只能憑藉從業人員的道德來自我約束,從歷史發展來看,這樣的行業幾乎都倒閉了,科研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一個比論文更好的模式需要出現了。

現在標準制定者跟上一輩差太遠,思考問題極其不全面,很多政策看起來是為了激勵科研人員和增強競爭,實際上只會加劇內卷腐敗造假和功利。

------------------------------以下是擴增版------------------------

審稿人不應該掌握論文生殺大權,而應該只提供意見來完善論文,核查論文科學性和檢查論證的完備性,不應該質疑論文創新性;而編輯的職責才更應該關注創新性是否達到期刊要求。如果這樣實行,科研從業人員的社交壓力可以大幅下降。

不少課題組老闆都是PUA高手卻不自知,貶低學生壓榨學生欺負學生,佔盡便宜還感覺自己受了委屈,這種導師就是把學生逼跳樓了他也只會怪學生心理素質差。

文章在整個科研界過於推崇了,事實上,剖開漂亮的圖,高大上的名詞和新概念機理,大部分文章基本都是一回事,有的會講故事,有的會玩新概念,有的......會掛名。

導師給學生定課題過於隨意自由,缺少監管和論證,導致很多時候導師其實沒有深入思考可行性,經常學生做了半年發現做不下去又換課題,浪費學生時間.當然實驗需要探索要允許失敗,但導師定課題這件事也需要有約束,比如需要寫簡單的一頁材料簡述背景思路和可行性,從而避免導師心血來潮定一些沒有任何可能性的課題.而且有些導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讓學生做.


內卷吧。相比於能力和努力,年齡,也就是占坑的時間,似乎更決定了你在學界獲取的資源和地位的難度。

60後、70後碩士畢業就能留校當985的老師,有個博士學位直接副教授,發幾個中文核心妥妥的教授,博士學位好水不用發SCI不用查重,而且看那個年齡段教授們的簡歷幾乎沒有延期畢業的

80初的一批人但凡拿到博士學位就是青年才俊、高層次人才,順理成章985任教有編製有房分有安家費有啟動經費,努努力在四區水個幾篇SCI評副教授毫無壓力,國自然一年申不中第二年改改本子也差不多了,畢竟那年頭競爭的人少,中標率高。

80末90初的博士們為了畢業熬夜頭禿,想扯個證一大半都要延期,好不容易畢了業找工作,出身985/211要查到本科,SCI數量、質量、影響因子、分區、被引量一個少不得。然而一頓操作猛如虎,工資到手六千五,而且要麼沒編要麼博士後。

店大了要欺客,廟小了妖風大,這年頭高校都是PUA高手,學術圈把年輕人當韭菜割。預聘特聘准聘一個個玩的溜到飛起,二年三年六年考核制非升即走,論文項目教學科研壓到你沒有力氣懷疑人生,最後能不能留下還要看60/70後老教授們的臉色。誰敢自稱青年才俊,都是綠油油的高學歷韭菜。

教育部的碩博擴招計劃還在火熱進行,今年論文獎勵卻給強行取消了,馬兒們槽里的草料越來越少,身上鞭子越抽越狠。

作為95後博士,待答主畢了業,再回來給大家分享那時的高校圈有多美麗。


工作品味下滑,以前還知道自己在灌水還有點不好意思,現在是很多人連自己是在灌水也不知道了,還覺得自己弄高科技呢,做著垃圾問題,發著垃圾論文,還沾沾自喜,關鍵是還能被現行體制欣賞,被學生追捧,我就擔心被這些人訓練出來的學生品味要下滑到哪裡去。


大家心裡都明白做的東西沒有用,introduction照樣吹牛逼,potential,promising,excellent各種辭彙往上安,反正都一個圈子內,也不會戳破,保持詭異的默契。

能做的都做完了,哪怕有一個小小的「創新」,一堆飢餓的人一涌而上,半年一年就能把能做的都做完。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調查類問題 | 科研 | 博士 | 學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