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君子?怎麼樣才能在現代社會中做一個君子?


能克己修身,志於道,據於德,可以為君子。


《論語斬件》1.8 君子不重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一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當作讚美詞使用的。譬如,某人拾金不昧,就說「你真是一個君子」;某人彬彬有禮的禮讓女士,就說「你真是一個君子」;某人半推半就的欺負了一個美女,美女會哭啼啼的說「我以為你是一個君子來著」……

在我們的觀念中,君子就是一個誠實可靠、知書達禮、作風正派的道德綜合體。

這種觀念源自於儒家思想。

春秋之前,君子是君王之子的專用尊稱,而後漸漸演變成道德尊稱,孔子為了傳播儒家學說,就把君子定義作儒家理想化的人格。初時,君子是指各項道德指標都達到圓滿境界的人,位格非常高,僅次於至善至美、可望不可及的「聖人」。孔子不敢自稱聖人,甚至也不敢自稱為「君子」(《述而篇》7.33)。

後來孔子覺得這樣不行,定義太高了根本無法立志踐行,不利於儒家學說的傳播,於是又給君子定了一個最低標準,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凡事要推己及人,持寬恕之心。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點的人,也可以稱作君子。

【不重則不威】——言行不穩重,就會不夠威儀。

不重:言行舉止不夠穩重。重,本義背負沉甸甸行囊,解作莊重、穩重。

則不威:就沒有足夠的威儀。威,解作威儀,是指日常的各種言行舉止,皆有其規範和相應的禮節,從而給人一種莊重尊嚴的感覺。

君子是儒家理念的的踐行者,「重」是成為君子的首要條件。孔子闡述仁道時說,「『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13.27 ),這個剛毅木訥其實就是「重」的詮釋,意思為內心剛強果毅、言行小心謹慎。

【學則不固】——保持好學的精神,不要固步自封。

學:有獲取知識、掌握知識、系統的知識等含義,此處解作好學,熱衷於追求各種新知識。

固:本義為堅固、不變動,此處解作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本句其實可以用一句俗話來完美詮釋,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知識的海洋無窮盡,而所有的知識都是有年限的,舊知識不斷被淘汰,更加有用的新知識不斷的湧現。故而為君子者,要持開放心態,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來應對人生路上的各種新事物,只有這樣才可以與時俱進。若是堅持用老一套的知識來理解新事物,不願意學習新知識,就會變成固步自封,食古不化,漸漸跟不上時代的需求,最終被社會淘汰。

譬如說,有一些老人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算盤打得啪啪響,甚至還唱得一口好曲兒,若是放在以前,那可是俊彥才子,然而現在是信息互聯時代,他們不會使用電腦,不會用手機上網,更不用說微信淘寶美團什麼的了,這種老頑固就是典型的固步自封。他們掌握的還是年青時學到的知識,他們沒有與時俱進,因為他們沒有好學的精神,沒有好好學習適應新時代的知識。

【主忠信】——以忠信為人生的基本原則。

主: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決斷處理、基本等涵義,此處解作基本原則。

忠:竭誠盡責、始終如一,此處解作忠誠盡職。

信:有消息、崇奉、承若、誠實,不欺騙等涵義,此處解作信守承諾,言出必行。

忠信是君子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則。對工作能夠做到盡忠職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儘力做好職責內的每一件事情,不因私廢公。人際交往,信守承諾,應諾的事情會盡心儘力的去完成,絕不欺騙。

貫徹執行忠信原則,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喜愛。

【無友不如已者】——不要親近不忠不信之人。

無友:不要去親近。此處的「無」和「友」都是動詞用法,無指不要,友指去親近。

不如已者: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如,解作如同、相似。就是跟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

君子以忠信為立身行事原則,不如已者,就是跟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即不忠不信之人。然而有一些白話註解版本,卻是「不如已」理解為採用了不如自己、比不上自己的意思,從而把本句註解為「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做朋友」,無論從邏輯和上下文意來看,都是不可取的。

【過則勿憚改】——有過錯就不要害怕去改正。

過:解作犯下錯誤行為。

勿憚改:不要害怕去改正。就進行逃避。憚,解作畏難、怕麻煩。

沒有人可以不犯錯的,關鍵在於知錯能改。

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實現夢想的能力,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在錯誤中吸收經驗,不斷精進,最終得以實現夢想。在這個過程當中,犯錯和遭遇失敗是很正常的,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能夠在錯誤和失敗當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充分吸取經驗教訓,一次比一次變得優秀。

可以這麼說,知錯能改才是實現人生夢想的最大推力!

鑒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孔子說:身為君子,言行要穩重,否則就不夠威儀;要好學,不可固步自封;要忠信,不可親近不忠不信之人;要知錯能改,不斷精進。

……

以上乃孔子對君子的五點要求,無論古今,皆適用之。

更多的論語註解,請參見本人專欄《論語斬件》。


謝邀。這個問題太大,在這裡分享一點我學習的體會。

首先,什麼是君子?這一點很重要,明白了這一點,後面的問題才有意義。

有趣的是,要明白什麼是君子,又得先搞明白:什麼是人?

從生物學上來說:人是靈長類動物。但如果僅僅如此,那人在本質上,只是動物的一種。這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是沒有錯的。但人僅僅是這樣嗎?顯然不是的。

仔細來說,人的生命中還有一個更本質的,區別於動物的本性的東西,那就是孔子講的:仁。論語講: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以看出,「仁」對人類而言的重要性。

人有「仁」,所以成人。人無「仁」,便不是人。

那什麼是「仁」?用現代語言,簡單來講,「仁」就是性情,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真善美。

再通俗一點,我們都希望我們自己可以變得更好。要注意的是,這個變好,不是為了獲得財富、地位、名利的變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為了變好而變好。

為什麼想變好?因為我們想讓我們身邊的人過的幸福。你看見,自己的親人,自己愛的人,生病了,餓了,看見他過得很辛苦了,你是不是很自然的就很難受,很心痛,很希望他們不要難受,希望他們能夠幸福?

那你要怎麼去做?這時候,你需要勤勞、主動、勇敢的去奮鬥,去做事!

不可避免,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誘惑」,懶惰、享受、放縱、自我、貪婪等等源自我們動物性的「本能」,會使人迷失,而丟失了對自己「仁」的性情的自覺。

所以,覺悟了「仁」的人,會讓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停鍛煉自己的精神,不斷克服種種誘惑。慢慢的,逐步的,成就君子,成就賢人,成就聖人。

所以,是否是君子、賢人、聖人,並不是那麼重要,也不是結果、目標,這些僅僅是人在成長自己的過程,自然呈現的一種精神狀態,道德品質!

重要的,是人有「仁」,有性情,有真善美的本心。覺悟、體會到這一點本心的,並且以此作為畢生的追求,願意為之付出努力,不斷成長自己,為自己、為身邊的親人、朋友、家族、國家、民族的幸福,不遺餘力的付出的人,完全忘掉了個人的私慾的人,就是君子!

那麼,怎麼成長?怎麼克服各種誘惑?怎麼做?這問題實在太大,我個人也還在學習當中。

不過,中國有很多這樣的文化經典,都是過去的,有成就的,走在我們前面,為這個民族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的偉人,他們留下的文章,記錄了他們成長的體悟。這些經典,文章裡面,都有很多很好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久遠一點的,便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再後面,有王陽明等等;近現代,梁啟超、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錢穆、唐君毅、牟宗三等先生們的書,都有他們對於如何成長個人修養、性情的方法、體會。


君子,在現代社會,處處充滿誘惑,多數人又只精緻的只關心個人私利得失。在這麼一個環境下,君子應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為的標準是「良知」,為的事情要為「公」。不管他人議論,自己恪守良心做一個有利於公眾利益的人,就是君子。


在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保持平和而愉悅的心態,然後要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和志向,對未來抱有充足信心,同時行為準則也不改變。


推薦閱讀:

學習《論語》以後,您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在現代有哪些被歪曲誤解的?
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的人從沒有讀過儒家的書,也在反對儒家學問呢?
如何評價孔子在《論語》里提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為什麼我接受不了孔子和顏回這樣的做法?

TAG:國學 | 人生 | 孔子 | 儒家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