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樣的股票才算是強勢股呢?

一隻強勢的股票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可以漲停的股票?還是可以漲個不停的股票呢?


1:具有行業壟斷地位,比如我最愛的片仔癀(護肝中藥老大,擁有國家級保密配方),比如濰柴動力(發動機行業老大,國內氫燃料電池應用老大)、比如萬華化學(屬於屈指可數能夠生產MDI產品的企業之一)、順豐控股(快遞行業老大,同時擁有科技光環);

2:產品毛利高,意味著不是「苦」行業,比如貴州茅台產品毛利率高達90%多,長春高新產品毛利率將近86%;

3:企業賬戶現金多,預收款(合同負債)多,比如貴州茅台、伊利股份;

4:企業應收賬款比例遠小於應付賬款比例,說明企業擁有行業地位,非常強勢,能肆意佔用上下游供應商資金,比如濰柴動力;

5:企業所屬行業處於風口上,正獲得政府/資本支持,同時該企業市場佔有率較高,比如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通威股份

最近三個月,上述九隻股票為我貢獻了95%利潤。

&-->


1、茅台——不僅僅是強勢

2月3日,茅台創出歷史新高,按收盤價計算市值已經超過2.9萬億元——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茅台已經成為一個不朽的神話。

按照一般正常的邏輯,任何企業估值應該與它的業績相匹配,假如一個企業每年營業額是10億,利潤是1億,假如市場給這個企業PE(市盈率)給10倍,那麼這個企業市值就應該是10億。

如果未來這個企業營業額增長到30億,利潤是3億,那麼同樣按照10倍PE估值,這個企業市值就應該是30億。

按:PE是市盈率,就是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企業將當年利潤全部拿出來通過股息分紅的情況下,投資者經過多少年可以通過股息分紅全部收回投資的年限指標。

以上只是普通的靜態估值邏輯——也就是企業估值跟隨業績同步增長的邏輯。但是市場經濟總是充滿著變化,一個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其估值基本邏輯是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我把這種變化叫做基礎邏輯改變。

啥是基礎邏輯改變?

舉個例子。

假如有一塊土地,過去上面蓋的是廠房,是一個製造業企業,這個企業含廠房土地價值一般都很低,但是某一天有投資者買下這個工廠,然後將廠房全拆掉,土地從工業用地變成建設用地,上面全蓋樓,那麼這塊土地估值基礎邏輯就出現變化——

從製造業估值變成房地產估值。極端情況下,這個前後價值差異會達到10倍以上!

在資本市場這個估值邏輯變化同樣也存在。

某個企業假如某年營業額是330億,利潤是150億,當時資本市場給它的估值是1500億(十倍PE),5年之後,這個企業營業額變成880億,利潤是440億——也就是說,它的營收與利潤都增長了2倍半,請問資本市場怎麼給它估值?

正常情況是不是市值也增加2倍半?從1500億變成4000億左右?

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最後資本市場給它的估值是增長10倍!1.5萬億!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好吧,這個企業就是茅台。

2015年它的營收與利潤就是330億與150億,當時市值是1500億,2019年年底它的營收與利潤是880億與440億,當時市值是15000億!當下茅台市值再次翻了一倍大概是2.9萬億。

5年市值(股價)增長了接近20倍!

最神奇的是,在2015年它市值1500億時,市場給它的PE(市盈率)是10倍,現在2.9萬億市值的時候,市場給它的PE是64倍!

&-->

茅台2015年後股價(市值)走勢(來源:新浪財經)

市值越來越大,PE反而越給越高,是不是很反常?

這就是估值邏輯的變化!

為什麼2015年之後茅台估值邏輯會出現變化?

因為茅台從2015年開始市場銷售價一直在增長!

從2015年之後,我們在市場上買茅台從800多一路飆升到2500以上,雖然茅台對經銷商結算價只漲過一次,但是茅台對經銷商結算價漲價的空間是很有想像力的。

茅台市場銷售價翻了3倍,但是市場依然供不應求,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茅台的消費群體對產品價格根本就不敏感!

對終端產品價格不敏感的人群是啥人群?

妥妥的高凈值人群!

酒桌上消費茅台,一瓶2000多,一頓飯可能幹掉幾瓶茅台消費上萬是啥消費?

妥妥的高端消費。

高凈值人群對應的高端消費產品是啥產品?

妥妥的奢侈品!

更何況,茅台還不是普通的奢侈品,比如高凈值人群去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一塊百達翡麗的表能用很多年,但是茅台不一樣,一頓飯就可以幹掉幾瓶,茅台的主力消費人群每年消費茅台少則幾十瓶,多則幾百瓶。

所以,茅台屬於一種高頻消費的奢侈品。

茅台零售價不斷提高之後,茅台的估值邏輯就從過去按照白酒行業的龍頭定價——逐漸演變成按照一個高頻奢侈品給茅台定價。

傳統的商品一般都遵循這樣的規律——單一品種奢侈品消費一般是低頻的;而高頻消費一般不是奢侈品。

但茅台卻是一個奇葩的例外。

高頻+奢侈品,這兩個完全矛盾的商品屬性居然被茅台這個商品奇妙地捏合在一起,這個想像空間就太大了!

所以,如果一般投資者沒看懂這個邏輯變化,2015年100元買入茅台股票,按照企業價值要與業績相匹配的原則,你最多拿到300元就該賣掉——業績增長與估值增長完全不匹配嘛!實際上300元後面到現在還漲了7倍!

2015年如果誰說5年之後這個當時市值已經達到1500億的企業會增長20倍,是不是天方夜譚?

按:我對茅台的這些認識不是馬後炮而是馬前炮。2018年10月A股上證指數跌到2440點,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我寫下了《未來十年的風口:不是房市而是股市》(發表於2018年11月5日),旗幟鮮明地看多中國資本市場未來。

在這篇文章里,我同樣旗幟鮮明地看多茅台,那個時候,茅台股價大概是400多元,2019年我在知識星球內部交流中也一直看多茅台,2年之後,茅台股價漲到2300多元。

按:以上僅是我對茅台長期價值的認同,不代表對資本市場投資建議,我個人認為當下資本市場白酒板塊我個人認為已經存在較大的估值泡沫,一旦白酒板塊估值開始擠泡沫,茅台股價也存在較大幅度的調整風險。

2、特斯拉

特斯拉,在2019年還是人憎狗厭的虧損企業,那個時候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甚至被很多人當做一個騙子,但是2020年特斯拉情況出現逆轉,短短一年多時間,特斯拉鹹魚翻身,股價暴漲6倍多。

不但將馬斯克送上世界首富的位置,還讓特斯拉市值超過全球9大車企巨頭——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標緻總和!

其實特斯拉目前的銷售量與這9大汽車巨頭相比,連零頭的零頭都達不到。

&-->

為啥特斯拉估值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

因為資本市場對特斯拉已經不是按照傳統車企標準進行估值(原因就不展開了),而是按照軟體企業進行估值——這個差別就太大了。

傳統的汽車企業估值一般就只給幾倍的PE,而軟體企業可以給幾十倍上百倍的PE!

即使同屬軟體企業也要分等級,那種通過軟體轉型做雲業務的企業估值更厲害,因為做雲的企業一般都是虧損,所以資本市場一般是按照銷售額進行估值(市銷率),動輒就給雲業務企業十幾甚至幾十倍的市銷率。

美國有個做雲視頻會議的企業叫ZOOM,2020年營收大概就是25億美元,猜猜目前這個企業市值多少?

1100億美元!

超過40倍的市銷率!

如果按市盈率計算目前大概是260倍,在去年7月,資本市場給這個企業的市盈率甚至超過1000倍!我們不說1000倍的市盈率,就算是現在260倍市盈率是個什麼概念?

假如這個企業未來利潤不變,企業每年都把全部利潤分配給股東,那麼投資者要收回成本就需要260年。

為什麼?

為什麼不同行業估值邏輯差距如此之大?

邏輯其實也很簡單。

傳統的燃油車企屬於夕陽產業,大概到2035—2040年,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就會徹底禁止燃油車銷售,也就是說傳統的燃油車企這個資產未來只有15—20年生命周期,所以,資本市場只願意給幾倍PE估值。

軟體企業屬於朝陽企業。其生命周期未來沒有天花板,所以投資者比較有耐心,願意給幾十倍PE的估值。

雲業務企業更牛,一個提供雲業務的企業一旦佔領某個領域,屬於未來可以躺著收租金的業務——有點類似於沒有互聯網的傳統時代的鋪面的概念。

在傳統社會一鋪確實可以養三代的(現在互聯網崛起後,傳統的商鋪邏輯就變成三代養一鋪),好吧,雲業務的企業就屬於在互聯網虛擬空間「一鋪養三代」的性質。

按:以上分析只是個人觀點,包括不同行業估值水平都是參考美股標準,不能作為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原文首發微信公眾號,更多深度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貓哥的視界、貓哥的世界

相關閱讀

原創 | 未來10年的風口:不是房市是股市

原創 | 央媽修改了房地產的邏輯


每個人挑選股票的邏輯都不盡相同,只要能賺到錢就可以,我挑選這類股票遵循三個原則。

第一,順應天下大勢

第二,成交量大

第三,拋壓小

&-->

這個是我最近做的一票,三全食品,虛線是我的成本價,基本上就完全遵循上述原則。

在29個省市倡議在地過年之後,我就開始尋找相關的股票:

推論1:這次倡議的結果,必然是大量背井離鄉打工的年輕人被迫留在工作城市過年。

推論2:異地過年的話需要吃餃子,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全國通用的過年儀式。

推論3:現在的年輕人幾乎不可能自己包餃子,根據我對周圍年輕人的認知,他們也沒有幾個人會包餃子。(為此還做了一次範圍不大的調查)

結論:今年會有大量在地過年的年輕人,為了湊足年味,在超市買速凍餃子過年,因此速凍餃子相關企業營業額會暴漲,對應的,股票也會上漲。

之後再看股票的成交量,在這個面板看不出來,但是在1月8號看的時候,成交量是穩步上漲的,說明有新錢嘗試進來。

最後看籌碼分布:

&-->

在28塊錢的位置確實存在拋壓,也確實在28塊的位置得到了釋放,不過整體拋壓不是很大,比起上面所說的天下大勢不值一提。

最終我梭哈了三全食品,到現在是46%的收益。

&-->

這就是我選強勢股的思路,請輕噴

以上


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不追漲不僅無法買到強勢股,而且無法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短線追漲要追強勢股,即那些在漲幅榜、量比榜和委比榜上均排名靠前的個股。短線投資者在追漲強勢股的時候,為了避免被套牢,對強勢股要進行選擇。

一般而言,強勢股應具備以下四個特徵:

(1)從漲幅榜來看。強勢股必須是漲幅靠前的,特別是漲幅排名第一的股票。如果漲幅靠前的話,那麼就透露了「該股有庄且正往上拉高股價」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主力的意圖無非是進入上升階段後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或是在拉高過程中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目的。

(2)開盤就大幅上揚。如果股票開盤就大幅上揚的話,一般整天的趨勢都會向好,開盤時的行情往往表現了莊家對當天走勢的看法,因為莊家在開盤前都會制訂好當天的操作計劃。因此,開盤就大幅拉升,充分說明莊家十分看好後市,準備發動新一輪的個股行情;此外,開盤就大幅拉升,可以不讓投資者在低位有接到籌碼的機會。

(3)量比靠前。量比的大小說明股票交易的頻度和受關注度,量比是當日成交量與前5日成交量的比值。量比越大,說明當天放量越明顯,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主力不是靠尾市急拉等手法來拉高完成的。

(4)股價處於低價圈。漲幅靠前、量比靠前的個股,如果股價同時處於低價圈,就說明莊家的真實意圖在於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若在高價圈出現漲幅靠前、量比靠前的個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參與的風險較大。因此,股價處於低價圈是辨彆強勢股的一個關鍵因素。

一般而言,追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追漲盤中強勢股。在盤中追漲那些在漲幅榜、量比榜和委比榜上均排名居前的個股。這類個股已經開始啟動新一輪行情,是投資者短線追漲的重點選擇對象。

(2)追漲龍頭股。主要是在以行業、地域和概念為基礎的各個板塊中選擇最先啟動的領頭上漲股。

(3)追漲漲停股。漲停板是個股走勢異常強勁的一種市場表現,特別是在個股成為黑馬時的行情加速階段,常常會出現漲停板走勢。追漲強勢股的漲停板,可以使投資者在短期內迅速獲取豐厚利潤。

(4)追漲成功突破的股票。當個股形成突破性走勢後,往往意味著股價已經打開上行空間,在阻力大幅度減小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出現強勁上升行情。因此,股價突破的位置往往就是最佳追漲的位置。如圖所示。

&-->

成功突破的股票

投資者在追漲強勢股時要謹記重勢不重價的道理。很多投資者往往會受個股基本面分析影響,有時會認為這不是一隻績優股而放棄買入強勢股。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買強勢股與買績優股重視業績好壞的特點不一樣,買強勢股最重要的是趨勢。投資強勢股不論股票是績優還是績差,而只論強勢股還是弱勢股,即使是ST類的股票,一旦成為強勢股也能演繹出翻番的行情;反之,強勢股一旦走弱,即使該股業績優良,投資者也應立刻出局。強勢股的快速上漲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但是強勢股的漲幅往往比較大,一旦個股轉弱,下跌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因此,投資者一旦發現強勢股失去其上漲的勢頭時,必須果斷止損或止贏。投資者不用擔心賣出強勢股後就會失去贏利機會,市場時刻都在製造機會,時刻都在製造強勢品種,追漲強勢股的機會是永遠存在的。


強勢股指的就是在股市中穩健上漲的個股,可能是一波行情的龍頭,也可能是熱點板塊的代表性個股。如何發覺強勢股,對於我們的股市生涯大有裨益。

特徵

1、高換手率:除了次新板塊,一般而言,強勢股的每日成交換手率一般不低於5%,某些交易日達到10%以上,甚至可能達到20%~30%。所以股市中有這麼一句話,有換手才有高度。

2、具有板塊效應:強勢股的漲跌,會影響同板塊股票的漲跌。這也是大家炒股都看著龍頭,一旦龍頭跳水,板塊會隨之跳水。例如近期的貴州茅台陷入調整後,上證50也開始了調整之路。

弱勢股

弱勢股在盤整後不會向上突破而是繼續跳水,緊接著在更低位繼續盤整,陰跌不斷。目前A股市場上95%的個股都是這樣的狀態,反彈無力,下跌無期。特點是:

1、大盤上漲,個股微漲或者橫盤;大盤下跌,個股跟著跌。

2、強勢股從K線圖形上看,波瀾起伏,從中極容易獲利;而弱勢股極大部分時間都在盤整。

均線

以下圖的大跌為例,從均線上,強勢個股的均線雖然也會跟著大盤的下跌而下跌,但是下跌過程中的反彈一般而言都是一波一波的,等到大盤止跌,強勢個股又會大漲。例如5G概念龍頭武漢凡谷漲停,而同一板塊內的鍵橋通訊則跌跌不休。

&-->

&-->

弱勢個股的均線,暴跌過程中均線形態被破壞,拐頭向下,說明了該股並沒有主力支撐,而散戶的力量不足以支撐起股價。後期能否反彈則取決於個股是否具有價值。

成交量

強勢股的成交量在大盤下跌時被動拖累下跌,但是無恐慌拋盤縮量,說明了主力的控盤能力較強,不願意隨波逐流跌破自己的成本價;大盤在反彈時,資金快速抓准低點進場低吸,強勢拉升股價,降低自己的成本。總結來說:強勢股縮量下跌,放量上漲。

&-->

弱勢股在暴跌過程中會隨著大盤而漲跌,但大盤只要稍微出現下跌,個股就會出現恐慌拋盤伴隨著放量;大盤強勢反彈時,弱勢股無資金炒作拉升,會出現成交量萎縮上漲的情況。

逆勢而為的個股

很多個股在大盤下得的時候反而會拉升,大盤上漲時反而會下跌。這樣是因為當大盤下跌時,當大市下跌時它名列漲幅榜上,散戶就會引起注意,會有人跟風。

相反,大盤漲的時候個股不漲,假定指數漲幅巨大,自然的會有散戶去尋找那些漲幅不大的股票買入,以期待補漲,特別是在今年大盤漲幅不錯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散戶抄底弱勢股都抄在半山腰,買在2700點,結果被套在3300點。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股票知識學習 | 股票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