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學術的學生讀博跟一個學術型導師有多重要?

題主現在研二,面臨轉博的問題。

情況是這樣的:現在在領域內一個還算可以的研究所,對學術還算挺有興趣,對目前的生活也很滿意,應該會讀博。所內可以轉博,轉博考試英語已經過了,只差一場面試就可以轉。

但是,轉博不出意外要繼續跟碩士老師讀。這位老師的優勢是:人很好、對學生挺大方、平台很好、項目很多不差錢、以往的學生願意留的基本都留所了。

劣勢是:老師並不是專心學術的老師,有行政職位平時雜事很多,指導學生的精力很少。課題組的論文和所內同水平組相比比較少,且沒有太高質量的論文。老師的領地正在被新生力量蠶食,所以老師也在積極調整方向,安排題主做的是一個別的組比較成熟,但自己組沒有怎麼做過老師本身也不是特別熟悉的方向。題主如果讀博,要麼想辦法找其他人教(聯培或者讓老師通過其他方式建立合作),要麼完全靠自己摸索。

如果放棄轉博,那基本上也不可能跟所里其他的老師了(所里有其他方向相合且處在起步階段帶學生很認真的老師),只有到別的地方讀,可能需要多花一年的時間,不過時間成本目前不是主要顧慮的點。

一次一個老師提到說做學術有捷徑,你的老師就是你的捷徑。題主感覺讀博的這幾年應該是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幾年,題主想要接受嚴密的學術訓練。題主不是主動性很強的學生,而且因為中科院的制度第一年上課,上完課之後出了很長時間的野外,真正和畢業論文相關的工作還沒有怎麼開展,基本處於未入門的狀態,感覺讀博階段如果完全靠自己,以後基本就沒戲了。趁著現在還有機會,想要好好權衡下面的路。

想了解的情況是:想要做學術的學生,跟一個學術型的導師有多重要?題主應該選擇轉博,還是考一個認真做學術又有精力好好帶學生,通常更年輕一些平台沒有現在老師好的的導師?


其實我覺得你條件非常好……一看你這情況我就知道你是哪兒的。我同學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博士選導師,就是選命。

首先,你和你導師相處沒問題,不像有的嘲諷謾罵;第二,你生活上沒有困難,補助不錯,生活滿意。你的所有問題是學術上的。你導師雖不是專心學術,但不是特別水,他還在積極調整方向,說明他對學術還是有心的。他讓你做的東西,還可以給你給你安排連培,可以說很貼心了……其實讀博就是,要儘可能挖掘利用身邊所有的資源來幫助自己的科研。我覺得樓主說老師是捷徑,你可以想想有多少噁心的老師給同學們造成了無盡的彎路甚至噩夢,其實哪有什麼捷徑,大牛可能也沒空管你,導師的名字掛個大牛就能把他的東西學來?有未入門感覺的同學非常非常多,我真不是騙你。

我建議樓主轉博,考博還要浪費一年時間,還要浪費時間去準備考試,你是想專心學術的,或許這一年時間你就能逐漸入門了。還跟著你導師,可以尋求其他老師合作,等於你有了個二導,你說了你導師平台很好,人也很好,有個老師曾說過,你在一個好的平台上能進步的更快。

如果樓主英語好,想追求更高的,那你可以考慮不轉博,碩士畢業,然後申請國外。我周圍就有這樣的同學,同中科院,早就打算好了,兩年碩士畢業,也順利拿到offer。

讀博期間申請國外交流也是可以的,不過可能比較累,無論是手續還是科研,而且肯定要掛導師名字。

雨落長川和李騰說得都挺對的。(原諒我不太會引用其他人的答案,如有冒犯請多擔待)

至於樓主說「想要接受嚴密的學術訓練,題主不是主動性很強的學生」 這個我覺得吧,對讀博來講,不現實,也不適用,要想真正搞學術,必須熱愛,所以肯定有主動性……或者樓主就是還沒有充分挖掘和激發。至於嚴密的訓練,我感覺這個跟軍校和藝術類的不太一樣……科研需要的是科學思維,敏銳的感覺甚至想像力。科學思維,基本上樓主這樣的同學都是具備的,剩下的,看造化了。


額,我的情況似乎和題主有點類似。

我建議你最好還是出國讀博,如果真心想走學術道路的話,不要在乎這一兩年的時光。聽說北師地遙的前院長戴千人的博士讀了12年之久(只是聽說!),但是整體現在的研究生來說太浮躁是不爭的事實。

另外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是讀你碩士老闆的博士,然後出去交流一年,保證能夠按時畢業,在出國做兩年postdoc,當然這期間發表的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基本上要歸屬地理所,或者你老闆掛通訊作者之類的,可能會有點累。其實時間差不多,但是在國內學術圈能夠獲得的人脈資源實在國外讀博比不了的。在中國學術界混得開,僅靠科研成果還不太夠,你看自己的老闆就懂了吧?


所以說出國讀博多重要


你老闆這個情況很理想啊,最大的優點是有錢。行政職務多說明情商高,混得開,以後跟著他不愁人脈不足。研究方面,你自己想做什麼就做唄,反正老闆有錢人又好說話。

很多人誤解了學術訓練的過程,覺得一定要有個大牛老闆手把手教你文獻怎麼查、項目怎麼申、方案怎麼設計、實驗怎麼做,錯了。能遇到這樣的老闆當然好,但是很多博士都是自力更生的,老闆教你十遍不如自己通關一遍。而且真的有志於學術的話,就要在讀博期間開拓自己的工作領域,獨立摸索的過程確實苦逼,但是五年以後你回頭想想,就會覺得受益無窮了。


我已經後悔死當年沒努把力出國了。想做學術還是出去吧。


如果自己不是特別學究的話,跟著這個導師沒錯,他一定是一個比較會混的人,換句話說:有多少人讀了博士就一定要從事科研工作呢?除非你特別有這個心。在他這個地方,你選擇一個其它老師合作,幫他發論文,他給支持,雙贏,這是最好不過了。之後至少還有留所這條路可選。跟年輕一些的是可以做好點的工作,可是很多時候,你的成果(我相信不會有海龜那麼好吧)不一定有導師或者說關係那麼給力的。


果然是搞地質的么。


我都不知道說你啥好了。。。


一心想搞學術的話就盡量往高走,越高越好,因為那樣才有題主你需要的各種客觀條件,如學術氛圍,科研夥伴,奮鬥目標種種。

不過博士讀幾年的話思想可能就變了,曾幾何時我也覺得自己很想做科研,現在就求畢業,發中文我都願意,只求畢業。

最後,有人說導師是你的捷徑,這話沒錯,但導師也有可能是讓你去朝鮮的捷徑。

跟錯導師,一朝回到百年前。


很重要,專心學術的導師大多人脈很廣,公費出國,安排工作,以後個人學術生涯的發展全靠這個


不作死


哥們兒,不要想歪了,現在即便還有學術型導師,他也沒錢讓你做實驗啊。


我也有一種這樣的感覺,老師有很多國家項目,不差科研經費,但是就是對學術不太上心,論文發的也很少,不知道要不要連讀下去。


推薦閱讀:

數學教授如何申請經費?
作為從業者,你對初入科研行業的新人有哪些建議?
作為科研工作者,有什麼經驗值得分享?
科研論文如何想到不錯的 idea?
做實驗做到最後一步做錯了是什麼感覺?來自苦逼的醫學科研 ?

TAG:科研 | 博士 | 導師 | 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