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對自己在品德上要求最高的人是什麼樣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品德教育失敗了?


《論語》中記錄了可稱之為「至德"的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先生說:「泰伯可以稱為至德了,屢次把天下讓給自己的弟弟-季歷,老百姓簡直找不到恰當的詞語來稱讚他!」

【歷史背景】

泰伯——亦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有三子,太伯、仲雍、季歷。季歷的兒子就是姬昌(周文王)。

據傳說,古公預見到姬昌的聖德,因此想打破慣例,把君位不傳長子太伯,而傳給幼子季歷,從而傳給姬昌。

太伯為了實現他父親的意願,便偕同仲雍出走至勾吳(為吳國的始祖),終於把君位傳給季歷和姬昌。姬昌後來擴張國勢,竟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到他兒子姬發(周武王)的時候,周就滅了殷商,統一天下。

泰伯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堯之為君也,民無能名焉。泰伯是先周時期的聖賢,堯帝是上古時代的聖王。

上善若水,至德無名,先賢泰伯、往聖堯帝均以至高無上的德行而流傳千古。他們的德行就像上天一樣,上天運行四季,澤被萬物,而萬物並不會稱讚上天之德。

孔子在《泰伯篇》表達了對往聖先賢的推崇,尤其崇尚至德無德的境界,再加上為政篇的思想: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似乎給人一種儒道合一的意境。

&-->

政出無為,天下垂拱而治,多麼理想的狀態!即便有相似之處,但是儒道兩家還是存在本質的區別,道家不像儒家這般主張入世。

儘管在這樣的理想社會中,已經無所謂聖王之「名」,但是儒家要求要由禮儀制度來規定這一切,也就是有文章,而道家的聖王之制是拒絕禮樂制度的。

&-->

【摘錄孔子與老子的論道】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對於儒道兩家的區別,在本文中點到為止,暫不作細究,重點還是回歸到至德的話題上來。學習經典務必要注重經史合參,本章的研究更加不能脫離歷史。

回溯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大約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國,到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夏商兩朝累計1024年,而周朝國祚綿延800年。

其後,漢朝約四百年,唐朝約三百年,宋朝三百餘年,元朝八十多年,明朝約三百多年,清朝統治兩百多年。還有比較長的亂世,魏晉南北朝亂了兩百多年。八百年的周朝,彷彿真是歷史長河當中最璀璨的明珠了。

周朝能統治天下長達八百年,真不簡單,歷史上寫周朝基於祖德深厚。所謂祖德,絕不是迷信,而是說從周朝的祖先們開始,就已經很有意識地歷代培養歷史的根基,這也可以理解為家風家教,國法家規。要培養歷史的根基,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參考相對更熟悉的秦朝歷史就知道了,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也是「奮六世之餘烈」的結果。不過秦國走的路子,跟周朝不同。

周朝一開始就走德治的路子,以道德為基礎,就是德治、禮治;秦朝的祖先一開始是以法治為基礎,商鞅變法,以嚴格的法律約束民眾。

&-->

儒家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周朝和秦朝的發跡來看,可見一斑!一個家族的興起,始於始祖的發願,終於歷代後繼者的嚴於律己,堅守信念,厚積薄發!

周文王的祖父為周大王,周大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為泰伯,次子名仲雍,第三子名季歷。季歷的長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周大王當時看到殷商氣數已盡,有意革命滅商。按照中國古代的規矩,大王一定是傳位給長子泰伯。

周大王就告訴泰伯好好努力,將來可以把殷商腐敗的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傳統的觀念,認為殷商的政治儘管敗壞,而周終歸是殷商的諸侯,不應該去推翻它。但是出於孝道,而不能違背父親的意願,處於忠孝難以兩全的境地。

周大王看到三子-季歷的長子——姬昌,認為他有貴人之相,將來可以統一華夏。為了實現澄清宇內的志向,只好傳位於三子季歷。

古代宗法社會,有長兄在,傳位給小兒子是不可以的。泰伯處在這種左右為難的狀況中,知道了父親的意思以後,於是自己離家出走了。所以後來才有了周大王傳位給季歷,季歷傳給周文王的續統。

&-->

周朝先祖的每一代都秉承道德的素養,在治國理政方面一樣也是堅持德治。後來姬昌受冤枉而坐牢,他仍舊選擇忍受而沒有起來革命。

到了武王的時候,才進行革命推翻殷商。這樣幾代下來,數百年間的與民生息,周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得民心者的天下,此時周朝統治天下,實乃眾望所歸。

中國古代士人都推崇立德立功,後來佛教引用,稱之為功德,是功與德聯合起來用。一方面是道德行為,使全國人民都受到恩惠或者教化,另一方面就是對社會的功勞,合起來就是功德,周朝就做到了這一步,成就無量功德。

&-->

泰伯到南方句吳這個地方歸隱,就是後來的江蘇。在三代時期,這些地方都是蠻荒之地。由此也可見泰伯的決心,他離家出走就一定去往天涯海角的地方,從此「消失」在人間。

泰伯的才幹是很強大的,他在這片荒蕪之地上教化民眾,發展農業,建立起來了後來吳國的雛形,泰伯本人也被後世人尊為吳國始祖。

周武王統一天下以後,才把泰伯這一支宗族清理出來,正式封為吳國。泰伯為了正義,為了信仰,雖有帝王也可以不當,人格不能有損,固守的道德不能動搖。

孔子思想中最推崇這種人,不把功名富貴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最尊重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齊等人,《論語》泰伯篇開頭就講泰伯。

&-->

自古以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均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周朝歷經好幾代人的家風國風修養,得以統一天下,享受800多年的國祚。為後世的國人樹立了道德榜樣,形成了德位相配的傳統,正所謂,德不配位,必遭災殃!這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儒學是入世之學,教導人們積極入世,出將入相,為社會做貢獻!但是入世的原則是道義,不需要堅守心中道義!如果違背道義而人前顯貴是可恥的,而在正道上卻不能成就一番事業,這也是可恥的。

在我國歷史朝代中,晉朝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朝代,主要就是司馬氏得國不正,由於德不配位,統治者就不得不製造一系列的事件來維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導致士族們務虛浮誇,玄學之風盛行,真正有本事的人才都歸隱不出,導致政治日漸腐敗,最終禍亂江山,司馬氏後人被後來者屠戮殆盡!

&-->

中華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段非常精彩的時期,宋朝結束五代十國的戰亂時代,統一漢人居住區域,與民生息,成就了一番功德。

到了宋仁宗一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足,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等歷史名人層出不窮,君主實現了垂拱而治的美好願景。

&-->

這一切既得益於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也得益於宋仁宗「不爭」的美好品格。此時又是天下大治,群星璀璨,但是仁宗皇帝又被「民無得而稱焉」了,至德無名!


道德品德是從小培養形成的。不過我也不太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對自己要求高的人,意味著對別人要求也高。


真正對自己高要求的人,不會勸受害人寬恕,不會譴責被滅門的舉報人連累家人。


大家都是俗人,努力做一個素質高的人,不必過於追求高尚


我見過許多品德美好的人,但都不是因為對自己的品德有高要求而得來的。他們美好的品德,已融入進了他們本性的一部分。而那些像我一般口口聲聲叫嚷著要對品德有高度追求的人,往往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真小人。


泰伯,是商朝某「大王」的長子,根據當時的規定,必須由長子繼承王位,也就是說泰伯是繼承王位的唯一合法候選人。當時,「大王」內心認為小兒子更加能擔當大任。可是如果不把王位傳給長子,那是大逆不道的,全天下都沒法接受的。泰伯知道這個事情後,他主動離家出走,玩起了「失蹤」,過上顛沛流離的日子,從而創造出機會,讓父親把王位傳給弟弟。而他弟弟繼位後勵精圖治,到了他孫子一輩,也就是周武王姬發,終於成功推倒商朝的暴虐統治。《論語》贊曰:「泰伯,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說到《論語》我再講講孔子。孔子,為什麼被奉為聖人,有個事實很少有人分析。就是當初孔子他明明有這個實力去當「王」,但是他恪守道德,反而選擇教書感化,於是才流芳百世,奉為「聖人」。春秋時期,全中國總人口才1000萬,而孔子做擁弟子三千,個個才華橫溢,能力出眾。將才有子路,帥才有冉雍,外交和物資有子貢,其實力足以輕易滅掉一個諸侯國,自己稱王。比如他的弟子子貢,儒商代表,富可敵國,任何一個君王見了子貢到禮讓三分,所謂「分庭抗禮」。孔子當然沒有選擇自己當君王,孔子如果選擇稱王稱霸,可能我們中國根本就記不住他的名字。孔子選擇了「仁」和「道」,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品德,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先驅,被世代奉為聖人。

以上兩人是中國古代道德領悟的至高典範。我想,放眼當今時代也是一樣的。真正的品德高尚,是能夠看淡物質和名利,讓自己的開心、幸福和價值感,不受物質和名利的牽絆,不做物質和名利的奴隸。像孔子、泰伯一樣追求內心的豐盈,和品德的修養。

也許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一個人,像孔子和泰伯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能看到,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環衛清潔工或者農民工,他們從來不會真正的被人看不起,他們所擁有的歡樂、喜悅和泰然,往往高出那些企業家、名人、高官。一味追求物質和名利,只會周而復始給人帶來短暫的滿足和長期的空虛和焦慮:買一輛新車所帶來的幸福感持續不會超過三個月;買一套新房所帶來的幸福感持續不會超過半年;吃一頓大餐所帶來的幸福感可能持續不了一天……一天、一月、半年過後,我們依然在攀比財富和名利的道路上繼續焦慮、掙扎、迷茫。這就是現在物慾橫行的價值觀蒙蔽了我們追求品德高尚的內心需求。

所以放下我執,追求品德高尚,追求內心涵養,才等於坐擁人生真正的幸福。


我一個朋友,從小就聽父母和老師的話。高中和大學都沒談戀愛。因為他出身貧困,所以一心求學,努力提升自己,希望有一天有份體面的工作,然後找一個想要的那種女生就是單純和純潔的,但是他對自己要求也很高,更尊重女生。他上學的時候,和女生的關係保持的足夠遠,除了學習上正常交流以外,其他亂七八糟的都不會說。他執行力也很強,後來考研改變了人生軌跡,在985高校讀研。讀研的時候也追過女生,第一次追女生遇到了女同,再後來遇到了極端物質女,只談了10來天。雖然一段時間心性亂了,但是他依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後來他的工作也很好,在知名大廠。但是他不想過安穩的生活,在疫情期間,果斷裸辭了。雖然不在大廠了,可是他一點都沒有失落感。因為從小就在極端貧困地區長大,大風大浪都見過。他想體驗人生百態,過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生活。


簡直不可理喻


謝邀

我見過挺多的,不過有一個印象特深刻

我有一個同學,看起來憨厚老實的那種,挺助人為樂的,學習還挺好,有次我們組做值日,本來是有四個人掃地拖地的,我是拖地的,然後放學的時候其餘三個都走了,可能是忘了吧,就剩我自己和我組長,我組長是擦黑板的,他說吃完飯幫我干(我和組長還有一個人是中午在校吃的)等我出去買完飯回來就看見我那個同學自己在教室里默默的掃地,而且已經掃了一大半了。然後我就和他說一會我和我組長干,讓他先回去,因為他不在學校吃。然後他就走了。

我也不知道他算不算是對自己在品德上要求高的,emm……

&-->


推薦閱讀:

你是否贊同道德法律化?
當人們溫飽不保時,突破道德底線應不應該被原諒?
路邊乞丐到底該不該給錢?
法律之外的問題人們會用什麼準則去判別?
中國的道德水平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

TAG:教育 | 道德 | 行為 | 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