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四書五經還值得讀嗎?

現在和人聊天,基本上沒聽見過四書五經的存在,甚至都沒聽過誰正兒八經的的看過。


不請自來。

(本文過長,筆者從經學史和讀經的意義兩方面來闡述)

不說四書五經,以下我就直接說十三經,或者稱經學吧。

防止杠精來找茬,我就先把「四書五經」和「十三經」的概念闡述一下。

「五經」概念成於西漢(先秦稱「六藝」),雖然司馬遷《史記?儒林傳》有:

「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向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自是之後,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於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自魯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於齊魯自胡毋生,於趙自董仲舒。」

但「五經」的定論始於孝武帝立「五經博士」,《漢書?儒林傳》贊曰:

「武帝立五經博士,《書》唯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羊》而已。」

這裡只列了四種,皮錫瑞在《經學歷史》中說:

「立五經而獨舉其四,蓋《詩》已立於文帝時,今並《詩》為五也。」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但「經」的篇目不是固定的。

《漢書?儒林傳》: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浸盛,支葉善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初,《書》唯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罔(網)羅遺失(逸),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五經」在流傳中,出現今古文之爭,一直到西漢末,今文經一直以官學身份佔主要地位,王莽托古改制,後劉向、劉歆父子等人的助力,使古文經的地位漸漸提升(此時還興起了附會「經」的讖、緯學)。

今文經由漢隸寫成,稱今文;古文經出於山崖、石洞,又有河間獻王、魯恭王等人收集、壞孔壁而得,由古文字寫成,稱為古文經。今古文之爭在章帝白虎觀會議、制定《白虎通議》後,古文經的勢力被削弱,但這也標誌著漢代經學由盛轉衰。後兼通今古文經的鄭玄採用混雜的方式注釋經典,使得漢代今古文經之爭在形式上結束。清代又有所興起。

其中《尚書》一經,古文《尚書》在清代被閻若璩在《古文尚書疏證》一書中列出一百二十八條證據證明是偽書,惠棟在《古文尚書考》中一一列出其造假來源。在當代,《清華簡》作為出土文獻,亦證明了古文《尚書》確系偽書。

雖然漢後,今古文之爭結束,但到了宋代,經學又有了漢儒、宋儒正統之爭。

《漢書?藝文志》:

「及末世口說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

後《齊詩》、《魯詩》散佚,《韓詩》殘缺,流傳於民間的《毛詩》開始崛起。後《春秋》有「三傳」,《禮》有「三禮」,「五經」分衍出《毛詩》、《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後漢書·張純傳》有言:

「純以聖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敎者也。乃案七經讖、明堂圖、河間古辟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俱奏之。」

唐李賢注曰:

「七經謂《詩》《書》《禮》《樂》《易》《春秋》及《論語》也。」

當然這裡對《論語》要存疑,為什麼呢?《後漢書·方術列傳·樊英傳》載: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也。少受業三輔,習京氏《易》,兼明五經,又善風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異。」

李賢注曰:

「七緯者,《易》緯:《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也;

《書》緯:《璇璣鈐》《考靈耀》《刑徳放》《帝命驗》《運期授》也;

《詩》緯:《推度災》《記歴樞》《含神務》也;

《禮》緯:《含文嘉》《稽命征》《斗威儀》也;

《樂》緯:《動聲儀》《稽耀嘉》《葉圖征》也;

《孝經》緯:《援神契》《鉤命決》也;

《春秋》緯:《演孔圖》《元命包》《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孶》《佑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說題辭》也。」

由於兩漢時期的「緯書」或「讖緯」都是附經而行的,所以「七緯」有《孝經緯》,那麼「七經」就有《孝經》,這樣來看,「七經」當是「六經」加《論語》或者《孝經》。

到了唐代又出現了「九經」,即《毛詩》、《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唐末又出現了「十二經」,即《毛詩》、《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

宋代加《孟子》有了現在的「十三經」之稱。

所以,「經」的發展歷程主要就是以下幾種:漢朝:五經

漢朝時,以《易》、《詩》、《書》、《儀禮》、《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

唐朝:九經

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

晚唐:十二經

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

五代:十一經(收入《孟子》)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

南宋:十三經正式形成。

四書概念成於朱熹作《四書章句集注》,他從《禮記》中取《大學》《中庸》兩篇,加以《論語》《孟子》成「四書」之數。其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朱熹死後,朝廷便將他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到元代延佑年間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範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內。明、清沿襲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試製度,題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書》。

單說「四書五經」格局有點小,故筆者就直接說「十三經」(或經學)。

現「十三經」多以註疏本形式出版,稱之為「十三經註疏」

⑴:《周易正義》一〇卷,【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李銳校。

⑵:《尚書正義》二〇卷,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 徐養原校。

⑶:《毛詩正義》七〇卷,【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顧廣圻校

⑷:《周禮註疏》四二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臧庸校。

⑸:《儀禮註疏》五〇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徐養原校。

⑹:《禮記正義》六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洪震煊校。

⑺:《春秋左傳正義》六〇卷,【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嚴傑校。

⑻:《春秋公羊傳註疏》二八卷,【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清】臧庸校。

⑼:《春秋穀梁傳註疏》二〇卷,【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清】李銳校。

⑽:《論語註疏》二〇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孫同元校。

⑾:《孝經註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⑿:《爾雅註疏》一〇卷,【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⒀: 《孟子註疏》十四卷,【漢】趙岐注,舊題【宋】孫奭疏,【清】李銳校。

註疏以清代學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經註疏》在「十三經」各注釋版本中最為完善,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都有點校本出版。

以上是對經學的一個大概的介紹,下面回到問題上,「四書五經」到底值不值得讀呢?

暫且不說朱熹注經的內容,單從「十三經」來看,它們值不值得我們讀?

首先,我們要了解「十三經」的淵源、內容、價值以及現世意義。

所謂:「凡學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別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

皮錫瑞《經學歷史》:

「經」在孔子以前不成經,但書是存在的,後經孔子刪定整理,作為教科書用以教授學生,《易》自伏羲畫卦,文王重卦,止有畫而無辭;〔史遷、揚雄、王充皆止雲文王重卦,不雲作《卦辭》。〕……《春秋》,魯史舊名,……古《詩》三千篇,《書》三千二百四十篇,雖卷帙繁多,而未經刪定,未必篇篇有義可為法戒。《周禮》出山岩屋壁……《儀禮》十七篇,雖周公之遺,然當時或不止此數而孔子刪定,或並不及此數而孔子增補,皆未可知。」

《漢書?藝文志》:

《易》: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書》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

《詩》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禮》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

《樂》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黃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二者相與並行。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興,制氏以雅樂聲津,世在樂宮,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

《春秋》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

 以上五種書初成於孔子以前,只不過後來被孔子刪定整理,成為儒家教科書。就好比社會主義產生了,後來被中國引入修改以適應中國的國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五經」的作用呢?

《漢書?藝文志》: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序六藝為九種。」

徐復觀先生指出:「經學是由《詩》《書》《禮》《易》《春秋》所構成的。 它的基本性格,是古代長期政治、社會、人生的經驗積累,並經過整理、選擇、解釋,用作政治、社會、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

馬一浮:「六藝本是吾人性分所具之事,不是聖人旋安排出來。……六藝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露的,性外無道也。

李源澄:「未有經學以前,吾國未有統一之思想。經學得漢武帝之表彰,經學與漢武帝之大一統政治同時而起。吾國既有經學以後,經學遂為吾國之大憲章。……聖君賢相經營天下,以經學為規範,私人生活,以經學為楷式,故評論政治得失,衡量人物優劣,皆以經學為權衡。無論國家與私人之設施,皆需於經學上有其根據。經學與時王之律令有同等效用,而經學可以產生律令,修正律令。在吾國人心目中,國家之法律不過一時之規定,而經學則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萬古長存。

在學術上,經學貫穿了中國幾千年學術思想,但凡做學問,就離不開經學。

徐復觀先生曾指出經學:「自漢以後兩千年來,成為中國學術的骨幹。

錢穆指出:「中國學術最大權威者凡二:一曰孔子,一曰六經。孔子者,中國學術史上人格最高之標準,而六經則中國學術史上著述最高之標準也。」徐和錢皆高度稱揚經學在學術思想是上的崇高意義。

馬一浮先生還提出「六藝該攝一切學術」的著名命題,說「六藝可以該攝諸學,諸學不能該攝六藝」。他所說的諸學,不僅指中國學術,還包括西學,他還說「六藝該攝西學」,他說「自然科學可統於《易》,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可統於《春秋》文學,藝術統於《詩》《樂》,政治、法律、經濟統於《書》《禮》,宗教雖信仰不同,亦統於《禮》……全部人類之心靈,其所表現著不能離乎六藝也,全部人類之生活,其所演變者不能外乎六藝也。

在思想上,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有:「《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姚明輝《漢志註解》:「九家雖殊途,而同歸於六經,雖百慮而一致於六經,故其會歸皆合於六經。儒無論已,道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是六經支與流裔也。陰陽出於羲和。法,同《易》噬嗑之象辭。名,孔子亦欲正名,是皆六經之支與流裔也。墨之六長,悉本於六經。孔子嘆使乎使乎,為縱橫家所長。雜能一貫王治。農知所重民食。又皆六經之支與流裔之證也。

從上述材料來看,諸子思想都與六經有所關聯,這一點《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陽陽明教化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

章太炎《國故論衡》亦從此說。

諸子十家同源,《詩經》《尚書》《易》等書在孔子以前就存在,故《易》說:「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就很好理解了。孝武帝罷傳記博士,設五經博士,獨尊儒術以來,後世思想都離不了經學的影響,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也都是在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金海峰教授在杜維明先生思想的基礎上就強調:閱讀五經,能夠從五個角度理解人生,即:

《周易》——哲學角度;

《尚書》——政治角度;

《詩經》——藝術角度;

《禮記》——社會角度;

《春秋》——歷史角度。

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中說:「我以為十四經中,如《易》《論語》《孟子》等已入哲學系,《詩》《爾雅》已入文學系,《尚書》《三禮》《大戴記》《春秋三傳》已入史學系。無再設經學科的必要,廢止之。」且不論他認為設經學已無必要的觀點是否正確,至少他也認同,經學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史哲中。

當代有學者就認為,經學代表其對國人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成功,而它在漫長歷史中的統治地位,又進一步塑造了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經學已成為中華文化之基因(根),所以經學的解體與消亡並不意味著其意義的完全喪失,而今天經學的復興將在重振文化主體性,重建政治合法性,重建國人精神家園以及彌補教育分科的不足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我們學習經學還有什麼意義呢?筆者人微言輕,下面貼一篇北大博士的論文選段以證:

今日復興經學的意義

(一)重振文化主體性

全球化中民族國家的身份認同需要重建文化主體性。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交流頻繁,就不能避免「我們是誰」的問題。亨廷頓臨死前寫了一本名為《我們是誰?》的書,引發許多人深思。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交往頻繁,文化就成為其身份標誌,不同文化、宗教開始走向自身的認同,增強其凝聚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國逐漸參與構建世界秩序的同時,其自身的文化身份或者文化軟實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重新樹立中國文化主體性,就是今天不能迴避的重要議題。從2006年北大清華等十博士的「聖誕節」正名公開信(11)到2015年多地高校、教育部門約束青少年過「聖誕節」的行動,且不論其效果如何,但可以說是中國文化「走出集體無意識」,開始樹立主體性的表現。樓宇烈先生在北大的課堂上反覆講「我們應該樹立文化主體意識,對傳統文化認同、尊重、自信,再來繼承發展」。早在1935年就有王新命等十位教授發表《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指出「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①,其意義在今天尤其重要。

經學是中國文化的根,要認識中國和重振中國文化主體性,必須回到經學。正如陳壁生老師所言「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重新認識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必須回到經學②。筆者使用「重振」而不是「重建」的原因是,中國文化或者中華文化主體性為基礎的文化體系,是中國歷史上的實存狀態。在古代,中華文化是代表文明、代表世界的中心,而近代張之洞等人也提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根據熊十力的說法這個「體」就是經學。我們今天要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性,經學的研究和闡揚就是一件大事,隨著讀經教育運動的推廣和深入,以解釋和闡揚儒家經典解為務的經學將會在文化主體性的建設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的意義。

另外,只有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才能更好地學習西方。我之不存,將何以吸收和消化別的文明。在沒有文化主體性自覺的情況下,我們只會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拿來西方的制度和技術,但是不能吸收其背後的文化理念(哲學、宗教),所以製造出許多麻煩,也難以實現真正自主創新。正如陳壁生所言「只有深層次地認識中國,認識華夏族群的歷史,才能真正有效地認識自己,學習西方,而中國的自我認識,只有回到經學之中」③。只有真正樹立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有主體,才能有心胸和容量來吸收其他各國的先進文明。經學作為中國文化之根,中國人長期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就顯得尤其重要。通過研究經學,解釋和闡揚經典,不斷融攝西學,豐富和發展我們自身,才是正道。

(二)重建政治合法性

根據康曉光先生的看法,中國政治合法性危機已經很嚴重,並且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他指出「如今馬克思主義已經邊緣化,政府又明確拒絕競爭性選舉,傳統和宗教也被摧殘殆盡,結果中國政府既不能憑藉歷史必然性證明其合法性,又不能藉助選舉程序獲得合法性,也沒有傳統和神明來授予合法性」④。新中國是一個反傳統的浪潮中建立起來的,並且以外來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國家,又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把傳統文化的根基掏空,然而又是一黨執政,不能黨爭竟選的選舉程序而獲得合法性,在全球各國追求自身文化認同的今天,馬克思主義且不說被邊緣化,但對國人來說其吸引力在逐漸減弱。因此,國家只能以經濟不斷增長的「績效合法性」作為執政合法性。如今,環境破壞,資源枯竭,經濟已經難以持續快速增長。另外,國內外民主思潮的批評和攻擊,讓執政黨,難以回應。以人民民主或者協商民主是民主的一種形式或者民主的真諦之類的回應難以令西方學者或者國內崇尚民主的學者信服。以上諸多原因,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我們還沒有形成一套能夠論證中國執政黨政治合法性的哲學理論,而經學對經典解釋和闡揚可以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黨既強調要做人民的「公僕」,又強調「領導」百姓。公僕的觀念顯然源於西方,而領導的觀念更接近我們傳統的觀念。與公僕相對的是主人,而領導意味著要給百姓做表率,帶領百姓實現善的目的。這在今天的語境中就很令人費解,既然是公僕,為什麼還能領導主人呢?但是我們回到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重新以經學的方式來解釋和闡發,就可以讓貌似矛盾的兩個稱呼完全結合起來。比如「黨」字,其字形構造為「尚兒」,放在傳統文化之中來理解,可以用兩種解釋:(1)是做人民的兒子;(2)做人民的父母。古代最好的官員被稱為「民之父母」(《詩經》《大學》均有討論),民之父母意味著愛民、保民和養民,當然也包括給百姓做好榜樣。而黨做人民的兒子,借用《尚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以及《孟子》關於天意即民心的相關論述,結合歷史上的相關解釋,可以向「天之子」之說法轉化詮釋而得到理解。今天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最高權力機關,天),制定憲法,而黨是替「天」行道,依憲治國,依法治國。面對「天」(人大),黨就是兒子。天(人大)-黨-人民,之間家庭倫理式的父子關係,就是構成「黨」的基本涵義。如果我們,通過儒家經學,構建起來貫通古今的政治哲學,也就不會在民主或不民主的爭論中,顯得「理曲詞窮」了。

(三)重建國人精神家園

重建國人精神家園的需要已經非常凸顯。否定傳統、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共同導致國人失去精神家園。近代以來反傳統的運動,直到文化大革命登峰造極。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瘋狂中,家庭倫理被破壞,民間信仰被砸碎,「孔家店」被打倒,把儒學和專制、封建、落伍等概念聯繫到一起。其遺毒導致大多數國人對自己傳統不了解、不理解、甚至充滿誤解,讓靈魂無家可歸。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昂的鬥爭精神轉移到市場的逐利之中,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也出現「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國人物質化的現象已十分嚴重,以致很多人批評中國人「窮得只剩下錢了」,批評國人沒有信仰的聲音不絕如縷。雖然,其批評有所偏頗,並非所有的中國人都無信仰,也並非所有的中國人都物質化,但不可否認,重建國人精神家園的需要已經到了非常迫切的時候了。另外,對外開放,讓各種思潮湧入中國,令國人靈魂沒有依歸,四處遊盪,各種浮躁、不安等心理現象不斷凸顯。今天我們黨要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要解決國人重建精神文化家園的問題。

經學作為中國文化之根,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及其重要。由於近百年來的白話文教育,簡化字教育,國人面對儒家經典遇到了文字障礙,又加上今天的器物、制度嚴重西化,與經典時代的建制相差懸殊,很多人難以讀懂這些經典。一方面是難以讀懂經典原文,另一方面國人開始廣泛意識到重建家園的重要性。讀經運動、國學熱、祭孔典禮、成年禮等各種對傳統文化熱愛和追求現象不斷增多。但是要普遍提高國民對經典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就需要對經典尤其是六經做出在今日話語之中能夠被理解的解釋,讓兩千多年前的經典重新與我們今天的生活實踐發生聯繫。這一方面是在激活經典,另一方面是在重建我們國民的精神家園。

(四)彌補分科教育的不足

今天的教育界被一個叫做「錢學森之問」困擾著,培養不出創新人才。依筆者愚見,就是廢除經學之後,嚴格分科教育阻礙人們綜合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所謂現代學術的特點就是分科治學。分科治學讓知識變得精細化而深入,但同時也出現專業之間「隔行如隔山」現象。甭說不同院系之間學生所學內容差距巨大,難以互相被理解,就是同一個院系的不同專業之間的對話也存在困難。如今高校如同工廠,不斷批量生產出各種品牌的產品,卻不見有完整人格的人。這就是馮友蘭先生所說的教育制度工廠化,依馮先生之見,教育制度工產化是社會化生產的需要,因而也是好的①。雖然教育制度工廠化能滿足社會分工的需要,但是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長期以社會分工為導向來培養人才,就會導致知識割裂、人格缺失等問題,從而導致綜合創新能力下降,道德素質降低,因而不利於長遠發展。目前,已有學校開始探索前言交叉學科的方式,期待綜合創新,比如北大;也有有識之士開始探索通識教育課程,以期能夠彌補這種分科導致的知識碎片化,人格不完善,比如甘陽教授;還有傳遍大江南北的讀經教育運動,比如王財貴先生。這些都是為彌補今天學校分科教育導致知識割裂,人格教育缺失等問題,基本上可以視為回答「錢學森之問」的一種嘗試。

經學整體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道德啟迪,有助於人們實現綜合創新和為其提供強大的原動力。經學被認為是中國學術之根,其他一切學術都從中派生出來,因此一切學術可以收攝到其中而找到根源性的價值。對此,先儒馬一浮、熊十力均有精彩的闡述。正如前文已講,馬一浮先生以「六藝該攝一切學術」等方式進行闡明。他所說的「一切學術」既包括中國的諸子、四部之學,也包括西方學術;熊十力先生認為中國四科之學皆本於六經。熊先生在《經為常道不可不讀》中指出「中土學術,依過去情形言,可分為義理、經濟、考據、辭章四科。……四科之學,無一不原本於六經」②,佛教治學亦當折衷於六經,他說「印度之傳來之佛學,雖不本於吾之六經,而實吾六經之所可含攝。其短長得失,亦當本經義以為折衷」③,推而廣之「經者常道,萬理之所匯通,群學之所會歸」。熊先生還指出西方哲學與科學馳外,不能與本體冥應,如果無中國經學為輔助必顯支離。他說「夫西洋科學、哲學,其知日馳。……此方經學,由踐履而默識本原。……西學必歸於是,乃無支離之病。……中西之學,當互濟,而不可偏廢。若夫西人之治,獎欲尚斗,長此不變,人道絕矣。非講明經學,何以挽物競之橫流哉」④。熊先生認為經學由踐履而默識本原,由道德實踐而入,所以可以對治支離和逐外之弊。西洋哲學和科學未必皆如熊先生所言支離,因為他們也有其「經學」(比如聖經學)作為研究哲學和科學原動力和綜合創新的源頭。但對中國人來說,六經就是提供我們道德養成和綜合創新的源頭。


以前我對四書五經也也就僅限於課本上那幾段,知道後來真的去讀《論語》了,才發現這些經典是真的值得讀的。

現在四書的讀完了,五經還沒讀。

《論語》值得經常讀,裡面說的話,討論的結論可以直接帶的日常生活沒有問題。比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大學》是一部打怪升級治理天下的攻略。從修身到平天下,每一步怎麼做都講了,按照它的精神內核去做走上人生巔峰沒問題。比現在都那些MBA課程還切要點,「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句話把為什麼職業規劃啊,目標管理啊都說的很明白了。

《中庸》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極端不和稀泥,執其兩端而用其中。非常想達到這樣的境界。

《孟子》這書就是孟子怎麼用嘴炮讓你行仁。他把每個不同的問題通過他的邏輯與分析,歸結為要做仁,愛人的過程。

至於題主說沒人聽過其實也正常,每個人看世界的關注點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就不一樣。不必強求。既然有疑問值不值得讀,為什麼不先讀一遍,每天花半個小時讀一章。


對於一個想要不斷提高自己,想對中國文化有相對較深入的了解,想要在中國傳統藝術上有較高造詣的人來說,我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於普通人,其實無所謂的,因為古人讀過四書五經的人也沒幾個。現在的普通大學生,對標的並不是古代的文人,學霸才對標的是文人。普通大學生其實就是「識字的文盲」。

沒有貶低誰的意思,我也是「識字的文盲」。區別僅僅在於:古代的文盲操作的是鋤頭,織布機,而我操作的是電腦,汽車,以及更加精密的儀器而已。

說實話,在今天之前,也就是一個小時之前,我並不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

當然,你要說詩書禮易春秋,那還是知道的。我所謂的不知道,是不知道如何入手去學習。

上中學時,學了個平仄我就開始自己寫詩。儘管寫得稀爛,卻樂此不疲。寫著寫著,慢慢發現問題了,因為寫的感覺不對。想要學唐詩,就要學韻,而韻主要是平水韻。

百度了一下,平水韻是從隋代開始,經過唐,北宋,到元代才定型,後來明清又有所發展。整個過程看得我是一臉懵逼。看到最後,發現一個好東西,叫《中華新韻》。

中華新韻是個什麼東西,我也沒搞懂,大致意思就是用標準普通話的發音做韻。於是乎,我又可以愉快地瞎比寫詩了。

可是緊接著,又感覺不對了,因為寫來寫去,我好像只有一種套路,也就是「興」,賦比興的興。聽人說,想寫詩得看遍唐詩才行。

一開始我覺得簡單,《唐詩三百首》么,打小就看熟了,現在一天我能看好幾遍。後來發現沒那麼簡單。我以為的是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上文提到的唐詩,指的是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原版一套五百多。。。

正當我打算咬牙買下的時候,又發現了新的問題,許多課本上的詩並沒有收錄在《唐詩三百首》裡面,比如號稱「詩鬼」的李賀,一首都沒有被收錄!!!

想要讀遍唐詩,要讀《全唐詩》。。。

《全唐詩》,整齊一套得上千塊大洋。

於是乎,我買了一本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

看著看著,又覺得不對了,因為唐詩裡面動輒就上溯《詩經》,不懂詩經,就沒有和詩人的共同語言,也就理解不了詩人到底說了個什麼。

莫非我需要讀一讀《詩經》?

這一次我留了個心眼,看《詩經》之前,我先在知乎上查了一下「買《詩經》什麼版本最好?」

然後我翻到了這個答案:https://www.zhihu.com/answer/494106902

至此,我才終於明白學習《四書五經》,指的是學習《十三經註疏》。當然,這個想法也不一定對,卻是我現在認為最對的想法。

重點來了!!!

走了這麼多彎路,蹉跎了這麼多歲月,跌跌撞撞著才一臉懵逼地走到了《四書五經》的門口,還不知道走對門了沒有。。。

最後蒙著眼睛選了一本清代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算作我讀四書五經的開始吧。

剛下單,書還在路上,加油!


值不值得讀,要看它的主張是什麼;要看它的主張是什麼,就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頭腦思考。除非你覺得別人可以代替你思考。但是有一個看法可以參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這一點應當是舉世公認沒有什麼疑義的。而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也就是說,孔子之道本質上就是「爲仁」之道。所以,值不值得讀,其實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1.你的閱讀需求

四書五經是7本書+2篇文。

詩經-詩集、書經-政類、 禮記-禮類(解釋《儀禮》)、易經-占卜類(哲學類)、春秋-史類 、孟子-倫理或政類(記錄孟子和弟子)、論語-倫理或政類(記錄孔子和弟子),大學和中庸本屬《禮記》。這些內容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這麼說不是繞口令,而是看自己需要。如果你只想翻一翻弄懂大意,那麼買本帶翻譯的即可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麻煩就來了。這些書的背後是汗牛充棟的注釋及研究,且成書已逾兩千年,加上流傳錯訛,閱讀難度極大。

拿《易經》來說,本為卜筮之書,但發展到後來有《易傳》已經變成哲學及倫理類書籍,什麼八卦五行,雲里霧裡,簡直是裝逼人士必備啊。

《春秋》本為魯國編年體史書且十分簡略。但後來又有「孔子修春秋」事及三傳,由史入經,什麼公羊派穀梁派,今文古文非常麻煩。

《禮》又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對脫離了古代環境的現代人來說,本哪一本理解起來都很困難。

《尚書》單是真假之分就夠寫一本書了。且文字古奧,連韓愈、王國維這種大牛都覺不易,普通人更不用說了。四書五經中詩論孟或可一聊,但尚書真不是拿來聊的........

《論語》好像較簡單。但由於事關聖人,前人在解釋的時候受到不少束縛,各種扯不清。所以你確定能入坑嗎?

2.有閱讀的價值嗎?有的。

了解古人

你閱讀任何古籍都無法避開這些書籍,包括其內容和價值觀。

如果你喜歡三國而讀《三國志》。

「太祖下令曰:「河東太守杜畿,孔子所謂『禹,吾無閑然矣』。」(語出《論語.泰伯》)

如果你喜歡古典小說而讀《西遊記》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於古人而言,四書五經不僅是經典,更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是其行為準則或者說三觀依憑。如果你不去讀就很難真正的了解古人。

作為現代人去古已遠,彷彿除了上學就永遠不需要接觸這些「老古董」了。你真的不接觸嗎,還是你接觸了也不知道呢?

電視劇將夜裡的論語。

夫子原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論語.鄉黨》)

大師兄「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論語.雍也》)

寧缺闖關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境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如果你熟悉論語,很容易就能聯想到。

對了,馬上要奔小康了。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

這些看似艱深的內容其實早已經融入了日常生活。

你這個小人!你是個偽君子!不要以聖人要求我!朽木不可雕!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 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孟子》) 窈窕淑女(《詩經》)。

例子舉不完,重點是四書五經是我們的根,不說是全部,那麼至少是根的一部分。」尋根「的價值我想還是有的。[1]

參考

  1. ^可以再看看錢穆先生的「人人必讀的幾部書」。


推薦閱讀:

TAG:儒學 | 四書五經 | 四書五經書籍 |